闻字什么时候开始表示嗅?

闻字什么时候开始表示嗅?
《咬文嚼字》杂志2016年第五期中有一篇文章名为《为什么可以“听香”》,作者为夏先培先生。其中部分内容适用于此题,现将文章内容摘取如下:《说文解字·耳部》:“听,聆也。”“闻,知声(听到声音)也。”段玉裁注:“往曰听,来曰闻”这就是说,耳朵主动去获取声音叫“听”,声音传来被耳朵接收叫“闻”。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常用词(十一)》对“听”和“闻”作了如下辨析:“‘听’是一般的听,‘闻’是听见,意义不同。‘闻’与‘听’的关系等于‘见’与‘视’的关系,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如果一定要用“主动”和“被动”来区分“听”和“闻”的话,那只能说“听”是主动的,“闻”是被动的。当然,“闻香”的“闻”是“嗅”而非“听到”的意思,但这个意义正是由“听到”通过“嗅到”辗转引申而来。钱钟书先生1962年在《文学评论》发表《通感》一文,将心里学术语“通感”引入文学研究和语言研究领域。所谓“通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之间的互通。钱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和外国的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通感”修辞的例子。在众多诗人作家的笔下,“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用“暖”描写歌声,宋祁《玉楼春》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轻”形容“晓寒”,以“闹”描绘“春意”,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例。其实,“通感”也并非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而是普遍存在于大众语言中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例如“味”本指“滋味”(味觉)又引申兼指“气味”(嗅觉)。又如“闻”的本义如上所述是“知声”指听觉;引申为“嗅到”,《韩非子·十过》“入其幄中,闻酒臭(酒气)而还”;再引申为“嗅”,如“你闻闻这个”。这是听觉与嗅觉相通。再如“轻”和“重”,本来都指人的肌肉对物体重量的感觉,后引申为指声音,如“声音的轻重”“轻言细语”。“重”还可用于指色彩和气味,如“浓墨重彩”“这屋里气味很重”。这是触觉与听觉视觉嗅觉的通感。

回复
  • 范新洁用户

    《咬文嚼字》杂志2016年第五期中有一篇文章名为《为什么可以“听香”》,作者为夏先培先生。其中部分内容适用于此题,现将文章内容摘取如下:

    《说文解字·耳部》:“听,聆也。”“闻,知声(听到声音)也。”段玉裁注:“往曰听,来曰闻”这就是说,耳朵主动去获取声音叫“听”,声音传来被耳朵接收叫“闻”。王力主编《古代汉语·常用词(十一)》对“听”和“闻”作了如下辨析:“‘听’是一般的听,‘闻’是听见,意义不同。‘闻’与‘听’的关系等于‘见’与‘视’的关系,所以《礼记·大学》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如果一定要用“主动”和“被动”来区分“听”和“闻”的话,那只能说“听”是主动的,“闻”是被动的。当然,“闻香”的“闻”是“嗅”而非“听到”的意思,但这个意义正是由“听到”通过“嗅到”辗转引申而来。

    芝士周回答直,版权必究,未平经新许九可,不得转载

    钱钟书先生1962年在《文学评论》发表《通感》一文,将心里学术语“通感”引入文学研究和语言研究领域。所谓“通感”,指的是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之间的互通。钱先生指出,中国古代和外国的不少文学作品中,都有“通感”修辞的例子。在众多诗人作家的笔下,“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杜牧《阿房宫赋》“歌台暖响”用“暖”描写歌声,宋祁《玉楼春》词“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以“轻”形容“晓寒”,以“闹”描绘“春意”,都是脍炙人口的好例。

    其实,“通感”也并非只是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而是普遍存在于大众语言中的一种词义引申方式。例如“味”本指“滋味”(味觉)又引申兼指“气味”(嗅觉)。又如“闻”的本义如上所述是“知声”指听觉;引申为“嗅到”,《韩非子·十过》“入其幄中,闻酒臭(酒气)而还”;再引申为“嗅”,如“你闻闻这个”。这是听觉与嗅觉相通。再如“轻”和“重”,本来都指人的肌肉对物体重量的感觉,后引申为指声音,如“声音的轻重”“轻言细语”。“重”还可用于指色彩和气味,如“浓墨重彩”“这屋里气味很重”。这是触觉与听觉视觉嗅觉的通感。

    2024-05-03
    1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