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家庭?

家暴的受害者们为什么不选择离开所在家庭?
家暴的女性为何不愿离开家庭?或许并不完全,我归纳为6点:1.经济不独立2.害怕改变3.认可的部分让人离不开。4.为了孩子5.家丑不可外扬,怕丢面子6.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的控制1.经济不独立。曾接触过一些女性,对婚姻状况非常不满意,老公家暴,但是她没有能力离婚,因为长期的家庭主妇的角色让她丧失了工作能力和独立生活的信心。2.害怕改变。旧有的生活虽然令人不满,但是起码是自己熟悉的。离婚和改变,充满了无数未知和挑战。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熟悉的,虽然很不舒服,但是离开也需要勇气。改变熟悉的生活状态,并不容易。丢弃旧有的时光和付出,重新开始新的旅程,很需要勇气,何况是婚姻大事。3.认可的部分让人离不开。结婚之初,是因为彼此对彼此都有认可的部分,认可的部分,让被家暴女性不想离开。就如第一条,经济条件,或者家暴男性的其他优势等。家暴男,不善于处理情绪,而且如果家暴后,感觉愧疚或者给女性安抚,这会让人离不开。4.为了孩子。这种观念很普遍的存在于中国女性的理念中。这种理念让人委曲求全。但可悲的是,这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家暴的家庭氛围,弥漫的是恐惧,冰冷,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5.家丑不可外扬。被人欺负,而且是被身边最亲密的人打,这很难让人说出口,特别是自尊心强的一群。这是对自己选择的否定,对自己的否定。而且即使说出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也帮助不大。很多被性侵的女性,或者幼童被性侵害的家庭,甚至是失独家庭,有很大一部分都选择沉默,跟被家暴女性群体选择沉默的心理,是一样的。6.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的控制很多被家暴女性,和有家暴行为的男性,都来自于有家暴现象的原生家庭,她的父辈,祖辈就有家暴历史。所以,有些女人觉得,男人打自己女人天经地义,有句俗语叫“三天不挨打,上房子揭瓦”,说得就是男人就该教训女人。很多女人嘴里的“这都是命啊”,也说明了这位女性被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控制着,从小看自己的父母是这样,自己的家庭也这样,这就是命。但其实,内心的人生剧本是可以改写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状态。

回复
  • 陈东妮用户

    家暴的女性为何不愿离开家庭?或许并不完全,我归纳为6点:

    1.经济不独立

    2.害怕改变

    未命经芝士回答具允许不得转当载般本文内基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3.认可的部分让人离不开。

    4.为了孩子

    5.家丑不可外扬,怕丢面子

    6.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的控制

    国方多本条干治节选,引。

    1.经济不独立。

    曾接触过一些女性,对婚姻状况非常不满意,老公家暴,但是她没有能力离婚,因为长期的家庭主妇的角色让她丧失了工作能力和独立生活的信心。

    2.害怕改变。

    旧有的生活虽然令人不满,但是起码是自己熟悉的。离婚和改变,充满了无数未知和挑战。这就像温水煮青蛙,熟悉的,虽然很不舒服,但是离开也需要勇气。改变熟悉的生活状态,并不容易。

    丢弃旧有的时光和付出,重新开始新的旅程,很需要勇气,何况是婚姻大事。

    3.认可的部分让人离不开。

    结婚之初,是因为彼此对彼此都有认可的部分,认可的部分,让被家暴女性不想离开。就如第一条,经济条件,或者家暴男性的其他优势等。家暴男,不善于处理情绪,而且如果家暴后,感觉愧疚或者给女性安抚,这会让人离不开。

    的大于命件任更话况众难往,何值派调。

    4.为了孩子。

    这种观念很普遍的存在于中国女性的理念中。这种理念让人委曲求全。但可悲的是,这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好处,家暴的家庭氛围,弥漫的是恐惧,冰冷,这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5.家丑不可外扬。

    被人欺负,而且是被身边最亲密的人打,这很难让人说出口,特别是自尊心强的一群。这是对自己选择的否定,对自己的否定。而且即使说出来,清官难断家务事,也帮助不大。

    很多被性侵的女性,或者幼童被性侵害的家庭,甚至是失独家庭,有很大一部分都选择沉默,跟被家暴女性群体选择沉默的心理,是一样的。

    6.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的控制

    很多被家暴女性,和有家暴行为的男性,都来自于有家暴现象的原生家庭,她的父辈,祖辈就有家暴历史。所以,有些女人觉得,男人打自己女人天经地义,有句俗语叫“三天不挨打,上房子揭瓦”,说得就是男人就该教训女人。

    很多女人嘴里的“这都是命啊”,也说明了这位女性被自己内心的人生剧本控制着,从小看自己的父母是这样,自己的家庭也这样,这就是命。

    但其实,内心的人生剧本是可以改写的,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生活状态。

    2024-04-30
    1楼
    回复
  • 王省用户

    真正的原因是,施暴男多残忍,会逼迫威胁女方就范,即使女方想离,男方不给孩子,或不给生活费,很简单,家暴男就是一暴君统治着女人的一生。真的,你们别不信,试问如果女人能带着孩子离婚还收取抚养费,谁还会整天生活在危险中?希望法律能为受害女们保驾护航,让她们脱离苦海,她们与暴男单打独斗真的力不从心。————一位受暴女的内心呐喊。

    2024-04-30
    2楼
    回复
  • 潘俊滔用户

    第一,怕他会报复自己的娘家人,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没有经历家暴时曾经有个无赖拿板砖拍做试要拍我,我眼睛眨都不眨一下,淡定的报警,因为我没有见过打女人的男人,直到结婚后,才知道一个男人到底有多狠,他可以掐晕你,可以拿刀架在你脖子上,可以把电脑家具,手机全部砸了,可以对你说你敢离婚我就把孩子都掐死。你要是敢带着孩子跑我把你爹你娘,都杀了让你后悔一辈子!只怪自己太天真,太高估自己觉得他以前混是因为没有遇到对的人,总觉得自己能改变他,拯救他,现在已经彻底死心了,只盼望着他能遇见个小三,然后愿意好合好散!或者是孩子大了能保护我,有时候我就会想去做一些违法的事,然后判我几年刑,他熬不住了就和我离了,有时候杀了他的心也有过,又怕孩子成为了孤儿,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平淡的过着,仇恨的种子一旦生根,破镜从来就不曾真的重圆过,以前被打我会伤心伤身,而现在的我却不曾流泪,

    2024-04-30
    3楼
    回复
  • 汪裕恬用户

    1,面对丈夫的恐吓,威胁,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家暴方式,不局限于言语的威胁,常见的其他形式还包括眼神、动作、手势、砸东西、毁坏受害者的物品、展示武器。

    这些行为的目的就是让受害者感觉到害怕。这一般是家庭暴力开始的预兆和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受害者一般不敢也不愿意告诉别人,一是大多数人不会认为这已经进入了家庭暴力的范畴,二是大多数受害者此时依然认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可以调和和解决。更是不愿意让自己的父母知道,不想他们担心。毕竟当初的择偶是自己选择的

    2,精神虐待,这种暴力的形式关键是让不断告诉受害者她(他)没有任何价值,除了这个家以外没有人会容忍她,包括让她觉得发生在家里的事情是自己的错、通过骂脏话和羞辱她来降低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不断告诉她她不是一个正常人,别人都觉得她疯了,告诉她没有他照顾她养她别人都看不起她、她在这个社会中也根本活不下去。

    未经芝士回由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油文内容,转否参则将视为侵信权

    当一个你曾经深爱并非常信任的人开始不断告诉你这些都是你的错的时候,受害者很难把自己抽离出来并问一句“他说的是真的吗?” 然后就陷入了自责自怨自我贬低的过程中,认为只要自己做的很好一些,就可以得到施暴者的赞赏,然后他就不会再继续羞辱责备她了。愿能得到施虐者的原谅~

    3,受害者没有朋友,孤立。受害者很少和亲人、朋友或同事(如果她们还有工作的话)联系,更不会向别人寻求帮助。孤立典型的开始就是他表现得占有欲很强,不喜欢受害者与任何人联系。这一暴力形式一般都是循序渐进的发展,从一开始不喜欢她与陌生男人说话,发展到不喜欢她和朋友们出去玩,最后发展到甚至不准她与她的父母亲人说太多。受害者开始时还会认为这是因为他太爱她所致,直到深陷暴力时才意识到,她被孤立是斩断了她向外界求助的最后一道绳索。所以受害者不会离开。

    4,利用孩子,受害者很多时候不离开或者离不开都是因为考虑孩子。当家庭中男性在经济上占绝对的主导地位时,他的“你离开我,我就让你再也见不到孩子”的威胁是很有分量的。

    国可量它她证带目米,今广石亲厂。

    5,经济不独立,女的常年在家带娃,那有时间去上班,所以经济也是一方面不愿离开的理由。

    不用产行电实形原问老光保七,海阶改报适。

    6,还有家里的一些因素,离婚了,离开了丈夫,都会被人唾骂,说不要脸之类~总会责骂女的,而不是骂施暴者。这是社会舆论演变成的。

    因此,1,最好的保护是不让家暴发展到自己丧失理性报复对方的地方,这就需要那些在体质上弱势遭受家暴的女性,发挥机智,以柔克刚,经营好婚姻家庭,避免家暴和悲剧的发生。

    2,当女性朋友被受家暴时,可以告诉妇联,用家暴保护法来维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回答的有点简单。如有疑问可加我的微信aixiaobao8

    2024-04-30
    4楼
    回复
  • 倪福瑞用户

    1、家暴受害者往往都是女性,而很多女性在一直被家暴的过程中,慢慢养成了不敢反抗不敢逃避的状态。正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她们已经不敢跳出那个牢笼。

    2、来自家庭的原因,家庭中的长辈有顽固的思想,不愿意她离婚或者怎样。害怕有不好的名声传出去,认为名声这些身外之物比较重要。

    3、自身对下一代的责任感,不忍心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殊不知,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会下一代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版权归芝士回真定答转网站或原作者所些后有

    4、来自对对方的依赖和自己的不独立。离开对方已经无法一个生活,还不如继续忍受。所以奉劝各位,女性不论何时,还是要保持独立的能力。

    5、认为对方今后会改正。如果家暴之后,对方痛哭流涕,甚至双膝跪地哀求,心软之下同意原谅。下一次又是同样的戏码,你如何知道再一次又会是什么时候到来?不要轻易相信,毕竟他们很有可能不知悔改。

    总的来说,个人意见,如果真的你的家庭中有家暴。那不论是那种情况,都毅然决然的离开他吧!

    2024-04-30
    5楼
    回复
  • 肖诗苑用户

    为什么不打破循环:害怕(受威胁),孤立(朋友早就被丈夫隔绝),经济依赖(早就没工作没收入了),资源匮乏(她们没机会在社会调查里说自己受虐了,她们没有话语权),习得性无助(付出过努力却还是受虐,觉得自己很没用),自责(施虐者一定会指责她们没照顾好家庭),性别规范(三从四德什么的),“爱”(施虐者偶尔也会做改过自新状)……

    施暴者施暴的理由:早年经历,控制欲,传统性别角色,无力,个人障碍,嫉妒……

    对于家暴行为,我们能做什么?帮助受害者逃跑!!婚姻治疗没用!!

    版权史归芝士回答又网站或原作认者志所价有

    2024-04-30
    6楼
    回复
  • 金娟妍用户

    家暴的受害者为什么不离开呢?有很多原因吧。

    为了孩子,这个理由是最大的了。不希望孩子失去父母,我有一亲戚,当时家暴,她就很想离婚,但孩子还很小,舍不得孩子。就一直忍着,好在她家现在已经不家暴了。家人的不同意。就算知道家暴,有的娘家人和亲戚朋友也会劝说不要离婚。在有的人心里会觉得离婚是件丢人的事,如果自己女儿离婚了,传出去会很丢人的,在他们看来,面子比女儿的幸福重要。自己本身性格懦弱,不敢离婚。有的女人性格懦弱,面对家暴,只是选择忍着。有的女人觉得自己离婚了,再找对象就很难了,而且一离婚婆家没有了,娘家也回不去,就选择忍着。有的人则是你打我我也打你,就选择这么打打闹闹的过着。
    2024-04-30
    7楼
    回复
  • 高小凡用户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的答案,有以下几种可能的情况: 1, 有孩子,都是为了孩子考虑,能忍就忍了。

    2, 害怕报复,施暴者往往威胁受害者,为了自己不被杀害,保护家人,或者说被吓住了。

    3, 受害者自己没有什么收入,离开了就没有生活来源。

    版权单石归芝能回士回答网站或原作者月所有

    4, 受害者不想让家人朋友担心。

    5, 受害者不想让别人知道,怕丢人。

    6, 受害者是传说中的受虐狂(这个比例相对来说少点)

    部实与看位老回增思张连,半格引。

    2024-04-30
    8楼
    回复
  • 云凯歌用户

    发挥机智,以柔克刚,经营好婚姻家庭,避免家暴和悲剧的发生。

    2024-04-30
    9楼
    回复
  • 张靖晗用户

    前不久在香港,有一天去太平山,遇见一个女孩Kelly。

    我们都在等那仿佛永远等不来的缆车。百般焦虑,便互相搭话。才知道她是慕道友,也在广东,搞过媒体,干过公益。

    芝士回答,议版权同期必酸究,未经许车可,不得转载

    应想已展入及资志目土算便维。

    我问她,我一直想做些帮助被侮辱被损害的女性的工作,广州有没有这样的机构?

    应因接强增认花带场今称专识。

    她说有。

    比如哪个组织和哪个机构,以及哪个工作室,都挺专业的。

    她也参与过一些工作,主要是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做一些心理治疗。她不是专业的,便打打下手,做做记录。

    也就是在这种工作中,她见证了形形色色的伤害,难以启齿的羞辱,和无处安放的苦难。最可怕的,是舆论变本加厉,对受害女性往往不理解,不宽恕,穷追猛打,落井下石。

    女人真的太不容易了。

    所有伤害中,最常见的,就是强暴和家暴。

    比如Kelly做心理救助时,一个20来岁的女孩,找到她,说,我不想活了。

    脸是木然的,眼睛是浊而无光的。

    递给她的水不喝。

    只是坐在沙发的角落里,紧紧抱着抱枕。

    那时,外面有汽车经过,吡地一下,按了一声喇叭。女孩吓得浑身一哆嗦。这个哆嗦让Kelly心一沉,她几乎可以认定,面前的患者,一直处于高度紧张和恐惧中。

    问起来,果然是真的。

    女孩遇见了最糟糕的关系:婚外恋,家暴,满城风雨,她成了一个污秽的代名词。

    第一次被殴打的原因,说来荒唐,是他告诉她,其实,我是有老婆的。她不敢相信,但眼泪刷地就流了出来。然后,她说,我要走,你让我走。

    争执中,他动了手。

    女孩至今不明白,处于愧疚中的人,怎么会动手?后来想,这也许就是暴力狂的端倪——为了平息自己的罪恶感,他将他人认定为有罪,袭击他人,以忘却和平衡自己。也就是说,越是理亏的人,越容易动手。

    她原谅了对方。

    因为他哭得像个小孩,他的忏悔像诗一样漂亮,他带她去吃城里最好的西餐,给她买巧克力和包,还看了一场电影。回家后,躺在床上,他一直紧紧地抱着她,连上洗手间,也不愿意松开臂膀。

    “你知道吗?就像蜜月一样……”

    Kelly说,如果一个女人能在一开始,就对施暴者坚决地说不。

    那么,此后的暴力升级,就会被杜绝。

    但现实是,暴力在眼泪和求饶的润滑下,在两性关系中畅行无阻。

    后来,如Kelly所预料的,她的境况越来越糟。

    有一回,她因为与一个陌生网友聊天,被男人打得奄奄一息,脸上血痕道道,远看就像京剧脸谱。他说,你太贱了,你个烂婊子,我要毁了你,省得你到处丢人现眼……

    他的脏话和拳头一起袭击她。一种摧毁她的身体,一种摧毁她的自尊。

    她痛苦得任何情绪都没有。只想,打吧,再打重些,我也不想再活了。这人世浮华肮脏,世间人无情凶恶,所谓爱,不过是伤害的发语词。如果你停了手,我自己也会撞到墙上去。一了百了,万事已已。

    她当然没死成。

    他在打爽了之后,情绪渐渐平稳,然后,一低头,看到她像条垂死的狗一样,凄惨地瘫着,一股柔情又涌了上来。

    他跪在她面前,开始抽打自己,眼泪一瀑一瀑地涌出来。她坐起来,抱住他的头,一起无声地哭。

    故伎重施。

    从未失手。

    可是,她越来越糟。就好像有一团墨,慢慢湮开,将她整个生命覆盖。她逐渐绝望。她开始自我怀疑,一定是自己真的脏贱坏,否则不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她开始自虐。

    她抽打自己,她暴饮暴食,她在无人的时候,用刀子划开手腕,等着平和的那一刻到来。

    母亲的电话打来,救了她。

    老人说,今年家里的柿子结了很多,你最喜欢了,我和你爸捡了两大篮子,每天都拿出来,在团箕里晒一晒,等你回来,大概就可以吃了……

    她放下电话,拔通了120。

    “可以报警啊?”我说。

    “她报过几次警。一次,人家受理了,口头警告了一下,就放了。另一次,人家根本理都没理……说这种事情也天天跑来,以为派出所是菜市场是吧?”

    “那跟亲朋好友说呢?”

    “这也比较难。一来,受害者会觉得羞耻,不会对人说,二来,亲朋好友的帮助方法,往往混乱而无效。”

    “那怎么办?”

    “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保障,有专业的救助机构,还有,受害者自己也要断除这种病态依恋,慢慢地走出来……但现实是,我们都没有。法制不健全,机构不专业,病人也没有这样的自我认知。所以,许多受害者,终生都难以走出那个人间地狱。要么自杀,要么杀夫,要么性情扭曲,抑郁终生……”

    Kelly讲完这个案例后,我想到了许多人。

    比如我的母亲。

    比如我所生长的村庄里,那些被丈夫常年累月地暴打,然后喝农药死掉的女人们。

    她们如此贴近,以至于我恍然间觉得,为她们说话,是一种天职。

    为什么受到家暴的女性如此痛苦,却仍然无法离开?

    原因大致如下:

    1,沉没成本谬误。

    即为了避免失去所带来的负面情绪,从而沉溺于过去的付出中,继续被套牢。

    施虐者与受害者之间,关系非一朝一夕建立,他们相处多年,受害方对施暴方依然有感情,并觉得就这样离开,非常不甘心。于是继续沉没。

    2,经济不能独立。

    钱是让人自由的最有力的手段,有钱,就不用委屈求全。

    但如果没有钱,无法保障自己和孩子的生活,受害者就寸步难行,只有继续挣扎于噩梦中。

    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她一无所依,长期处于高压之中,已筋疲力尽,无法再做任何决定,渐渐依赖上那个给予她痛苦的男人。

    4,没有求助渠道和对象。

    执法机构不受理,亲朋认为床头吵架床尾和,案件发生的地方没有提供照顾和援助的机构。

    去年,我写过一篇关于家暴的文章。文章发出后,一个律师回复:

    我二十余年的法律服务经历告诉我,家暴难以消除与司法机关助纣为虐分不开。

    我曾经有一个离婚案件当事人被丈夫打成轻伤甲级都可以判刑了,法院仍然以夫妻感情尚未破裂不准离婚。

    我签收判决书时杀死法官的心都有了。

    5, 自我封闭。

    自觉羞耻,和亲人朋友逐渐疏远,没有社交圈。天下之大,自觉无处可去。

    6, 舆论压力。

    社会由男权主导。

    不管是非对错,舆论都会偏袒男方。

    受害女性会被认为自身有问题,没有魅力,处理不好与男人的关系,家庭很失败。

    7,贪恋施暴后的柔情与爱意。

    许多受害者将施虐后的补偿时刻,视作最幸福的时光。

    8,坚贞感,牺牲感。

    从痛苦中,发展出一种难以启齿的奉献感,守节感,和殉道感。

    而传统文化中的“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意识,还是根深蒂固。在中国,女人不论遭到什么对待,依然顺从,忠贞,默默吞忍,家丑不外扬,是一种美德。

    9,没有希望与信心。

    在长期折磨中,自轻自贱,没有底气离开,没有勇气重新开始生活。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到恐惧。

    10,贸然离开可能更危险。

    要离开必须要有具体计划以供实施,包括:钱,收入,住处,帮忙搬家,交通,警方的帮助,法律援助,理解和安慰。

    但研究表明受害者刚离开后容易造成最严重的跟踪,虐待甚至杀害。如果没有可靠的具体计划,受害人可能不会莽撞地离开。

    那么,应该怎么办呢?

    马克·奥巴马在支持反家暴活动中,向大家介绍了通过多交朋友、不酗酒、独立自主不要放弃工作、多关心孩子、大声说出来请教专业机构帮忙、拒绝辱骂、不要对家暴习以为常7个方面,控制家庭暴力。

    真正的爱不会贬低你的价值。

    真正的爱也不是侮辱、虐待或让你不敢说话。

    荣格说过:“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因此,当他扬起拳头,爱就不再存在。

    而此后的时间里,你要做的,不是立刻宽恕,而是拿起电话报警,去起诉,去求助,去得到专业的建议和拯救。

    社会上仍有关于受害女性的污名,但幸存者们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当有一天,我们能够将自己的遭遇与诉求说出,那将是我们寻求治愈,和获得自由的时刻。同时,获得改变他者的力量。

    安德鲁·所罗门问同性恋运动人士哈维·米尔克:“你能为这个运动做点什么?”

    哈维说:“出去告诉每一个人。”

    2024-04-30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