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不过是碳为何还是那么贵?

钻石不过是碳为何还是那么贵?
楼主您好,我是“愉见财经”小编fay,我关注钻石价格的幕后“推手”戴比尔斯(De beers)很多年啦,还知道他们的各种营销流变。我来说说我的观察心得。钻石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造钻石,一种是天然钻石。它们的形成方式不同,前者是实验室的产物,后者是经过自然条件下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形成的。楼主说钻石昂贵,显然是在说天然钻石啦,的确如此,它们有着所谓专业的行业4c标准,一克拉的钻石来个大几万也是稀松平常。天然钻石是碳?更准确地说,它实际上是碳元素的晶体,是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最终形成的晶体,由于碳原子在晶体中联结得十分牢固,所以才坚硬无比,没有任何物质能划伤它。这种“坚固”因而被张着血喷大口的产业链大作文章,这种意向被挂钩上了“爱情的忠贞”,而这种忠贞,终究被钱包的厚度所定义。至于钻石为什么那么贵呢?你一定听大家说,“物以稀为贵”嘛。但是“物以稀为贵”这个说法只能解释,两百年前的钻石市场和极为罕见的天然珍贵钻石的高昂,在如今早就发现了若干矿源和实现产量化规模化开采钻石矿的情况下,钻石的价格很大程度上被人为的抬高。长时间属于垄断经营的钻石产业可以在供给端操纵价格,市场信息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不对称赋予了钻石以神秘感,尽管现在的生产者早就能够以吨计地采集钻石矿,但是在无数消费者眼里这种碳晶体成为财富、权力和爱情的象征,也必然拥有高昂的价格。这背后更是一场营销的胜利。且听“愉见财经”慢慢道来。尽管在经济理论上钻石的价格名不符实,但是在真正的生活中它的价值并非仅仅停留于此。一旦这颗钻石可以在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范围之内赋予消费者极高的效用和消费偏好,那它将会被高价购买。此时钻石的价格逻辑变成——- “我喜欢它,我觉得它值这个钱。”“就因为它那么贵,才显得我高贵。”“你那么爱我,它就该那么贵。”这串逻辑适用于大多数的女性群体。这里钻石的价格就不仅仅是商品价值量的问题了。“愉见财经”分析,它已渗透在了多个方面来体现某种“物有所值”。1,储值价值:在中东地区,王室以拥有高档的钻石珠宝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在中国,钻石还习惯于被当做传家宝代代相传,大家心里倾向于认为这块石头保值增值。但是吊诡的是,追求保值何必买一颗被切割好的钻石呢?相比规格质地更标准化、具有更强保值作用的黄金而言,大多数典当行并不倾向回收钻戒的,这玩意也没法像金银一样重熔重塑。粗略估计,即使是回收钻石,价格也只有买钻戒时市场报价的20%~30%。2,艺术价值:很多珠宝收藏者都在说,欣赏一颗钻石时,你看到的是久远的历史。一颗天然钻石的形成确实要经过长时间自然的演练,可以说它经历了“炼狱”般的历程,再经过珠宝工艺师的设计加工,它又被赋予了智慧的心血。只能说,如果赏玩把弄能让人身心愉悦,也算是个好处。3,心理价值:简单来说,一粒“鸽子蛋”就像是给自己贴了枚标签了——看我那么有消费能力,不是有人爱就是混得不错。这是一种试图以物来彰显或区隔人的心理。这一点,和大众追求各类“标签化”奢侈品的心态是一致的。4,情感价值:在世界范围里,钻石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它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和人生经历,在这种程度上,钻石是无价的。郭去疾在微博上曾经说钻石是21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大家最后一定会看到钻石价格的崩溃。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全世界人将之奉为瑰宝,钻石的营销确实是商业的典范。尽管现在的戴比尔斯(De beers)已经与很多同业的竞争者比如卡地亚、蒂芙尼等在很多竞争的格局中压制,但是这个公司在几十年前的所作所为已经对钻石的整个产业链条产生了深远并且不可逆的影响。两百年前,戴比尔斯的建立垄断了全世界钻石的生产和交易,在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的年代钻石的价格依然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线上。如果说这是在供给驱动基础上的资产胜利,那之后的需求驱动基础上的改变可以称之为营销的胜利。“A diamond is forever”的口号被提出来,它的中文翻译,是口耳相传的一句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种营销广告不产生直接的销售,也不需要观众记住品牌,它仅仅是一个概念——钻石的永恒。它的永恒延伸到婚姻中成为订婚戒指的传统,浪漫爱情的象征。与此同时,戴比尔斯采取“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成立了半官方的钻石信息中心,专门发布钻石的历史数据和新闻,通过公众舆论的诱导来改变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对于钻石的不屑和抵触心理,它借助着人们的消费炫耀心理彰显着身份和地位,更进一步成为个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征。在这个阶段的戴比尔斯的成功超乎想象,接下来的营销更是让这个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一个新的营销口号被提出来“你可以再一次嫁给我吗?”这让购买钻石开始渗透进了老年市场,永恒的钻石不仅能预示忠诚的开始,更是历久弥新的爱情的见证,“钻石婚”就像经过打磨的钻石一样,历经数十年依旧熠熠生辉。人们的消费观再一次被改写,女人的消费欲望也进一步被满足,谁说人的一生中只能拥有一枚钻石戒指呢?满足了中等阶级消费群体,戴比尔斯又开发了买不起整颗钻石的底层阶级,它开始对碎钻进行营销。为了不让钻石掉身价,营销广告顺势走向,它让人们感受到碎钻一样高贵,钻石虽小但是爱情高贵,与此同时炮制的大量行业标准认证给它的高贵安上了保险,由此,钻石也彻底征服了底层阶级。更甚之,戴比尔斯推出了“钻石惊喜”的概念,他通过免除女人主动索取珠宝的负罪感而让男人默默送出一枚钻戒,让女人拥有钻戒带来的极度喜悦同时也保持了她们的纯真。戴比尔斯的营销高度成为商业成功的典范,它对女人的消费心理研究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感谢上帝,创造了钻石同时也创造了女人。商业世界很多时候是荒谬的,消费者的心理世界更是如此。 以上,欢迎大家前来讨论~

回复
  • 顾鹏海用户

    楼主您好,我是“愉见财经”小编fay,我关注钻石价格的幕后“推手”戴比尔斯(De beers)很多年啦,还知道他们的各种营销流变。我来说说我的观察心得。

    钻石被分为两种,一种是人造钻石,一种是天然钻石。它们的形成方式不同,前者是实验室的产物,后者是经过自然条件下高温高压的状态下形成的。楼主说钻石昂贵,显然是在说天然钻石啦,的确如此,它们有着所谓专业的行业4c标准,一克拉的钻石来个大几万也是稀松平常。

    天然钻石是碳?更准确地说,它实际上是碳元素的晶体,是地球深部的高温高压和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锤炼最终形成的晶体,由于碳原子在晶体中联结得十分牢固,所以才坚硬无比,没有任何物质能划伤它。这种“坚固”因而被张着血喷大口的产业链大作文章,这种意向被挂钩上了“爱情的忠贞”,而这种忠贞,终究被钱包的厚度所定义。

    转载或者明作参引用门本文内容观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至于钻石为什么那么贵呢?你一定听大家说,“物以稀为贵”嘛。但是“物以稀为贵”这个说法只能解释,两百年前的钻石市场和极为罕见的天然珍贵钻石的高昂,在如今早就发现了若干矿源和实现产量化规模化开采钻石矿的情况下,钻石的价格很大程度上被人为的抬高。

    分会多现还事先领传步商历毛快育住该。

    长时间属于垄断经营的钻石产业可以在供给端操纵价格,市场信息在供给端和需求端的不对称赋予了钻石以神秘感,尽管现在的生产者早就能够以吨计地采集钻石矿,但是在无数消费者眼里这种碳晶体成为财富、权力和爱情的象征,也必然拥有高昂的价格。

    这背后更是一场营销的胜利。且听“愉见财经”慢慢道来。

    是起平心么长导米林响精。

    尽管在经济理论上钻石的价格名不符实,但是在真正的生活中它的价值并非仅仅停留于此。一旦这颗钻石可以在消费者的价格承受范围之内赋予消费者极高的效用和消费偏好,那它将会被高价购买。此时钻石的价格逻辑变成——

    - “我喜欢它,我觉得它值这个钱。”

    “就因为它那么贵,才显得我高贵。”

    “你那么爱我,它就该那么贵。”

    这串逻辑适用于大多数的女性群体。

    这里钻石的价格就不仅仅是商品价值量的问题了。“愉见财经”分析,它已渗透在了多个方面来体现某种“物有所值”。

    1,储值价值:在中东地区,王室以拥有高档的钻石珠宝为财富和权力的象征;在中国,钻石还习惯于被当做传家宝代代相传,大家心里倾向于认为这块石头保值增值。但是吊诡的是,追求保值何必买一颗被切割好的钻石呢?相比规格质地更标准化、具有更强保值作用的黄金而言,大多数典当行并不倾向回收钻戒的,这玩意也没法像金银一样重熔重塑。粗略估计,即使是回收钻石,价格也只有买钻戒时市场报价的20%~30%。

    2,艺术价值:很多珠宝收藏者都在说,欣赏一颗钻石时,你看到的是久远的历史。一颗天然钻石的形成确实要经过长时间自然的演练,可以说它经历了“炼狱”般的历程,再经过珠宝工艺师的设计加工,它又被赋予了智慧的心血。只能说,如果赏玩把弄能让人身心愉悦,也算是个好处。

    3,心理价值:简单来说,一粒“鸽子蛋”就像是给自己贴了枚标签了——看我那么有消费能力,不是有人爱就是混得不错。这是一种试图以物来彰显或区隔人的心理。这一点,和大众追求各类“标签化”奢侈品的心态是一致的。

    4,情感价值:在世界范围里,钻石可以满足人类的某种情感需求,它承载着美好的回忆和人生经历,在这种程度上,钻石是无价的。

    郭去疾在微博上曾经说钻石是21世纪全球最精彩的营销骗局,大家最后一定会看到钻石价格的崩溃。从一开始的默默无闻到全世界人将之奉为瑰宝,钻石的营销确实是商业的典范。

    尽管现在的戴比尔斯(De beers)已经与很多同业的竞争者比如卡地亚、蒂芙尼等在很多竞争的格局中压制,但是这个公司在几十年前的所作所为已经对钻石的整个产业链条产生了深远并且不可逆的影响。

    两百年前,戴比尔斯的建立垄断了全世界钻石的生产和交易,在石油都会随着经济状况大幅波动的年代钻石的价格依然稳定地维持在高水平线上。如果说这是在供给驱动基础上的资产胜利,那之后的需求驱动基础上的改变可以称之为营销的胜利。

    “A diamond is forever”的口号被提出来,它的中文翻译,是口耳相传的一句话:“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这种营销广告不产生直接的销售,也不需要观众记住品牌,它仅仅是一个概念——钻石的永恒。它的永恒延伸到婚姻中成为订婚戒指的传统,浪漫爱情的象征。

    与此同时,戴比尔斯采取“大数据”的思维方式成立了半官方的钻石信息中心,专门发布钻石的历史数据和新闻,通过公众舆论的诱导来改变中产阶级消费群体对于钻石的不屑和抵触心理,它借助着人们的消费炫耀心理彰显着身份和地位,更进一步成为个人和家庭成功的象征。

    在这个阶段的戴比尔斯的成功超乎想象,接下来的营销更是让这个公司赚的盆满钵满。一个新的营销口号被提出来“你可以再一次嫁给我吗?”这让购买钻石开始渗透进了老年市场,永恒的钻石不仅能预示忠诚的开始,更是历久弥新的爱情的见证,“钻石婚”就像经过打磨的钻石一样,历经数十年依旧熠熠生辉。人们的消费观再一次被改写,女人的消费欲望也进一步被满足,谁说人的一生中只能拥有一枚钻石戒指呢?

    满足了中等阶级消费群体,戴比尔斯又开发了买不起整颗钻石的底层阶级,它开始对碎钻进行营销。为了不让钻石掉身价,营销广告顺势走向,它让人们感受到碎钻一样高贵,钻石虽小但是爱情高贵,与此同时炮制的大量行业标准认证给它的高贵安上了保险,由此,钻石也彻底征服了底层阶级。

    更甚之,戴比尔斯推出了“钻石惊喜”的概念,他通过免除女人主动索取珠宝的负罪感而让男人默默送出一枚钻戒,让女人拥有钻戒带来的极度喜悦同时也保持了她们的纯真。戴比尔斯的营销高度成为商业成功的典范,它对女人的消费心理研究也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感谢上帝,创造了钻石同时也创造了女人。

    商业世界很多时候是荒谬的,消费者的心理世界更是如此。

    以上,欢迎大家前来讨论~

    2024-05-05
    1楼
    回复
  • 余慧莹用户

    钱不过是一张纸 为何能买东西?

    当很多人约定共同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那么这件事情就是被认可的。当人们都选择相信钻石价值连城的时候,那么它就是价值连城。某个角度也可以说是戴比尔斯的大骗局,说大一点,政权,法律,公司,道德,其实都是人们捏造出来的骗局而已。

    2024-05-05
    2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