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有哪些?
非常多。我了解的有贪天之功、退避三舍、师直而壮、秦晋之好、渭阳之情、竭泽而渔、兵不厌诈、志在四方、人莫予毒、行将就木、艰难险阻。(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1、贪天之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重耳流落在外十九年,终于回国成为国君,身边近臣都获得加封,唯独当年曾在晋文公最困难时割自己大腿肉给晋文公吃让他渡过难关的介子推被重耳忘记了。介子推回家侍奉母亲,母亲说别的人都获封赏了你为什么不去讨封,介子推表示重耳归位是天意,那些臣子是贪天之功,坚决携母亲归隐,就是这个成语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的还有两个典故。说介子推携母归隐山中后,晋文公派人寻访,介子推坚决不出山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被烧死全其志。重耳后悔,纪念介子推,每年那段时间不吃热食,是为寒食节由来传说之一。另外,据说晋文公砍下介子推临终抱着的那棵树上的木头做了木屐,常常看着脚下,感叹“悲哀足下”。据说这就是“足下“一词的由来。(退避三舍)2、3两条一起,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重耳流落在外,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善待重耳,问重耳将来回国,如何回报楚国。重耳表示,如果晋楚两国交战,晋军退避九十里(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楚国大臣恼怒重耳无礼,楚成王却欣赏他直爽。后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臣狐偃表示要遵守当年的约定退避,其他人不同意,狐偃说师出有名才能士气壮,如果理亏则士气低迷。晋文公采取他的意见,后退九十里,楚军以为晋军害怕,志得意满贸然进军,最后被反扑的晋军击溃。重耳一战成功,奠定霸业。4、秦晋之好,出自元杂剧《玉箫女》,典故是秦穆公为求图强,向中原大国晋国求婚,晋献公将女儿嫁予秦穆公。后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杀了自己的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另外两个公子夷吾与重耳也遭到迫害逃出国。后来奚齐继位后被大臣里克所杀,秦国帮助夷吾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谁知夷吾不思报答,继位后发动对秦国战争,又被秦国打败,送来儿子公子圉做人质。秦穆公为了将来打算,不计前嫌,又将一个女儿嫁给公子圉。谁知公子圉听说晋惠公病重,竟逃回秦国继承王位,之后断绝与秦国往来。秦穆公决定再支持重耳,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重耳,帮助他归国登位。秦晋两国多次联姻,后世将夫妻结合称为“秦晋之好”。5、渭阳之情,出自《诗经·秦风·渭阳》。说的是秦穆公助重耳回国登位,派自己与重耳姐姐的儿子公子罃送重耳归国。公子罃送至渭水河畔,作诗“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来罃继位为秦康公。渭阳之情用来形容甥舅之间的亲密感情。6、7两条一起,竭泽而渔,出自《吕氏春秋·义赏》;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难一》。这两个成语也都是讲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问狐偃和雍季如何对敌,狐偃表示对仁人君子要讲诚信,但临危对阵用诈取胜并无不可。雍季则表示用欺骗的办法打仗等于把水抽干,明年就达不到鱼了。最后晋文公采用了狐偃的计谋,用退避三舍引楚军深入,再用虎皮蒙马,马后拖树枝洋气尘土让楚军搞不清晋军实力,军心大乱,最终被击破。但最终论功行赏时,晋文公将雍季列为首功,认为狐偃虽胜一时,但雍季说的是百年大计。(齐姜)8、志在四方,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的是重耳公流落到齐国,收到齐桓公款待,还把宗女齐姜嫁给他。重耳难得生活舒适,不想再离开。但随行的狐偃等人认为重耳应该归国,讨论时被一个女奴听到,报告了齐姜,齐姜非但没有举报丈夫,还杀了女奴隐瞒此事,对重耳说你有四方之志,她听到了,我杀了她,你赶紧走。重耳不愿意。齐姜与狐偃等商议将重耳灌醉送出齐国。9、人莫予毒,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讲的还是城濮之战,楚军主帅为令尹子玉。楚军贪功冒进,最后惨败收场,子玉自知无法交差,自刎而死。晋文公知道后,志得意满地说“莫余毒也”(没有人能再伤害我了)。(季隗)10、行将就木,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的是重耳逃出晋国后到了狄国,娶了妻子季隗。后夷吾继位派人刺杀重耳,重耳不得已逃离狄国,临行前对妻子说如果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季隗笑着说二十五年后我都快进棺材了谈什么改嫁,但我还是会等你。11、艰难险阻,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讲的是重耳出国逃难十九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回国继承王位。

回复
  • 赖妙颜用户

    非常多。我了解的有贪天之功、退避三舍、师直而壮、秦晋之好、渭阳之情、竭泽而渔、兵不厌诈、志在四方、人莫予毒、行将就木、艰难险阻。

    (介子推与母亲被烧死)

    1、贪天之功,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文公重耳流落在外十九年,终于回国成为国君,身边近臣都获得加封,唯独当年曾在晋文公最困难时割自己大腿肉给晋文公吃让他渡过难关的介子推被重耳忘记了。介子推回家侍奉母亲,母亲说别的人都获封赏了你为什么不去讨封,介子推表示重耳归位是天意,那些臣子是贪天之功,坚决携母亲归隐,就是这个成语的由来。与介子推有关的还有两个典故。说介子推携母归隐山中后,晋文公派人寻访,介子推坚决不出山做官,晋文公放火烧山,介子推宁可被烧死全其志。重耳后悔,纪念介子推,每年那段时间不吃热食,是为寒食节由来传说之一。另外,据说晋文公砍下介子推临终抱着的那棵树上的木头做了木屐,常常看着脚下,感叹“悲哀足下”。据说这就是“足下“一词的由来。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表转载本文内容,六研否七则将视为外侵权

    (退避三舍)

    2、3两条一起,退避三舍,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师直为壮,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重耳流落在外,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善待重耳,问重耳将来回国,如何回报楚国。重耳表示,如果晋楚两国交战,晋军退避九十里(一舍三十里,三舍为九十里)。楚国大臣恼怒重耳无礼,楚成王却欣赏他直爽。后晋楚城濮之战,晋军大臣狐偃表示要遵守当年的约定退避,其他人不同意,狐偃说师出有名才能士气壮,如果理亏则士气低迷。晋文公采取他的意见,后退九十里,楚军以为晋军害怕,志得意满贸然进军,最后被反扑的晋军击溃。重耳一战成功,奠定霸业。

    4、秦晋之好,出自元杂剧《玉箫女》,典故是秦穆公为求图强,向中原大国晋国求婚,晋献公将女儿嫁予秦穆公。后晋国发生内乱,晋献公宠幸骊姬,杀了自己的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另外两个公子夷吾与重耳也遭到迫害逃出国。后来奚齐继位后被大臣里克所杀,秦国帮助夷吾回国继位,是为晋惠公,谁知夷吾不思报答,继位后发动对秦国战争,又被秦国打败,送来儿子公子圉做人质。秦穆公为了将来打算,不计前嫌,又将一个女儿嫁给公子圉。谁知公子圉听说晋惠公病重,竟逃回秦国继承王位,之后断绝与秦国往来。秦穆公决定再支持重耳,又将另一个女儿嫁给重耳,帮助他归国登位。秦晋两国多次联姻,后世将夫妻结合称为“秦晋之好”。

    5、渭阳之情,出自《诗经·秦风·渭阳》。说的是秦穆公助重耳回国登位,派自己与重耳姐姐的儿子公子罃送重耳归国。公子罃送至渭水河畔,作诗“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后来罃继位为秦康公。渭阳之情用来形容甥舅之间的亲密感情。

    6、7两条一起,竭泽而渔,出自《吕氏春秋·义赏》;兵不厌诈,出自《韩非子·难一》。这两个成语也都是讲的城濮之战。晋文公问狐偃和雍季如何对敌,狐偃表示对仁人君子要讲诚信,但临危对阵用诈取胜并无不可。雍季则表示用欺骗的办法打仗等于把水抽干,明年就达不到鱼了。最后晋文公采用了狐偃的计谋,用退避三舍引楚军深入,再用虎皮蒙马,马后拖树枝洋气尘土让楚军搞不清晋军实力,军心大乱,最终被击破。但最终论功行赏时,晋文公将雍季列为首功,认为狐偃虽胜一时,但雍季说的是百年大计。

    (齐姜)

    8、志在四方,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的是重耳公流落到齐国,收到齐桓公款待,还把宗女齐姜嫁给他。重耳难得生活舒适,不想再离开。但随行的狐偃等人认为重耳应该归国,讨论时被一个女奴听到,报告了齐姜,齐姜非但没有举报丈夫,还杀了女奴隐瞒此事,对重耳说你有四方之志,她听到了,我杀了她,你赶紧走。重耳不愿意。齐姜与狐偃等商议将重耳灌醉送出齐国。

    9、人莫予毒,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讲的还是城濮之战,楚军主帅为令尹子玉。楚军贪功冒进,最后惨败收场,子玉自知无法交差,自刎而死。晋文公知道后,志得意满地说“莫余毒也”(没有人能再伤害我了)。

    分着它又者想级油信米究越标。

    (季隗)

    出主两关但命长少器认采究儿史府率院始住。

    10、行将就木,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讲的是重耳逃出晋国后到了狄国,娶了妻子季隗。后夷吾继位派人刺杀重耳,重耳不得已逃离狄国,临行前对妻子说如果二十五年不回来你就改嫁。季隗笑着说二十五年后我都快进棺材了谈什么改嫁,但我还是会等你。

    11、艰难险阻,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讲的是重耳出国逃难十九年,历尽艰难险阻,终于回国继承王位。

    2024-05-03
    1楼
    回复
  • 汪俊哲用户

    本期话题

    公元前639年前后,流亡的晋公子重耳抵达楚国。楚成王以接待他国元首的高规格礼仪接待了重耳。可是在双方举杯换盏、把酒言欢之际,重耳的一句“退避三舍”却险些激怒楚王,惹下杀身之祸。究竟这句话当中暗藏着晋、楚两大国怎样的政治博弈和利益交换呢?

    转科载或者引最用本文内容请注速明来源界于小芝士回答

    和用到于加两机知取规,整断办团往构斯照。

    01

    大国以于可工加系党老根放北万华众却。

    离开齐国之后,应该向何方势力求助,才能实现回国执政的心愿呢?此时的重耳已经不再像17年前刚刚逃离晋国的时候那样盲目,他不再需要卜卦问天,求取前途了。

    5年的齐国经历让重耳对天下大势有了更真切的观察和更深刻的理解。这一趟从齐国出来,重耳先后访问了6个国家:卫国、曹国、宋国、郑国、楚国和秦国。将这条路线标注在地图上,应该是这样的:

    尽管《国语》和《史记》并未详细说明重耳为何选择这样的一条访问路线,但分析仔细公元前640年前后的国际形势以及重耳等人在各国的访问经历,我们似乎可以做出这样的判断:在上述六国当中,只有宋国、楚国和秦国是重耳的目的地,取道卫、曹是为了赴宋,离宋后过郑是为了入楚。

    齐桓公去世之后,宋襄公与楚成王先后会盟诸侯,执政坛之牛耳。而秦穆公虽然偏居西方,却对晋国保持着强大的影响力——晋国的现任国君晋惠公就是他扶立的。

    重耳应该是先后将返国执政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三个国家的身上,至于其他的诸侯国,比如近在咫尺、还与晋国有着宗亲之谊的鲁国,因为在中原政坛的影响力太弱,重耳就忽略过去了。

    对比17年前首次逃亡时一家伙扎入白狄,荒废12年光阴的往事,不得不说,此时重耳的眼光老练了许多。

    能帮助自己返国执政的人,重耳的首选是宋襄公——没办法,住在齐国的这5年里,宋襄公露脸、露大脸的机会太多了,他在齐国政坛的存在感可远比楚成王、秦穆公要强。

    《史记》载: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诸侯兵送齐太子昭而伐齐。齐人恐,杀其君无诡。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宋以桓公与管仲属之太子,故来征之。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死后,六子夺嫡,内战爆发。公子无亏在佞臣竖刁和易牙的支持下篡权作乱,齐太子昭无法嗣位,被迫逃亡宋国。

    因为宋襄公曾受齐桓公和管仲的顾命之托,于是便联合曹、卫等诸侯,武装护卫太子昭返国登基。迫于联军的声势,齐人杀了公子无亏,准备迎奉太子昭。

    但其余四位公子的党徒又不同意,联合起来在砖地狙击太子昭的护卫军队,结果被宋襄公一战击溃。战胜之后,太子昭终为宋襄公所立,是为齐孝公。想当年,重耳也曾期待过齐桓公能在返国执政的道路上扶他一把。

    桓公作古之后,齐国太子是宋襄公扶正的,附属于齐国的若干小诸侯国也已投靠了宋襄公的麾下。重耳返国要借重靠山,他当然会在第一时间想到这位以齐桓公的霸业继承人自居的宋国元首。

    但重耳来得不巧。他抵达宋国的时候,宋襄公刚刚遭遇了泓水之战的惨败。不但襄公本人在战场上负了伤,宋国脆弱的霸权也被楚国的兵锋击得粉碎。

    对重耳的来意,宋襄公应该是知道的,甚至重耳可能也当面对他有所表示。这可以从《国语》和《史记》中的这两条记载作出推断。

    《国语》载:

    (襄公)赠以马二十乘。

    ——《国语·晋语四》

    重耳当年投奔齐国的时候,齐桓公就曾赠与马车二十乘,以此笼络重耳,把他攥在手里,当成一枚影响晋国政治,夺取天下霸权的棋子。

    现在宋襄公仿效齐桓公的故事,也赠与重耳二十乘马车,说明此时的宋襄公虽然已经被楚成王从霸主的宝座上掀了下来,但好高骛远的心气儿还没落下去。

    一举手,一投足,都还迷恋着齐桓公当年那套大国外交的气派。可襄公虽有雄心,宋国大臣们却已经没了壮志。和狐偃有点儿交情的宋国司马公孙固私下向狐偃透底:

    “宋小国新困,不足以求入,更之大国。”

    ——《史记·晋世家》

    不是宋国不帮忙,而是小学力弱,帮不上你们的忙。你就当面求了也是枉然。可放弃了宋国,该去哪儿呢?公孙固指点狐偃要“更之大国”。

    宋国的霸业已经被楚国夺去,原先从属于宋国的诸侯纷纷雁行于楚。谁是“大国”还用问吗?去楚国碰碰运气吧。

    02

    《国语》载:

    遂如楚,楚成王以君礼享之,九献,庭实旅百。

    ——《国语·晋语四》

    楚成王给予重耳一行人的接待规格之高是史无前例的。他以接待他国元首的礼仪隆重地迎接重耳,宴会上光是献酒就献了九遍,赠与重耳的礼物堆满了整座庭院。

    乍一看,素未谋面的楚成王似乎对公子重耳有一见如故的知遇之感。但如果你真这么认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纵观重耳这一趟周游列国的行程,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卫国、曹国和郑国这三个弱国的国君都不拿这位流亡公子当回事儿,反倒是宋国、楚国和秦国这三个有志图霸的强国的元首都给予了重耳极高的礼遇。

    对前面三个弱国来说,他们在列强争霸的夹缝中艰难求生,环境逼迫他们不得不势利。对重耳不屑一顾,正说明他无权无势。要是到了楚成王这个“南霸天”的跟前儿,上赶着献殷勤的郑文公还不得跑得屁颠儿屁颠儿的。

    可是对重耳,做奴才的郑文公不殷勤,楚成王这个当主子的反倒殷勤起来了,这不是太反常了吗?事出反常,中必有妖。

    当年逃出晋国的时候狐偃说过,楚国这样的超级大国,除非你对他称霸天下的宏图远略有帮助,否则他才不会在你身上下本钱呢。

    现在楚成王以君礼、九献作注,在重耳身上投资了。这世上可没有免费的午餐,你知道他楚成王对这笔投资的回报预期是什么吗?就这么冒冒失失地伸手拿他的好处,将来你还得起吗?

    所以,面对楚成王献上的殷勤,重耳的第一反应是要推辞。但这一回,狐偃拦住了他。狐偃说:

    “天命也,君其飨之。亡人而国荐之,非敌而君设之,非天,谁启之心!”

    ——《国语·晋语四》

    公子你只是一个流亡者,楚王却待以国礼。你的身份与他相差悬殊,不能匹敌,他却殷勤陈设,送来了这许多东西。楚王的眼睛多尖吶,他已经瞧出来了,你将来必定要执掌晋国。既然人家这么看好你,你怎能妄自菲薄呢?推辞就是认怂,万万不可以!

    狐偃鼓励重耳要自信一点,就踏踏实实以客主之礼与楚成王平等对话。楚成王就担心你不接受他这份儿殷勤呢。他不光眼尖,还嘴刁,拿了他的好处,接下来就该谈谈交易了。

    果然,酒过三巡,楚成王说话了:

    “子若克复晋国,何以报我?”

    ——《国语·晋语四》

    不愧是南蛮出身的大国领袖,全没有中原诸侯的虚伪客套。就这么单刀直入,赤裸裸地问你,将来回国执政,怎么报答我今天的招待?

    这才是双方第一回合的交手。强宾不压主,更何况楚王“殷勤”相待,怎么的也得客套一番不是?

    于是重耳谦卑地回答,美女、宝玉,您有的是;象牙、犀皮这些物产,晋国还得仰仗您的余息,我能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回报给您呢?

    听完回答,楚成王接下来说了这么两句话:

    “虽然,何以报不谷?”

    ——《史记·晋世家》

    古人写文章最讲究“文气”。所谓“文气”,就是要从死的文字符号上传递出鲜活的语气和表情来。司马迁写的这两句七个字,语气、表情那可就太丰富了。

    论物产之丰富,经济实力之雄厚,此时的楚国很可能是压倒晋国的(关于这一点,张正明先生在《楚史》中已经做出过相关论述),但重耳说晋国的货物流通还要仰仗楚国的富余,这明明白白是对东道主的恭维和客套。

    但楚成王接过这份恭维,可没有一点儿谦让的意思:“虽然”——“话是这么说,没错”。只在这两字之间,楚成王的自信、高傲和不可抑扼的优越感跃然纸上,将他之前的殷勤和礼貌冲得烟消云散。

    但这还没完。“何以报不谷”——“你今后要怎么报答我呢”。楚成王既然已经摊牌,明示他和重耳,甚至是他和晋国之间都处于我强而你弱的不对等地位,不平等的谈判双方签订的一定是不平等条约,因此楚成王的回报预期也绝不止于君礼、九献而已。

    可以推想,他真正想得到的该是重耳的承诺,一个重耳即位之后将会向楚国让渡政治利益甚至表示臣服的承诺。

    那接下来,面对着亮出底牌的楚成王,重耳又该如何应答呢?

    楚成王的这两句话让我禁不住想起《三国演义》里那个青梅煮酒的曹操。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那也是摊牌,而刘备呢,是这么应付的:

    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筯,不觉落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筯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大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筯缘故,轻轻掩饰过了。操遂不疑玄德。

    ——《三国演义·曹操煮酒论英雄》

    刘备最大的本事是韬晦,也就是找一具柔软的躯壳把自己平步青云的志向藏起来,所以后人说他“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韬晦的刘备有志向,可惜不够大。

    在逐鹿问鼎的过程中,刘备一直小心翼翼地走在曹氏父子的身后:曹操先封了魏王,刘备才敢自称汉中王;曹丕篡汉自立以后,刘备才终于圆了朝思暮想的皇帝梦。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听一听就算了吧。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要跟曹操相比,“装孙子”的刘备不敢说艺高。但和执掌楚国近40年的楚成王相比起来,一天执政经验都没有的晋公子重耳的确称得上艺高。

    因为面对楚成王的追问,重耳是这样回答的:

    “若以君之灵,得复晋国。晋、楚治兵,会于中原,其避君三舍。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右属櫜鞬,以与君周旋。”

    ——《国语·晋语四》

    倘若沾您的余福,有朝一日真能返国执政,晋楚交兵中原,我将退避三舍。如果这样都还听不到您退兵的命令,那我只能左挽强弓,右挈箭囊,陪您上场走几招了。

    重耳这番回答等于当着楚成王的面表态,今后他一定会领导晋国挑战楚国的霸主地位。要知道,自晋献公死后,晋国长期内乱。因为韩原战败,割地质子,此时的晋国甚至略同与秦国的附庸。

    但重耳不但没有像楚成王期待的那样表示改换门庭,弃秦投楚,反而直截了当地对楚国发出挑战,他当真不怕死吗?

    事实上,重耳这番话一出口,楚国令尹子玉当即就起了杀心:

    “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

    ——《史记·晋世家》

    《三国演义》里说,当初刘备投奔曹操、寄于篱下的时候,荀彧也曾建议曹操早点儿结果了他,以绝后患。

    但郭嘉却不同意:

    “明公提剑兴义兵,为百姓除暴,推诚仗信,招罗俊杰,犹恐其不来也。今备有英雄之名,以困穷而来投,若遽行加害,是以害贤为名,天下智士各启危疑,别图择主,主公与谁定天下乎。夫除一人之患,以阻四海之望,安危之机,不可不察也。”

    ——《三国演义·吕奉先辕门射戟》

    和曹操一样,楚成王也有鸿鹄之志,那便是图霸。所谓春秋霸业,意思是恩威并施,双管齐下,将中原诸侯统统纳入楚国主导的国际秩序中去。只有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楚国才能博得天下诸侯的真心拥戴。

    堂堂楚王因为酒桌上的一句“失言”便对落难公子痛下杀手,这话要是传扬出去,楚国“蛮夷之邦,不识华夏礼义”的非议又将甚嚣尘上。

    晋国公子的这条贱命不足顾惜,但楚国的国际形象却受不得半点玷污。重耳是号准了楚成王的脉,才敢在筵席之间如此“放肆”的。

    作为春秋历史上称霸时间最长的两大国,晋、楚两国政治高层的正面交锋正是从楚成王为重耳摆下的这一桌接风筵开始的。

    虽然在与楚成王的第一次交锋中没让对手占到便宜,但“退避三舍”一出口,楚成王也就明白了:重耳不会像当年晋惠公夷吾割让河西八城换取秦国的即位支持那样同楚国进行政治交易,因此他也就不会采取实际行动帮助重耳返国执政。

    双方的谈判陷入了僵局,重耳和他的随行大臣们滞留在楚国,一筹莫展,时间长达数月。

    但是重耳无须焦虑,因为秦穆公派来迎接他的使者,这时已经在南下的路上了……

    2024-05-03
    2楼
    回复
  • 田海山用户

    与晋文公有关的成语有那些?有临危不惧,行将就木,重耳及难,割股谈君,危犹累卵,志在四方,好善不厌,投璧于河,险阻艰难,汗马功劳,竭济而渔,退避三舍,一站而霸,背城借一,取信于民,不得不说晋文公好历害,这么多成语故事他都拥有了不起。

    2024-05-03
    3楼
    回复
  • 蔡德钧用户

      晋文公是春秋时期,颇具传奇色彩的君主。晋文公重耳奔走八国,颠沛流离十九年。最终回国继承君位。并成为一代霸主。

    转载很或者但风引用本何文几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与晋文公相关,最著名的成语典故,无疑是退避三舍。鄙人却要讲两个鲜为人知的成语典故。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乐不思晋

      重耳流亡至齐国时,齐桓公以女妻之,并赠其车马二十乘。重耳便安逸于享受奢华。姜氏劝说重耳,称其若安逸享乐,就会功名尽毁。公子弗听。姜氏便与子犯合谋,将其灌醉后,带离齐国。重耳酒醒后,发现自己已经离开齐都,便拿起武器,追打子犯——居然拆散我与娇妻,不让俺在此享乐。打死你这个混蛋!

      最终,重耳被追随之人连拉带拽,极不情愿的离了齐国。

    个法么党流处北压华究须精号标院识包。

      鄙人觉得,乐不思蜀的成语应该改为乐不思晋。

      二、俯首帖耳。

      重耳至秦后,秦穆公也厚待之。将女儿怀嬴嫁之。怀嬴本是晋怀公之妻,后来怀公逃归晋国。怀赢被搁置于秦。重耳纳怀嬴,相当于娶了侄媳。因此心中不快。一次,怀嬴捧着水盆,让公子洗手。重耳洗完手后,故意把水甩到其脸上。以表达心中不满。怀嬴怒斥丈夫:君流亡于秦,秦厚待汝,何以卑我?重耳担心此事被秦穆公得知,而加罪于己。便脱去上衣,把自己捆起来向怀嬴叩头谢罪。

    国多进与正么但别打叫装儿型。

      先故意侮辱妻子,之后又致使自己受辱。此时的重耳很像一条咬伤主人后,趴在地上等待处罚的狗。

      由上可知,公子重耳之智不及中人,志可比阿斗,谋不及妇人。但有众多贤能之士辅佐,晋文公这块烂泥终于被抹上墙,并成为符合儒家标准的贤明之君。最具代表性的是弃原守信之事:

      晋文公攻打原邑,与朝中群臣约十日之期而归。至十日,原邑不克。欲罢兵。有人劝阻道:“原邑粮草将尽,三日即下。”文公曰:“吾约十日之期,不去,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随罢兵而去。原人闻后,主动归降。

      通过重耳的一贯表现可知,如此高明之策并非出自他本人。当是其麾下贤臣之谋。晋文公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听人劝。使得其回到晋国继任君位。并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又一位霸主。此后晋国称霸长达130年。

      下面把话题扯远一点:

      韩非为了证明以儒家思想治国是行不通的,在《五蠹》中的一番言辞,说的儒生们无言以对,君主们心悦诚服:

      仲尼,天下圣人也。周游列国宣扬其德,世人赞美其仁。但能够追随他的,仅有七十人。鲁哀公,一个平庸的君主。境内之民,莫不臣服。是因百姓屈服于权势。君主治国,用法家思想,还是儒家学说呢?若用我法家,只要不失威信,掌握好诛杀和赏赐的权柄。即使鲁哀公那样的平庸君主,也可以把国家治理的很好。若用儒家,就要求君主的德行达到圣人孔子的境界,平民百姓都达到其七十门徒的水平。这可能吗?!

      (吾不仅感叹,幸亏韩非是口吃。否则他的雄辩之才,可比肩孟子比。)

      实践出真知,通过重耳这块烂泥抹上墙的事例证明。韩非之论是偏颇的,以儒家思想治国,君主不一定要达到圣人孔子的境界。即使智不及中人,志可比阿斗,谋不及妇人者,也能成为符合君道之君。

      与晋文公形成贤明对比的是楚平王,平王不但比重耳贤能,更有振兴楚国之志。但因被佞臣费无极的蒙蔽,使得楚国贤良无辜枉死,太子出奔。分崩离析的楚国最终被吴攻陷郢都。楚平王死后,更被伍子胥鞭尸。需要强调的是,楚平王也具有重耳的那一优点——听人劝。遗憾的是这个人不是子犯,而是费无极。

      通过烂泥抹上墙,以及贤能之君被蒙蔽的两则事例。使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圣人之言:“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又该如何辨析益与损呢?孔子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2024-05-03
    4楼
    回复
  • 苏嘉敏用户

    与晋文公相关的成语典故有☞春秋争霸

    兵不厌诈 ,退避三舍,一战而霸,师直为壮,取信于民……

    【春秋争霸】历史上又称【春秋五霸】

    转人载或者引选用本文内容请注常明来源于清芝士回相答

    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先后做过霸主。

    【退避三舍】晋国国君姓姬名重耳,就是晋文公;在晋楚城濮之战中率兵退避了九十里。晋文公避君三舍,后来就用“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

    【师直为壮】出师有理,则士气壮;无理则士气不振,亦不可能取胜。

    【一战而霸 】意思就是说晋文公晋楚城濮一战而做了中原霸主。后多以“一战而霸”比 喻一举成功。

    【取信于民】即取得人民的信任。

    2024-05-03
    5楼
    回复
  • 贝room用户

    讲一个与春秋晋文公有关的成语。

    春秋时期,晋献公忽然性情大变,对王室成员大肆屠杀,就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于是,作为晋献公儿子的重耳不得不逃亡在外。

    后来,重耳到了楚国避难,楚王一看重耳的相貌,感觉这个人日后必是个人物,于是对重耳礼遇有加。

    未经芝士回答允调许且不得再转载本文内容,队反否则将视为侵权

    一天,楚王与重耳喝酒聊天。楚王心想,一直对他这么好,也该问问了。于是,楚王忍不住问重耳,日后要怎么回报他。重耳当时以为楚王在开什么玩笑呢,于是马马虎虎应付说,要是以后打仗,只要是遇到楚国军队,我们晋国军队一定会“避退三舍”,躲得远远的。那时候,一舍是三十里,三舍就是大概九十里的距离。楚王听后很满意,怕我们楚国就对了嘛。

    没想到,重耳后来真的成了晋国国君。后来,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于是准备打起来。

    晋文公借口履行当年的诺言,把军队后撤了九十里。楚军不知是计,跟着晋国军队走,结果走进了晋国、齐国和秦国联合军的包围圈,于是楚军大败。

    我后力重命此很角处志,术目半列史团斯火。

    成语“避退三舍”就是出自这里。

    地其社反料运世话复何查。

    2024-05-03
    6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