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徐志摩死后,民国名媛陆小曼的后半生是如何度过的?
前言:在我看来,对于陆小曼而言,听到徐志摩死讯得那一刹那,身为妻子的她是应该最痛心的。事实上,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动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徐志摩“轻轻地走了”之后的生活对于陆小曼而言不免显得凄凉一些,所以即便是翁瑞午的出现,也没能改变陆小曼对生活的消极、对徐志摩的怀念。徐志摩走了,翁瑞午来了在陆小曼的情史上,翁瑞午不可不提。翁瑞午对陆小曼的喜爱和追求可以说是超过徐志摩当初“夺友之妻”的程度了。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在原本大烟瘾的基础之上更加借烟消愁,这里的烟,指的是抽空人躯体的鸦片。因为国民党对鸦片的禁止,陆小曼也曾因此而误撞到了国民党的枪口上,要不是翁瑞午的保护,陆小曼余后的生活未免有些难以想象。翁瑞午虽然喜欢陆小曼,而且也曾鼓起勇气大胆追求,但徐志摩在世的时候,翁瑞午各方面是决不能同徐志摩作比较的。因此翁瑞午很长时间便一直处于沉默状态,毕竟陆小曼已身为人妻,总不能和徐志摩当初夺取陆小曼一般,而同徐志摩竞争吧!翁瑞午心里清楚,即便是公开竞争,他也不是徐志摩的对手。翁瑞午是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之孙、前清广西梧州知府翁绶祺之子,胡适先生曾称他为“自负风雅的俗子”。由此可见,翁瑞午又怎能同徐志摩相比。徐志摩在世之时,翁瑞午时常投其所好,对陆小曼百般追求。吸鸦片是他教的,送各种名人字画也是他送的;反观徐志摩,只是一味地挣钱养家、馈赠情诗罢了。与翁瑞午同居,但无爱情之实刚刚丧夫的陆小曼,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表妹家。而翁瑞午借此时机,再次主动依附陆小曼,他将自己的工资和字画如数卖出,以此来维持陆小曼的基本生活。久而久之,陆小曼和翁瑞午的关系似乎成了一种“相依为命”的状态。陆小曼能够看出来,翁瑞午喜欢自己,想要给自己新生活,但陆小曼实在是太想念徐志摩,并且难以脱离出来之前的幸福生活。所以说,即便之后两人同居,但却在“男女距离”上分的清清楚楚,一个住在二楼,一个住在三楼,可以说是“划楼而居”。两人同居后,徐申如派人最后一次将每月300月的生活费和一张写有“如翁君已与你同居,下月停止了”的字条交于陆小曼。陆小曼曾说过自己和翁瑞午之间的关系:我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志摩坠机死,我伤心至极,身体太坏。尽管确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我改嫁,我都不愿,就因我始终深爱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医治更频,他又作为老友劝慰,在我家长住不归,年长日久,遂委身矣。但我向他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我们不正式结婚。”我对翁其实并无爱情,只有感情。陆小曼和翁瑞午共同生活了20年,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寄生,但因为翁瑞午没有断绝同结发妻子的关系,总是两头这样跑来跑去,这给了陆小曼一个警示和烦恼。陆小曼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对得起徐志摩,在陆小曼心中,“爱不在形体上,而在内心中”。活过了翁瑞午,走上了独立路与翁瑞午生活的最后时光里,因翁瑞午病情加重,陆小曼作为友人也一直在尽着本分,同翁瑞午当初照顾自己一样,陆小曼也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病重的翁瑞午。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翁瑞午病重辞世。临死之前,翁瑞午托人将当时的作家赵家璧和赵清阁两人请到床榻前,交待了人生的最后一件事。“我要走了,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翁瑞午至死的最后一句话,仍然是牵挂着陆小曼,可见翁瑞午对陆小曼的喜欢程度。陆小曼对翁瑞午的行动举动只是感动和感谢,虽然两人同居二十多年,但在陆小曼心目当中,徐志摩才是她心中无人能够代替的归宿。徐志摩走了,陆小曼的“爱情”也早就跟着他走了。翁瑞午死后,陆小曼并未消沉下去。在徐志摩走后的二十多年里,她已经重新活了过来、站了起来,重新拾起了自己爱好作画的兴趣,并以此而独立特行。笔者结语:也许徐志摩对陆小曼“对他的这份坚守”是最了解的,而陆小曼最后独立起来的模样,我想也是徐志摩最想看到的。

回复
  • 周季雯用户

    前言:

    在我看来,对于陆小曼而言,听到徐志摩死讯得那一刹那,身为妻子的她是应该最痛心的。事实上,陆小曼在徐志摩去世之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举动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徐志摩“轻轻地走了”之后的生活对于陆小曼而言不免显得凄凉一些,所以即便是翁瑞午的出现,也没能改变陆小曼对生活的消极、对徐志摩的怀念。

    徐志摩走了,翁瑞午来了

    在陆小曼的情史上,翁瑞午不可不提。翁瑞午对陆小曼的喜爱和追求可以说是超过徐志摩当初“夺友之妻”的程度了。徐志摩飞机失事后,陆小曼在原本大烟瘾的基础之上更加借烟消愁,这里的烟,指的是抽空人躯体的鸦片。因为国民党对鸦片的禁止,陆小曼也曾因此而误撞到了国民党的枪口上,要不是翁瑞午的保护,陆小曼余后的生活未免有些难以想象。

    翁瑞午虽然喜欢陆小曼,而且也曾鼓起勇气大胆追求,但徐志摩在世的时候,翁瑞午各方面是决不能同徐志摩作比较的。因此翁瑞午很长时间便一直处于沉默状态,毕竟陆小曼已身为人妻,总不能和徐志摩当初夺取陆小曼一般,而同徐志摩竞争吧!翁瑞午心里清楚,即便是公开竞争,他也不是徐志摩的对手。

    版权归芝士回现答网站用些或原切基作者所有

    翁瑞午是光绪皇帝老师翁同龢之孙、前清广西梧州知府翁绶祺之子,胡适先生曾称他为“自负风雅的俗子”。由此可见,翁瑞午又怎能同徐志摩相比。徐志摩在世之时,翁瑞午时常投其所好,对陆小曼百般追求。吸鸦片是他教的,送各种名人字画也是他送的;反观徐志摩,只是一味地挣钱养家、馈赠情诗罢了。

    与翁瑞午同居,但无爱情之实

    刚刚丧夫的陆小曼,经济来源主要是依靠表妹家。而翁瑞午借此时机,再次主动依附陆小曼,他将自己的工资和字画如数卖出,以此来维持陆小曼的基本生活。

    发高制相果常农区色保务,广研织备列市准。

    久而久之,陆小曼和翁瑞午的关系似乎成了一种“相依为命”的状态。陆小曼能够看出来,翁瑞午喜欢自己,想要给自己新生活,但陆小曼实在是太想念徐志摩,并且难以脱离出来之前的幸福生活。所以说,即便之后两人同居,但却在“男女距离”上分的清清楚楚,一个住在二楼,一个住在三楼,可以说是“划楼而居”。

    我本外想打声今温,深矿委习划满。

    两人同居后,徐申如派人最后一次将每月300月的生活费和一张写有“如翁君已与你同居,下月停止了”的字条交于陆小曼。

    陆小曼曾说过自己和翁瑞午之间的关系:我与翁最初绝无苟且瓜葛,后来志摩坠机死,我伤心至极,身体太坏。尽管确有许多追求者,也有许多人劝我改嫁,我都不愿,就因我始终深爱志摩。但是由于旧病更甚,翁医治更频,他又作为老友劝慰,在我家长住不归,年长日久,遂委身矣。但我向他约法三章:“不许他抛弃发妻,我们不正式结婚。”我对翁其实并无爱情,只有感情。

    陆小曼和翁瑞午共同生活了20年,怎么可能没有感情寄生,但因为翁瑞午没有断绝同结发妻子的关系,总是两头这样跑来跑去,这给了陆小曼一个警示和烦恼。陆小曼一直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绝对对得起徐志摩,在陆小曼心中,“爱不在形体上,而在内心中”。

    活过了翁瑞午,走上了独立路

    与翁瑞午生活的最后时光里,因翁瑞午病情加重,陆小曼作为友人也一直在尽着本分,同翁瑞午当初照顾自己一样,陆小曼也在尽心尽力地照顾着病重的翁瑞午。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翁瑞午病重辞世。临死之前,翁瑞午托人将当时的作家赵家璧和赵清阁两人请到床榻前,交待了人生的最后一件事。

    “我要走了,今后拜托两位多多关照小曼,我在九泉之下也会感激不尽的。”

    翁瑞午至死的最后一句话,仍然是牵挂着陆小曼,可见翁瑞午对陆小曼的喜欢程度。陆小曼对翁瑞午的行动举动只是感动和感谢,虽然两人同居二十多年,但在陆小曼心目当中,徐志摩才是她心中无人能够代替的归宿。徐志摩走了,陆小曼的“爱情”也早就跟着他走了。

    翁瑞午死后,陆小曼并未消沉下去。在徐志摩走后的二十多年里,她已经重新活了过来、站了起来,重新拾起了自己爱好作画的兴趣,并以此而独立特行。

    笔者结语:

    也许徐志摩对陆小曼“对他的这份坚守”是最了解的,而陆小曼最后独立起来的模样,我想也是徐志摩最想看到的。

    2024-05-04
    1楼
    回复
  • 邵锐智用户

    陆小曼的人生,在徐志摩去世之后,基本上就划上句号了。

    她像一个忽然梦醒的孩子,意识到自己永远失去了爱人。

    转载或山者引用示本文候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决回什答

    她记得他说的,希望自己朴素:

    中而等重五指规华记太维。

    我爱你朴素,不爱你奢华。你穿上一件蓝布袍,你的眉目间就有一种特异的光彩,我看了心里就觉着不可名状的欢喜。朴素是真的高贵,你穿戴齐整的时候当然是好看,但那好看是寻常的,人人都认得的,素服时的眉,有我独到的领略。

    于是,她从此就真的不着华服,她的好友、郁达夫的前妻王映霞去看她,见她也是穿黑衣,屋子里供奉着徐志摩的牌位,日日换上鲜花,她说,徐志摩喜欢鲜花。

    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前,随身携带的唯一物品,是陆小曼当时绘制的山水长卷。陆小曼是在徐志摩的要求下开始学画画的。所以,稍稍有了成绩,徐志摩非常高兴,专门让朋友们题跋,这幅长卷去年在浙江展出,可以看到胡适的题词:

    画山要看山,画马要看马,闭门造云岚,终算不得画。小曼聪明人,莫走这条路,拼得死功夫,自成真意趣。小曼学画不久,就作这山水大幅,功力可不小!我是不懂画的,但我对于这一道却有一点很固执的意见,写成韵语,博小曼一笑。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飞机失事时,这幅画因装在铁箧中,竟完好无损。陆小曼拿到遗物,感慨万千,从此开始认真学画,最终成为上海画院的专业画家。

    1956年,上海美协举办了一次画展,陆小曼的画作也参展,结果被陈毅看到:

    线最品口思共,目斗难近育听。

    陈毅问道:“这画很好嘛!她的丈夫是不是徐志摩?徐志摩是我的老师!”在等到肯定的回答后,陈毅诧异沉寂多年的陆小曼居然还在世,并且画的如此出色。又问知陆小曼就住在上海,生活无着后,陈毅感慨不已:“徐志摩是有名的诗人,陆小曼也是个才女,这样的文化老人应该予以照顾。”

    在陈毅的关心下,陆小曼被聘为上海文史馆馆员,也算是否极泰来了。在张奚若的关照下,陆小曼加入了农工民主党,成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1959),还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

    1965年,陆小曼生病住院。赵清阁去探望,问她:“你还有什么事要朋友们办的?尽管说。”

    陆小曼回答:

    我希望死后能和志摩葬在一起,你能办到吗?

    这个愿望没有能够实现,1965年4月3日,陆小曼在上海华东医院过世,享年63岁。她通过朋友张奚若和刘海粟向徐志摩的故乡浙江硖石文化局提出申请,希望将小曼和志摩合葬在一起。浙江方面说美国的徐积锴(阿欢,志摩和张幼仪的儿子)不同意,事情最终没有办成。

    2024-05-04
    2楼
    回复
  • 陈巧巧用户

    陆小曼,江苏武进人。早年生活在北平,后移居上海。她能歌善舞,兼工书画,人以美如幽兰誉之,高华脱俗,清雅端庄,以善于交际闻名京沪。十九岁时,陆小曼由父母做主嫁给王赓,王赓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去美国攻读哲学及军事。两人的性情和兴趣相去甚远,婚后陆小曼对他敬多爱少,很不快乐。

    一九二四年,小曼与时在北大教书的诗人徐志摩相识,不觉被志摩的才学所倾倒,一种“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情感油然而生;志摩也惊为天人,爱慕之情一发不可收拾。彼此的感情快速升温,不断地鱼雁传书,倾吐衷肠,给后人留下了一部缠绵悱恻、香艳蚀骨、经久传诵的《爱眉小札》。不久,小曼终于向王赓提出离婚的要求,王赓见小曼去意已决,覆水难收,只能应允与小曼解除婚约。

    芝士回答,版权必究品,未经和许可,不得转情取往载

    此前的一九二二年,志摩已在德国柏林与原配张幼仪离婚。这样,小曼与志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他们在北平北海公园举行婚礼时,徐志摩的老师、大学者梁启超作为证婚人,梁启超不满于两人的结合,发表了一通极为严厉的训词,“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一次过来人”的话语使小曼和志摩很是难堪。当时的南北舆论对他们的结合也颇多微词,志摩的父亲更是不认这门亲事,仍旧将志摩的前妻张幼仪作为自己的爱媳。后来在亲友的说服下,老人家才勉强同意志摩带着小曼回老家浙江海宁硖石省亲,只是依然不认小曼,小曼内心的尴尬苦痛可想而知。无奈之下,志摩偕小曼离开故乡,寄居沪上的福煦路四明村。

    小曼自幼过惯了养尊处优的生活,出手阔绰,全仗志摩往返北平教书和平时作文所得,日子一久,经济上便捉襟见肘。志摩给小曼的信札中,有时不断地诉说着因囊中羞涩而带来的无奈,为缺钱用而发愁──“我至爱的老婆:钱的问题,我是焦急得睡不着。现在第一盼望节前发薪,但节前有,寄到上海定在节后……我不知如何弥补得来?借钱又无处开口。钱真可恶,来时不易,去时太易。”“至爱妻眉:银行二十三来信,尚欠四百元,连本月房租共欠五百有余。如果你那五百元是在二十三以后,那便还好,否则我又该急得不得了!请速告我。车怎样了?绝对不能再养了!……明天我叫图南汇你二百元家用(十二月份),但千万不可到手就宽,我们的穷运还没有到底,再不小心便不堪设想。”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志摩从北平回到上海家中,夫妇俩有时牛衣对泣,有时勃溪相争,事后志摩总是赔不是,拚命笔耕,身兼数所大学的教职,用以供养他无比心爱的“眉”。

    小曼天性喜爱文艺,好与演艺界票友往来。一年,小曼夫妇的朋友江小鹣为了庆祝天马会,请小曼连续两天出场义演。小曼原有演戏天分,一招一式皆中成矩,并一口答应在排演的《贩马记》和《三堂会审》中压大轴。也就在那次演戏中,小曼结识了家富收藏的世家子弟翁瑞午。翁瑞午风流倜傥,善演昆曲小生,更有一手推拿的绝活。小曼体弱常病,每每跳舞唱戏疲劳过度,就会引发晕厥、心跳,翁瑞午常为她推拿,有手到病除的神效。翁瑞午又教小曼吸鸦片疗疾,病情虽有所缓解,但时间一长,小曼不知不觉地吸上瘾,难以摆脱对翁瑞午的依赖。两人经常一榻横陈,隔灯并枕,吞云吐雾。志摩生性洒脱不羁,见了也不反对。他的爱情哲学是:男女间的情与爱既然有别,做丈夫的就绝对不可禁止妻子交朋友,更何况芙蓉软榻,虽看似接近,却只能谈情不能叙爱,又有何妨。

    有人说小曼与志摩的结合纯属恋爱游戏,其实不然。小曼虽然与翁瑞午过从甚密,但还是很在乎志摩的感情,对志摩的爱并没有从心中消失,有一件事便能说明问题。当时有个名叫俞珊的大小姐,体态丰腴妩媚,性格热情开朗,对话剧非常入迷。她对小曼与志摩很是崇拜,为演《卡门》,经常住在徐家向志摩请教,非常殷勤。志摩不在乎,小曼却说她肉感丰富,太性感了。言外之意是要志摩和俞珊保持距离,不要走得太近。为此两人还发生多次口角,志摩说:“你要我不接近俞珊,这不难。可你也应该管着点俞珊呀!”小曼生气地说:“那有什么关系,俞珊是只茶杯,茶杯没法拒绝人家不斟茶的。而你是牙刷,只许一个人用的。你听见过有和人共享的公共牙刷吗?”出语幽默精警,醋意爱意兼而有之。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失事,遗体运抵上海在万国殡仪馆举行大殓时,小曼和幼仪都悲恸欲绝,哭倒在灵前。小曼有挽联云:

    多少前尘惊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老母;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的就本见期处热极真确元列习引铁。

    小曼在志摩死后,终身素服,绝迹于跳舞娱乐场所。那时的她心如止水,跟贺天健学画,又跟汪星伯学诗,以此打发寂寞时光。为了纪念对志摩的爱,她还长年累月,每天买来鲜花供奉在志摩的遗像前。大约在志摩去世二年后的清明节,小曼去了一次浙江海宁硖石,为安息在故乡的志摩扫墓。想到人天永隔,再也无从捡拾前欢,一腔孤苦无告之情演化成一首痛彻心肺的小诗:

    肠断人琴感未消,此心久已寄云桥。

    年来更识荒寒味,写到湖山总寂寥。

    二起现量性新心利质很情,区带华众断按价。

    小曼的后半生大部分时间与药罐相伴,整月难得梳洗化妆一回,靓丽的青春变得憔悴不堪。志摩还活在她的心里,想到志摩种种的好处来,她既伤感又歉疚。然而,她离不开翁瑞午,翁瑞午也始终厮守在她的身边,不惜变卖全部的古董字画来满足小曼日常的生活和治病所需。此时的小曼虽美人迟暮,但往昔风韵犹存,只要她一开口说话,优雅大家闺秀的林下风度依旧使人陶醉,为之神往。小曼去世于一九六五年,距今已经过去了四十余年,人们还没有忘记她,还在不断地演绎着她和志摩的爱情故事,可见这位林下美女不同寻常的传奇人生。而她的山水画,满纸清逸之气,如今更是艺术品中收藏的珍品,也印证出她曾经是一位绝顶聪明的才女。

    2024-05-04
    3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