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为什么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是指哪三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居鄛人范增,年纪已经七十岁了,一直居住在家,喜欢奇策妙计,他跑去找项梁说:陈胜失败是必然的,秦国灭亡六国,楚国最没有过错,自从楚怀王进入秦国不能返回后,楚人一直想念他,所以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从范增的话中可以看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早是楚南公这个人说的,楚南公是战国晚期楚国的贵族,同时还是楚国的阴阳学家,楚南公擅长天象、占卜、相面、阴阳学说,曾经在秦朝最强大的时候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楚国哪怕只有三户,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国。楚国有千里之地,地大物博,当然不止三户人家,一般传统意义上认为三户指的是楚国的三家贵族,也就是:昭氏、景氏、屈氏,这三家都是楚国王族的旁系宗亲,与楚国王族一样都是芈姓,不同的是楚王一系是熊氏,而这三家是:昭氏、景氏、屈氏。楚国其中昭氏是楚昭王的后裔,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昭阳,昭阳是楚威王和楚怀王时期的楚国令尹和上柱国,最高军事官职,昭阳曾经率军灭亡越国,率军打败魏国夺取八座城池,楚怀王专门把和氏璧赏赐给昭阳。屈氏是楚武王的后裔,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因为秦军攻破了楚国都城,而屈原本人又得不到楚王的重用,悲痛之下投江自杀,成就了华夏的端午节。景氏是楚平王的后裔,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景缺,景缺是楚国镇守襄城的将军,与秦军作战时英勇战死,景缺还被封楚国封了一个谥号叫令武将军,现在当地还有一座山叫令武山,就是用来纠集景缺的。昭氏、景氏、屈氏这三家在楚国的实力很强,楚国朝廷的权臣大部分都是这三家的人,这三家也左右了楚国朝政几百年,说“楚虽三户”也说得过去,但是这里我认为三户,并不是指昭氏、景氏、屈氏三户,三在这里只有一个大概意思的数词,不是具体的数字,这三户虽然在楚国势力很强大,但楚国远远不止这三户,起码连楚国的王族熊氏就没有。陈胜吴广起义另外,秦末时期反秦义军的主力就是楚人,陈胜、吴广是楚人,项梁、项羽也是楚人,刘邦也是楚人,所以三户也包括:陈胜的陈氏、项梁的项氏、刘邦的刘氏,再加上昭氏、景氏、屈氏、熊氏以及楚国所有的姓氏,这才是楚虽三户的意义,所括了所有的楚人姓氏。再回到范增说这话当时的实际环境,当时陈胜、吴广已经战死,整个楚地反秦义军群龙无首,而当时秦嘉趁机立景驹为楚王,但被项梁所灭亡,楚地反秦义军则以项梁为首,但在章邯的压迫下处于劣势地位,范增就趁机劝说项梁应该立楚王后裔为王,才能团结楚人,高举反秦义旗。换句话说,范增的意思就是为反秦喊口号和打旗帜,陈胜吴广起兵打的旗号是扶苏和项燕,然后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起兵口号,范增同样是模仿陈胜吴广的做法,不过范增的方法更高明,他建议立楚怀王后裔为楚王,为什么要立楚怀王后裔?项梁、项羽起义因为楚怀王是死得最委屈的楚王,楚人一直怀念楚怀王,当年的楚怀王是被秦昭襄王以商谈为名骗到秦国,然后秦昭襄王却不讲道德,私自扣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国,并且要求楚怀王割地,楚怀王不答应,于是一直被扣留在楚国,逃了一次也没有逃走,最终客死秦国,以一国之君身份死在秦国,楚国历史上最可怜的就是楚怀王了。所以楚人一直怀念这位被秦国使用阴谋手段而害死的楚王,项梁就从楚怀王的后裔中找了一个人当楚王,名字仍然叫楚怀王,范增的意图很清楚,就是打楚怀王的旗号来拉拢楚人,共同反秦,然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就是楚人反抗秦朝的口号。楚怀王“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八个字的真正意图就是当作反秦口号,与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作用,不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听起来更加悲壮,更加蛊惑人心,这就是范增的高明之处,最终反秦能够成功,这句口号也起了作用。那么范增为什么会认为灭亡秦朝就一定是楚国呢?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项梁、项羽所率领的反秦义军绝大多数都是楚人,他总不能打着”亡秦必齐“或者”亡秦必赵“的口号,只能打着亡秦必楚的口号。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楚国的实力在战国晚期是最强的,一是楚国的地盘最大,方圆几千里,当时楚国的地盘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全部、湖南全部、江西全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全部、福建全部、江苏南部、上海全部,这么大的地盘,从最西边长江三峡一直到最东边的大海,是战国地盘最大的诸侯国,楚国面积是秦国的2倍多。战国地图二是楚国的人口最多,战国中后期楚国有500多万人口,楚国人口在诸侯国最多,秦国才400万人口,这也是为什么秦国灭亡楚国王翦要动用60万军队才行,因为楚国人多,兵就多,必须要有合适数量的军队才能灭国。所以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原来的楚人也是最多的,所以反秦的主力是楚人,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刘邦都是楚人,包括项梁所立的楚怀王也是楚人,最终是楚人灭亡了秦朝,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第一个打进咸阳灭亡了秦朝朝廷,楚人合力灭亡了秦国。“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喊起来很有一股悲壮的意味,就算我楚国只剩下三户人,我们楚国也要灭亡你们秦国,这既能激发起楚人团结的心态,又能激发楚人反抗秦朝的决心,是一句很有政治意义的反抗旗号。

回复
  • 龚海煜用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出自《史记 项羽本纪》,史记中是这样记载的:

    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居鄛人范增,年纪已经七十岁了,一直居住在家,喜欢奇策妙计,他跑去找项梁说:陈胜失败是必然的,秦国灭亡六国,楚国最没有过错,自从楚怀王进入秦国不能返回后,楚人一直想念他,所以楚南公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转载或者引用按本文就内容请注保酸明来业源于芝士回答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从范增的话中可以看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最早是楚南公这个人说的,楚南公是战国晚期楚国的贵族,同时还是楚国的阴阳学家,楚南公擅长天象、占卜、相面、阴阳学说,曾经在秦朝最强大的时候预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不而部现四解活风林候养。

    这八个字的字面意思解释就是:楚国哪怕只有三户,灭亡秦国的一定是楚国。

    楚国有千里之地,地大物博,当然不止三户人家,一般传统意义上认为三户指的是楚国的三家贵族,也就是:昭氏、景氏、屈氏,这三家都是楚国王族的旁系宗亲,与楚国王族一样都是芈姓,不同的是楚王一系是熊氏,而这三家是:昭氏、景氏、屈氏。

    楚国

    其中昭氏是楚昭王的后裔,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昭阳,昭阳是楚威王和楚怀王时期的楚国令尹和上柱国,最高军事官职,昭阳曾经率军灭亡越国,率军打败魏国夺取八座城池,楚怀王专门把和氏璧赏赐给昭阳。

    和于因气没想次角志深片圆铁。

    屈氏是楚武王的后裔,其中最著名的人物就是屈原,屈原是楚国的大夫,因为秦军攻破了楚国都城,而屈原本人又得不到楚王的重用,悲痛之下投江自杀,成就了华夏的端午节。景氏是楚平王的后裔,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景缺,景缺是楚国镇守襄城的将军,与秦军作战时英勇战死,景缺还被封楚国封了一个谥号叫令武将军,现在当地还有一座山叫令武山,就是用来纠集景缺的。

    昭氏、景氏、屈氏这三家在楚国的实力很强,楚国朝廷的权臣大部分都是这三家的人,这三家也左右了楚国朝政几百年,说“楚虽三户”也说得过去,但是这里我认为三户,并不是指昭氏、景氏、屈氏三户,三在这里只有一个大概意思的数词,不是具体的数字,这三户虽然在楚国势力很强大,但楚国远远不止这三户,起码连楚国的王族熊氏就没有。

    陈胜吴广起义

    另外,秦末时期反秦义军的主力就是楚人,陈胜、吴广是楚人,项梁、项羽也是楚人,刘邦也是楚人,所以三户也包括:陈胜的陈氏、项梁的项氏、刘邦的刘氏,再加上昭氏、景氏、屈氏、熊氏以及楚国所有的姓氏,这才是楚虽三户的意义,所括了所有的楚人姓氏。

    再回到范增说这话当时的实际环境,当时陈胜、吴广已经战死,整个楚地反秦义军群龙无首,而当时秦嘉趁机立景驹为楚王,但被项梁所灭亡,楚地反秦义军则以项梁为首,但在章邯的压迫下处于劣势地位,范增就趁机劝说项梁应该立楚王后裔为王,才能团结楚人,高举反秦义旗。

    换句话说,范增的意思就是为反秦喊口号和打旗帜,陈胜吴广起兵打的旗号是扶苏和项燕,然后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起兵口号,范增同样是模仿陈胜吴广的做法,不过范增的方法更高明,他建议立楚怀王后裔为楚王,为什么要立楚怀王后裔?

    项梁、项羽起义

    因为楚怀王是死得最委屈的楚王,楚人一直怀念楚怀王,当年的楚怀王是被秦昭襄王以商谈为名骗到秦国,然后秦昭襄王却不讲道德,私自扣留了楚怀王,不让他回国,并且要求楚怀王割地,楚怀王不答应,于是一直被扣留在楚国,逃了一次也没有逃走,最终客死秦国,以一国之君身份死在秦国,楚国历史上最可怜的就是楚怀王了。

    所以楚人一直怀念这位被秦国使用阴谋手段而害死的楚王,项梁就从楚怀王的后裔中找了一个人当楚王,名字仍然叫楚怀王,范增的意图很清楚,就是打楚怀王的旗号来拉拢楚人,共同反秦,然后“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就是楚人反抗秦朝的口号。

    楚怀王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八个字的真正意图就是当作反秦口号,与陈胜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是一样的道理,同样的作用,不过”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口号听起来更加悲壮,更加蛊惑人心,这就是范增的高明之处,最终反秦能够成功,这句口号也起了作用。

    那么范增为什么会认为灭亡秦朝就一定是楚国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项梁、项羽所率领的反秦义军绝大多数都是楚人,他总不能打着”亡秦必齐“或者”亡秦必赵“的口号,只能打着亡秦必楚的口号。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楚国的实力在战国晚期是最强的,一是楚国的地盘最大,方圆几千里,当时楚国的地盘包括今天的湖北省全部、湖南全部、江西全部、河南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全部、福建全部、江苏南部、上海全部,这么大的地盘,从最西边长江三峡一直到最东边的大海,是战国地盘最大的诸侯国,楚国面积是秦国的2倍多。

    战国地图

    二是楚国的人口最多,战国中后期楚国有500多万人口,楚国人口在诸侯国最多,秦国才400万人口,这也是为什么秦国灭亡楚国王翦要动用60万军队才行,因为楚国人多,兵就多,必须要有合适数量的军队才能灭国。

    所以秦国统一天下建立秦朝后,原来的楚人也是最多的,所以反秦的主力是楚人,陈胜、吴广、项梁、项羽、刘邦都是楚人,包括项梁所立的楚怀王也是楚人,最终是楚人灭亡了秦朝,项羽在巨鹿之战消灭了秦军主力,刘邦第一个打进咸阳灭亡了秦朝朝廷,楚人合力灭亡了秦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话喊起来很有一股悲壮的意味,就算我楚国只剩下三户人,我们楚国也要灭亡你们秦国,这既能激发起楚人团结的心态,又能激发楚人反抗秦朝的决心,是一句很有政治意义的反抗旗号。

    2024-05-03
    1楼
    回复
  • 李雨格用户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话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一句名言,是成语“三户亡秦”的典故出处。大意是说:即使楚国只剩下三个氏族也能灭掉秦国。在秦朝覆灭之际,范增游说项梁时对其说,当初秦灭六国的时候,楚国是最无罪的,楚怀王被诱骗到秦国后再也没有返回,楚南公就说出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秦朝时代的名言,表示:“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不是三户人家的意思,也不是几户人家,几个人的意思。“楚虽三户”是指楚国的三个氏族,楚国的王族姓芈,本支为熊氏,另分为昭(昭阳)、屈(屈原)、景(景差)三氏,三户就是楚国的三大氏族屈、景、昭。这句名言是比喻即使弱小,但是团结在一起也能成功,代表有坚定的信念,不畏强暴,奋起推翻秦朝统治,在秦末农民起义中有一定的宣传鼓动作用。

    芝士科回答,近版权必究确,未经许问放可,不得转载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虽然只是一句反抗秦统治的时代名言,但除了代表了一种坚定信念之外,最终又不可思议地和历史发展过程吻合。在秦昭襄王九年(公元前298年),秦军出武关攻打楚国,斩首了楚国5万人,攻占十六座城,秦昭襄王约楚怀王在武关会面,楚怀王熊槐赴约,之后秦昭襄王食言把楚怀王扣押,逼迫楚国割地保命,被楚怀王拒绝,之后被秦国一直囚禁到去世。

    秦昭襄王扣押楚怀王这个事情直接使得秦楚之间的关系彻底崩坏,在楚怀王被秦国扣押期间,楚国立太子熊横为王,是为楚顷襄王、楚怀王最终忧郁成疾,命丧咸阳,虽遗体被送回楚国,但楚国人非常伤心。在楚怀王客死于秦时,楚国的南公就说出:“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名言,最终无比正确地印证了预言。

    事实上,最终把秦朝推翻的也正是项羽,西楚霸王项羽率军进入咸阳杀死了秦王子婴,亡秦这一事业乃起于楚,又终成于楚。秦国囚禁楚怀王的做法也被当时的各诸侯国反对,一位堂堂万乘大国的国君,竟然被另外一个秦国阴谋拐骗并且囚禁在异国他乡长达三年之久,楚怀王却始终不失气节,没有辜负国家,最后凄惨死在敌国,也赢得了后人的尊敬, 以致于后来反秦的起义军都喜欢打着楚国的旗号。

    以现事表系程入常次放百压改今效。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名言出自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在项羽本纪中记载,范增是居鄛人,平时在家也不工作,喜欢琢磨奇计,范增在陈胜吴广起义时已经七十岁,开始参加起义反秦。陈胜、吴广因下大雨不能预期打到目的地,按照秦朝的律法是要被杀头的,在情急之下,二人领导戍卒杀死押解戍卒的官员,发动了兵变,历史上便有了“陈胜吴广起义”,因起义的地方是在大泽乡,也称为“大泽乡起义”。

    大个法物从去很活边将九给治装书响除准精。

    大泽乡起义拉开了秦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各地纷纷响应,原六国贵族也开始复国运动,楚国也有人参加到秦末的农民大起义中,项姓世世代代为将门,在楚国享有盛名,楚国名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和项羽参与到起义之中,二人杀死会稽郡太守,号召楚国遗民开始起兵反秦。在项梁率领会稽子弟兵渡江后,成为了反秦斗争的主力,七十岁的范增前去投奔项梁,希望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智慧贡献给反秦事业。

    此时陈胜已被杀害,张楚大旗已倒,范增对项梁说,陈胜、吴广的起义失败本就是应该的,当初秦灭六国,楚国是最无辜的,自从楚怀王被秦国诱骗扣押没有返回后,但楚国人依然还同情他,而楚南公也说过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而今陈胜起义,却不立楚国的后代,反而自立为王,势运不会长久。如今项梁起义,有那么多的将士追随是因为项氏世世代代是楚国的大将,一定能重新立楚国后代为王。

    项梁认为范增说的有道理,就开始寻找楚怀王的后代,之后找到楚怀王孙子熊心,项梁袭用其祖父的谥号立熊心为楚怀王,顺应楚国民众的愿望,草创了楚国政权,以激发楚国百姓对秦的怨恨。得到楚国百姓的追随后,项梁、项羽的实力也得到壮大。之后项梁起义过程中受到秦国名将章邯攻击,最终大战于定陶,兵败身死。项梁死后,项梁的侄子项羽杀了楚国的上将军宋义,威震楚国,熊心被迫任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开始率领楚国的起义军队。

    项羽开始和秦军大战,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之后破斧成舟,大败秦军,秦军名将章邯败走,之后北上进攻秦国在北方的大军,项羽王离统领的北方军队大败,王离也被擒,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此战之后,项羽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自此,项羽真正成为了诸侯的上将军,各路诸侯都隶属于他。之后章邯投降于项羽,项羽立章邯为雍王,项羽之后坑杀了二十万秦军。

    此时项羽已经将秦朝的主力部队消灭,率诸侯军向关中挺进,但刘邦早已打进关中,秦王子婴也投降于刘邦,刘邦以“关中王”自居。项羽得知后便大怒,下令攻破函谷关,之后就发生了“鸿门宴”,刘邦表明自己没有野心和项羽争夺王位,最终逃了一命。项羽后领兵西进入咸阳,开始烧阿房宫、杀秦王子婴,最终秦朝覆灭,也应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楚国的“三户”是昭、屈、景三氏,楚国王族姓芈,熊氏,昭、屈、景三氏是楚国王族熊姓的分支,昭氏、屈氏、景氏是楚国的公族。楚国王室的先辈原为芈[mǐ] 姓,芈国后裔,始祖为季连,季连的后世子孙鬻(yu)熊是楚的先辈,鬻熊是芈姓季连部落酋长,据记载,鬻熊以下楚君皆以熊为氏。之后在商朝末年,鬻熊作为老师扶助姬昌起兵灭商,之后成功推翻商朝。在周成王时期,成王感念鬻熊的功劳,封鬻熊的曾孙熊绎为子爵,楚人首领熊绎建立楚国。

    关于楚国国名的来源,据其中《楚居》一篇对楚先君鬻熊的记载,鬻熊的妻子妣厉生熊丽时难产,剖腹产后妣厉死去,熊丽存活。妣厉死后,巫师用“楚”(荆条)包裹其腹部埋葬。为了纪念她,后人就称自己的国家为“楚”。鬻熊为楚国的最早缔造者。楚人后来感念其功,把他与祝融一样,作为祖先祭祀。

    楚国在春秋时代楚成王熊恽时期开始崛起。在楚武王熊通时期因熊通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楚国开始强盛,楚武王春秋三小霸之一。到楚庄王熊旅时期因熊旅重视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充实国力,楚国到了鼎盛的时代,楚庄王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国到了楚宣王熊良夫、楚威王熊商时期进入了最鼎盛时期。在楚怀王因用人不当以及秦相张仪欺诈导致国势渐衰。

    楚国的国君一脉一般只有熊氏才可以使用,屈、景、昭三族分別源自楚武王、楚平王、楚昭王,屈、景、昭三大家族,属于三个比较大的楚国公族,并称楚王族三姓。三族一直把持着楚国要职,为了管理三大家族,楚国还专门设立了三闾大夫之职,著名的屈原就曾任此职。

    楚国三氏中,“昭”氏族的先祖是昭阳,昭阳是楚昭王的后裔,是楚国的令尹,主管楚国军事,兼领柱国,地位仅次于丞相,因昭阳攻打越国和魏国有功,楚怀王将传国之宝“和氏璧”赐给昭阳,又将“古勃海之地”封为昭阳食邑,战国时期的名臣昭奚恤、昭鱼、昭雎都出自昭氏。

    “屈”氏族的先祖是屈原,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我们就比较了解了,著名的篇章《离骚》就是其代表作,最终因贵族排挤诽谤被流放,在秦军打败楚国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景”氏族景氏出自楚平王。楚平王全谥为楚景平王,其后以谥命氏,为景氏。

    楚国最终于公元前223年,秦军攻破楚都寿春,楚国正式灭亡。楚国灭亡后,昭、屈、景三氏仍是地方豪族,影响力持续到了西汉初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的“三户”只是一个虚指,说楚国哪怕只剩下三户人家,也必是他们灭亡秦 ,可见楚国人非常憎恨秦国。这时候“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反秦名言就可以作为一个口号和誓言,号召并激励所有的楚人,为了灭秦的目标而共同奋战。

    大家对秦昭襄王囚禁楚怀王的做法怎么看?对“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这句时代名言怎么看?下方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文/历史紫陌阁

    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文声明原创,文中配图来源网络,侵删。

    2024-05-03
    2楼
    回复
  • 苏嘉敏用户

    我是张三疯,也来回答一番。“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典故,出自西汉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

    春秋战国时,楚国领土最为广袤,包含了江汉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就算楚国领域宽广,但最终还是被后来居上的大秦给灭了国,楚国百姓心中的傲娇在秦国玄衣铁蹄下被碾成齑粉,悲愤之中留下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这里的三户并不是指楚国的三户人家,而是指楚国影响力最大的三个公族:“屈、景、昭”。这句话是说楚国虽然被灭,但楚国的屈、景、昭三个公族后继有人,摧毁秦国的,必然是楚国!

    芝士真回答,版利权没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化金载

    楚国姓氏背景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王族的祖先为季连,芈姓,季连有一个后裔叫做鬻熊(鬻yù),在周朝时候,周成王封鬻熊的重孙子熊绎为子爵,为芈熊绎(芈为姓、熊绎为氏,那个时候有姓也有氏)

    来到学经三起机社线明月已党料,收单布青准族。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公族的姓皆为“芈”氏,只有国君的氏能尊为“熊”,如果不是国君,是不能用“熊”为氏的。

    季连的后人在楚地开枝散叶,除了国君为“熊”氏外,其他芈姓后人的“氏”在楚国的发展中出现了各种分化。

    最早分化出来的是斗氏,斗氏后来演化成成、班、申公、苗氏等,成氏被灭族后,其庶族繁衍下来有一个项氏,项羽便是项氏族人。

    有作高都数建设老运,九律史克选易调。

    在一些列的演化后,战国时期屈、景、昭三家在楚国影响力最大,成为楚国的最具代表的三个“氏”。

    屈:楚武王儿子,芈熊瑕,封于屈(现秭归县东) ,后代以屈为氏;景:楚平王长庶子,芈熊子西,楚令尹,景氏第一世祖;昭:楚昭王庶子, 芈熊子良;

    三个“氏”的族人众多,对楚国影响巨大,后来楚国王室专门成立了“三闾大夫”来管理着三个氏的族人。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号召力量

    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被太史公记入了《史记》,足可见这句口号对当时百姓的影响力有多大。它就像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把大秦帝国铁腕统治的黑幕燃破一角,露出黎明的一线曙光。

    楚国公族中的项氏传人项羽就扛起了抵抗大秦的旗帜,率领江东子弟在秦末搅动天下风云,击败了章邯和王离,杀死秦王子婴,亲手摧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帝国,应验了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总结

    楚国王室在漫长的历史中其实演化出来七十多个“氏”,这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引申来看,“三户”其实代表了楚国残存下来的公族。世人相信楚国公族中人才济济,灭大秦国的也定然是楚国公族!

    关注张三疯,和你一起成长!

    2024-05-03
    3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