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康熙要先灭掉鳌拜再削藩,为什么不利用鳌拜来平乱呢?

为什么康熙要先灭掉鳌拜再削藩,为什么不利用鳌拜来平乱呢?
说起鳌拜,就不得不先说康熙即位前后,权利中心的布局情况。按照顺治生前的遗愿,是不会有四大辅政大臣的。因为顺治并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根据史料分析顺治临终前召见了近臣王熙,(清史稿·王熙传)顺治最初的遗诏是由他起草的。据推测遗诏中应该是肯定了他亲征以后实施的扶持提拔汉臣和废除诸如圈地等满语旧制,并且没有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立继承人,而是打算选择一位年富力强而且支持新政改革的皇家亲王来作为继承人,以确保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会付诸东流。然而这份遗诏的起草者王熙却将这份遗诏呈给了孝庄太后(孝庄是死后的谥号,在此以谥号称呼。)。孝庄太后命王熙当着她的面又重新起草了一份遗诏,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份遗诏中全面否定了顺治生前的所有的施政举措,以顺治自己的口吻自认十三条大罪,并且选择三子玄烨为继承者,命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清史稿·世祖本纪)这种权利的分配,其实是从维护满洲皇亲勋贵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在当时清军入关不过十八年,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往往凌驾于皇权之上,资格老,有军功,威望重的满洲老臣比比皆是。顺治有意抬高汉臣地位,废除满族旧制,就是要借此抗衡满臣,摆脱干扰皇权的势力。然而,随着顺治的过早离世(近几年根据多方史料证明顺治并不是离位出家,而是染天花去世的。)权利中心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许多压抑许久的皇族勋贵趁势而起,作为身在权利中心的孝庄太后首先不能容忍由皇族勋贵来做继承人,其次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借着“主少国疑”之际借机发难,于是他改立了玄烨为帝,并且选择一直得到孝庄信任的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最后通过顺治的“罪己诏书”来安抚满族勋贵,重新回复这些人的利益,经过这三步举措,从而使得皇权顺利过渡,暂时使皇权得到稳定。然而,无论四大辅政大臣对孝庄太后如何的忠诚,但他们始终是满人,他们要维护的一定是满人自身的利益,从而巩固自己在朝野上下的地位。所以,在康熙刚刚即位后,四大辅臣就开始发动一系列的大案和举措。文字狱,圈地案,天算案等大案频发,江南的士子,汉族的官员,就连汤若望(太后的干爹)纷纷枉死。那几年,每年都会流血,每年都会死人。汉臣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满臣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由于康熙还没有亲政,权利一直由四个人把持。可是,越是身居高位,贪念,欲望就越是难以满足。四个人不甘心安于现状,都渴望排除异己,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所以,就在满臣独柄朝纲之际,满臣上层出现了权利争斗。在许多影视剧中大多将索尼塑造为最有谋略的,鳌拜是最为狂妄的,遏必隆最为无能的,苏克沙哈最为忠诚的。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首先从索尼说起。我给他的评价是心思似狐,眼光如刀。索尼在四人中无疑是威望最重,军功最盛的。除此之外,索尼能位居四人之首,还一点在于他在孝庄心中的地位也是最重的或者说利用价值最大的。他能够作为一部分满族勋贵的代表,保证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这一点而言索尼是一个很能够拉拢人心的人,无论是皇权统治者,还是内外勋贵朝臣,都能够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索尼作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中唯一一位身披荣耀而逝的人,他所依仗的也正是这一点。孝庄太后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亲手选任的四大辅臣给皇权所带来的威胁。要想让皇位稳固,皇权就必须集中一个人的身上,而这个人只能是玄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就必须要让玄烨亲政。如果四大辅政大臣是铁板一块,那玄烨就不会顺利亲政,只有让四个人整起来,斗起来,那么玄烨才能够借势亲政。然而,亲政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集皇权于一身,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孝庄在迈出这第一步的时候,就把目光盯在索尼的身上。那么,前面说四大辅政大臣都想要排除异己,独霸朝纲,那为什么索尼却突然改变了想法呢?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就会得出答案。位居第二的是苏克沙哈,个人给他的评价是急功近利,自作聪明。为居第三的遏必隆,影视剧中有的将他演绎成无能之辈,有的演绎成是韬光养晦,甚至说康熙擒鳌拜是最后是他出的手,还立了头功。而我给他的评价是军功卓著,谋略不足。他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可到了朝堂上他就乏善可陈了。而位居第四的鳌拜,我给他的评价是有勇有谋,能屈能伸。通过一系列的案子就可以清楚的看清这些人的面目。前面提到的文字狱是明史案,具体案情我就不表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这个案子可谓是四个人的蜜月期,联手行动,互相支持,震惊朝野,也树立了各自的威信。而接下来的圈地案(案情不表)苏克沙哈一味求成,最后却让鳌拜捷足先登,赢得满朝勋贵大臣的支持。而由鳌拜一手导演的天算案弄倒了太后的干爹汤若望,则让鳌拜彻底的在朝中拥有了可与索尼针锋相对的势力。这不得不令索尼产生危机感。他要需要“合作伙伴”,也需要支持者。这时孝庄太后及时伸来了橄榄枝,他又怎能不紧紧抓住呢?如果康熙不亲政,那么孝庄与索尼的联盟将毫无意义,所以只有让康熙亲政才能遏制鳌拜的气焰和膨胀的势力。这时自作聪明的苏克沙哈不甘失败,竟然想出辞职这样的主意,导致鳌拜有借口致他于死地。而这一系列事件当中,遏必隆从明史案中的意气风发,到圈地案中一败涂地,再到天算案中的沉默无语,直到康熙亲政中的随声附和。他尝到了朝堂争斗的残酷,他无力摆脱,也无法改变。鳌拜能从最初的屈居人下,到最后的气焰熏天,可他只能是望其项背了。既然做不到他那样,也无法像苏克沙哈那样与之一拼到底,那么就只有顺从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遏必隆就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鳌拜不是屈居人下之人。但是他却肯放下身段,为其他三人所驱使,其实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翻身的机会。而老天正巧给了他这个机会。而他也很好的把握了这个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人说在索尼,苏克沙哈相继死去,遏必隆依附于自己的情况下鳌拜生出了篡逆之心,想废掉康熙,取而代之。就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在康熙亲政之前,就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想鳌拜有可能野心膨胀,生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或者干脆取而代之,当然这只是我的浮想联翩,毕竟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在鳌拜的身上,所以没有办法评判。不过,鳌拜一直对几个汉族藩王极度蔑视,从骨子里觉得他们没有骨气,反而对郑成功却有一丝欣赏。而对其父郑芝龙率部归降却不以为然,杀郑芝龙也是他积极赞成的,这其中也有对降者的蔑视成分。回到当时的朝局来看,要想达到孝庄太后的最终目的,鳌拜是必须要除掉的,他的存在始终是对皇权的威胁。当初为了皇权的顺利过渡,启用了这四个人。现在要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就必须要踢开这四个人,所以,无论这四个人在历史当中是怎样的面目,都将是皇权路上的牺牲品。

回复
  • 谭敏雯用户

    说起鳌拜,就不得不先说康熙即位前后,权利中心的布局情况。按照顺治生前的遗愿,是不会有四大辅政大臣的。因为顺治并没有打算让自己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根据史料分析顺治临终前召见了近臣王熙,(清史稿·王熙传)顺治最初的遗诏是由他起草的。据推测遗诏中应该是肯定了他亲征以后实施的扶持提拔汉臣和废除诸如圈地等满语旧制,并且没有在自己的儿子当中选立继承人,而是打算选择一位年富力强而且支持新政改革的皇家亲王来作为继承人,以确保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努力不会付诸东流。然而这份遗诏的起草者王熙却将这份遗诏呈给了孝庄太后(孝庄是死后的谥号,在此以谥号称呼。)。孝庄太后命王熙当着她的面又重新起草了一份遗诏,就是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份遗诏中全面否定了顺治生前的所有的施政举措,以顺治自己的口吻自认十三条大罪,并且选择三子玄烨为继承者,命索尼,苏克沙哈,遏必隆,鳌拜为四大辅政大臣。(清史稿·世祖本纪)这种权利的分配,其实是从维护满洲皇亲勋贵的根本利益出发的。在当时清军入关不过十八年,议政王贝勒大臣会议往往凌驾于皇权之上,资格老,有军功,威望重的满洲老臣比比皆是。顺治有意抬高汉臣地位,废除满族旧制,就是要借此抗衡满臣,摆脱干扰皇权的势力。然而,随着顺治的过早离世(近几年根据多方史料证明顺治并不是离位出家,而是染天花去世的。)权利中心出现了短暂的真空,许多压抑许久的皇族勋贵趁势而起,作为身在权利中心的孝庄太后首先不能容忍由皇族勋贵来做继承人,其次也绝对不能容忍有人借着“主少国疑”之际借机发难,于是他改立了玄烨为帝,并且选择一直得到孝庄信任的索尼等四人为辅政大臣,最后通过顺治的“罪己诏书”来安抚满族勋贵,重新回复这些人的利益,经过这三步举措,从而使得皇权顺利过渡,暂时使皇权得到稳定。然而,无论四大辅政大臣对孝庄太后如何的忠诚,但他们始终是满人,他们要维护的一定是满人自身的利益,从而巩固自己在朝野上下的地位。所以,在康熙刚刚即位后,四大辅臣就开始发动一系列的大案和举措。文字狱,圈地案,天算案等大案频发,江南的士子,汉族的官员,就连汤若望(太后的干爹)纷纷枉死。那几年,每年都会流血,每年都会死人。汉臣噤若寒蝉,人人自危。满臣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由于康熙还没有亲政,权利一直由四个人把持。可是,越是身居高位,贪念,欲望就越是难以满足。四个人不甘心安于现状,都渴望排除异己,达到“独霸天下”的目的。所以,就在满臣独柄朝纲之际,满臣上层出现了权利争斗。在许多影视剧中大多将索尼塑造为最有谋略的,鳌拜是最为狂妄的,遏必隆最为无能的,苏克沙哈最为忠诚的。但在我看来并非如此,首先从索尼说起。我给他的评价是心思似狐,眼光如刀。索尼在四人中无疑是威望最重,军功最盛的。除此之外,索尼能位居四人之首,还一点在于他在孝庄心中的地位也是最重的或者说利用价值最大的。他能够作为一部分满族勋贵的代表,保证这些人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从这一点而言索尼是一个很能够拉拢人心的人,无论是皇权统治者,还是内外勋贵朝臣,都能够得到他们的信任和支持。索尼作为四位辅政大臣之中唯一一位身披荣耀而逝的人,他所依仗的也正是这一点。孝庄太后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亲手选任的四大辅臣给皇权所带来的威胁。要想让皇位稳固,皇权就必须集中一个人的身上,而这个人只能是玄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就必须要让玄烨亲政。如果四大辅政大臣是铁板一块,那玄烨就不会顺利亲政,只有让四个人整起来,斗起来,那么玄烨才能够借势亲政。然而,亲政并不是最终的目的。集皇权于一身,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孝庄在迈出这第一步的时候,就把目光盯在索尼的身上。那么,前面说四大辅政大臣都想要排除异己,独霸朝纲,那为什么索尼却突然改变了想法呢?其实,只要分析一下其他三位辅政大臣就会得出答案。位居第二的是苏克沙哈,个人给他的评价是急功近利,自作聪明。为居第三的遏必隆,影视剧中有的将他演绎成无能之辈,有的演绎成是韬光养晦,甚至说康熙擒鳌拜是最后是他出的手,还立了头功。而我给他的评价是军功卓著,谋略不足。他在战场上是一员猛将,可到了朝堂上他就乏善可陈了。而位居第四的鳌拜,我给他的评价是有勇有谋,能屈能伸。通过一系列的案子就可以清楚的看清这些人的面目。前面提到的文字狱是明史案,具体案情我就不表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一查。这个案子可谓是四个人的蜜月期,联手行动,互相支持,震惊朝野,也树立了各自的威信。而接下来的圈地案(案情不表)苏克沙哈一味求成,最后却让鳌拜捷足先登,赢得满朝勋贵大臣的支持。而由鳌拜一手导演的天算案弄倒了太后的干爹汤若望,则让鳌拜彻底的在朝中拥有了可与索尼针锋相对的势力。这不得不令索尼产生危机感。他要需要“合作伙伴”,也需要支持者。这时孝庄太后及时伸来了橄榄枝,他又怎能不紧紧抓住呢?如果康熙不亲政,那么孝庄与索尼的联盟将毫无意义,所以只有让康熙亲政才能遏制鳌拜的气焰和膨胀的势力。这时自作聪明的苏克沙哈不甘失败,竟然想出辞职这样的主意,导致鳌拜有借口致他于死地。而这一系列事件当中,遏必隆从明史案中的意气风发,到圈地案中一败涂地,再到天算案中的沉默无语,直到康熙亲政中的随声附和。他尝到了朝堂争斗的残酷,他无力摆脱,也无法改变。鳌拜能从最初的屈居人下,到最后的气焰熏天,可他只能是望其项背了。既然做不到他那样,也无法像苏克沙哈那样与之一拼到底,那么就只有顺从了,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遏必隆就是在本能的驱使下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鳌拜不是屈居人下之人。但是他却肯放下身段,为其他三人所驱使,其实他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一个让自己翻身的机会。而老天正巧给了他这个机会。而他也很好的把握了这个机会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有人说在索尼,苏克沙哈相继死去,遏必隆依附于自己的情况下鳌拜生出了篡逆之心,想废掉康熙,取而代之。就我个人认为,如果是在康熙亲政之前,就出现这样的局面,我想鳌拜有可能野心膨胀,生出“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心或者干脆取而代之,当然这只是我的浮想联翩,毕竟这样的事情最终没有发生在鳌拜的身上,所以没有办法评判。不过,鳌拜一直对几个汉族藩王极度蔑视,从骨子里觉得他们没有骨气,反而对郑成功却有一丝欣赏。而对其父郑芝龙率部归降却不以为然,杀郑芝龙也是他积极赞成的,这其中也有对降者的蔑视成分。回到当时的朝局来看,要想达到孝庄太后的最终目的,鳌拜是必须要除掉的,他的存在始终是对皇权的威胁。当初为了皇权的顺利过渡,启用了这四个人。现在要达到集中皇权的目的,就必须要踢开这四个人,所以,无论这四个人在历史当中是怎样的面目,都将是皇权路上的牺牲品。

    2024-05-04
    1楼
    回复
  • 外线用户

    肯定是康熙自己平叛啊,虽然有吴三桂,各地藩王等威胁,但依旧远在各地,反观鳌拜乃是康熙心腹之患,皇帝年轻,少保们各怀鬼胎,甚至被鳌拜除去,朝中谁违背鳌拜意志就得死,康熙根本就没有多少亲信。比如康熙要鳌拜去征战,他会去吗?他难道不懂这是年轻皇帝在消耗他的实力吗?而且鳌拜一旦去征战,他也清楚会发生什么,所以绝对会再宰康熙一笔钱财和人力。削蕃?可以,朝廷负责物资粮草,皇帝亲卫军借来作战,打输了,死的都是皇上的人。赢了?又得给鳌拜升官发财,还怎么升官?恐怕只剩禅让了吧。不过以上都是幻想了,因为鳌拜随便编一些理由就可以搪塞康熙了,在雍正之前,清朝还有类似内阁的机构,皇帝也没集权,鳌拜在朝中一句话谁敢附和,即便康熙的人也不敢反驳,不然看不看的到明天的太阳也不知道了。其次鳌拜不能不跟地方搞好关系吧,藩王们都是野心勃勃,倘若没利益,还未等到鳌拜对康熙下手,都打着清君侧来勤王了。所以啊,大大小小的势力和鳌拜一定都是有关系的,说不定就是他的势力和党羽。不要认为鳌拜去消灭别的威胁就能让他们两败俱伤,说不定反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使鳌拜更加变得一家独大。这些藩王们留着对鳌拜还有些许的牵制。当时毕竟是清朝还未安定,稍有不慎,会引起全国范围的战争,假使鳌拜废帝,各地必定会勤王,藩地兵力一旦被抽调,那么将有无数民间组织带着各种目地进行扰乱,吴三桂,郑成功的部属将趁乱进军,他们是插在清朝心脏的一把尖刀,所以无论如何,鳌拜不敢轻易废帝。但康熙如果给他权利光明正大的削蕃,锅就是康熙背了,就算鳌拜废帝自立,也没人管康熙了。这就是利益纠葛,于情于理康熙都要先杀鳌拜再进行削蕃等事宜。

    2024-05-04
    2楼
    回复
  • 李非凡用户

    攘外必先安内,自古使然。灭鳌拜是康熙解决清廷的内部矛盾,达成满族各旗统一战线、树立自身威望的重要法宝。首先,鳌拜出身于瓜尔佳氏,乃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大臣之一费英东之侄,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号称“满洲第一勇士”,又是顺治钦定的辅政大臣之一,难免有功高震主之嫌。鳌拜手握重兵,索尼一死,朝廷便无人与之抗衡,尾大不掉,直接威胁皇权。我们姑且不论鳌拜本人有无犯上作乱之心,但就其结党营私,圈地乱国,手握重兵而然就很难让一心大展拳脚的康熙心里舒服,正所谓卧榻之傍岂容他人酣睡。其次,不是康熙不想借刀杀人,毕竟鳌拜与康熙是同族,在一些方面有着共同利益,借武艺高强的鳌拜之手除吴三桂可以减少一定的麻烦,但是真的可行吗?当然不是。吴三桂不是苏克沙哈,他犹如楚汉相争时的韩信,谁得之便可的天下。所以李自成得罪了吴三桂,边丢了大顺的天下。满人的战斗力是强,但那是在多尔衮的领导之下的强,到了顺治完全接手后已经开始腐化了。满清西南的江山几乎都是吴三桂帮着打下来的,吴三桂有一定的军事实力,不然顺治也不会杀马盟誓,封他为藩王永守云南。现今皇权微而权臣强,如果战败,必然会产生腥风血雨,康熙甚至会给人逼宫退位的借口,对付吴三桂只能一点点的分化,当他的旧部老的老,死的死时再出手才是上策。但是鳌拜不会安奈到那个时候,同时让鳌拜去灭吴三桂,极易让鳌拜有了一个养寇自重的机会,导致势力更强。最后就是鳌拜的政治方略与康熙背道而驰。康熙想满汉一家,而鳌拜一心重满排汉;康熙想中央集权,鳌拜却想恢复八王议政。这两种思想是导致鳌拜倒台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不是这两条,康熙或许会等到鳌拜死后再对其进行清算,但是鳌拜的选择导致了康熙不得不除之,因为鳌拜的倒台可以争取到一大批对圈地不满的百姓的心,能够给一批清流汉人腾出一部分官位,能够使康熙成为一个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皇帝,从而将满清变成大清,开创他心中的伟业。

    2024-05-04
    3楼
    回复
  • 郭恒一用户

    因为鳌拜是康熙家臣,表面上鳌拜弄权,其实是孝庄为孙子树立威信而舍车保帅而已,鳌拜从顺治时起,深受顺治帝的提拔而感恩,因为他不是多尔衮一脉,顺治对他有知遇之恩,他如果造反,康熙早完了,但他一直对顺治的知遇之恩铭记在心,为报主子,舍己而成全康熙,康熙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脚根,才成就康熙王朝

    2024-05-04
    4楼
    回复
  • 高健瓴用户

    和蒋介石的想法一样:“攘外必先安内”。康熙是小皇帝,8岁登基,14岁亲政,虽然有勇有智,但很长时间自己是说了不算的。权臣当道。顺治去世时,给他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

    这四个权臣中,以鳌拜最为骄狂,当与皇帝意见不一致时,竟敢抗旨不尊,矫旨擅杀大臣,苏纳海等三大臣就是被鳌拜矫旨杀害。康熙非常生气,但惧鳌拜的权势,对其所作所为无可奈何。另一名顾命大臣苏克萨哈看出康熙心意,上疏请求解除辅臣之任,愿往遵化守护顺治陵寝。但苏克萨哈之举却触动了鳌拜利益,你退了,我等怎么办?于是他给苏克萨哈罗织了24款罪名,奏请皇帝给予苏克萨哈凌迟、族诛之刑。苏克萨哈无罪啊,不但无罪,而且有功,但康熙无力反驳鳌拜的奏请,于无奈之下对忠臣苏克萨哈处以绞刑,并诛其族。面对内忧外患,康熙可谓心力交瘁。可以说,鳌拜不死,不只外患难除,就连自己这个皇帝,都有被随时废除之忧。鳌拜虽然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霸,但康熙毕竟不是汉献帝啊,于是暗自训练年轻的死士,用计除掉了鳌拜。面对外患,如果康熙用鳌拜平乱,首先有鳌拜听不听的问题,鳌拜是有抗旨不尊的勇气的,之前已经表现过了;其次,鳌拜既便听了,是不是有借平乱之机,继续坐大的问题。本来够强大了,如果继续坐大,是不是要象曹操一样,加封魏王,封九锡,继而取而代之呢?因为这些顾虑,所以康熙必先灭掉鳌拜再削藩,而不会利用鳌拜来平乱。

    芝干士回答,号版权必究,未经许可拉,不得回家转载

    2024-05-04
    5楼
    回复
  • 泉志玉用户

    让鳌拜平藩,康熙必死。平西王已占天下三分之一,灭吴三桂得倾天下之力。让鳌拜打吴三桂,如吴三桂胜,清朝亡,康熙死; 如鳌拜胜,那灭三藩时的天下兵马必集中于鳌拜一人之手,鳌拜已是一等公首辅大臣这一位置,再加上灭三藩这一天大功劳,康熙杀鳌拜天下必乱,而鳌拜找个理由翻手让年少康熙下台,丝毫不费吹灰之力。

    2024-05-04
    6楼
    回复
  • 吴凌霄用户

    清朝建国前,采用的是八王议政制度,也就是皇亲贵胄共同协议一些军国大事包括推举皇位(汗位)的继承人,类似早年西方的贵族民主政治。它的特点是比皇权专制制度优越,但又有很强的局限性,它不是全体人民的民主,只是皇族内部和满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

    而清朝建国后,沿用的皇权专制制度,也就是和汉唐宋明一样的制度,由皇帝一个人拥有天下,拥有最终决策权的专制独裁制度。

    版权归芝这士回答网站者心或原从作高者所有

    顺治和康熙统治的时候就是清朝中央统治方式从八王议政制度向中央集权的皇权专制制度过渡的阶段,其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剧烈的碰撞和斗争。

    康熙要完成自己的独裁统治,就要收缩其它皇亲贵胄的权力,加大自己的话语权。和他的父亲顺治一样,只有加大汉人的权力,来制衡满族贵族的权力,时而维护自己的权威和统治。

    康熙想要做的就是实现爱新觉罗氏对中国世代的统治权,就要缓和和汉族知识分子的紧张关系,适当释放出一些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换取他们对自己统治的支持,以稳固清朝的统治。

    而以鳌拜为首的满清贵族要维护并扩大自己的利益,让满人占有更多汉人的土地和财富,维持八王议政制度,对抗皇权专制制度。

    我们之前讲历史,总在讲一句话:堡垒都是最先从内部被攻破的。

    动后法着物体各军五术真斗界织称。

    康熙也明白这一点,如果不能废除八王议政制度,强化自己的皇权专制地位,就难以实现爱新觉罗氏的统治利益。如果不能采取缓和和汉人知识分子关系的政策,满清的统治就会象元朝一样,在某一个时间点土崩瓦裂,被汹涌 的汉人起义大潮吞没。

    攘外必失安内,在对三藩下手前,要先完成对清统治集团内部的统一,稳固自己的统治。

    大对水么求图回任便消毛。

    只有如此,才能集中统一调度全国政治资源军事资源经济资源,以极高的效率聚合在一起,以确保对三藩平定的万无一失。

    鳌拜并不象康熙说的那么坏,更不可能会造反,所以这些举动只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打压满清贵族特权。也就是说鳌拜既无严重的违法乱纪又无恶性之贪污受贿,更无图谋不轨的勃勃野心。

    因此捉拿康熙鳌拜之后,只是将他“革职籍没,仍行拘禁”。

    康熙五十二年,玄烨已到了晚年,犹记起鳌拜的功劳。一次,他召集诸王贝勒大臣,说:“忆及数事,朕若不言,无敢言之人,非朕亦无知此事者。”其中特别提到,“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著,应给世职”。讳而不言者,当年捉鳌拜系不得已之举。雍正帝执政后,“赐鳌拜祭葬,复一等公,世袭罔替”,并于雍正九年加封超武公。这些身后隆典,说明鳌拜并非是极其危险的巨奸大憝,而仍是清帝褒奖的有功之臣。

    康熙晚年的行为,再次证明了这一点,这只是满清高层内部的政治斗争,根本不是说鳌拜有多么严重的政治问题。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打倒以鳌拜为首的满清贵族,才能强化皇权专制地位,提高资源调度利用效率,才能做好平定三藩的政治和经济军事准备。

    不管是平定三藩、收台湾,还是打蒙古、击沙俄,都不是朝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都要花费几十年的准备和积累后,再一件一件完成。

    这中间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打仗打的是经济帐,经济支撑不起,就算有十个鳌拜,也完成不了这些大事。

    换言之,只要这些条件具备了,随便找一个中等靠上的一个军事将领,都能完成这一使命和任务。打仗打的是实力,而不是个人能力。难道清朝开国将领们都死了,清朝就不打胜仗了吗?

    更重要的是上边说了,做事要分轻重缓急,解决鳌拜的问题,远远比平定三藩、收台湾、打蒙古、击沙俄更加迫切,更加重要。

    所有这些问题,根本就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2024-05-04
    7楼
    回复
  • 徐晗玥用户

    我想康熙皇帝的战略思想:攘外必先安内。如果不除掉鳌拜,许多政令就无法实施,他康熙皇帝也无法真正掌握朝廷大权。鳌拜之力不可能灭掉三藩。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权倾朝野威风凛凛的辅政大臣、一等公鳌拜,被康熙帝玄烨捉拿问罪。造成这一重大案件的根本原因是鳌拜结党营私,擅权专横,他的所作所为阻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不利于玄烨的乾纲独断。也就是说,只要鳌拜存在,康熙皇帝的许多政策就无法得以实施,威胁到皇权是除鳌拜一个重要原因。

    2024-05-04
    8楼
    回复
  • 徐可为用户

    在康熙的所有对手之中鳌拜具有和三藩、台湾、蒙古、沙俄完全不同的性质——鳌拜只是和康熙个人有矛盾,而从未有过对清王朝不忠的行为。鳌拜出身于满洲镶黄旗(上三旗),瓜尔佳氏,是满族苏完部族长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五功臣之一费英东的侄子,早在康熙的祖父皇太极时代鳌拜就凭借自己的战功一步步逐渐升迁,顺治皇帝更是指定其为辅政大臣,可以说他的出身、军功、权势都是当时满朝文武之中无人可比的。鳌拜作为清朝的开国功臣对清王朝其实是高度忠诚的,不过这种忠诚并不是针对康熙个人的。用《康熙王朝》中孝庄太皇太后的话说“鳌拜就是咱们满人的一介家奴”,但这个满清王朝的家奴可不是康熙皇帝的家奴。

    清王朝在入关之前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像中原王朝一样的高度集权的专制王朝,而是更类似于欧洲中世纪的贵族社会——满洲八旗贵族所组成的议政会议实际上执掌着国家的最高权力。事实上在此之前皇太极和顺治的继位都不是像中原王朝那样由先皇遗命确立,而是由议政会议推举。尽管在此之前皇太极和顺治都通过引入中原王朝的制度强化君主集权的程度,但直到康熙继位之时清王朝仍没完成由八旗贵族共治模式向君主专制过渡的全过程,这一时期八旗的旗主贝勒们都具有较大的权势,这种权势实际上对渴望建立君主专制制度的康熙皇帝是一大挑战。康熙要强化自己的权力就必须加大汉臣的权力,使汉臣在朝中具备与主张维护满洲旧俗的八旗权贵分庭抗礼的实力,而鳌拜恰恰是主张维持满洲旧俗的八旗权贵势力的代表性人物。

    未经火芝士回答允许不则得转载金回本文内容复,否则将视为侵权

    有生主高然事没建月通资,流放保离段音往。

    在鳌拜看来:清朝的江山是满洲八旗贵族子弟共有的。如果将大清帝国比喻成是一家大公司的话,那么八旗贵族子弟都是这家公司的股东,鳌拜则是其中较大的股东之一。然而在康熙眼中:清朝的江山就是我爱新觉罗·玄烨的,其他人都不过是朕的奴才,你鳌拜居然想从朕手中分走一部分股权,是可忍孰不可忍?康熙和鳌拜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强化君权和维持满洲旧俗之间的矛盾,鳌拜从来没有任何叛逆之举,充其量就是仗着军功飞扬跋扈而已,这在鳌拜看来是合理的——既然清朝的江山是满洲八旗贵族子弟共有的,而自己为打下这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那么自己趾高气扬一些有什么说不去的呢?然而在康熙眼中:这江山是朕的,你鳌拜身为一介家奴竟敢如此目中无人!事实上不只是康熙,历朝历代的帝王都对功臣居功自傲的问题高度警惕——宋太祖赵匡胤为此想出了杯酒释兵权的策略,明太祖朱元璋为此不惜大开杀戒。然而鳌拜显然对中原王朝历史上的这些例子不甚了了,深受满洲旧俗影响的他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的。事实上这是两种错位的理念,事实上鳌拜代表的不只是他本人,在他身后有一大群怀有类似理念的在满洲旧俗体制下的八旗权贵既得利益者,而康熙打击鳌拜的行为其实也是在告诫这些人:时代变了,今后的时代注定将是君权至高无上的时代,所有人都必须臣服于君权之下。

    上个能理义平形表样给海认整难称按专。

    其实康熙深知:鳌拜的所作所为只是为了维护在满洲旧俗体制之下八旗权贵的既得利益,根本没对大清江山有任何不忠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康熙在拿下鳌拜之后并没杀他。尽管康熙没杀鳌拜,但也绝不可能像题主所说的那样让鳌拜去平三藩、收台湾、打蒙古、击沙俄:正如上文所说的鳌拜所忠于的是清王朝的江山社稷,谋的是八旗贵族的共同利益,对康熙本人则谈不上有太多的忠心,甚至鳌拜还以开国功臣自居,视康熙为嘴上没毛的黄口小儿。如果让他去平三藩、收台湾、打蒙古、击沙俄,那么请问如果鳌拜真做到了这一切之后他和康熙究竟谁掌握着帝国的实权呢?要知道这时清王朝还并不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王朝,八旗权贵对康熙本人普遍谈不上有多少忠心,如果鳌拜真完成了平三藩、收台湾、打蒙古、击沙俄这一系列任务,请问八旗权贵在他和康熙之间会更倾向于谁呢?对康熙而言:三藩、台湾、蒙古、沙俄尽皆远在天边,而鳌拜则是肘腋之患,如果让鳌拜去对付三藩、台湾、蒙古、沙俄,那么无异于是给鳌拜送上大义名分和更多的军权,到头来只会使其更加跋扈难制。

    2024-05-04
    9楼
    回复
  • 李海桃用户

    因为鳌拜嚣张跋扈,不把皇帝放在眼里,利用不了。  康熙决意铲除鳌拜集团。鳌拜党羽已经遍布朝廷内外,行动稍有不慎,必将打草惊蛇,酿成大变。康熙决定不露声色,于是挑选一批身强力壮的亲贵子弟,在宫内整日练习布库为戏。鳌拜见了,以为是皇帝年少,沉迷嬉乐,不仅不以为意,心中反暗自高兴。康熙八年(1669)五月,康熙先将鳌拜的亲信派往各地,离开京城,又以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京师的卫戍权。然后他召鳌拜入宫觐见。鳌拜此前常常出入宫廷,不以为奇。这次一召,他就毫无提防地来了。此前,康熙召集身边练习布库的少年侍卫说:“你们都是朕的股肱亲旧,你们怕朕,还是怕鳌拜?”大家说:“怕皇帝。”康熙于是布置逮捕鳌拜事宜。等到鳌拜入宫,康熙一声令下,少年们一拥而上,鳌拜猝不及防,被摔倒在地,束手就擒。  接着,康熙命议政王大臣等审讯鳌拜。大臣们审实后,宣布鳌拜30条罪状,应处以革职、立斩。据法国传教士白晋记载,当时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结果,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使他保住了性命。康熙念及鳌拜资深年久,屡立战功,且无篡弑之迹,遂对他宽大处理,免死禁锢。其党羽或死或革。不久,鳌拜就在禁所死去,卒于康熙八年(1669)。

    2024-05-04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