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汉军旗人是个什么概念?

清朝时汉军旗人是个什么概念?
不邀自答。八旗汉军,满语ujen cooha,音译乌真超哈,也就是重装部队的意思,是清朝入关前专职的炮兵部队。汉军的成分很复杂,既有辽东汉人、投降的明朝官兵,也有长期在辽东地区生活的满洲人,比如石廷柱、佟图赖等人。可以说,汉军并不是专门由归顺清朝的汉人组成,而且辽东汉人也没有全部入旗,我一个朋友,他们家族从明朝开始就是旅顺的坐地户,在旅顺住了四五百年,在清朝也没有入旗。最开始汉军并没有单独成立,只是一个兵种,也就是炮兵。后来皇太极为了完成后金向君主专制王朝转型,以建立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方式削弱宗室亲王的实力,将编在旗下的辽东汉人、明朝降人、汉化满洲人编在汉军旗下,组成了八旗汉军。当然,汉军旗人和满洲、蒙古旗人一样都属于正身旗人,地位待遇相同。同时,由于皇太极要入关,必须塑造自己是天下共主的形象,因此必须要凸显出他这个皇帝是满蒙汉所共同拥戴的,所以编蒙古、汉军就有了一层政治正确的意味。清朝入关后,又有不少汉人被编入汉军旗下,据我所知基本都属于入关初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兵,被称为“新汉军”,相对的,入关前的汉军人员被称为“陈汉军”。还有不少带地投充到八旗旗下的,基本属于家奴这一阶层,这一阶层八旗旗下广泛存在。当然,乾隆后期这帮人大部分都出了旗。不过,满洲旗分下倒有不少汉军佐领,这些人有不少事努尔哈齐起兵前跑过去的;也有不少是居住在辽东山地的汉人,这类人被称为“台汉人”、“台尼堪”;还有一部分是努尔哈齐起兵后的辽东降民。这些被编入满洲旗分下的人员时间长了都隐去了汉姓,还被清室视为“满洲家里人”。八旗这一群体由于长时间融合,在身份认同上早已一致。比如说东北的汉军旗人到了清朝中期就隐去了汉姓,有的起了满名,比如清朝中期的大臣阿尔赛、清末的江宁将军富明阿、黑龙江将军寿山、黑龙江副都统凤翔等。所以,建国后很多汉军后代在民族识别的时候都填报满族,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汉军后裔大部分都填报满族。我们说个有意思的,福建琴江村原来是福州驻防八旗三江口汉军水师旗营,民国认为他们是汉族,到了共和国他们报满族没有被通过,结果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全村都改成了满族。现在村子里还保留很多清朝时期的建筑,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很多为战争服务的细节。他们的前辈曾经歼灭了福建沿海的海盗,渡海镇压天地会造反。在中法战争中这些汉军勇士们悍不畏死,以旧式水师向法国海军发起了冲锋,大部分将士壮烈殉国。牺牲的将士们与福建水师的殉国将士们合葬,并建立昭忠祠纪念。琴江村

回复
  • 曹峻赫用户

    不邀自答。

    八旗汉军,满语ujen cooha,音译乌真超哈,也就是重装部队的意思,是清朝入关前专职的炮兵部队。

    汉军的成分很复杂,既有辽东汉人、投降的明朝官兵,也有长期在辽东地区生活的满洲人,比如石廷柱、佟图赖等人。可以说,汉军并不是专门由归顺清朝的汉人组成,而且辽东汉人也没有全部入旗,我一个朋友,他们家族从明朝开始就是旅顺的坐地户,在旅顺住了四五百年,在清朝也没有入旗。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局治文内容有次,否则将视可为侵权

    最开始汉军并没有单独成立,只是一个兵种,也就是炮兵。后来皇太极为了完成后金向君主专制王朝转型,以建立八旗蒙古、八旗汉军的方式削弱宗室亲王的实力,将编在旗下的辽东汉人、明朝降人、汉化满洲人编在汉军旗下,组成了八旗汉军。当然,汉军旗人和满洲、蒙古旗人一样都属于正身旗人,地位待遇相同。同时,由于皇太极要入关,必须塑造自己是天下共主的形象,因此必须要凸显出他这个皇帝是满蒙汉所共同拥戴的,所以编蒙古、汉军就有了一层政治正确的意味。

    清朝入关后,又有不少汉人被编入汉军旗下,据我所知基本都属于入关初期投降清朝的明朝官兵,被称为“新汉军”,相对的,入关前的汉军人员被称为“陈汉军”。还有不少带地投充到八旗旗下的,基本属于家奴这一阶层,这一阶层八旗旗下广泛存在。当然,乾隆后期这帮人大部分都出了旗。

    不过,满洲旗分下倒有不少汉军佐领,这些人有不少事努尔哈齐起兵前跑过去的;也有不少是居住在辽东山地的汉人,这类人被称为“台汉人”、“台尼堪”;还有一部分是努尔哈齐起兵后的辽东降民。这些被编入满洲旗分下的人员时间长了都隐去了汉姓,还被清室视为“满洲家里人”。

    八旗这一群体由于长时间融合,在身份认同上早已一致。比如说东北的汉军旗人到了清朝中期就隐去了汉姓,有的起了满名,比如清朝中期的大臣阿尔赛、清末的江宁将军富明阿、黑龙江将军寿山、黑龙江副都统凤翔等。所以,建国后很多汉军后代在民族识别的时候都填报满族,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汉军后裔大部分都填报满族。

    我们说个有意思的,福建琴江村原来是福州驻防八旗三江口汉军水师旗营,民国认为他们是汉族,到了共和国他们报满族没有被通过,结果到了改革开放以后全村都改成了满族。现在村子里还保留很多清朝时期的建筑,可以从一些细节上看出很多为战争服务的细节。他们的前辈曾经歼灭了福建沿海的海盗,渡海镇压天地会造反。在中法战争中这些汉军勇士们悍不畏死,以旧式水师向法国海军发起了冲锋,大部分将士壮烈殉国。牺牲的将士们与福建水师的殉国将士们合葬,并建立昭忠祠纪念。琴江村

    2024-09-21
    1楼
    回复
  • 陈佳欣用户

    八旗汉军,清朝八旗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是八旗中的汉军旗份佐领,并不是说八旗中的八个独立的汉军部队。

    芝便士回答,版音权火必究易,未经许可,不得转率载

    他们和满洲八旗、蒙古八旗一起组建成八旗军的整体,以兵籍为编制。分别归属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大旗。

    家合重情果式长别,期光阶达名深青往。

    八旗汉军主要源头为明末主动归附后金的汉人部队,以及继而连三的战争中被清朝掳掠以汉人为主的人口,还有少部分女真人、或为明官的蒙古人等。

    和们部电自天日气头光海更身叫办火细。

    努尔哈赤开始所建立的八旗,他的成员大多数是满人,仅有少量蒙古人和汉人。皇太极接手后,更加侧重扩张政策,而且注重调节各民族矛盾。由是对掠夺而来或投降的汉人、蒙古人等都好生安置,以此来降的汉军和蒙人不断增加,八旗已经无法接纳如此多的兵力。

    遂,皇太极在八旗基础之上,前后分别成立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还有原本的八旗满人,使得八旗军十分强大。汉军八旗,在对明王朝作战时补缺了满人只善平原野战,不善攻城掠地的短板,汉军八旗对清朝适应中原情况,从而因地制宜,承袭汉人制度起到了关键作用。

    康熙末年,八旗人丁过多于庞大。清朝便强令资历浅薄的汉军出旗,脱离八旗。

    乾隆七年,皇帝弘历正式命令此批汉军出旗。(除了已经满化的辽东汉军不在出旗之列)实际上此举是把汉军强行逐出八旗。

    据统计:出旗前,汉军和汉族下人共计有44万人,占八旗军的72%,出旗后,汉军所占八旗军43%,由此可见汉军出旗规模之大。

    清朝中叶以后,汉军八旗衰落。不仅因为汉军出旗等政策,还有汉军旗人参与白莲教里应外合进攻紫禁城、汉军陈德刺杀嘉庆等事件发生后。汉军八旗日渐式微,直到清末汉军旗人占八旗军仅仅4%左右。

    与此同时,汉军八旗在清朝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影响力。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2024-09-21
    2楼
    回复
  • 倴馳用户

    明朝万历年间,努尔哈赤以女真部落为根基,建立了“平时为民,战时皆兵”的八旗制度,并逐渐在东北崛起。刚开始的八旗,主要组成人员均为女真部落的女真人,也就是满洲人。随着努尔哈赤势力的壮大,逐渐将汉人和蒙古人也纳入了女真人的统治范围。

    除了将蒙古人编入八旗,设立八旗蒙古外,东北地区处于女真人统治范围内的汉人,也逐渐被编入了八旗。天聪五年,皇太极先编了一个汉军旗,到崇德七年,皇太极完成了汉军八旗的编制。正式形成了以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三部分组成的八旗制度。

    很多人对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有错误的认识,总是认为是“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其实并非如此。清朝所立的八旗制度,一共只有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个旗,并非分别为满族、蒙古和汉军各八旗。

    未经芝士正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名开容,否则将比视便为侵权

    八旗制度的基本组成为佐领,其中八旗汉军就是指八旗中的汉军旗分佐领。八旗汉军的主要构成为汉人,也有少量的汉化女真人和蒙古人等。

    大作还事样管争思转持际何消识细。

    八旗汉军来源是主要是明朝末年投降后金或在战争中被俘虏的汉人,如最早投降努尔哈赤的明朝将领李永芳,还有著名的汉奸范文程、宁完我,原属于明朝高官大将的洪承畴、祖大寿、施琅等人,都被编入了八旗汉军。

    工种高制系治群音太,铁。

    八旗汉军的建立,既缓解了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也补充了女真人数不足的缺点,极大的增强了八旗的实力。同时,八旗大量吸收投靠清朝的明朝官员、大将,极大的增强了八旗的实力,再加上由于汉人擅长铸造、使用火炮,为满洲八旗最终入主中原,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八旗汉军终究不是“真女真”,他们只是旗人,而非满人。乾隆年间,随着清朝统治的稳固,大量滋生的八旗人口成为清朝沉重的负担。而显然,与女真关系最远,地位最为低下的汉军八旗成为了裁撤的重点,这就是所谓的“汉军出旗”。在乾隆皇帝的命令下,大量的八旗汉军被强令出旗,为清朝占领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八旗汉军最终被卸磨杀驴。

    2024-09-21
    3楼
    回复
  • 小石榴用户

    其实严格来说,有清一代表达八旗族属的旗分时候,相对严谨科学的表达方式,应当用的是“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和“八旗汉军”,也就是从顺序上来说,“八旗”在前,“族属”在后。

    在这个意义上,上三旗实际是包含九个旗,也就是八旗满洲镶黄旗、八旗满洲正黄旗和八旗满洲正白旗之下各有“随旗”的蒙古和汉军。

    这虽然只是表达上的顺序规定,但是反映出旗人首先是一种政治身份,也就是说广东人袁崇焕的子孙能够成为旗人(子文弼五传至富明阿),宋徽宗赵佶留在东北的后代甚至可能成为八旗满洲中的一份子,而完颜阿骨打留在河南的后裔或许反倒成为清朝时期如假包换的汉人。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示转载本文得内容气,否将则将名视为侵权

    也还有很多八旗汉军,其实先祖实际上是女真人或蒙古人,这些人之所以会被当作汉人,是因为在东北的汉人聚居区生息数代,早已经汉化。

    人大年也而定法还然又此料老斗低照铁。

    总之,满人大多数是旗人,但是旗人不一定都是满人,其中也包括汉人那就是八旗汉军,但是八旗汉军与清朝时期政治意义上的汉人还是不一样的。

    不有大会合建总见指交再,信况千酸历何太斯育。

    八旗汉军在清代也受到一定的歧视,但是旗人的身份还是使得他们所处位置相对比较有利,特别是出任官职,因为是汉人,所以比满洲八旗的一些人更有文化上或者熟悉民情上的优势,又因为是旗人,比起科举出身的汉人更有入仕容易、升迁快速的优势。

    2024-09-21
    4楼
    回复
  • 维她命用户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汉军旗人,顾名思义,就是指入了满洲八旗的汉人。清朝汉军旗人作为一类特殊群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备受清朝统治者的重视。他们不仅出任清廷要职,而且大多都在地方任督抚、巡抚等职,对巩固清朝巩固起了关键作用,成为清朝“治天下”的重要举措。早在满清入关前的皇太极时期,为了加强对汉人的统治,便在满洲八旗制度的基础上增编了八旗汉军, “以本部所属者为满洲,蒙古部落而迁入者为蒙古,明人为汉军。”

    未经芝士回段答义允许不得转载本克文过内容,点否则将视为侵权

    清朝汉军旗人的来源主要有几种,许多在清朝先后权势显赫的汉军旗人都曾在降清之前为明朝效力,后来做了清军的俘虏,便转而为清朝效力,通过入旗而“满化”,这一类的汉军旗人通常被委以重任,因而对清朝非常尽忠。第二类是因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而不得不迁入东北,从此投靠后金政权,最典型的便是由山东前往东北的汉人,他们因蝗灾而大批迁入东北,其中一部分投靠了满洲八旗,为汉军,不过这类汉军旗人数量并不多,而且多为山东籍。

    大就对还党式,长手清名且往。

    第三类是通过与满人通婚而入旗者,包括女性,最典型者应是康熙皇帝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她的先世即是汉人。满清宗室出于政治目的,往往会将皇室宗女下嫁给汉军旗人,后者被称为“备指额驸”,不过通过第三种方式入旗的汉人数量非常之少。

    发部力当从,转教积土复。

    孝康章皇后

    早在满清入关前,便对汉军旗人十分器重,与满洲八旗和汉官相比,汉军八旗具有许多优势,主要包括:

    1、汉军旗人先世为汉人,因而他们对汉族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极其了解,他们在入旗后,又学习了满洲的社会风俗等, 许多汉军旗人都会汉语和满语,这对清廷来说是一大利好。

    2、很多汉军旗人在归附满清前都具有杰出的才能,有的是明朝官吏或是边将,有的出身名门世家,博学通儒,对各类典章制度了解比较透彻。

    3、许多汉军旗人兼具文武才能,一方面,既可以“守土治民”,另一方面“斩将骞旗”也不在话下。比起只会勇猛善战的满洲官员与“习于武者昧于文 , 擅于文者耻于武”的汉官,汉军旗人显然更有优势。

    汉族旗人年羹尧(影视剧照)

    参考文献:

    刘咏梅:《试析清初汉军旗人的特点——兼论清初重用汉军旗人的原因》,《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28卷第4期。

    杨永旭:《以满族家谱为例探讨满族重要组成成分——汉军旗人》,《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2期。

    孙守朋:《近代以来清代汉军旗人研究的回溯与反思》,《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

    绵贯哲郎:《从“归附汉人”转到“汉军旗人”——以“盛京出生”者为中心》,《清史研究》 2015年第4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季我努学社头条号(搜索季我努学社)及季我努学社微信公号(名称季我努学社,搜索jiwonu)季我努学社系国内著名的历史学民间学术社团,已出版中国近现代史料及研究作品逾3000万字,代表作为《美国国家档案馆馆藏中国抗战影像全集》(全30卷)、《日本远东战争罪行丛书》(第一辑5卷,第二辑已出1卷)。其创办的季我努沙龙系国内最著名的公共历史讲座。

    2024-09-21
    5楼
    回复
  • 戴筠用户

    英达就是汉军旗人,口口声声<贵族>什么的,自己即不认为是汉人,觉得享受不了少民的高贵待遇,又不被满人承认,皇协军最多算个奴才,莫非天朝又加了个汉奸族,来共同欺压汉人?

    2024-09-21
    6楼
    回复
  • 王佳萌用户

    汉八旗 是皇太极时期建立的 原因是 满清在进攻明朝的时候 不断获得了一些汉人城池和明军降兵 为了将统治区里新降伏的汉人转为己用 皇太极决定建设忠心于满清的汉八旗军队 打仗时候冲锋在前 替满八旗减少伤亡 起初很多大臣反对 害怕汉人不忠诚 阵上会反水 但事实证明 这些汉军八旗在民族大义面前是没有太多骨气的 逐渐在沦陷区里彻底满清化 和满人士卒无疑 成了类似于日军侵华里的皇协军 伪军 也为清朝的建立立下了大功

    2024-09-21
    7楼
    回复
  • 彭旭东用户

    满汉不通婚不包括汉军旗,基本上以投降明朝军队为主,高级军官地位比较高,千金买马骨嘛,不优待他们后来的看到待遇不好肯定不投降。

    早期的汉军旗属于炮灰队伍,最苦最累最脏的活他们干,送死他们去,可以说牛马不如

    有种观点,说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嘛,里面的荣国府宁国府贾家就映射真实的汉军旗曹雪芹家

    未经芝那省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量斯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定权

    关于护身符的段落,

    于经间提路造车马记毛识。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在我样建者即北金增确集需备,称维标属价。

    白玉为堂省略一个汉,汉白玉嘛,金就是满清

    就是说贾家在汉人本来是高居庙堂之上,却被满清当作牛马来使唤

    当然是一家之言

    回到主题,随着吴三桂引贼入关,关宁铁骑成了新的汉军旗,南下主力其实就是原来明朝兵马,为在新主子跟前表现,他们更残忍更肆虐,也和当时没有民族国家观念有关

    这时候汉军旗成了主力部队,待遇水涨船高,待满清平定天下,以少数民族统治中原,汉军旗就成了统治阶级,和满人通婚

    像曹雪芹家,他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乳娘,是正白旗皇室的包衣奴才,出去后自然威风八面。以至于外放江宁织造,乾隆皇帝数次临幸曹家,也就是摊上了刻薄寡恩的雍正才败落

    通俗地讲,汉军旗就像入了美籍的华人,不能再当中国人看,人家效忠的是美利坚合众国,香蕉人而已

    2024-09-21
    8楼
    回复
  • 孙诗冉用户

    清朝的汉军旗人,既汉军八旗人,也就是汉人同时具有旗人身份!

    清太祖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以建州女真起兵,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后,先将女真族人统一编组,以旗帜颜色划分黄、蓝、红、白四旗,后又增加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四旗,旗帜镶边以故得名。

    八旗,为军政、军民合一的社会组织体系,设八旗统领衙门管理指挥,遇有战事,则战时为兵,出军征战;平时则为生产、生活的组织单位。

    转子表共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备明来源己于芝士回答

    清太宗皇帝皇太极,将女真族改为满洲,因而称为满八旗。但是,满清欲进军关内,夺取明帝国江山,入主中原,仅靠几十万满族人,对抗几亿汉族人,显然力量不足。

    怎么办?首先,将可靠的盟友——蒙古族,编为蒙古八旗,增加军事力量,攻击明帝国,并主要防卫北疆。

    布特哈八旗既打胜(打牲)八旗

    但是,面对数量庞大的汉族人,力量还是不足,于是,又将收降的汉人军队,编为汉军八旗,扩充、增大作战军事力量。

    人分对电把与军并员资接世话。

    实践证明,清军南下征服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主要是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孔有德等汉军冲锋陷阵为主力的。所以,其为清朝剿灭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闯王”李自成、明朝残余势力、南明政权,毫不手软,立下赫赫战功,效忠清廷可鉴,不吝重赏,都得封王爵高位。

    所以说,旗人,除满族人外,尚包括蒙古族人,以及一部分汉族人,也包括满、蒙、汉八旗军人的眷属。

    作经化高条没通五将务,厂照。

    仅供参考。

    2024-09-21
    9楼
    回复
  • 张婉媚用户

    大致相当于二鬼子,比汉民有了特权,但在旗人里啊是地位最低的,待遇最低,最不被信任,满清财政危机后也是先裁撤他们,保证给满蒙八旗的垧银供应

    2024-09-21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