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八旗之间是什么关系?

清初八旗之间是什么关系?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因为清初八旗的架构发生过几次改变。按照时间顺序,先讲述清初八旗的形成和形成,然后再补充一些关于八旗的基本常识。  下面是关于清初八旗旗主变制的讲述——  一、太祖朝二旗时期  最早的八旗制度,实际上是牛录(niru— 佐领)制。在那时,并没有“旗(gūsa)— 参领(jalan)— 佐领(niru)”的结构,只有“旗主(gūsa)— 牛录(niru)”的单纯构架。根据满文档案,牛录制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也就是说,俗说中的“四旗建立”,实际上是牛录制建立的时候。  在这一时期一共只有两个旗主,即太祖努尔哈赤(Nurhaci),和太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urgaci)。当时朝鲜人的史料中,称呼他们为“二酋”。而《满文老档》也说,太祖和舒尔哈齐的属人、阿哈,都是一样多的。这两个旗,旗色没有准确的记载,按照推断,太祖的旗,旗色为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旗色为黑色(后为蓝色)。  这个黑旗是个很梦幻的东东,因为记录非常少……据记载,黑旗就是蓝旗最早的旗色,后来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就改作蓝旗了,而具体什么时期黑旗变为蓝旗,也有待考证。  二、太祖朝三固山时期  所谓“固山”,就是满文gūsa(旗)的音译。此“旗”并非电线杆上飘扬的小旗,而是一种军制的名称——这一点先放在这里,后面科普八旗常识的时候再详述——所以“三固山”意思就是“三旗”,这一时期形成了三旗。  1601年,太祖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另外三部为叶赫、乌拉、辉发)。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共同管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不久,褚英废除了吴尔古代的首领地位,自己独自成为了旗主。同时,舒尔哈齐的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在“三固山时期”,代善是蓝旗里拥有一定人丁的“小旗主”。  三、四旗形成时期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太祖的同母弟、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太祖幽禁。蓝旗的格式就发生了变化。  蓝旗中原属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半多均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继承,旗色保持蓝色。而剩下的佐领,归属在原本就在蓝旗拥有一定人丁的太祖次子代善的名下。而代善的旧有人丁,加上新得到的人丁,均脱离蓝旗,独立为一个新的固山,即红旗。这样,四旗的雏形就出现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1年),太祖的长子、白旗的旗主褚英,也被太祖幽禁,所以白旗也发生了变化。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太祖的第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宗皇太极。而留下了一部分佐领,让褚英的长子杜度继承,杜度就成为了白旗的“小旗主”。四、八旗时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太祖下令将四旗分为八旗。太祖自己的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两旗,均由太祖亲自统领。代善的红旗,分成正红、镶红两旗,由代善和代善的儿子们统领(代善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均是镶红旗的小旗主)。原蓝旗的旗主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属人没有变化;正蓝旗的旗主是太祖的第五子莽古尔泰,领有一个小旗主德格类(莽古尔泰同母弟)。而原白旗,太宗所领的部分,独立为正白旗;杜度所领的原白旗旗分,加上新封的太祖第七子阿巴泰,共同组成了镶白旗(阿巴泰为小旗主)。  PS: 太祖时期八旗的旗色,与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不同。根据朝鲜当时的记载,当时满洲的旗色,是“纯色旗和龙旗”。也就是说,最早的正旗,是纯颜色的一面旗子,旗上没有图案。而最早的镶旗,也不是五边形,而是跟正旗底色一样的画着龙的旗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八旗旗色,是天命七年(1622年)之后的模式了。五、太祖时期八旗旗主(小旗主)的分封和变动  天命八年(1623年),按照当时“嫡长子继位,嫡幼子继产”的传统,太祖开始安排自己的三个嫡幼子,即阿济格(18岁)、多尔衮(11岁)、多铎(9岁)——即把自己亲领的两黄旗进行拆分,分别封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小旗主。  当时,太祖的两黄旗,各有30个佐领,合计60佐领。太祖将正黄旗的15个佐领封给阿济格,另外15个佐领封给多尔衮。而镶黄旗,分出15个佐领封给幼子多铎,剩下的15个镶黄旗佐领,依旧由太祖亲自统领。按照太祖的本意,在太祖去世之后,太祖自己的15个镶黄旗佐领,也应该由多铎继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幼子继承制”,这点太宗也承认,说“太祖虽无遗命,理应分与幼子。”(《太宗文皇帝实录》)  这次分封后,镶黄旗成了太祖唯一亲领的旗,镶黄旗也因此被称为“头旗”(fere gūsa)。有些人说皇帝是镶黄旗的,也是由此而来——尽管皇帝其实并不属于八旗中任何一个。由于当时三位幼子年纪还很小,所以这一次分封只是名义上,实际上两黄旗还是由太祖控制。  天命末年还有一些旗主的变动,出于篇幅考虑,不在此赘述,仅贴一个天命末年八旗旗主图标示:六、天命以后的“四次换旗”  在太宗继位后到世祖朝时期,还经历了四次换旗事件。  第一次换旗,是太宗刚刚继位,对两黄旗和两白旗旗色的互换。  太宗本人在太祖末年统领正白旗,而太宗的长子豪格,则统领镶白旗,两黄旗则由太祖的三个幼子继承。但是在当时,由于太祖是统领黄旗的旗主,故而后金国人皆认为黄旗是“国主之色”,这是后金当时的礼制影响。所以,继承了汗位的太宗,自然要将自己的旗改为黄色,以示“正统性”。这次换旗的方法十分简单,即太祖时期的镶黄旗,改为正白旗;而太祖时期的正黄旗,改为镶白旗;太祖时期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太祖时期的镶白旗,改为镶黄旗。而各旗旗主之下的属人,没有进行变动,也就是说,第一次换旗的“黄白对调”,仅仅是旗色的对换而已。  第二次换旗,是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太宗天聪六年(1632年),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病逝,正蓝旗的旗主由原先正蓝旗小旗主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继承,而莽古尔泰的佐领,也由莽古尔泰的儿子继承,成为小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正蓝旗的旗主德格类病死,同年,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谋反,太宗趁此机会,将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剥夺旗权,将正蓝旗没收,于是对于手中的正黄旗(旗主为太宗)、镶黄旗(旗主为豪格,小旗主为阿巴泰),正蓝旗(无旗主)进行处理。  太宗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原正蓝旗的佐领,拿出八个,加封给镶黄旗旗主豪格,又拿出三个,加封给镶黄旗小旗主阿巴泰。加强了原镶黄旗的实力。  第二步,将原正黄旗的一半与原正蓝旗的一半,组成新的正黄旗。将原正黄旗剩下的一本与原正蓝旗剩下的一半,组成新的镶黄旗,皆有太宗亲自统领。  第三步,将原先旗主为豪格的镶黄旗,旗色改为正蓝旗,成为新的正蓝旗,原镶黄旗的小旗主阿巴泰,也同样成为了新正蓝旗的小旗主。  第三次换旗,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所属两白旗的互换。  对于这次换旗,学术界以前没有严格的论断,随着近几年满文资料的出现,才渐渐有了比较贴切的结论。这次换旗,大约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太宗去世之后的一两个月之间。原本,多铎得到了太祖时期镶黄旗,也就是后来正白旗的30佐领的遗产;而阿济格、多尔衮两人各有镶白旗的15个佐领,相比之下,多尔衮的实力并不强。太宗去世之后,多尔衮得到了实权,这时多铎犯了一个小罪,多尔衮便趁机没收了多铎正白旗的15个佐领。于是,多尔衮本人,就具有了一个整旗的实力。之后多尔衮的做法是,将自己所领镶白旗的旗色,与多铎的正白旗旗色相对调,自己成为正白旗旗主,而原属正白旗的多铎,则换色为镶白。本身就在原镶白旗拥有佐领的阿济格,并没有参与此次换旗,还保持着镶白旗小旗主的地位。  第四次换旗,是两白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将豪格下狱,没收了作为正蓝旗旗主的豪格属下的佐领。豪格的正蓝旗被没收,却没有隶属顺治帝,而是被多尔衮以“俟归政,然后隶于上”的名义占据了。第二年,镶白旗旗主多铎病逝,多尔衮便将两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混编。原本属于豪格的正蓝旗佐领,和原本属于多铎、阿济格的镶白旗佐领对换,这样,镶白旗就成了“无主之旗”,多尔衮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两白旗的旗主。而正蓝旗,则由阿济格、多尼(多铎次子)、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岳乐(阿巴泰第四子)四个小旗主共同管理。  一番折腾后的旗主们:七、小结:清早期八旗之间的关系  其实仅从正身旗人的角度来看,整个清代八旗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但是就旗权而言就是另一回事了。从上述八旗形成的历程来看,太祖朝时期,甚至一直到世祖朝时期,旗主的权利都是极大的,可以和大汗分庭抗争。直到世祖时期,尚有一整个旗只有一个旗主的情况出现——所谓旗人即是军人,所以说相当一一整个旗的佐领旗丁都在旗主的控制下。  清初时,旗主的亲属关系,对旗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太宗刚刚即位之时,同旗色的正、镶旗旗主都有亲属关系。如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儿子岳托、硕托成为了镶红旗旗主,但是他们作为代善的儿子,也毫不避讳的,称为“我两红旗”,也就是视两红旗为一家。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也附和正红旗的行动。  所以自太宗开始,清代皇帝们历经 N代都在分化旗主们的旗权。在太宗第二次换旗时,就把豪格分配到了正蓝旗,自己掌握了两黄旗,加上儿子控制一部分正蓝旗。太宗亦曾使用复杂的手段分化每个旗中旗主的旗权。比如将固山额真(gūsa i ejen——旗主的满文说法)与旗主的定义分开,给 gūsa i ejen 起了个叫“都统”的名字,然后让非宗室的人担任。  之后世祖朝时期在多尔衮去世后追罪多尔衮,将多尔衮的两白旗没收。正白旗整旗被皇室收走,成为“上三旗”之一,而镶白旗,原是正蓝旗豪格的佐领。世祖作为豪格的弟弟,给自己的兄长平反,将镶白旗交还给自己兄长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富绶。而多尔衮无后,承继子是多铎的儿子多尔博,多尔博被斥回本家,所以多尔衮的后人,最终在多铎的正蓝旗。阿济格后来获罪夺爵,所属的佐领又分别拨入正白、镶白、正蓝三旗——自此划定了“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然而这一条仅仅是说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由皇帝亲领(旗主为皇帝),待遇上八旗中正身旗人没什么差别(包衣待遇上确实有差距)。  自圣祖开始,皇子分封只送入下五旗,去下五旗做小旗主——这便是进一步分化下五旗王公的旗权了——上三旗则全部由皇帝统领。到了世宗朝变成“占领式”分封(意思就是直接占了下五旗的旗分,而不像圣祖朝是带着人进去),一直到了宣宗朝(开始削弱军功王公),才算是把八旗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所以清初整体而言,八旗旗主们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有佐领,又可议政,考虑的多是本旗的利益。同色两旗通常有直系亲属关系,共同进退。这时八旗的旗主均为宗室王公,多数旗由单个王公控制,旗权较大。  八、八旗的一些基本常识  正旗和镶旗  正X旗,满文说 Gulu xx gūsa.如正黄旗:Gulu Suwayan Gūsa。所谓 gulu,意思是“纯、无杂色”。清文鉴对 gulu 一词解释为“Yaya fiyan akū ilha akūngge be gulu sembi.”意思就是说没有颜色没有花的称为 gulu。  镶X旗,满文则说 Kubuhe xx gūsa.如镶黄旗:Kubuhe Suwayan Gūsa。Kubuhe 这个词来源于动词 kubumbi,是它的过去式。kubumbi 意思是“镶边了的”,所以 Kubuhe Suwayan Gūsa 直译就是“镶了边的黄旗”——本质上还是黄旗。  所以镶X旗们基本上都是正 X 旗们的底色镶个红边——除了镶红旗,由于底色就是红的,它镶的是白边。又改了旗的形状以作区分。  什么是“旗”(gūsa、固山)  很多人以为八旗的旗,满文的 gūsa 一词,就是指旗子……其实八旗当中 gūsa 这个词指的是旗分,是一种军制。清文鉴是这么说的:jalan nirui ?o?ohon i gebu. emu gūsa de manju monggo ujen cooha ilan gūsa bi.意思就是“甲喇、牛录的汇总。一个旗分中有满洲、蒙古、汉军三个旗”。  因此“旗人”本质上是军人的意思,所谓旗人也就是入了军籍。当然,后来人多了,以后很多人就是打酱油了,虽然纯打酱油是没有多少钱的……  固山、甲喇、牛录  所以说到这你们就明白了,甲喇(jalan、参领)是固山(gūsa、旗)的下属机构,制度稳定后,满洲旗、汉军旗,一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牛录(niru、佐领)是甲喇的下属机构,也是传统的组织。组成一个牛录的人丁数一直在变化,多少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也各不相同。  补充:上三旗和下五旗  所谓上三旗和下五旗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上三旗旗主是皇帝,下五旗旗主(名义上)是王公。八旗中的正身旗人在待遇上没有任何差别,在补旗缺、科举、仕途、法律、粮饷、旗地、抚恤种种方面,待遇是完全相同的。亦绝对没有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高贵等说法。细节上有些差别,因为下五旗旗人隶属旗主王公 + 皇帝,王公家以及皇帝家有红白喜事什么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上三旗则只需为皇帝尽责。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级别的后妃要“抬旗”进入上三旗,为了避免还要给本旗王公服丧,有伤国体。  但是上三旗包衣(内务府)和下五旗包衣的待遇差别就比较大了。因为内府包衣直接服侍皇帝,并且也属于国家机构,所以内府包衣是可以做正式官职的。而且很多人由于与皇帝有私交,混的比正身旗人还好……但是下五旗包衣就不同了,由于隶属王公,只能做王府的府员。女性则成为婢女。这些人领王府俸禄,不是吃皇粮的……待遇差距很大。

回复
  • 钭兰婷用户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因为清初八旗的架构发生过几次改变。按照时间顺序,先讲述清初八旗的形成和形成,然后再补充一些关于八旗的基本常识。

      下面是关于清初八旗旗主变制的讲述——

      一、太祖朝二旗时期

    版权归步芝劳士回答网种站或原即作者所下有

      最早的八旗制度,实际上是牛录(niru— 佐领)制。在那时,并没有“旗(gūsa)— 参领(jalan)— 佐领(niru)”的结构,只有“旗主(gūsa)— 牛录(niru)”的单纯构架。根据满文档案,牛录制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也就是说,俗说中的“四旗建立”,实际上是牛录制建立的时候。

      在这一时期一共只有两个旗主,即太祖努尔哈赤(Nurhaci),和太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urgaci)。当时朝鲜人的史料中,称呼他们为“二酋”。而《满文老档》也说,太祖和舒尔哈齐的属人、阿哈,都是一样多的。这两个旗,旗色没有准确的记载,按照推断,太祖的旗,旗色为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旗色为黑色(后为蓝色)。

      这个黑旗是个很梦幻的东东,因为记录非常少……据记载,黑旗就是蓝旗最早的旗色,后来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就改作蓝旗了,而具体什么时期黑旗变为蓝旗,也有待考证。

      二、太祖朝三固山时期

      所谓“固山”,就是满文gūsa(旗)的音译。此“旗”并非电线杆上飘扬的小旗,而是一种军制的名称——这一点先放在这里,后面科普八旗常识的时候再详述——所以“三固山”意思就是“三旗”,这一时期形成了三旗。

    地种家意放处,规证场需称率。

      1601年,太祖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另外三部为叶赫、乌拉、辉发)。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共同管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不久,褚英废除了吴尔古代的首领地位,自己独自成为了旗主。同时,舒尔哈齐的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在“三固山时期”,代善是蓝旗里拥有一定人丁的“小旗主”。

    他用们分过后得三它形,新反立已位积需周选却。

      三、四旗形成时期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太祖的同母弟、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太祖幽禁。蓝旗的格式就发生了变化。

      蓝旗中原属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半多均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继承,旗色保持蓝色。而剩下的佐领,归属在原本就在蓝旗拥有一定人丁的太祖次子代善的名下。而代善的旧有人丁,加上新得到的人丁,均脱离蓝旗,独立为一个新的固山,即红旗。这样,四旗的雏形就出现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1年),太祖的长子、白旗的旗主褚英,也被太祖幽禁,所以白旗也发生了变化。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太祖的第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宗皇太极。而留下了一部分佐领,让褚英的长子杜度继承,杜度就成为了白旗的“小旗主”。

    四、八旗时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太祖下令将四旗分为八旗。太祖自己的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两旗,均由太祖亲自统领。代善的红旗,分成正红、镶红两旗,由代善和代善的儿子们统领(代善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均是镶红旗的小旗主)。原蓝旗的旗主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属人没有变化;正蓝旗的旗主是太祖的第五子莽古尔泰,领有一个小旗主德格类(莽古尔泰同母弟)。而原白旗,太宗所领的部分,独立为正白旗;杜度所领的原白旗旗分,加上新封的太祖第七子阿巴泰,共同组成了镶白旗(阿巴泰为小旗主)。

      PS: 太祖时期八旗的旗色,与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不同。根据朝鲜当时的记载,当时满洲的旗色,是“纯色旗和龙旗”。也就是说,最早的正旗,是纯颜色的一面旗子,旗上没有图案。而最早的镶旗,也不是五边形,而是跟正旗底色一样的画着龙的旗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八旗旗色,是天命七年(1622年)之后的模式了。

    五、太祖时期八旗旗主(小旗主)的分封和变动

      天命八年(1623年),按照当时“嫡长子继位,嫡幼子继产”的传统,太祖开始安排自己的三个嫡幼子,即阿济格(18岁)、多尔衮(11岁)、多铎(9岁)——即把自己亲领的两黄旗进行拆分,分别封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小旗主。

      当时,太祖的两黄旗,各有30个佐领,合计60佐领。太祖将正黄旗的15个佐领封给阿济格,另外15个佐领封给多尔衮。而镶黄旗,分出15个佐领封给幼子多铎,剩下的15个镶黄旗佐领,依旧由太祖亲自统领。按照太祖的本意,在太祖去世之后,太祖自己的15个镶黄旗佐领,也应该由多铎继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幼子继承制”,这点太宗也承认,说“太祖虽无遗命,理应分与幼子。”(《太宗文皇帝实录》)

      这次分封后,镶黄旗成了太祖唯一亲领的旗,镶黄旗也因此被称为“头旗”(fere gūsa)。有些人说皇帝是镶黄旗的,也是由此而来——尽管皇帝其实并不属于八旗中任何一个。由于当时三位幼子年纪还很小,所以这一次分封只是名义上,实际上两黄旗还是由太祖控制。

      天命末年还有一些旗主的变动,出于篇幅考虑,不在此赘述,仅贴一个天命末年八旗旗主图标示:

    六、天命以后的“四次换旗”

      在太宗继位后到世祖朝时期,还经历了四次换旗事件。

      第一次换旗,是太宗刚刚继位,对两黄旗和两白旗旗色的互换。

      太宗本人在太祖末年统领正白旗,而太宗的长子豪格,则统领镶白旗,两黄旗则由太祖的三个幼子继承。但是在当时,由于太祖是统领黄旗的旗主,故而后金国人皆认为黄旗是“国主之色”,这是后金当时的礼制影响。所以,继承了汗位的太宗,自然要将自己的旗改为黄色,以示“正统性”。这次换旗的方法十分简单,即太祖时期的镶黄旗,改为正白旗;而太祖时期的正黄旗,改为镶白旗;太祖时期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太祖时期的镶白旗,改为镶黄旗。而各旗旗主之下的属人,没有进行变动,也就是说,第一次换旗的“黄白对调”,仅仅是旗色的对换而已。

      第二次换旗,是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太宗天聪六年(1632年),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病逝,正蓝旗的旗主由原先正蓝旗小旗主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继承,而莽古尔泰的佐领,也由莽古尔泰的儿子继承,成为小旗主。天聪九年(1635年),正蓝旗的旗主德格类病死,同年,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谋反,太宗趁此机会,将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剥夺旗权,将正蓝旗没收,于是对于手中的正黄旗(旗主为太宗)、镶黄旗(旗主为豪格,小旗主为阿巴泰),正蓝旗(无旗主)进行处理。

      太宗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原正蓝旗的佐领,拿出八个,加封给镶黄旗旗主豪格,又拿出三个,加封给镶黄旗小旗主阿巴泰。加强了原镶黄旗的实力。

      第二步,将原正黄旗的一半与原正蓝旗的一半,组成新的正黄旗。将原正黄旗剩下的一本与原正蓝旗剩下的一半,组成新的镶黄旗,皆有太宗亲自统领。

      第三步,将原先旗主为豪格的镶黄旗,旗色改为正蓝旗,成为新的正蓝旗,原镶黄旗的小旗主阿巴泰,也同样成为了新正蓝旗的小旗主。

      第三次换旗,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所属两白旗的互换。

      对于这次换旗,学术界以前没有严格的论断,随着近几年满文资料的出现,才渐渐有了比较贴切的结论。这次换旗,大约在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太宗去世之后的一两个月之间。原本,多铎得到了太祖时期镶黄旗,也就是后来正白旗的30佐领的遗产;而阿济格、多尔衮两人各有镶白旗的15个佐领,相比之下,多尔衮的实力并不强。太宗去世之后,多尔衮得到了实权,这时多铎犯了一个小罪,多尔衮便趁机没收了多铎正白旗的15个佐领。于是,多尔衮本人,就具有了一个整旗的实力。之后多尔衮的做法是,将自己所领镶白旗的旗色,与多铎的正白旗旗色相对调,自己成为正白旗旗主,而原属正白旗的多铎,则换色为镶白。本身就在原镶白旗拥有佐领的阿济格,并没有参与此次换旗,还保持着镶白旗小旗主的地位。

      第四次换旗,是两白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顺治五年(1648年),多尔衮将豪格下狱,没收了作为正蓝旗旗主的豪格属下的佐领。豪格的正蓝旗被没收,却没有隶属顺治帝,而是被多尔衮以“俟归政,然后隶于上”的名义占据了。第二年,镶白旗旗主多铎病逝,多尔衮便将两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混编。原本属于豪格的正蓝旗佐领,和原本属于多铎、阿济格的镶白旗佐领对换,这样,镶白旗就成了“无主之旗”,多尔衮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两白旗的旗主。而正蓝旗,则由阿济格、多尼(多铎次子)、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岳乐(阿巴泰第四子)四个小旗主共同管理。

      一番折腾后的旗主们:

    七、小结:清早期八旗之间的关系

      其实仅从正身旗人的角度来看,整个清代八旗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但是就旗权而言就是另一回事了。从上述八旗形成的历程来看,太祖朝时期,甚至一直到世祖朝时期,旗主的权利都是极大的,可以和大汗分庭抗争。直到世祖时期,尚有一整个旗只有一个旗主的情况出现——所谓旗人即是军人,所以说相当一一整个旗的佐领旗丁都在旗主的控制下。

      清初时,旗主的亲属关系,对旗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太宗刚刚即位之时,同旗色的正、镶旗旗主都有亲属关系。如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儿子岳托、硕托成为了镶红旗旗主,但是他们作为代善的儿子,也毫不避讳的,称为“我两红旗”,也就是视两红旗为一家。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也附和正红旗的行动。

      所以自太宗开始,清代皇帝们历经 N代都在分化旗主们的旗权。在太宗第二次换旗时,就把豪格分配到了正蓝旗,自己掌握了两黄旗,加上儿子控制一部分正蓝旗。太宗亦曾使用复杂的手段分化每个旗中旗主的旗权。比如将固山额真(gūsa i ejen——旗主的满文说法)与旗主的定义分开,给 gūsa i ejen 起了个叫“都统”的名字,然后让非宗室的人担任。

      之后世祖朝时期在多尔衮去世后追罪多尔衮,将多尔衮的两白旗没收。正白旗整旗被皇室收走,成为“上三旗”之一,而镶白旗,原是正蓝旗豪格的佐领。世祖作为豪格的弟弟,给自己的兄长平反,将镶白旗交还给自己兄长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富绶。而多尔衮无后,承继子是多铎的儿子多尔博,多尔博被斥回本家,所以多尔衮的后人,最终在多铎的正蓝旗。阿济格后来获罪夺爵,所属的佐领又分别拨入正白、镶白、正蓝三旗——

    自此划定了“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然而这一条仅仅是说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由皇帝亲领(旗主为皇帝),待遇上八旗中正身旗人没什么差别(包衣待遇上确实有差距)。

      自圣祖开始,皇子分封只送入下五旗,去下五旗做小旗主——这便是进一步分化下五旗王公的旗权了——上三旗则全部由皇帝统领。到了世宗朝变成“占领式”分封(意思就是直接占了下五旗的旗分,而不像圣祖朝是带着人进去),一直到了宣宗朝(开始削弱军功王公),才算是把八旗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所以清初整体而言,八旗旗主们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有佐领,又可议政,考虑的多是本旗的利益。同色两旗通常有直系亲属关系,共同进退。这时八旗的旗主均为宗室王公,多数旗由单个王公控制,旗权较大。

      八、八旗的一些基本常识

      正旗和镶旗

      正X旗,满文说 Gulu xx gūsa.如正黄旗:Gulu Suwayan Gūsa。所谓 gulu,意思是“纯、无杂色”。清文鉴对 gulu 一词解释为“Yaya fiyan akū ilha akūngge be gulu sembi.”意思就是说没有颜色没有花的称为 gulu。

      镶X旗,满文则说 Kubuhe xx gūsa.如镶黄旗:Kubuhe Suwayan Gūsa。Kubuhe 这个词来源于动词 kubumbi,是它的过去式。kubumbi 意思是“镶边了的”,所以 Kubuhe Suwayan Gūsa 直译就是“镶了边的黄旗”——本质上还是黄旗。

      所以镶X旗们基本上都是正 X 旗们的底色镶个红边——除了镶红旗,由于底色就是红的,它镶的是白边。又改了旗的形状以作区分。

      什么是“旗”(gūsa、固山)

      很多人以为八旗的旗,满文的 gūsa 一词,就是指旗子……其实八旗当中 gūsa 这个词指的是旗分,是一种军制。清文鉴是这么说的:jalan nirui ?o?ohon i gebu. emu gūsa de manju monggo ujen cooha ilan gūsa bi.意思就是“甲喇、牛录的汇总。一个旗分中有满洲、蒙古、汉军三个旗”。

      因此“旗人”本质上是军人的意思,所谓旗人也就是入了军籍。当然,后来人多了,以后很多人就是打酱油了,虽然纯打酱油是没有多少钱的……

      固山、甲喇、牛录

      所以说到这你们就明白了,甲喇(jalan、参领)是固山(gūsa、旗)的下属机构,制度稳定后,满洲旗、汉军旗,一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牛录(niru、佐领)是甲喇的下属机构,也是传统的组织。组成一个牛录的人丁数一直在变化,多少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也各不相同。

      补充:上三旗和下五旗

      所谓上三旗和下五旗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上三旗旗主是皇帝,下五旗旗主(名义上)是王公。八旗中的正身旗人在待遇上没有任何差别,在补旗缺、科举、仕途、法律、粮饷、旗地、抚恤种种方面,待遇是完全相同的。亦绝对没有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高贵等说法。细节上有些差别,因为下五旗旗人隶属旗主王公 + 皇帝,王公家以及皇帝家有红白喜事什么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上三旗则只需为皇帝尽责。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级别的后妃要“抬旗”进入上三旗,为了避免还要给本旗王公服丧,有伤国体。

      但是上三旗包衣(内务府)和下五旗包衣的待遇差别就比较大了。因为内府包衣直接服侍皇帝,并且也属于国家机构,所以内府包衣是可以做正式官职的。而且很多人由于与皇帝有私交,混的比正身旗人还好……但是下五旗包衣就不同了,由于隶属王公,只能做王府的府员。女性则成为婢女。这些人领王府俸禄,不是吃皇粮的……待遇差距很大。

    2024-05-10
    1楼
    回复
  • 卢伟珩用户

    这是个有点复杂的问题,因为清初八旗的架构发生过几次改变。我会按照时间顺序,先讲述清初八旗的形成和形成,以回答题主的问题,然后再补充一些关于八旗的基本常识。

    下面是我整理的橘子同学关于清初八旗旗主变制的讲述——

    一、太祖朝二旗时期

    未经领芝高士回写答允许起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么权

    最早的八旗制度,实际上是牛录(niru--- 佐领)制。在那时,并没有“旗(gūsa)--- 参领(jalan)--- 佐领(niru)”的结构,只有“旗主(gūsa)--- 牛录(niru)”的单纯构架。根据满文档案,牛录制始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也就是说,俗说中的“四旗建立”,实际上是牛录制建立的时候。

    在这一时期一共只有两个旗主,即太祖努尔哈赤(Nurhaci),和太祖的同母弟舒尔哈齐(?urgaci)。当时朝鲜人的史料中,称呼他们为“二酋”。而《满文老档》也说,太祖和舒尔哈齐的属人、阿哈,都是一样多的。这两个旗,旗色没有准确的记载,按照推断,太祖的旗,旗色为黄旗。而舒尔哈齐的旗,旗色为黑色(后为蓝色)。

    这个黑旗是个很梦幻的东东,因为记录非常少……据记载,黑旗就是蓝旗最早的旗色,后来由于黑旗在夜间不便区分,就改作蓝旗了,而具体什么时期黑旗变为蓝旗,也有待考证。

    二、太祖朝三固山时期

    多行法经样公员总根,联清速走华步连约府。

    所谓“固山”,就是满文 gūsa(旗)的音译。此“旗”并非电线杆上飘扬的小旗,而是一种军制的名称——这一点先放在这里,后面科普八旗常识的时候再详述——所以“三固山”意思就是“三旗”,这一时期形成了三旗。

    他同水好它但区回百认切打具报群林克育京。

    1601 年,太祖征服了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的哈达部(另外三部为叶赫、乌拉、辉发)。把哈达部的人丁编为一个旗,让自己的长子褚英,和哈达部的首领吴尔古代(哈达纳拉氏)共同管理。这个哈达部的旗,旗色为白色。不久,褚英废除了吴尔古代的首领地位,自己独自成为了旗主。同时,舒尔哈齐的蓝旗得到了进一步扩充,这些蓝旗新归附的人丁,被封给了太祖的次子代善。所以在“三固山时期”,代善是蓝旗里拥有一定人丁的“小旗主”。

    配上橘子做的渣图:

    三、四旗形成时期

    万历三十七年(1609),太祖的同母弟、蓝旗旗主舒尔哈齐被太祖幽禁。蓝旗的格式就发生了变化。

    蓝旗中原属于舒尔哈齐的佐领,一半多均由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继承,旗色保持蓝色。而剩下的佐领,归属在原本就在蓝旗拥有一定人丁的太祖次子代善的名下。而代善的旧有人丁,加上新得到的人丁,均脱离蓝旗,独立为一个新的固山,即红旗。这样,四旗的雏形就出现了。

    万历四十二年(1611),太祖的长子、白旗的旗主褚英,也被太祖幽禁,所以白旗也发生了变化。白旗大部分佐领,被封给了太祖的第八子,也就是后来的太宗皇太极。而留下了一部分佐领,让褚英的长子杜度继承,杜度就成为了白旗的“小旗主”。

    四、八旗时期

    万历四十三年(1615),太祖下令将四旗分为八旗。太祖自己的黄旗,分为正黄、镶黄两旗,均由太祖亲自统领。代善的红旗,分成正红、镶红两旗,由代善和代善的儿子们统领(代善的儿子岳托和硕托均是镶红旗的小旗主)。原蓝旗的旗主阿敏,成为镶蓝旗旗主,属人没有变化;正蓝旗的旗主是太祖的第五子莽古尔泰,领有一个小旗主德格类(莽古尔泰同母弟)。而原白旗,太宗所领的部分,独立为正白旗;杜度所领的原白旗旗分,加上新封的太祖第七子阿巴泰,共同组成了镶白旗(阿巴泰为小旗主)。

    PS: 太祖时期八旗的旗色,与后来我们所熟知的不同。根据朝鲜当时的记载,当时满洲的旗色,是“纯色旗和龙旗”。也就是说,最早的正旗,是纯颜色的一面旗子,旗上没有图案。而最早的镶旗,也不是五边形,而是跟正旗底色一样的画着龙的旗子。我们今天看到的这种八旗旗色,是天命七年(1622)之后的模式了。

    五、太祖时期八旗旗主(小旗主)的分封和变动

    天命八年(1623),按照当时“嫡长子继位,嫡幼子继产”的传统,太祖开始安排自己的三个嫡幼子,即阿济格(18 岁)、多尔衮(11 岁)、多铎(9 岁)——即把自己亲领的两黄旗进行拆分,分别封给他们,使他们成为小旗主。

    当时,太祖的两黄旗,各有 30 个佐领,合计 60 佐领。太祖将正黄旗的 15 个佐领封给阿济格,另外 15 个佐领封给多尔衮。而镶黄旗,分出 15 个佐领封给幼子多铎,剩下的 15 个镶黄旗佐领,依旧由太祖亲自统领。按照太祖的本意,在太祖去世之后,太祖自己的15个镶黄旗佐领,也应该由多铎继承,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幼子继承制”,这点太宗也承认,说“太祖虽无遗命,理应分与幼子。”(《太宗文皇帝实录》)

    这次分封后,镶黄旗成了太祖唯一亲领的旗,镶黄旗也因此被称为“头旗”(fere gūsa)。有些人说皇帝是镶黄旗的,也是由此而来——尽管皇帝其实并不属于八旗中任何一个。由于当时三位幼子年纪还很小,所以这一次分封只是名义上,实际上两黄旗还是由太祖控制。

    天命末年还有一些旗主的变动,出于篇幅考虑,不在此赘述,仅贴一个天命末年八旗旗主图标示:

    六、天命以后的“四次换旗”

    在太宗继位后到世祖朝时期,还经历了四次换旗事件。

    第一次换旗,是太宗刚刚继位,对两黄旗和两白旗旗色的互换。

    太宗本人在太祖末年统领正白旗,而太宗的长子豪格,则统领镶白旗,两黄旗则由太祖的三个幼子继承。但是在当时,由于太祖是统领黄旗的旗主,故而后金国人皆认为黄旗是“国主之色”,这是后金当时的礼制影响。所以,继承了汗位的太宗,自然要将自己的旗改为黄色,以示“正统性”。这次换旗的方法十分简单,即太祖时期的镶黄旗,改为正白旗;而太祖时期的正黄旗,改为镶白旗;太祖时期的正白旗,改为正黄旗;太祖时期的镶白旗,改为镶黄旗。而各旗旗主之下的属人,没有进行变动,也就是说,第一次换旗的“黄白对调”,仅仅是旗色的对换而已。

    第二次换旗,是两黄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太宗天聪六年(1632),正蓝旗的旗主莽古尔泰病逝,正蓝旗的旗主由原先正蓝旗小旗主莽古尔泰的同母弟德格类继承,而莽古尔泰的佐领,也由莽古尔泰的儿子继承,成为小旗主。天聪九年(1635),正蓝旗的旗主德格类病死,同年,有人告发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谋反,太宗趁此机会,将莽古尔泰、德格类一门剥夺旗权,将正蓝旗没收,于是对于手中的正黄旗(旗主为太宗)、镶黄旗(旗主为豪格,小旗主为阿巴泰),正蓝旗(无旗主)进行处理。

    太宗的处理方式,有以下三步:

    第一步,将原正蓝旗的佐领,拿出八个,加封给镶黄旗旗主豪格,又拿出三个,加封给镶黄旗小旗主阿巴泰。加强了原镶黄旗的实力。

    第二步,将原正黄旗的一半与原正蓝旗的一半,组成新的正黄旗。将原正黄旗剩下的一本与原正蓝旗剩下的一半,组成新的镶黄旗,皆有太宗亲自统领。

    第三步,将原先旗主为豪格的镶黄旗,旗色改为正蓝旗,成为新的正蓝旗,原镶黄旗的小旗主阿巴泰,也同样成为了新正蓝旗的小旗主。

    第三次换旗,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所属两白旗的互换。

    对于这次换旗,学术界以前没有严格的论断,随着近几年满文资料的出现,才渐渐有了比较贴切的结论。这次换旗,大约在崇德八年(1643)八月,太宗去世之后的一两个月之间。原本,多铎得到了太祖时期镶黄旗,也就是后来正白旗的 30 佐领的遗产;而阿济格、多尔衮两人各有镶白旗的 15 个佐领,相比之下,多尔衮的实力并不强。太宗去世之后,多尔衮得到了实权,这时多铎犯了一个小罪,多尔衮便趁机没收了多铎正白旗的15个佐领。于是,多尔衮本人,就具有了一个整旗的实力。之后多尔衮的做法是,将自己所领镶白旗的旗色,与多铎的正白旗旗色相对调,自己成为正白旗旗主,而原属正白旗的多铎,则换色为镶白。本身就在原镶白旗拥有佐领的阿济格,并没有参与此次换旗,还保持着镶白旗小旗主的地位。

    第四次换旗,是两白旗和正蓝旗的混编。

    顺治五年(1648),多尔衮将豪格下狱,没收了作为正蓝旗旗主的豪格属下的佐领。豪格的正蓝旗被没收,却没有隶属顺治帝,而是被多尔衮以“俟归政,然后隶于上”的名义占据了。第二年,镶白旗旗主多铎病逝,多尔衮便将两白旗和正蓝旗一起混编。原本属于豪格的正蓝旗佐领,和原本属于多铎、阿济格的镶白旗佐领对换,这样,镶白旗就成了“无主之旗”,多尔衮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两白旗的旗主。而正蓝旗,则由阿济格、多尼(多铎次子)、博洛(阿巴泰第三子)、岳乐(阿巴泰第四子)四个小旗主共同管理。

    一番折腾后的旗主们:

    七、小结:清早期八旗之间的关系

    其实仅从正身旗人的角度来看,整个清代八旗之间的关系都是平等的。但是就旗权而言就是另一回事了。从上述八旗形成的历程来看,太祖朝时期,甚至一直到世祖朝时期,旗主的权利都是极大的,可以和大汗分庭抗争。直到世祖时期,尚有一整个旗只有一个旗主的情况出现——所谓旗人即是军人,所以说相当一一整个旗的佐领旗丁都在旗主的控制下。

    清初时,旗主的亲属关系,对旗之间的关系也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太宗刚刚即位之时,同旗色的正、镶旗旗主都有亲属关系。如正红旗旗主代善的儿子岳托、硕托成为了镶红旗旗主,但是他们作为代善的儿子,也毫不避讳的,称为“我两红旗”,也就是视两红旗为一家。在一些问题上,他们也附和正红旗的行动。

    所以自太宗开始,清代皇帝们历经 n 代都在分化旗主们的旗权。在太宗第二次换旗时,就把豪格分配到了正蓝旗,自己掌握了两黄旗,加上儿子控制一部分正蓝旗。太宗亦曾使用复杂的手段分化每个旗中旗主的旗权。比如将固山额真(gūsa i ejen——旗主的满文说法)与旗主的定义分开,给 gūsa i ejen 起了个叫“都统”的名字,然后让非宗室的人担任。

    之后世祖朝时期在多尔衮去世后追罪多尔衮,将多尔衮的两白旗没收。正白旗整旗被皇室收走,成为“上三旗”之一,而镶白旗,原是正蓝旗豪格的佐领。世祖作为豪格的弟弟,给自己的兄长平反,将镶白旗交还给自己兄长的儿子,也就是自己的侄子富绶。而多尔衮无后,承继子是多铎的儿子多尔博,多尔博被斥回本家,所以多尔衮的后人,最终在多铎的正蓝旗。阿济格后来获罪夺爵,所属的佐领又分别拨入正白、镶白、正蓝三旗——

    自此划定了“上三旗、下五旗”的说法——然而这一条仅仅是说上三旗(正黄、镶黄、正白)由皇帝亲领(旗主为皇帝),待遇上八旗中正身旗人没什么差别(包衣待遇上确实有差距)。

    自圣祖开始,皇子分封只送入下五旗,去下五旗做小旗主——这便是进一步分化下五旗王公的旗权了——上三旗则全部由皇帝统领。到了世宗朝变成“占领式”分封(意思就是直接占了下五旗的旗分,而不像圣祖朝是带着人进去),一直到了宣宗朝(开始削弱军功王公),才算是把八旗完全控制在了皇帝的手中。

    所以清初整体而言,八旗旗主们的权利还是非常大的,有佐领,又可议政,考虑的多是本旗的利益。同色两旗通常有直系亲属关系,共同进退。这时八旗的旗主均为宗室王公,多数旗由单个王公控制,旗权较大。

    八、八旗的一些基本常识

    正旗和镶旗正 X 旗,满文说 Gulu xx gūsa.如正黄旗:Gulu Suwayan Gūsa。所谓 gulu,意思是“纯、无杂色”。清文鉴对 gulu 一词解释为“Yaya fiyan akū ilha akūngge be gulu sembi.”意思就是说没有颜色没有花的称为 gulu。镶 X 旗,满文则说 Kubuhe xx gūsa.如镶黄旗:Kubuhe Suwayan Gūsa。Kubuhe 这个词来源于动词 kubumbi,是它的过去式。kubumbi 意思是“镶边了的”,所以 Kubuhe Suwayan Gūsa 直译就是“镶了边的黄旗”——本质上还是黄旗。所以镶 X 旗们基本上都是正 X 旗们的底色镶个红边——除了镶红旗,由于底色就是红的,它镶的是白边。又改了旗的形状以作区分。什么是“旗”(gūsa、固山)很多人以为八旗的旗,满文的 gūsa 一词,就是指旗子……其实八旗当中 gūsa 这个词指的是旗分,是一种军制。清文鉴是这么说的:jalan nirui ?o?ohon i gebu. emu gūsa de manju monggo ujen cooha ilan gūsa bi.意思就是“甲喇、牛录的汇总。一个旗分中有满洲、蒙古、汉军三个旗”。因此“旗人”本质上是军人的意思,所谓旗人也就是入了军籍。当然后来人多了以后很多人就是打酱油了,虽然纯打酱油是没有多少钱的……固山、甲喇、牛录所以说到这你们就明白了,甲喇(jalan、参领)是固山(gūsa、旗)的下属机构,制度稳定后,满洲旗、汉军旗,一旗之下均有五个参领,而蒙古八旗,每旗之下,只有两个参领。牛录(niru、佐领)是甲喇的下属机构,也是传统的组织。组成一个牛录的人丁数一直在变化,多少牛录组成一个甲喇也各不相同。补充:上三旗和下五旗所谓上三旗和下五旗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上三旗旗主是皇帝,下五旗旗主(名义上)是王公。八旗中的正身旗人在待遇上没有任何差别,在补旗缺、科举、仕途、法律、粮饷、旗地、抚恤种种方面,待遇是完全相同的。亦绝对没有上三旗旗人比下五旗旗人高贵等说法。细节上有些差别,因为下五旗旗人隶属旗主王公 + 皇帝,王公家以及皇帝家有红白喜事什么要尽到自己的责任。上三旗则只需为皇帝尽责。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高级别的后妃要“抬旗”进入上三旗,为了避免还要给本旗王公服丧,有伤国体。但是上三旗包衣(内务府)和下五旗包衣的待遇差别就比较大了。因为内府包衣直接服侍皇帝,并且也属于国家机构,所以内府包衣是可以做正式官职的。而且很多人由于与皇帝有私交,混的比正身旗人还好……但是下五旗包衣就不同了,由于隶属王公,只能做王府的府员。女性则成为婢女。这些人领王府俸禄,不是吃皇粮的……待遇差距很大。

    2024-05-10
    2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