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说吉林农村有两个地名很搞笑。公主岭市农村有个“懒汉沟”,德惠农村有个“韦嘴子”。这两个名字,一听起来,就令人憋不住笑。懒汉沟,很容易使人想到,在过去那些年月,肯定是“懒”出名了的地方。可以想象:春播时,日上三竿,这屯子的男人们还躺在被窝里扯淡,就是不愿意下地里干活;夏锄时,这些懒汉们照样复制春播时的样子~整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每日里,就是一个懒;秋收时,由于荒芜了农田,没有了收成,懒汉们边想法设法的东偷一点,西赖一点,凑合着弄些过冬的粮食,勉强度日……“懒汉沟”,也就成了懒汉们的蜗居之处,也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懒汉沟”也便从此流行开来,声名鹊起。至于“苇嘴子”,估计大概因这两种可能而得名。一种是农村为了避免小孩子吃喝时污染衣物,特别给孩子带上一个“围嘴”,或许某个大户人家因“围嘴”闹了笑话,便逐渐把屯子叫起了“围嘴子”,久而久之,便演变成“苇嘴子”;一种是这地方很久很久以前很穷,老百姓吃不上饭,每日里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吃上饭,也就是“喂嘴”,漫漫地,便演变为地名“喂嘴子”,因“喂嘴子”听起来,实在是太搞笑,便利用谐音变成“苇嘴子”。哈哈哈,幽默的两个地名:“懒汉沟”和“苇嘴子”,叫起来那么幽默,听起来那么搞笑。但,它们确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或许会一直沿用下去……@胡锡进 @中国新闻网 @第一财经 @中国网 @生活时尚周刊 @新吉林网 @人民日报评论@凤凰WEEKLY官方号 @手机新浪网 回复 李争平用户 我听说吉林农村有两个地名很搞笑。公主岭市农村有个“懒汉沟”,德惠农村有个“韦嘴子”。这两个名字,一听起来,就令人憋不住笑。懒汉沟,很容易使人想到,在过去那些年月,肯定是“懒”出名了的地方。可以想象:春播时,日上三竿,这屯子的男人们还躺在被窝里扯淡,就是不愿意下地里干活;夏锄时,这些懒汉们照样复制春播时的样子~整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每日里,就是一个懒;秋收时,由于荒芜了农田,没有了收成,懒汉们边想法设法的东偷一点,西赖一点,凑合着弄些过冬的粮食,勉强度日……“懒汉沟”,也就成了懒汉们的蜗居之处,也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懒汉沟”也便从此流行开来,声名鹊起。至于“苇嘴子”,估计大概因这两种可能而得名。一种是农村为了避免小孩子吃喝时污染衣物,特别给孩子带上一个“围嘴”,或许某个大户人家因“围嘴”闹了笑话,便逐渐把屯子叫起了“围嘴子”,久而久之,便演变成“苇嘴子”;一种是这地方很久很久以前很穷,老百姓吃不上饭,每日里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吃上饭,也就是“喂嘴”,漫漫地,便演变为地名“喂嘴子”,因“喂嘴子”听起来,实在是太搞笑,便利用谐音变成“苇嘴子”。转载维或者引用理本文内容请注山明来源于芝士队们回答哈哈哈,幽默的两个地名:“懒汉沟”和“苇嘴子”,叫起来那么幽默,听起来那么搞笑。但,它们确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或许会一直沿用下去…… 2025-01-22 1楼 回复 (0) 搞笑的用户 感谢邀请,说起搞笑地名我最有发信权了,因为我们村庄的名就很让人头疼,小时候不懂,感觉跟自己没啥关系,到了上学,读初中时变成了全校师生的口头禅了,我们村庄名道不难写,可读起来挺难,以前上户口在派出所电脑上也打不出来,就把一个自拆开,成两个字,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更新,终于可以打出自己村庄名了,虽然不好听,但也记忆着一段历史,听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说,我们村以前住在我们现在村的山上,那时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水源丰富,当时山下也没种啥地,都在山上,那时候我们在山上的村庄名叫张家堡子村一直到现在,因为还有几户人家,当时山下全是森子,具体是啥植物我也不太清楚,当山上条件不好,山下放便,开始都往山下搬迁。所以起名楯(shun)子滩村,当时有写森子滩村的也有写木盾子滩的,政府部门当时就在电脑上大打的木盾子滩村,在学校便开始了,森子滩人襂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村也富了起来,隔壁的村也没在这样叫了。 2025-01-22 2楼 回复 (0) 偶很萌用户 我们这个地方的特色就是取“窑”,“沟”,“咀”等等,有一个最经典的本地笑话,古时候有个县太爷到这儿上任了,然后他闲着没事儿,就问身边的文书,这儿最经典的地名有啥呀?文书说了我们这儿有72个“咀”文书开始数着只数了70个“咀”,县太爷急性子就来了两个大耳光,文书急忙回答道还有两个“斗咀”! 2025-01-22 3楼 回复 (0) 付政嘉用户 我来说说我听过的几个搞笑地名:一、山寨派出所这个派出所是出自于山东省的一个派出所,虽然说名气叫的“山寨”了些,但是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这附近,还有一个互相呼应的风景区,叫做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未果府经芝士回答并允许不得转载干本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二、六个鸡大分对化事结文路将,计区达声县。六个鸡是位于贵州省的一个小村落,东边接着荷花村,西南边接着角冲村,邻居的名字都好听霸气,就这个村的名字,实在是接地气。而朋友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六个鸡村,在2018年的12月,还拟将列入第五批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个村主要生产烤烟、油菜还有葡萄等产物,这里还培养了大批掌握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未来说不定还是个名村。三、拉屎坳用电二平道很别阶带府,育满。拉屎拗。嗯,这个地名一念起来就稍微有点不太文雅。但是这确确实实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位于湖南省的洞口县。不知道当村民们说起这个地方来,是不是有点不太想吃饭了呢?四、马桶里先别笑,其实它是浙江省的温岭市的村名,至于这个村名的来源,不太好说,或许是由于这个村的先辈是从事马桶有关的职业从而发家致富的也不一定了。不过终究这样的地名,真的一下子就能让人记住了呢。五、黄泉路黄泉路是武汉的一条街道。光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瘆得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们,要是想到这里串个门啥的,逢人就说,我准备去黄泉路散散心,去走个亲戚朋友啥的,知道的人还会会心一笑,要是不知道的人,还真不会知道会吓成什么样子了。 2025-01-22 4楼 回复 (0) 余均霞用户 河南,河北,我们村里有一条河把我们村子里一分为二这条河从西往东,村的南面我们那里的人都习惯,称河南,也就是河的南边的意思。村的北边被称为河北,也就是本村北边的意思。到了外面给别人讲起的时候前面的人都会说我是河南的别人都会误会,以为是河南的。河北边的人呢?就会说,我是河北的,别人都误以为他真的是河北的,或者是保定的邯郸的哪儿拿的。其实这是误解的意思,只有当地的他自己知道。表达不太好,哈哈哈。你们都听出来什么了吗? 2025-01-22 5楼 回复 (0) 本宏才用户 在地图上看,在朔州市山阴、朔城、平鲁三区县的交界处,有“下面高”、“上面高”两个村子,一南一北坐落于马家河畔。“下面高”,“上面高”是两个蒙汉合璧的村名。前边“下面”、“上面”为汉语方位指称,后半部分“高”为蒙语“河流”之意。按照“上北下南”的方位规序,“上面高”就是“河的北部”,“下面高”就是“河的南部”。也就是所说的“下面高在上面高的南面,上面高在下面高的北面……”。 2025-01-22 6楼 回复 (0) 王滢颖用户 东北的地名就和东北的语言一样,充满了随意性和幽默感。大的地名一般还能保持威严,在小地方的命名上,就处处显出不同了。为了充分感受东北,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别处。芝我育士回答层,版权必究,未世经许可,己不得转载中原,河南,下面这幅图是河南某地的地名,地名起得都很规整,某家村某家村某家村,有种自古以来的感觉:我工也前事代流别东增温,音众委亲院王红。到了东北,各种坨子分种十力本象较期做热口思认己石研劳往状。一下子就把方言气息烘托出来了:接着逛地图,会发现坨子在辽东沿海一带出现频率很高啊:一个孤独的元宝坨子:就算在清新的小鹿岛上,也是各种坨子,还有一处坨子大概是因为长得不完整,叫半拉坨子:从青鱼坨子、豆腐坨不难看出,东北好像不介意以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给大地命名。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杨树沟只是常规操作:葡萄沟:小樱桃沟,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定是“小”樱桃:葫芦地:西葫芦泡…韭菜坨子:“韭菜”在东北的地图上不止出现了一次,毕竟是饺子神器:动物也可以拿来用,狍子圈:牛心坨镇:蚂蚁岛家族:耗子岛和它的朋友们。小耗子岛向西就是大耗子岛,再向西就是著名的獐子岛,獐子岛上还有一块地方叫鸭子拉屎,也不知道日常生活中会不会说“妈我去趟鸭子拉屎”:这些地名的起名规律十分天然,大概是这个岛上有獐子,就叫獐子岛;那个岛上有韭菜,所以叫韭菜坨。跟随自然的节奏嘛,很好理解。但至于下面这个烧锅水库和烧锅河……可能是这里有了烧锅之后才想起来要给这里起个名字吧…除了自然的馈赠,东北的地名还饱含了时代的烙印,进步气息十分浓郁,之前网上盛传过这样一张车票,东方红开往太阳升:这两个地名确实是存在的,东方红在黑龙江东部:在黑龙江西边的太阳升:在东北的其他地方,也可以连片红又专:喜庆的东北人还特别喜欢在地名中使用“大”字。“大”字在东北话里是一种生活气息很浓郁的副词,比如说刘大脑袋,谢大脚,等等。在地名上,也可以使用,刘大水库,可能这个水库真的很大吧:大也可以放在文首:或者还有像这种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很大的地名:总结下来,东北地名的特点就是直接!非常的直接,有啥说话,绝不磨叽。 2025-01-22 7楼 回复 (0) 禚秀丽用户 找个理由去放松一下,什么都忘掉, 2025-01-22 8楼 回复 (0) 宁夏月夜用户 搞笑谈不上,但是听后会感觉印象很深刻,“李成功”觉得像个人名,其实是村名! 2025-01-22 9楼 回复 (0) 孙听寒用户 我们这有,“漏水的田",那喽村,山叫单占灵,猴子都难爬的山!狗屁腾,一种植物腾绳捆柴火!“土山否″,一种摇摆不定的刨子! 2025-01-22 10楼 回复 (0)
我听说吉林农村有两个地名很搞笑。公主岭市农村有个“懒汉沟”,德惠农村有个“韦嘴子”。这两个名字,一听起来,就令人憋不住笑。
懒汉沟,很容易使人想到,在过去那些年月,肯定是“懒”出名了的地方。可以想象:春播时,日上三竿,这屯子的男人们还躺在被窝里扯淡,就是不愿意下地里干活;夏锄时,这些懒汉们照样复制春播时的样子~整天吃饱了睡,睡醒了吃,每日里,就是一个懒;秋收时,由于荒芜了农田,没有了收成,懒汉们边想法设法的东偷一点,西赖一点,凑合着弄些过冬的粮食,勉强度日……“懒汉沟”,也就成了懒汉们的蜗居之处,也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懒汉沟”也便从此流行开来,声名鹊起。
至于“苇嘴子”,估计大概因这两种可能而得名。一种是农村为了避免小孩子吃喝时污染衣物,特别给孩子带上一个“围嘴”,或许某个大户人家因“围嘴”闹了笑话,便逐渐把屯子叫起了“围嘴子”,久而久之,便演变成“苇嘴子”;一种是这地方很久很久以前很穷,老百姓吃不上饭,每日里大家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吃上饭,也就是“喂嘴”,漫漫地,便演变为地名“喂嘴子”,因“喂嘴子”听起来,实在是太搞笑,便利用谐音变成“苇嘴子”。
转载维或者引用理本文内容请注山明来源于芝士队们回答
哈哈哈,幽默的两个地名:“懒汉沟”和“苇嘴子”,叫起来那么幽默,听起来那么搞笑。但,它们确是实实在在的存在,或许会一直沿用下去……
感谢邀请,说起搞笑地名我最有发信权了,因为我们村庄的名就很让人头疼,小时候不懂,感觉跟自己没啥关系,到了上学,读初中时变成了全校师生的口头禅了,我们村庄名道不难写,可读起来挺难,以前上户口在派出所电脑上也打不出来,就把一个自拆开,成两个字,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手机的更新,终于可以打出自己村庄名了,虽然不好听,但也记忆着一段历史,听村里最年长的老人说,我们村以前住在我们现在村的山上,那时我们现在住的地方水源丰富,当时山下也没种啥地,都在山上,那时候我们在山上的村庄名叫张家堡子村一直到现在,因为还有几户人家,当时山下全是森子,具体是啥植物我也不太清楚,当山上条件不好,山下放便,开始都往山下搬迁。所以起名楯(shun)子滩村,当时有写森子滩村的也有写木盾子滩的,政府部门当时就在电脑上大打的木盾子滩村,在学校便开始了,森子滩人襂很,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村也富了起来,隔壁的村也没在这样叫了。
我们这个地方的特色就是取“窑”,“沟”,“咀”等等,有一个最经典的本地笑话,古时候有个县太爷到这儿上任了,然后他闲着没事儿,就问身边的文书,这儿最经典的地名有啥呀?文书说了我们这儿有72个“咀”文书开始数着只数了70个“咀”,县太爷急性子就来了两个大耳光,文书急忙回答道还有两个“斗咀”!
我来说说我听过的几个搞笑地名:
一、山寨派出所
这个派出所是出自于山东省的一个派出所,虽然说名气叫的“山寨”了些,但是实力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这附近,还有一个互相呼应的风景区,叫做水泊梁山风景名胜区。
未果府经芝士回答并允许不得转载干本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二、六个鸡
大分对化事结文路将,计区达声县。
六个鸡是位于贵州省的一个小村落,东边接着荷花村,西南边接着角冲村,邻居的名字都好听霸气,就这个村的名字,实在是接地气。而朋友们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六个鸡村,在2018年的12月,还拟将列入第五批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这个村主要生产烤烟、油菜还有葡萄等产物,这里还培养了大批掌握先进适用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具有创业致富本领的实用人才和新型农民,未来说不定还是个名村。
三、拉屎坳
用电二平道很别阶带府,育满。
拉屎拗。嗯,这个地名一念起来就稍微有点不太文雅。但是这确确实实是有这么一个地方。它位于湖南省的洞口县。不知道当村民们说起这个地方来,是不是有点不太想吃饭了呢?
四、马桶里
先别笑,其实它是浙江省的温岭市的村名,至于这个村名的来源,不太好说,或许是由于这个村的先辈是从事马桶有关的职业从而发家致富的也不一定了。不过终究这样的地名,真的一下子就能让人记住了呢。
五、黄泉路
黄泉路是武汉的一条街道。光听到这个名字,就让人瘆得慌。居住在附近的居民们,要是想到这里串个门啥的,逢人就说,我准备去黄泉路散散心,去走个亲戚朋友啥的,知道的人还会会心一笑,要是不知道的人,还真不会知道会吓成什么样子了。
河南,河北,我们村里有一条河把我们村子里一分为二这条河从西往东,村的南面我们那里的人都习惯,称河南,也就是河的南边的意思。村的北边被称为河北,也就是本村北边的意思。到了外面给别人讲起的时候前面的人都会说我是河南的别人都会误会,以为是河南的。河北边的人呢?就会说,我是河北的,别人都误以为他真的是河北的,或者是保定的邯郸的哪儿拿的。其实这是误解的意思,只有当地的他自己知道。表达不太好,哈哈哈。你们都听出来什么了吗?
在地图上看,在朔州市山阴、朔城、平鲁三区县的交界处,有“下面高”、“上面高”两个村子,一南一北坐落于马家河畔。“下面高”,“上面高”是两个蒙汉合璧的村名。前边“下面”、“上面”为汉语方位指称,后半部分“高”为蒙语“河流”之意。按照“上北下南”的方位规序,“上面高”就是“河的北部”,“下面高”就是“河的南部”。也就是所说的“下面高在上面高的南面,上面高在下面高的北面……”。
东北的地名就和东北的语言一样,充满了随意性和幽默感。
大的地名一般还能保持威严,在小地方的命名上,就处处显出不同了。
为了充分感受东北,我们可以先看一下别处。
芝我育士回答层,版权必究,未世经许可,己不得转载
中原,河南,下面这幅图是河南某地的地名,地名起得都很规整,某家村某家村某家村,有种自古以来的感觉:
我工也前事代流别东增温,音众委亲院王红。
到了东北,各种坨子
分种十力本象较期做热口思认己石研劳往状。
一下子就把方言气息烘托出来了:
接着逛地图,
会发现坨子在辽东沿海一带
出现频率很高啊:
一个孤独的元宝坨子:
就算在清新的小鹿岛上,
也是各种坨子,
还有一处坨子大概是因为长得不完整,
叫半拉坨子:
从青鱼坨子、豆腐坨不难看出,
东北好像不介意
以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给大地命名。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的。
杨树沟只是常规操作:
葡萄沟:
小樱桃沟,
也不知道为什么
一定是“小”樱桃:
葫芦地:
西葫芦泡…
韭菜坨子:
“韭菜”在东北的地图
上不止出现了一次,
毕竟是饺子神器:
动物也可以拿来用,
狍子圈:
牛心坨镇:
蚂蚁岛家族:
耗子岛和它的朋友们。
小耗子岛向西就是大耗子岛,
再向西就是著名的獐子岛,
獐子岛上还有一块地方叫鸭子拉屎,
也不知道日常生活中
会不会说“妈我去趟鸭子拉屎”:
这些地名的起名规律十分天然,
大概是这个岛上有獐子,
就叫獐子岛;
那个岛上有韭菜,所以叫韭菜坨。
跟随自然的节奏嘛,很好理解。
但至于下面这个
烧锅水库和烧锅河……
可能是这里有了烧锅之后
才想起来要给这里起个名字吧…
除了自然的馈赠,
东北的地名还饱含了时代的烙印,
进步气息十分浓郁,
之前网上盛传过这样一张车票,
东方红开往太阳升:
这两个地名确实是存在的,
东方红在黑龙江东部:
在黑龙江西边的太阳升:
在东北的其他地方,
也可以连片红又专:
喜庆的东北人
还特别喜欢在地名中使用“大”字。
“大”字在东北话里
是一种生活气息很浓郁的副词,
比如说刘大脑袋,谢大脚,等等。
在地名上,也可以使用,
刘大水库,
可能这个水库真的很大吧:
大也可以放在文首:
或者还有像这种
不知道怎么回事,也很大的地名:
总结下来,
东北地名的特点就是直接!
非常的直接,
有啥说话,绝不磨叽。
找个理由去放松一下,什么都忘掉,
搞笑谈不上,但是听后会感觉印象很深刻,“李成功”觉得像个人名,其实是村名!
我们这有,“漏水的田",那喽村,山叫单占灵,猴子都难爬的山!狗屁腾,一种植物腾绳捆柴火!“土山否″,一种摇摆不定的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