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真实经历,我快40的人了,小时候80年代家里边特别穷,爷爷原来是新四军,解放后被安置到了黑龙江绥化的一个农科院工作,后来因为经济问题被抓入狱,好像是40多块钱,爷爷被判了不到二十年,当然他是被冤枉的,后来平反了后话了,继续说家里的情况,我爸是老大,爷爷入狱期间全家被下放到哈尔滨的一个县城的农村,之后75年爸爸结婚,陆续的生下了我们三个孩子,我还有两个姐姐,家里边当时住着两间快要塌了的土房子,满墙都是裂缝和老鼠洞,我小的时候在炕上还被老鼠咬过,还好老鼠没把我吃了,感谢不杀之恩,从小我对奶奶的印象就是经常坐火车出门去外地,只要有钱或者借到钱她就出门,长大一点之后我才明白,奶奶是替爷爷打官司,一直打了八年,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从柜子里掏出一个手绢,里边都是车票,那时候的车票是硬卡板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奶奶终于胜诉了,把爷爷从监狱里解救了出来,我记不清第一次见到爷爷具体是几岁,很模糊,形象中的爷爷高大的身材,英俊的长相,识文断字,但是性格变得很不好,不接触外人,嗜酒如命,喝多了就骂人,你问见过最牛的下酒菜我告诉你,一根铁钉,一盘酱,这就是我爷爷的下酒菜,用钉子沾一下酱,放到嘴里嗦了一下,然后钉子放在酱碟子里,在拿起酒杯喝上一口白酒,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三年,直到我完全记事了,有一天听大人说,爷爷有工资了,还给找回来很多钱,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爷爷用铁钉沾酱喝酒了,当然后来我家成了村里的有钱人,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着城里的供应粮食,有米有面还有油,也真是因为这,爷爷有钱买更好的下酒菜了,酒量上涨,不到三年爷爷喝死了,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纯手工打的,望采纳。最后祝你健康快乐。 回复 智雨豪用户 说个真实经历,我快40的人了,小时候80年代家里边特别穷,爷爷原来是新四军,解放后被安置到了黑龙江绥化的一个农科院工作,后来因为经济问题被抓入狱,好像是40多块钱,爷爷被判了不到二十年,当然他是被冤枉的,后来平反了后话了,继续说家里的情况,我爸是老大,爷爷入狱期间全家被下放到哈尔滨的一个县城的农村,之后75年爸爸结婚,陆续的生下了我们三个孩子,我还有两个姐姐,家里边当时住着两间快要塌了的土房子,满墙都是裂缝和老鼠洞,我小的时候在炕上还被老鼠咬过,还好老鼠没把我吃了,感谢不杀之恩,从小我对奶奶的印象就是经常坐火车出门去外地,只要有钱或者借到钱她就出门,长大一点之后我才明白,奶奶是替爷爷打官司,一直打了八年,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从柜子里掏出一个手绢,里边都是车票,那时候的车票是硬卡板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奶奶终于胜诉了,把爷爷从监狱里解救了出来,我记不清第一次见到爷爷具体是几岁,很模糊,形象中的爷爷高大的身材,英俊的长相,识文断字,但是性格变得很不好,不接触外人,嗜酒如命,喝多了就骂人,你问见过最牛的下酒菜我告诉你,一根铁钉,一盘酱,这就是我爷爷的下酒菜,用钉子沾一下酱,放到嘴里嗦了一下,然后钉子放在酱碟子里,在拿起酒杯喝上一口白酒,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三年,直到我完全记事了,有一天听大人说,爷爷有工资了,还给找回来很多钱,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爷爷用铁钉沾酱喝酒了,当然后来我家成了村里的有钱人,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着城里的供应粮食,有米有面还有油,也真是因为这,爷爷有钱买更好的下酒菜了,酒量上涨,不到三年爷爷喝死了,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纯手工打的,望采纳。最后祝你健康快乐。 2025-01-23 1楼 回复 (0) 黄识途用户 别人不说,拿我自己开说。一个人喜欢喝酒还真与下酒菜孬好没有关系,喝酒的人不图菜孬好,酒好点就罢了。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有的老头喜欢喝酒,那个时候村里的小卖部卖的酒还是散的,要多少给打多少,爱喝酒的老头去到后要2毛钱的酒,一小端子,倒在小碗里,小老头一口喝下,然后一只手紧捂嘴巴(是为了不让酒味跑走),静止一两分钟,然后去盐缸旁边捡一个眼里放在嘴里,很得意舒服。转载或者引用听天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省事之回答我现在有喜欢喝杯,菜孬好都行,下面给朋友们看看我自己一人在家喝酒都吃啥下酒菜。咸鸭蛋配酒,这对我来说在没有菜的情况下算是上等的下酒菜,这一个咸鸭蛋分两次吃,每次我能喝半斤白酒。我农村出身,从小爱吃咸菜棒子,喝酒吃咸菜棒子最对味,没有其他,我用咸菜棒子照样下半斤。下部比公较即治,七济算千京。我感觉花生米就是为了迎合酒才有的美食,喝酒没有比炸花生米更搭配的菜,一口酒一粒花生米,回味无穷。一块红豆腐乳,一根黄瓜,一头大蒜,我也能喝的昏天暗地。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真豪爽不错,但是我感觉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喝点白酒,不需要什么好的菜,最简单的酒可以,一口酒,一口咸菜,再来一粒花生米,思考人生、人事、生活,得劲的很。小编我是山东大汉,家住山东临沂,自己一人正常一顿喝半斤酒很轻松,无酒瘾,喝不喝都行,喝多就睡觉,不闹腾,欢迎各位与朋友一起喝酒、畅谈人生。 2025-01-23 2楼 回复 (0) 邹佩琪用户 最牛的下酒菜啊!看了半天了,说的都是几十年前困难时期的事儿,我讲个我前几天见到的,也是爷爷辈的事。前几天不是去玩了吗?我坐火车去的,我买的硬座,过道那边坐着的是一家子,一老两少一幼,老爷爷差不多得70来岁,小孙子很小,两三岁的样子,那对夫妻就不说了,下边基本没他们什么事。版权归芝士回答网事站四或原作者所对的各有这老头拿出瓶小牛二,也没用杯子,滋溜一口。桌子上也没看到菜,这时儿媳妇给拿出一小包鱼皮花生豆,小孩子看到吃的就抢过去抓了一个就放嘴里了,他妈还说着,给爷爷吃,爷爷喝酒辣。你们猜怎么着,小孩突然把嘴里的花生豆吐出来了,嘿嘿,只剩下花生豆了,外面的糖衣没了,老头捻起来就放嘴里了,一边嚼一遍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知道爷爷吃不了糖,好,我乖孙子吃糖,爷爷吃豆!他时民自你又建九每积声完元观矿。这下酒菜怎么样?你知道我当时的感觉吗?我当时竟然想的是我也想喝口酒,吃个豆.当然,要带糖衣的! 2025-01-23 3楼 回复 (0) 张亦驰用户 最牛的下酒菜,没有之一,不服来战😒 2025-01-23 4楼 回复 (0) 侯春莉用户 95年过年的时候在甘肃一个小县城的秦岭大山里,我跟当地的五六个朋友凑到一起喝酒,当时也没啥菜,一碗辣椒炒豆豉,一锅萝卜炖的肉,四瓶全兴大曲,喝的迷迷糊糊,当时也没觉得啥不对,吃着就感觉肉的腥味重,还嚼不动。后来才知道是山里捎过来的熊肉🐻。听说是老乡进山背柴,回来在桥上遇到熊了,跑不赢,索性一头撞上去,熊一扒拉,一起掉下河里,赶巧熊摔倒垫底,不能动,人还好,摸下柴刀几下干掉,捡了个大漏。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 2025-01-23 5楼 回复 (0) 刘振宝用户 八十年代在我的印象中是如此的纯粹和热烈,一切的一切包括喝酒。当时农村考取大学的不多,算是鲤鱼跳龙门。因家境贫穷只能选师范类,看中的是那每月15元的补助。恰好班中有一同学,高中也是一个班的,关系特铁的那种,要命的是我俩都喜欢喝酒!芝发士回在答见,版权米必究,未经许可却,不得转载喜欢踢球的我饭量自然大,补助金中还要抠出点买喜爱的书籍或看个5分一场的电影,经济状况自然是捉襟见肘,窘态频现。但我和那哥们喜欢喝酒,而且酒量还不错。记得那时有52度的乙级大曲,两瓶就要2元大洋!哪还有钱置下酒菜?无奈只得每人一包几分钱的榨菜,用开水冲在打饭的碗里。榨菜成了下酒的“硬莱”,而那冲泡的开水便成了鲜美的汤了。两人还要划拳,气氛异常热烈……是他说得当全命长根几先据口世共儿验。我那位朋友现在是大学教授,我们还经常一起见面喝酒,每每谈起大学时喝酒的场景,均不胜感慨,那实在是种极其美好的回忆!很多的时候,我面对高脚杯里流溢的红酒,面对满桌的菜,仍不时会回想起当年的青葱岁月,并进而感慨:现在的生活多好,要珍惜啊! 2025-01-23 6楼 回复 (0) 罗悦可用户 90年左右,隔壁村有头牛打架死了,俺老汉买了几斤,在堂屋(客厅)用的三角铸铁小柴火炉,架的双耳铁锅(放桌上的),现在想来应该算干锅,那味道至今回味。30年了,期间我和我爸都做过几次,实在做不出来当时的味道。有点文不对题,但是实在印象深刻,忍不住馋馋你们。 2025-01-23 7楼 回复 (0) 袁嘉穗用户 全是硬菜 2025-01-23 8楼 回复 (0) 介炫明用户 我没见过最牛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家人在盘锦吃了一顿酱猪尾巴,喝羊汤。小店不大不小,座无虚席,值得说明的是就一道菜,一个汤。大盘大盘的猪尾巴,那叫一个大,那叫一个红,那叫一个肥,人们戴着一次性手套统统抱着啃。满桌都是油,满手都是腻,满嘴巴都是光亮。人们推杯换盏,吆五喝六。别有一番情调啊 2025-01-23 9楼 回复 (0) 薩支天用户 我的最棒的一顿下酒菜是在娄山关吃的,那是1995年的初夏,我和两个工友在贵阳办事,中间需要等待一周,与是到了遵义看房,看完之后不过瘾,又到了娄山关。那时的娄山关只有一栋检查站的房子,一楼厅堂是站长夫人兼开的一个小饭铺,虽是夏天但山上很凉快,就在取暖的炉子上吃的贵州型麻辣火锅(广东人叫打边炉),三人吃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还有一只鼲子(状如小狐狸的小兽),喝了三瓶白酒,才150元钱。 2025-01-23 10楼 回复 (0)
说个真实经历,我快40的人了,小时候80年代家里边特别穷,爷爷原来是新四军,解放后被安置到了黑龙江绥化的一个农科院工作,后来因为经济问题被抓入狱,好像是40多块钱,爷爷被判了不到二十年,当然他是被冤枉的,后来平反了后话了,继续说家里的情况,我爸是老大,爷爷入狱期间全家被下放到哈尔滨的一个县城的农村,之后75年爸爸结婚,陆续的生下了我们三个孩子,我还有两个姐姐,家里边当时住着两间快要塌了的土房子,满墙都是裂缝和老鼠洞,我小的时候在炕上还被老鼠咬过,还好老鼠没把我吃了,感谢不杀之恩,从小我对奶奶的印象就是经常坐火车出门去外地,只要有钱或者借到钱她就出门,长大一点之后我才明白,奶奶是替爷爷打官司,一直打了八年,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奶奶从柜子里掏出一个手绢,里边都是车票,那时候的车票是硬卡板的,皇天不负有心人,奶奶终于胜诉了,把爷爷从监狱里解救了出来,我记不清第一次见到爷爷具体是几岁,很模糊,形象中的爷爷高大的身材,英俊的长相,识文断字,但是性格变得很不好,不接触外人,嗜酒如命,喝多了就骂人,你问见过最牛的下酒菜我告诉你,一根铁钉,一盘酱,这就是我爷爷的下酒菜,用钉子沾一下酱,放到嘴里嗦了一下,然后钉子放在酱碟子里,在拿起酒杯喝上一口白酒,这种情况持续了两三年,直到我完全记事了,有一天听大人说,爷爷有工资了,还给找回来很多钱,从那之后再也没见过爷爷用铁钉沾酱喝酒了,当然后来我家成了村里的有钱人,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吃着城里的供应粮食,有米有面还有油,也真是因为这,爷爷有钱买更好的下酒菜了,酒量上涨,不到三年爷爷喝死了,以上是我的亲身经历,纯手工打的,望采纳。最后祝你健康快乐。
别人不说,拿我自己开说。
一个人喜欢喝酒还真与下酒菜孬好没有关系,喝酒的人不图菜孬好,酒好点就罢了。
我记得小时候在农村,有的老头喜欢喝酒,那个时候村里的小卖部卖的酒还是散的,要多少给打多少,爱喝酒的老头去到后要2毛钱的酒,一小端子,倒在小碗里,小老头一口喝下,然后一只手紧捂嘴巴(是为了不让酒味跑走),静止一两分钟,然后去盐缸旁边捡一个眼里放在嘴里,很得意舒服。
转载或者引用听天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省事之回答
我现在有喜欢喝杯,菜孬好都行,下面给朋友们看看我自己一人在家喝酒都吃啥下酒菜。咸鸭蛋配酒,这对我来说在没有菜的情况下算是上等的下酒菜,这一个咸鸭蛋分两次吃,每次我能喝半斤白酒。我农村出身,从小爱吃咸菜棒子,喝酒吃咸菜棒子最对味,没有其他,我用咸菜棒子照样下半斤。
下部比公较即治,七济算千京。
我感觉花生米就是为了迎合酒才有的美食,喝酒没有比炸花生米更搭配的菜,一口酒一粒花生米,回味无穷。一块红豆腐乳,一根黄瓜,一头大蒜,我也能喝的昏天暗地。
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真豪爽不错,但是我感觉自己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喝点白酒,不需要什么好的菜,最简单的酒可以,一口酒,一口咸菜,再来一粒花生米,思考人生、人事、生活,得劲的很。
小编我是山东大汉,家住山东临沂,自己一人正常一顿喝半斤酒很轻松,无酒瘾,喝不喝都行,喝多就睡觉,不闹腾,欢迎各位与朋友一起喝酒、畅谈人生。
最牛的下酒菜啊!
看了半天了,说的都是几十年前困难时期的事儿,我讲个我前几天见到的,也是爷爷辈的事。
前几天不是去玩了吗?我坐火车去的,我买的硬座,过道那边坐着的是一家子,一老两少一幼,老爷爷差不多得70来岁,小孙子很小,两三岁的样子,那对夫妻就不说了,下边基本没他们什么事。
版权归芝士回答网事站四或原作者所对的各有
这老头拿出瓶小牛二,也没用杯子,滋溜一口。桌子上也没看到菜,这时儿媳妇给拿出一小包鱼皮花生豆,小孩子看到吃的就抢过去抓了一个就放嘴里了,他妈还说着,给爷爷吃,爷爷喝酒辣。
你们猜怎么着,小孩突然把嘴里的花生豆吐出来了,嘿嘿,只剩下花生豆了,外面的糖衣没了,老头捻起来就放嘴里了,一边嚼一遍摸着孩子的头笑着说:知道爷爷吃不了糖,好,我乖孙子吃糖,爷爷吃豆!
他时民自你又建九每积声完元观矿。
这下酒菜怎么样?
你知道我当时的感觉吗?
我当时竟然想的是我也想喝口酒,吃个豆.当然,要带糖衣的!
最牛的下酒菜,没有之一,不服来战😒
95年过年的时候在甘肃一个小县城的秦岭大山里,我跟当地的五六个朋友凑到一起喝酒,当时也没啥菜,一碗辣椒炒豆豉,一锅萝卜炖的肉,四瓶全兴大曲,喝的迷迷糊糊,当时也没觉得啥不对,吃着就感觉肉的腥味重,还嚼不动。后来才知道是山里捎过来的熊肉🐻。听说是老乡进山背柴,回来在桥上遇到熊了,跑不赢,索性一头撞上去,熊一扒拉,一起掉下河里,赶巧熊摔倒垫底,不能动,人还好,摸下柴刀几下干掉,捡了个大漏。我们也跟着沾了光,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敢想的事😜😜😜
八十年代在我的印象中是如此的纯粹和热烈,一切的一切包括喝酒。
当时农村考取大学的不多,算是鲤鱼跳龙门。因家境贫穷只能选师范类,看中的是那每月15元的补助。
恰好班中有一同学,高中也是一个班的,关系特铁的那种,要命的是我俩都喜欢喝酒!
芝发士回在答见,版权米必究,未经许可却,不得转载
喜欢踢球的我饭量自然大,补助金中还要抠出点买喜爱的书籍或看个5分一场的电影,经济状况自然是捉襟见肘,窘态频现。
但我和那哥们喜欢喝酒,而且酒量还不错。记得那时有52度的乙级大曲,两瓶就要2元大洋!哪还有钱置下酒菜?无奈只得每人一包几分钱的榨菜,用开水冲在打饭的碗里。榨菜成了下酒的“硬莱”,而那冲泡的开水便成了鲜美的汤了。两人还要划拳,气氛异常热烈……
是他说得当全命长根几先据口世共儿验。
我那位朋友现在是大学教授,我们还经常一起见面喝酒,每每谈起大学时喝酒的场景,均不胜感慨,那实在是种极其美好的回忆!
很多的时候,我面对高脚杯里流溢的红酒,面对满桌的菜,仍不时会回想起当年的青葱岁月,并进而感慨:现在的生活多好,要珍惜啊!
90年左右,隔壁村有头牛打架死了,俺老汉买了几斤,在堂屋(客厅)用的三角铸铁小柴火炉,架的双耳铁锅(放桌上的),现在想来应该算干锅,那味道至今回味。30年了,期间我和我爸都做过几次,实在做不出来当时的味道。有点文不对题,但是实在印象深刻,忍不住馋馋你们。
全是硬菜
我没见过最牛的,有一次我和我的家人在盘锦吃了一顿酱猪尾巴,喝羊汤。小店不大不小,座无虚席,值得说明的是就一道菜,一个汤。大盘大盘的猪尾巴,那叫一个大,那叫一个红,那叫一个肥,人们戴着一次性手套统统抱着啃。满桌都是油,满手都是腻,满嘴巴都是光亮。人们推杯换盏,吆五喝六。别有一番情调啊
我的最棒的一顿下酒菜是在娄山关吃的,那是1995年的初夏,我和两个工友在贵阳办事,中间需要等待一周,与是到了遵义看房,看完之后不过瘾,又到了娄山关。那时的娄山关只有一栋检查站的房子,一楼厅堂是站长夫人兼开的一个小饭铺,虽是夏天但山上很凉快,就在取暖的炉子上吃的贵州型麻辣火锅(广东人叫打边炉),三人吃了一只野鸡、一只野兔、还有一只鼲子(状如小狐狸的小兽),喝了三瓶白酒,才150元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