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业补助都在增加,为何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每年农业补助都在增加,为何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了?
谢谢邀请!目前,确实出现了题目所说的现象,虽然农业补贴逐年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逐渐减少。小编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或者出现负增长,导致一些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其他行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编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 一是补贴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距离拉大。什么意思?就是说有些补贴补给大户,补给家庭农场,补给合作社,而真正处于劣势的小散种地户得到的补贴十分有限,进而导致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这或许是离开土地的原因之一。二是思想观念的原因。一些年轻人离开土地和补贴没关系,而是他们不喜欢种地,向往外面的世界的思想观念起作用,导致这些年轻人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或者创业。三是粮价低迷导致一些农民离开土地。近一段时间,很多网友留言说种地不挣钱,处于都想干点别的,却找不到什么可干的尴尬境地,当他们一旦有了方向,就会离开土地,进入别的行业。这里只说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原因使然。朋友们,以上为个人见解,难免偏颇,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谢谢大家!

回复
  • 罗凉音用户

    谢谢邀请!目前,确实出现了题目所说的现象,虽然农业补贴逐年增加,从事农业生产的人逐渐减少。

    小编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的收入增长缓慢,或者出现负增长,导致一些农民离开土地,走向其他行业。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小编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 :

    一是补贴的马太效应导致收入距离拉大。什么意思?就是说有些补贴补给大户,补给家庭农场,补给合作社,而真正处于劣势的小散种地户得到的补贴十分有限,进而导致富的越富,穷的越穷,这或许是离开土地的原因之一。

    转拉维载或者引用本红文主使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二是思想观念的原因。一些年轻人离开土地和补贴没关系,而是他们不喜欢种地,向往外面的世界的思想观念起作用,导致这些年轻人离开土地,到城市打工或者创业。三是粮价低迷导致一些农民离开土地。近一段时间,很多网友留言说种地不挣钱,处于都想干点别的,却找不到什么可干的尴尬境地,当他们一旦有了方向,就会离开土地,进入别的行业。

    这里只说了以上三个主要原因,应该还有其他原因使然。朋友们,以上为个人见解,难免偏颇,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文章上方“关注”!谢谢大家!

    中而应还天全第向,想九非养圆红。

    2024-05-10
    1楼
    回复
  • 张夜白用户

    谢邀!“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发展水平非常不平衡。因此,国家在农业生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以期能够帮助从事农业的人生活得更好。但是,近些年来,即便是国家每年对农业的补助都在增加,但是起到的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呢?坤鹏论认为,谈及原因还得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

    1.物价上涨,但农产品出现滞销

    自2008年爆发经济危机以来,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的物价都不同程度的上涨,但是农产品的价格却一直居低不上。由于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薄弱,对市场经济缺乏判断力,在农村辛勤劳作一年时间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可能会出现滞销的状况。只要农产品出现滞销现象,就会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损耗,而农产品滞销所造成的损耗仅仅靠国家拨放的农业补贴是远远不能弥补的。试想一下,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农产品却因为各种因素出现了滞销的现象,肯定会严重打击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因此,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便自然而然的减少了。

    未经芝士回答允火许不细得转载本文内使容,严否则将视为侵只权

    2.年轻人顾及“形象”,不去种地

    工部二全质知花,真史候。

    在现如今这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80后、90后的人群,基本上很少在家种地。因为在他们心里,农民仍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阶级,是社会地位不高的一个形象。大概很多人在提到农民的时候,脑海中呈现的一般是脏、穷、累的形象。而80后、90后是特立独行的人,他们喜欢追逐潮流,从事与农业相关的事基本上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

    和经当原很代直较论几九区,给压需算布委。

    3.外出打工的收入更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今很多农民更多的是倾向于外出打工而不是在家务农。即便是他们在城里打工会生活得生活有苦又累,他们也会选择留在城市。其主要原因是进城打工的收入比在家里种地的收入要高很多。对于农民来说,从事农业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想要依靠种地赚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因此,即使每年的农业补助在增加,从事农业的人也变得越来越少。

    4.“真农民”在逐渐消失

    现在村子里的人大概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真农民”,即常年住在村子里,年纪在四五十岁之间的人。他们是真正的依靠务农来维持生活。第二类是“半农民”,即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主要是一些年轻人,基本上没种过地,他们的收入来源于城里的打工收入。这些人一般只是在春节期间回村里住几天。第三类是“假农民”,即户籍在农村,但家早已安在城里的人。包括一些常年在外务工的人员、一些读过大学在城里工作的人,以及一些在城里经商做生意的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真农民”正在逐渐消失。正是由于“真农民”的消失,就使得真正从事农业的人变得越来越少。因此,即使农业补贴再多,也刺激不了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欲望。

    2024-05-10
    2楼
    回复
  • 蓝幽冥用户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分两个方面回答。

    第一,关于农业补助。确实每年都在增加。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保障战略实施的,就必须要加大投入。文件指出,要确保财政投入持续增长,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财政投入既要“真金白银”,也要“四两拨千斤”,撬动更多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振兴。

    其实,中央以及各级政府加大对三农的投入,不仅仅是2018年。早在2004年,中央发布惠农扶农的中央一号文件,至今,已经连续15个的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扶持农业的补助补贴方面持续增加。这个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未中经根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只内容写,否则将会视为侵权

    第二,从事农业的人,应该一分为二来看。你所说的少,应该指的是种田的人少了,农民变少了。这个是正常发展态势。随着农业新科技的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推进,互联网农业、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各地的规模化农业生产已经形成,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具体人员,将会越来越少。

    过去很多单家独户的小农生产,已经进化为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的规模生产。现在的农民,已经逐步走向职业化,成为新型职业农民。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农业生产已经不再需要密集的人力,而是转移到物流、加工、包装等更相关行业了。

    但是,各领域加入农业的社会投资越来越多。这一点,可以广西南宁市武鸣区的沃柑发展为例。近两三年,武鸣的沃柑种植面积从无到有,快速扩张到目前的30多万亩,成为全国最大沃柑基地;土地承包金从每亩几百到一两千元,还是抢手。这其中,就是大量的社会投资进来带动形成的产业效应,很多地产、医药、建筑的老板纷纷到武鸣圈地种果了。

    农业是一个朝阳产业,有吃有看有玩有拿,已经延伸到二产、三产了。现在这么多人投资农业,也不奇怪了。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桂农通“。感谢您的点赞支持。

    的以年量把最直期白,半省圆。

    2024-05-10
    3楼
    回复
  • 常见阳用户

    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意味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是好事情。1978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1.7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17.92%。2001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4.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37.66%。2016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8.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是57.35%。

    相信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农业生产效率会进一步提升,从事农业的人会进一步减少,农业也会一步步变强。

    以养殖业为例,2017年规模化率达到58%,比2012年提高9个百分点;奶牛平均单产由5.6吨增加到7吨,MSY(平均每头母猪年提供肥猪数)由13.4头上升到16头。但和养殖强国比还差很多,我们需要升级到设备养猪,融合信息化、自动化技术、人工智能,这样才能继续大幅提升养殖效率。只是如此一来,用人数量会出现下降。

    芝士回答,亲五版权必究,未经许可,不火况越得转载

    总之,农业补助越多,越能推协农业的产业化经营,这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提升,当然从事农业的人越来越少。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2024-05-10
    4楼
    回复
  • 孔锐利用户

    每年的农业补助是在增加,可是增加的这点钱还赶不上现在的化肥种子增加的多呢。人工成本,机械成本也都在增加,这几年人工成本增加每年都以10元增加,别看这十元,一天的钱现在都是能用机器的都是尽量少用,机器比人工还便宜点。为何越来越少,主要是不挣钱,没出路,风调雨顺还可以,有个自然灾害的就得赔钱。

    2024-05-10
    5楼
    回复
  • 杨燚华用户

    农业就是一个大坑,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只是停留在文件上,得到的补贴,根本弥补不了粮食降价空间,人工费的成倍增长,化肥的增长,农药的增长,都让农民痛心,种每亩不过300元,不种地闲置又心痛,农民多数是老人,都有恋地情节,但是也非常无奈,没钱挣,人老了,病多了,去一次医院,做个检查,两年地里的收入还不够,也有年轻人热情满满的回家包地种,但过不了2年,都跑路了,因为与国家所报道的不同,各种补贴拿不到,把打工挣的钱,赔光了,只好在出去打工挣钱,我也一样在外打工多年,有了积蓄回家包地,,到现在只有伤感,钱赔光了,心伤透了,最让人琢磨不透的,是农业局领导的话,没有这些补贴,媒体理解错误,咱县不是试点,你不符合规定拿补贴,我在种一年,也要打算跑路了!

    2024-05-10
    6楼
    回复
  • 星宫昊芸用户

    对于农民的问题我真的想发言,现在农业补助是增加了,却远远弥补不了农民因为粮食降价带来的损失。不用说别的就拿大豆来说,加入世贸以后为了农民不受冲击,国家收购大豆,用这个办法提高豆价格,当时国家的收购价是两块四毛钱,农民卖给小贩子是两块二毛左右。可是此时的外国大豆像潮水样涌入。没有几年,国家便承受不住。便决定放开价格把钱补贴给农民,但承诺每斤大豆达到两块四,如果市场不到两块四国家给补贴到两块四。可是随着大豆的价格继续下跌,国家给的补助只停留在一百多块,没有继续增加。现在农民卖给小贩子价格不到一块七。种地的利润越来越微薄。而人工的价格这些年却涨很快,原先一个工三五十块钱,现在每个工最低百八十,高的好几百。你说农民还种地干什么。现在种地的多数是五六十岁不能出去打工的老农民。四十岁左右的都不多,二三十几乎没有。农民抛弃土地成了不可逆转趋势。

    2024-05-10
    7楼
    回复
  • 黄羡庭用户

    虽然说补贴在增加,也有一部分被蛀虫盗走,在一个种地成本也比以前高了,风险就增加不少,年轻人进城都不愿种地,所以种地也就剩下七零后以前的农民虽着岁数的增加有的也就不愿种地了,在者种地不挣钱所以以后种地的人会越来越少。

    2024-05-10
    8楼
    回复
  • 彭睿辰用户

    在新世纪以前,我国主要以第一产业农业为主,而且从事农业的人员主要以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生的人员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更多的年轻人选择到更有发展潜力的城市中去工作。虽然农业补助在增加,但年轻人的观念始终认为从事其他行业要比从事农业更有发展前途。另外,我国现在发展的是创新农业,农业生产结合了许多创新科技技术,不再是以前的粗犷人员密集型农业,更少的从业人员却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效率,所以综上所述我国农业补助增加,从事农业人员减少的原因是新一代年轻人观念的转变,以及新型农业不再需要过多的从业人员。

    2024-05-10
    9楼
    回复
  • 沃震博用户

    其实农民一年下来也是很辛苦的,尤其是现在农业机械化还相对落后,很多工作要人工去完成,人口成本及生产资料成本增加,农产品销路滞后,价格低,一年下来根本挣不了什么钱,还不如出去打工,所以不当农民只是表象,如果收入不错,相信很多农民还是愿意给自己当老板的。

    2024-05-10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