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四句诗用了五个地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四句诗用了五个地名,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诗写得浅显如话,不用解释就能基本看明白。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半个月亮在峨眉山上升起。月亮的倒影在平羌的江河中,好像随水在流动。乘船趁着月色在清溪始发,向着三峡航行。我思念的人啊见不着,非得人亲自下渝州去找。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在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样连用五个地名,在唐诗中是看不到的。这首诗在连用地名上构思精巧,地名连着景物,季节。意象流动,清朗秀美。视觉从人的仰视到俯视,事情从开始到终结,结构就像诗中的平羌江水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流入清空,流入虚远。细细品味,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的好处就是,简直妙不可言。再读一次这首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回复
  • 宋唯嘉用户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这首诗写得浅显如话,不用解释就能基本看明白。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半个月亮在峨眉山上升起。月亮的倒影在平羌的江河中,好像随水在流动。乘船趁着月色在清溪始发,向着三峡航行。我思念的人啊见不着,非得人亲自下渝州去找。

    这首诗的特殊之处在连用了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这样连用五个地名,在唐诗中是看不到的。这首诗在连用地名上构思精巧,地名连着景物,季节。意象流动,清朗秀美。视觉从人的仰视到俯视,事情从开始到终结,结构就像诗中的平羌江水一样,在不停地流动着。流入清空,流入虚远。细细品味,这首诗连用五个地名的好处就是,简直妙不可言。再读一次这首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芝士个铁回改答,加版权必究,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2025-01-23
    1楼
    回复
  • 许彦灵用户

    绝句只有四句,七绝只有二十八个字,一般来说,在这么短的篇幅里表现时空的变化是很受限制的。然而,李白的经典七绝《峨眉山月歌》,却连用了五个地名,短短的二十八个字中,在时间与空间中自由驰骋,写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千古名篇。

    峨眉山月歌

    李白

    芝士回答,版权必究,未除经许可,不得在从现转专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一而理原程料北增花信非技省精写状听。

    这首诗二十八字,李白依次写了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处地名,占了十二个字,这在唐人万首绝句中是绝无仅有的,在历史上也没有见过可称经典的同类诗作。

    当然,这首诗的经典之处不仅仅是因为它用了五个地名,还有它那清朗秀美的意境,流畅自然的语言,新颖精巧的构思。

    大工日正图将类群广段拉音半,克标写参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先写仰视之景,见青山吐月,意境优美。然后是俯视之景,月影入江,随江水流动。月影是不会动的,但行船的时候,月影相对船不动,相对天地就是动的,影入平羌江水流,不仅写出了秋江映月的优美意境,还暗点行船之事,空灵入妙。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最后这两句,从上一句“流”字来,写得诗情流动,清溪、三峡、渝州,千里行船,千里“思君”,诗人的情感,诗人的语言,就像江水一样流动,真是深得“流”字之妙。

    这首诗,思入清空,响流虚远,灵机逸韵,这样的诗,非李白不能为。对于李白这样的天才,除了叹服,还是叹服!努力有用的话,还要天才干什么?

    《瓯北诗话》评:李太白“峨眉山月半轮秋”云云,四句中用五地名,毫不见堆垛之迹,此则浩气喷薄,如神龙行空,不可捉摸,非后人所能模仿也。

    答者 | 谢小楼

    2025-01-23
    2楼
    回复
  • 心不弃用户

    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李白的两句诗:

    《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芝的士回答,版权必究切,样未经许可会,不得转民载

    呵呵,现实生活中仕途羁绊、郁郁不得志的李白只有在其诗域中才可自由驰骋、随性发挥,其诗句从河到海、从地到天,纵横恣意,其思域之广、气宇之大,古今第一人啊!一部诗作中五个地名不算啥,是李白超级游侠个性的主要特征罢了。

    2025-01-23
    3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