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的,占据朝堂主要发言权?

长孙无忌是如何巩固自己的势力的,占据朝堂主要发言权?
长孙无忌,字辅机,生于隋开皇十四年,殁于唐显庆四年(594年—659年),最后的关陇贵族大佬。父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唐太宗文德皇后同母兄,恒山王承乾、濮王泰、高宗治母舅,唐太宗肱骨大臣,玄武门之变主要推手。长孙氏,出自北魏皇族,道武帝拓跋硅伯祖父拓跋嵩之后,世代为北魏、北周、隋士族高门,关陇军事贵族。十一世至长孙晟,仕隋为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右骁卫将军,多谋略,文武双全,数度出使突厥,以高超外交手段降服突厥各部,突厥贵族尊称其为“落雕都督”。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前妻所生嫡子长孙安业(新唐书曰长孙无宪)将继母高氏及幼弟长孙无忌并其妹长孙氏赶出家门,幸得舅父高士廉援手,接至自己家中抚养,细心照料,情义深厚,恩同父子。及至稍长,长孙无忌勤奋好学,博通文史,颇有计谋,并以布衣身份结识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交往甚多,亲善异于常人。舅父高士廉亦以为李世民志非常人,才华出众。同时得知长孙氏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李世民之母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睿智大气,品德优秀,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但是婚约将成时,长孙晟突然去世,长孙无忌兄妹寄居高家生活,一直未完成婚约。大业九年(613年),高士廉决心完成长孙晟旧愿,依礼制,将外甥女长孙氏嫁于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长孙无忌于李世民,在好友、心腹、助手之外,又多了姻亲一层关系。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攻克长安,长孙无忌于李渊渡河时往见,并封授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敦煌公(秦国公、赵国公)李世民,跟随征伐,参与机密,为李世民心腹第一,累迁比部郎中,授上党县公。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受隋恭帝禅,建唐,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终武德一世,高祖三子为争夺大权,明争暗斗,倾轧不已。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功勋卓著,高祖封授秦王“天策上将”,许其建天策上将府,自置官属,陕西以东皆由秦王处置,长孙无忌成为天策府重要成员。李世民威望日隆,引起太子李建成极度不安及恐惧,为抗衡秦王的威胁,太子联合齐王李元吉,共同谋划,意图谋害秦王。至武德九年(626年),双方斗争已趋白热化。天策府谋士,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忧心忡忡,担心大祸将临头,与长孙无忌谋划,力谏秦王“行周公之事,安定国家”,长孙无忌甚为赞同,联合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向秦王进言,晓以利害,先发制人,诛杀太子、齐王。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逼迫高祖禅位,于九月登基,即皇帝位,便是唐太宗。长孙无忌以功先授太子左庶子,并进位左武侯大将军。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评定辅佐创业功臣,长孙无忌被定为第一,晋封齐国公,授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实封一千三百户。以功臣、勋戚、国舅身份,进入大唐最高权力中心。后因长孙皇后极力劝说,自己也担忧恩宠过度、权势过盛,带来后患,数辞相位,改任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创业元勋,赐一子为郡公。贞观七年(633年),长孙无忌授为司空,数次上表推辞被驳回,唐太宗下诏,追思自己创业艰辛,及长孙无忌的佐命功绩,表示授官不以亲疏,乃以才德准,长孙无忌受太宗恩宠,再度进入大唐最高权力层,贞观十一年(637年)授世袭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贞观十六年(642年)授司徒,达到了臣子的巅峰,掌握相权二十余年,门生故旧遍及天下。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怀念当年金戈铁马,纵横天下的辉煌往事,挂念老臣,绘二十四功臣图像悬于凌烟阁,时常往观,长孙无忌位列第一。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长孙无忌会同房玄龄、萧瑀、李勣,领大理寺、中书门下,审讯自己的长外甥。此时长孙无忌已经是浸淫权力中心数十年的超级官僚,对于大唐下一代继承人的选择,他一来有着身份上的优势,二来朝廷上的地位也无人能及。在太子谋反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力主废李承乾,并在剩余两个外甥的继立选择上,长孙无忌考虑魏王泰从小聪明绝伦,诗文俱佳,并喜好经籍、舆地之学,置文学馆,士人文武纷投门下,政治势力已成。且魏王恃才不恭,对于自己只是虚加应付,假使魏王继位,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党羽,绝不是舅父,至多在虚衔地位上敷衍一下自己,所以长孙无忌不愿魏王为太子。 而晋王治,素来柔弱斯文,仁孝听话,对于母舅也十分的依赖与尊重。长孙无忌作为大唐开国元勋,太宗佐命大臣,自然希望太宗百年后,贞观年间内外政策能长久延续下去,贞观老臣才能继续执掌大权。这样,一个仁孝、懦弱的皇帝,才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们的选择。在唐太宗废黜太子,同时剥脱魏王继位资格的同时,长孙无忌促使太宗立晋王治为太子,亲手提携自己的外甥登上太子之位,并在太宗立太子治之后觉得太子文弱不类己,思想一度动摇,想改立英武类己的第三子吴王恪(隋炀帝外孙)之时,坚决反对并慷慨陈词:“太子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终使太宗作罢,由此获得了太子的感激涕零。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治继位,即高宗皇帝,长孙无忌授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持朝政,“定策顾命元勋”当之无愧。自贞观中后期,至高宗永徽六年(655年),长孙无忌为皇帝之下实际第一人,长期辅佐太宗、高宗两代帝王,处于权力顶层数十年,掌握大权。尤其是在更换太子之事中,长孙无忌从私心出发,为维系权势不坠,极力维护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摒弃魏王泰,选择晋王治,得到太子治衷心感激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权位更增加一层保障,并大大巩固了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太宗崩逝之后的朝政发言权。永徽初年,大唐的实际执政者,是长孙无忌,以元舅、贵戚、勋臣身份,辅佐高宗,牢牢掌握了大权。并通过“荆王元景谋反案”、“驸马房遗爱谋反案”,打击政敌,排除异己,高祖第六子荆王李元景,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太宗堂弟江夏王李道宗,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第十七女高阳公主,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之子、太宗之婿柴令武,高祖之婿执失思力、薛万彻,太宗之婿,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皆受牵连,或处斩,赐死,或流放,关陇新旧贵族的血腥争斗,达到了顶点。吴王恪死前,曾诅咒:“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一语成谶,已消灭所有政敌,权力膨胀的长孙无忌,没有料想到自己一直关爱有加,忠心辅佐的外甥,对于自己的操控已经隐隐生出了不满及戒心,皇权的排他性之下,至亲也会反目。一生经历无数风浪险恶,历仕三朝,登相位三十余年,身为关陇贵族集团第一人的长孙无忌,最终却败给了来自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一个木材商人女儿之手。或者,确切的说,是败给了新兴平民出身官僚群体,及背后的皇权支持之下,而这,已不是本篇问答所涉及的范围了。 

回复
  • 郑雨石用户

    长孙无忌,字辅机,生于隋开皇十四年,殁于唐显庆四年(594年—659年),最后的关陇贵族大佬。父隋右骁卫将军长孙晟,母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唐太宗文德皇后同母兄,恒山王承乾、濮王泰、高宗治母舅,唐太宗肱骨大臣,玄武门之变主要推手。

    长孙氏,出自北魏皇族,道武帝拓跋硅伯祖父拓跋嵩之后,世代为北魏、北周、隋士族高门,关陇军事贵族。十一世至长孙晟,仕隋为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左领军将军、右骁卫将军,多谋略,文武双全,数度出使突厥,以高超外交手段降服突厥各部,突厥贵族尊称其为“落雕都督”。

    大业五年(609年),长孙晟去世,前妻所生嫡子长孙安业(新唐书曰长孙无宪)将继母高氏及幼弟长孙无忌并其妹长孙氏赶出家门,幸得舅父高士廉援手,接至自己家中抚养,细心照料,情义深厚,恩同父子。

    版权归京有除芝众士回答网站或原作生者所有

    及至稍长,长孙无忌勤奋好学,博通文史,颇有计谋,并以布衣身份结识唐国公次子李世民,交往甚多,亲善异于常人。舅父高士廉亦以为李世民志非常人,才华出众。同时得知长孙氏伯父长孙炽十分欣赏李世民之母窦氏年幼时曾劝说舅父周武帝宇文邕为了北周大局优待突厥皇后。长孙炽认为窦氏睿智大气,品德优秀,必然会教出出色的子女,因此劝说长孙晟为年幼的长孙氏与唐国公家结下姻亲,但是婚约将成时,长孙晟突然去世,长孙无忌兄妹寄居高家生活,一直未完成婚约。

    大业九年(613年),高士廉决心完成长孙晟旧愿,依礼制,将外甥女长孙氏嫁于唐国公李渊次子李世民。长孙无忌于李世民,在好友、心腹、助手之外,又多了姻亲一层关系。

    大业十三年(617年),唐国公李渊于晋阳起兵,十一月攻克长安,长孙无忌于李渊渡河时往见,并封授渭北道行军典签,辅佐敦煌公(秦国公、赵国公)李世民,跟随征伐,参与机密,为李世民心腹第一,累迁比部郎中,授上党县公。

    武德元年(618年),唐高祖李渊受隋恭帝禅,建唐,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子李元吉为齐王。终武德一世,高祖三子为争夺大权,明争暗斗,倾轧不已。在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秦王李世民东征西讨,功勋卓著,高祖封授秦王“天策上将”,许其建天策上将府,自置官属,陕西以东皆由秦王处置,长孙无忌成为天策府重要成员。

    李世民威望日隆,引起太子李建成极度不安及恐惧,为抗衡秦王的威胁,太子联合齐王李元吉,共同谋划,意图谋害秦王。至武德九年(626年),双方斗争已趋白热化。天策府谋士,行台考功郎中房玄龄忧心忡忡,担心大祸将临头,与长孙无忌谋划,力谏秦王“行周公之事,安定国家”,长孙无忌甚为赞同,联合房玄龄、杜如晦一同向秦王进言,晓以利害,先发制人,诛杀太子、齐王。

    在个后性即至叫,验毛适。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秦王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逼迫高祖禅位,于九月登基,即皇帝位,便是唐太宗。长孙无忌以功先授太子左庶子,并进位左武侯大将军。

     贞观元年(627年),太宗评定辅佐创业功臣,长孙无忌被定为第一,晋封齐国公,授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实封一千三百户。以功臣、勋戚、国舅身份,进入大唐最高权力中心。后因长孙皇后极力劝说,自己也担忧恩宠过度、权势过盛,带来后患,数辞相位,改任开府仪同三司。贞观五年(631年),长孙无忌与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四人,以创业元勋,赐一子为郡公。

    大表代象员常级别手金律,且际支酸太族调。

    贞观七年(633年),长孙无忌授为司空,数次上表推辞被驳回,唐太宗下诏,追思自己创业艰辛,及长孙无忌的佐命功绩,表示授官不以亲疏,乃以才德准,长孙无忌受太宗恩宠,再度进入大唐最高权力层,贞观十一年(637年)授世袭赵州刺史,改封赵国公,贞观十六年(642年)授司徒,达到了臣子的巅峰,掌握相权二十余年,门生故旧遍及天下。

    贞观十七年(643年),太宗怀念当年金戈铁马,纵横天下的辉煌往事,挂念老臣,绘二十四功臣图像悬于凌烟阁,时常往观,长孙无忌位列第一。同年四月,太子李承乾谋反事发,长孙无忌会同房玄龄、萧瑀、李勣,领大理寺、中书门下,审讯自己的长外甥。

    此时长孙无忌已经是浸淫权力中心数十年的超级官僚,对于大唐下一代继承人的选择,他一来有着身份上的优势,二来朝廷上的地位也无人能及。在太子谋反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他力主废李承乾,并在剩余两个外甥的继立选择上,长孙无忌考虑魏王泰从小聪明绝伦,诗文俱佳,并喜好经籍、舆地之学,置文学馆,士人文武纷投门下,政治势力已成。且魏王恃才不恭,对于自己只是虚加应付,假使魏王继位,依靠重用的必定是他自己的党羽,绝不是舅父,至多在虚衔地位上敷衍一下自己,所以长孙无忌不愿魏王为太子。 

    而晋王治,素来柔弱斯文,仁孝听话,对于母舅也十分的依赖与尊重。长孙无忌作为大唐开国元勋,太宗佐命大臣,自然希望太宗百年后,贞观年间内外政策能长久延续下去,贞观老臣才能继续执掌大权。这样,一个仁孝、懦弱的皇帝,才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元老重臣们的选择。

    在唐太宗废黜太子,同时剥脱魏王继位资格的同时,长孙无忌促使太宗立晋王治为太子,亲手提携自己的外甥登上太子之位,并在太宗立太子治之后觉得太子文弱不类己,思想一度动摇,想改立英武类己的第三子吴王恪(隋炀帝外孙)之时,坚决反对并慷慨陈词:“太子仁厚,守文之良王,且举棋不定则败,况储君乎!”,终使太宗作罢,由此获得了太子的感激涕零。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唐太宗崩于翠微宫含风殿,太子治继位,即高宗皇帝,长孙无忌授太尉,兼检校中书令,知尚书、门下二省事,长孙元忌辞去了知尚书省事,但仍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主持朝政,“定策顾命元勋”当之无愧。

    自贞观中后期,至高宗永徽六年(655年),长孙无忌为皇帝之下实际第一人,长期辅佐太宗、高宗两代帝王,处于权力顶层数十年,掌握大权。尤其是在更换太子之事中,长孙无忌从私心出发,为维系权势不坠,极力维护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摒弃魏王泰,选择晋王治,得到太子治衷心感激的同时,也为自己的权位更增加一层保障,并大大巩固了日后在朝堂上的地位,和太宗崩逝之后的朝政发言权。

    永徽初年,大唐的实际执政者,是长孙无忌,以元舅、贵戚、勋臣身份,辅佐高宗,牢牢掌握了大权。并通过“荆王元景谋反案”、“驸马房遗爱谋反案”,打击政敌,排除异己,高祖第六子荆王李元景,太宗第三子吴王李恪,第六子蜀王李愔,太宗堂弟江夏王李道宗,太宗第七女巴陵公主,第十七女高阳公主,高祖第三女平阳公主之子、太宗之婿柴令武,高祖之婿执失思力、薛万彻,太宗之婿,房玄龄之子房遗爱,皆受牵连,或处斩,赐死,或流放,关陇新旧贵族的血腥争斗,达到了顶点。

    吴王恪死前,曾诅咒:“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陷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一语成谶,已消灭所有政敌,权力膨胀的长孙无忌,没有料想到自己一直关爱有加,忠心辅佐的外甥,对于自己的操控已经隐隐生出了不满及戒心,皇权的排他性之下,至亲也会反目。

    一生经历无数风浪险恶,历仕三朝,登相位三十余年,身为关陇贵族集团第一人的长孙无忌,最终却败给了来自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一个木材商人女儿之手。或者,确切的说,是败给了新兴平民出身官僚群体,及背后的皇权支持之下,而这,已不是本篇问答所涉及的范围了。

     

    2024-05-03
    1楼
    回复
  • 卷希玲用户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政治家,在象征功劳的“凌烟阁”二十位唐朝开国功臣中排名第一位,可见李世民对长孙无忌的认可,不仅仅是因为长孙无忌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李世民,而是一直以来,长孙无忌一直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不离左右,是李世民重要的智囊之一,从李渊称帝,定国号为唐,到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以及坐稳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临死的时候,念念不忘长孙无忌,叮嘱当时的太子李治和褚遂良善待长孙无忌。李治登基为帝后,长孙无忌一步步的站稳了在朝庭的权位,牢牢掌控了朝堂的话语权,他是如何一步步实现的呢?

    “认清形势,以退为进”

    未经主芝士知回答允许除不得转例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技权

    贞观元年,长孙无忌任吏部尚书,进封齐国公,作为功臣和国戚,深受唐太宗信任,后又官拜尚书左仆射,一时位极人臣,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在获得权位和信任的同时,长孙无忌担心权位过高会带来灾祸,于是多次请辞辞去相位。贞观七年,太宗欲册封长孙无忌为司空,长孙无忌依然上表推辞。这一系列的请辞,使得太宗更加信任长孙无忌,为后来掌握朝堂话语权打下基础。

    “排除异己,独揽大权”

    太宗去世前,托孤于长孙无忌和李勣,而作为太子太师的长孙无忌自然而然更受高宗李治信任,李治即位后,长孙无忌迅速架空了李勣,独揽朝政大权。为了除掉与自己有旧怨的人,消除隐患,在审理房遗爱谋反案当中,长孙无忌借机诬陷吴王李恪参与谋反,因此房遗爱连同吴王李恪被赐死,江夏王李道宗、驸马都尉执失思力也被流放岭南。

    实际上,长孙无忌算得上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不朽功业,就算权倾一时,冤杀了吴王李恪,但是一直安守本分,没有越雷池半步,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权者最怕的就是“外戚专权”。因此,长孙无忌的结局也是悲惨的,被流放黔州,子孙流放岭南,最后被逼自缢而死,可谓悲凉。

    电把还事内气向月革放志教,确科研持办派状京。

    2024-05-03
    2楼
    回复
  • 唐佳仪用户

    在决定李世民命运的斗争中,长孙无忌是一名非常重要的追随者,作为必不可少的存在之一。而李世民准备逼宫的最初想法,其实是长孙无忌最先提出来的。当时李世民局势并不好,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位皇子想要联起手来对付他,向李渊进言,赶走了李世民身边两位得力干将房玄龄和杜如晦,形势紧急刻不容缓,李世民便让长孙无忌悄悄去接房、杜两个人回府。长孙无忌违抗皇命,将两人偷偷打扮成了道士,又接回了秦王府。如果长孙无忌害怕李渊的圣旨,不敢违抗皇命,最终的结果可就不知会如何了,可幸运的是,长孙无忌是绝对忠诚的。

    2024-05-03
    3楼
    回复
  • 郜亚雪用户

    近年来,受一些影视、文学虚构作品的影响,人们对长孙无忌产生了较大误解,认为他在贞观朝势力巨大,在贞观后期“兴风作浪”,李世民不得不“忌惮”他,连立太子也要看长孙无忌的脸色。

    这显然是与真实历史相违背的。

    在二十三年的贞观岁月中,长孙无忌仅仅在贞观首尾(贞观元年,贞观22-23年)从事过实务,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三年。

    转载或者体引用本文白内容请注明来清源于红芝士目回答

    长孙无忌在贞观十七年后负责教导非常年轻的太子李治(李治被立为太子时仅15岁,且之前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储君教育),这是他在贞观后期的主要任务。

    和中能物性问情九回斗温书,验习历克除格。

    在李唐开国岁月中,长孙无忌曾经跟随李世民征战。李世民评价其“总兵攻占,非所长也”,即军事水准平平。

    在贞观十九年征高丽之时,李世民采纳了长孙无忌的某军事建议,这个建议后来被李靖、李道宗吐槽。史书也并未记载长孙无忌在开国战争中有何功劳。由此可知,长孙无忌没有能力和实力在开国战争时期培植自己的势力。

    在玄武门事件中,长孙无忌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李世民能够登基,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长孙无忌的妹妹长孙皇后均有贡献。

    建成谓元吉曰:“秦府智略之士,可惮者独房玄龄、杜如晦耳。”皆谮之于上而逐之。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

    分十水公直革品干治济场,且精置。

    据史书,在这一时期,李世民的腹心仅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三人。长孙无忌作为核心圈成员,应该参与了所有的机密策划,他和李世民的“布衣之交”也在“共患难”的环境中进一步发展升华。但夺嫡之密谋参与人员并不多,长孙无忌没有机会在这一时期培植自己势力。

    那么,长孙无忌在玄武门之后,有没有条件去培植自己的势力集团呢?同样没有。

    长孙无忌在贞观元年先后担任过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贞观二年初,长孙无忌因为敏感的外戚身份,要求回家赋闲。

    在此期间,长孙无忌先后获得司空、司徒等虚职,但并没有参与实务。绘制凌烟阁之时,长孙无忌为司徒,官衔排名第一,并因此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可谓功成名就,荣耀门楣。

    如果太子李承乾不出事,长孙无忌本可以悠闲一世、善始善终的。然而,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很多重要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长孙无忌。

    李承乾被废后,李世民立15岁的李治为太子。此时,李世民的大臣大多已经年迈,无法作为托孤大臣。长孙无忌尚在中年,年富力强,他又是元舅,地位特殊。于是,李世民考虑把长孙无忌作为主要托孤大臣之一。

    贞观十七年,长孙无忌担任李治的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萧瑀为太子太保。后两者应该是挂名,李治主要由长孙无忌教导。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征高丽期间,长孙无忌“摄侍中”。“摄”,仅对某段时期而言,为临时职务,事毕自解。

    贞观二十年,长孙无忌与太子太傅房玄龄、太子太保萧瑀一同辞去三师官职。

    贞观二十二年,长孙无忌检校中书令,开始主管朝政。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去世,选定长孙无忌、褚遂良、李勣三人为托孤大臣。

    在李治一朝,长孙无忌身为元舅、宰相、托孤大臣,位高权重,至于权力究竟几何,众说纷纭。但可以确定的是,在贞观一朝,长孙无忌即使有心,也没有实力、能力、条件培育自己的势力。

    2024-05-03
    4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