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是什么意思?在工程中能用上吗?

BIM是什么意思?在工程中能用上吗?
BIM这三个字母到底该怎么理解?BIM这个词语是英文单词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这三个词国内一般的翻译方法为「建筑信息模型」。其实这个翻译是不太合适的。在这个解释下,我们会觉得BIM的重点就是「模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工程项目应用BIM这种技术后,收效不明显的原因——用户花了不少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最后就得到一个电脑中的模型,感觉看起来很直观很炫,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肯定很不划算的。那么对更好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呢?对BIM技术更好的解释应该是:由完全充足的信息构成的、用以支持生命周期管理的,并可由电脑程序直接解释的工程信息模型。换句话说,BIM就是由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有点晕,我们来进一步拆解BIM这三个字母。B首先,这第一个字母B,building,不应该理解为狭义的「一栋建筑」,而应该是整个建设领域。这个领域包括一些常规建筑,以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 ,环境工程,节能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工程,水务工程,农业工程,给排水与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风景园林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等。所以BIM的B所涵盖的,可以是建筑的某一具体部分,比如水暖电啊、土方工程啊等等,也可以是单体建筑,还可以是社区,更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仅是搞「建筑」会用到BIM技术,搞设备的、搞材料的、搞园林的,只要你在工程领域中从事一份工作,BIM技术就会和你发生不同层面的关系。MBIM中间的字母「I」我们放到最后来说,我们先来看看第三个字母M,modeling。现在国内对这个词的翻译是「模型」,我们说这种理解是很不对的,因为model这个词才是模型,它是一个名词,一个结果。而modeling作为一个动名词,所表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个词理解为「建模」,或者更好地理解为「模拟」。如果我们把M理解为「模型」,我们就把BIM技术与实际施工建设拆分开了,而实际上国内有很多的工程项目恰恰就是这样做的。比如有的企业会单独设立一个BIM小组,把所有关于BIM的工作安排给这个小组来做。这样的BIM小组主要工作有两个。第一个工作是在建设开始的时候,根据二维平面图纸「翻」出来一个三维的模型,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更炫的表达方式罢了。工程开工后,所有的建造工作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实施,并不跟BIM产生关系。等到工程项目结束了,BIM小组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修改模型,交出一份竣工版的模型,交差完事。在这种工作模式下,BIM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模型」,它仅仅是一个模型,把图纸或者竣工的工程搬到电脑中,用三维的方式给人看。这样的BIM,自然产生不了什么价值。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批从事了BIM工作的人们经常吐槽的地方,钱没少花,夜也没少熬,没创造什么价值,觉得BIM没有用。而如果我们按照「模拟」来理解BIM中的M,那就不是这样的工作方式了。我们知道一个工程项目是多方参与的动态结果。目前市场上用BIM技术应用最多是在设计阶段,用三维的模型来代替传统的平面图纸,只有设计阶段会应用到BIM,参与方只有设计,而一个工程作为一个产品,设计阶段只是刚刚开始。我们讲BIM要参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就是在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注意这里的参与者不仅仅是设计方。比如使用BIM技术的各方,就经常忽略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在前期流程中起到的作用。在这个阶段,我们实际上是在工程真正开始之前,在电脑中把整个项目模拟建设一次。这时候这个模型其实是“拟完成作品的模型”,在计算机中,它已经完成了。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参与人员会尽量根据这个模型去进行建设,而要想大家根据模型去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的「模拟建设」中,各方就都能够参与到「数字模型」的建立中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说在建模的时候有一方没有参与,比如施工方,那这个数字化模型在实施的时候就会遇到和传统方法中同样的问题。举个大家都能听懂的例子,比如我们盖一个房子,门是0.9米宽,屋子里放着一个3米见方的大鱼缸。如果仅仅是设计方把鱼缸的模型花在这个房间里,那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模型很容易就能在电脑中被画出来。但如果没有施工方的参加,没有过程的模拟,那到了实际施工的时候,就会发现门开好了,鱼缸抬不进来。那么就得把门重新拆掉,搬进鱼缸后再把门装上,这一拆一装,就是传统施工中的浪费。大家看,即便是用了BIM技术,我们只是把平面上建筑的完成状况变成了三维的,但鱼缸搬不进来这个情况依然没有得到好转。只有当数字模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实际进行建造的各方参与进来了,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这个模型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地再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解决的,这个模型才有了存在的价值。再回到我们房子中的鱼缸的例子,这里涉及到的是设计方、施工方还有设备生产商。这个问题可以这么来解决:要么就是在工序上,我们考虑到先把墙留上一个三米的孔洞,然后搬鱼缸进屋,再把孔洞封上做门,这个是可以的。或者我们需要鱼缸的生产商设计一个可以拆装的鱼缸,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能够搬进门,这也是可以的。到了实际的项目中,我们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一个门,和一个鱼缸。我们遇到的会是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是空间尺寸的问题,有的是施工工序的问题,有的是意外出现的物体挡住了一扇窗造成的采光不足的问题,有的是物料进场时间安排不合理互相等待耽误工期的问题,有的是装好的东西必须拆下来重装引起浪费的问题,等等等等。BIM,就是要在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发生之前,大家在电脑模拟的模型中发现他们,提出方案,解决后再次模拟,持续的预先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这个M翻译为模拟,它不仅仅是设计的阶段和最终竣工阶段的一个交差的工作,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的。刚才我们也说到,一个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门和鱼缸碰撞的问题,还会遇到形形色色其他的问题,那么我们就知道,光是把尺寸这个事儿解决了还是不够的,这就要回到我们BIM中间这个字母I上来了,它才是BIM技术的灵魂。I最后我们看看这个字母I。I是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这个信息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两种。我们先说说几何信息。刚才我们举的例子中,门的尺寸和鱼缸的尺寸,就是几何信息。BIM模型的一大用处,就是用几何信息来解决碰撞的问题。它可以检查鱼缸是不是和旁边的桌子碰撞了?也就是说,模型中如果这两个东西碰撞了,那再实际建造过程中,我们要么把鱼缸挪开,要么把桌子挪开,一挪开可能又会碰撞到其他的东西,碰撞检查就是用电脑自动地计算各个物体在空间中是不是互相打着架了,来预先解决这样的问题。除了这个模型的尺寸大小信息之外,所有的信息都叫做非几何信息。还是回到我们的例子,刚才说了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先搬鱼缸,在补孔洞开门,那这个先搬鱼缸,再开门的顺序,就是一个信息。第二种方案,是要求生产商生产出可以拆卸安装的鱼缸,那么这个鱼缸该拆装成几份,按照怎样的顺序安装?是购买方自己装还是有人上门给安装?上门安装的时间、地点、联系电话,也同样是一个信息。再比如预先开洞的这个墙,史什么样的材质?是不是能够承受足够的内力,使建筑不至于倒塌?这是一个信息。安装后的鱼缸是不是需要螺栓来固定,螺栓的尺寸型号是什么?这还是信息。这些信息,都是用几何信息无法表达的,都是要被各方参与者为了提前发现问题和方便管理,放到BIM模型中去的。当然,我们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理解的一个简单例子,而一个项目中被成功运用的非几何信息的多少,往往决定了这个项目BIM技术运用的深度。我们来看看项目中都有哪些信息要被运用。项目概念阶段:项目选址模拟分析、可视化展示等等。勘察测绘阶段:地形测绘与可视化模拟、地质参数化分析与法案设计等等;项目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线规划、管线优化、结构分析、风向分析、环境分析等等;招标投标阶段:造价分析、绿色节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拟等等;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安全、进度控制、实时反馈、工程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场地布局规划、建筑垃圾处理等等;项目运营阶段:智能建筑设施、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等等;项目维护阶段:3D点云、维修检测、清理修整、火灾逃生模拟等等;项目更新阶段:方案优化、结构分析、成品展示等等;项目拆除阶段:爆破模拟、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废弃运输处理等等。这些信息,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中,也一直存在,它们一般是用文字或者表格的方式记录在工程项目中的,很难整理,用的时候也很难对应。我们的BIM技术,就是要把这些information,放到我们实时变化的模拟中去。BIM把项目交付的所有环节即建筑设计、土木工程设计、结构设计、机械设计、建造、价格预估、日程安排及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等所有的信息加以联合和互相合作。简单来说,就是BIM使得建筑业能够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实现信息化,高效率的进行生产。信息是死的,信息化是活的,只有信息化,才能真正体现BIM的价值。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及手段,来实现建设领域的智能化,这些手段所应用的信息,是需要被整理和安排好的,才能够被二次利用。那么说到这儿,我们再来回顾一下BIM的正确理解,B应该被理解为广义的建筑工程领域而不是单个的建筑,I应该被理解为信息化,而不是简单的信息,M应该被理解为模拟,而不是模型。所以对BIM这个词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建筑业信息化模拟。那么市面上经常宣传的BIM就是建模,就是学习一款软件,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回复
  • 张睿童用户

    BIM这三个字母到底该怎么理解?

    BIM这个词语是英文单词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缩写,这三个词国内一般的翻译方法为「建筑信息模型」。其实这个翻译是不太合适的。

    在这个解释下,我们会觉得BIM的重点就是「模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工程项目应用BIM这种技术后,收效不明显的原因——用户花了不少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最后就得到一个电脑中的模型,感觉看起来很直观很炫,然而并没有什么用。这肯定很不划算的。

    转载或者引用离本文内如容请注比明来源于芝士信准回答

    那么对更好的解释应该是什么呢?

    在点形老接农指取造共权持半支层却满。

    对BIM技术更好的解释应该是:由完全充足的信息构成的、用以支持生命周期管理的,并可由电脑程序直接解释的工程信息模型。换句话说,BIM就是由数字技术支撑的对建筑环境的生命周期管理。

    这么说大家可能还是有点晕,我们来进一步拆解BIM这三个字母。

    作物心道革造油花,张空石技选红。

    B

    首先,这第一个字母B,building,不应该理解为狭义的「一栋建筑」,而应该是整个建设领域。

    这个领域包括一些常规建筑,以及城市规划,交通工程 ,环境工程,节能工程,地下空间工程,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景观工程,水务工程,农业工程,给排水与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风景园林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等。

    所以BIM的B所涵盖的,可以是建筑的某一具体部分,比如水暖电啊、土方工程啊等等,也可以是单体建筑,还可以是社区,更可以是一个城市,甚至可以大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这一点我们可以了解到,不仅是搞「建筑」会用到BIM技术,搞设备的、搞材料的、搞园林的,只要你在工程领域中从事一份工作,BIM技术就会和你发生不同层面的关系。

    M

    BIM中间的字母「I」我们放到最后来说,我们先来看看第三个字母M,modeling。现在国内对这个词的翻译是「模型」,我们说这种理解是很不对的,因为model这个词才是模型,它是一个名词,一个结果。

    而modeling作为一个动名词,所表现的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把这个词理解为「建模」,或者更好地理解为「模拟」。

    如果我们把M理解为「模型」,我们就把BIM技术与实际施工建设拆分开了,而实际上国内有很多的工程项目恰恰就是这样做的。

    比如有的企业会单独设立一个BIM小组,把所有关于BIM的工作安排给这个小组来做。

    这样的BIM小组主要工作有两个。第一个工作是在建设开始的时候,根据二维平面图纸「翻」出来一个三维的模型,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更炫的表达方式罢了。工程开工后,所有的建造工作还是会按照传统的方式来实施,并不跟BIM产生关系。

    等到工程项目结束了,BIM小组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修改模型,交出一份竣工版的模型,交差完事。

    在这种工作模式下,BIM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模型」,它仅仅是一个模型,把图纸或者竣工的工程搬到电脑中,用三维的方式给人看。这样的BIM,自然产生不了什么价值。这也是目前国内第一批从事了BIM工作的人们经常吐槽的地方,钱没少花,夜也没少熬,没创造什么价值,觉得BIM没有用。

    而如果我们按照「模拟」来理解BIM中的M,那就不是这样的工作方式了。我们知道一个工程项目是多方参与的动态结果。

    目前市场上用BIM技术应用最多是在设计阶段,用三维的模型来代替传统的平面图纸,只有设计阶段会应用到BIM,参与方只有设计,而一个工程作为一个产品,设计阶段只是刚刚开始。

    我们讲BIM要参与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就是在开始动工前,业主就召集设计方、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监理方等各方面一起做出一个BIM模型,注意这里的参与者不仅仅是设计方。比如使用BIM技术的各方,就经常忽略材料和设备供应商在前期流程中起到的作用。

    在这个阶段,我们实际上是在工程真正开始之前,在电脑中把整个项目模拟建设一次。这时候这个模型其实是“拟完成作品的模型”,在计算机中,它已经完成了。

    在实际建造的过程中,参与人员会尽量根据这个模型去进行建设,而要想大家根据模型去建设,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一开始的「模拟建设」中,各方就都能够参与到「数字模型」的建立中来,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说在建模的时候有一方没有参与,比如施工方,那这个数字化模型在实施的时候就会遇到和传统方法中同样的问题。

    举个大家都能听懂的例子,比如我们盖一个房子,门是0.9米宽,屋子里放着一个3米见方的大鱼缸。如果仅仅是设计方把鱼缸的模型花在这个房间里,那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模型很容易就能在电脑中被画出来。

    但如果没有施工方的参加,没有过程的模拟,那到了实际施工的时候,就会发现门开好了,鱼缸抬不进来。那么就得把门重新拆掉,搬进鱼缸后再把门装上,这一拆一装,就是传统施工中的浪费。

    大家看,即便是用了BIM技术,我们只是把平面上建筑的完成状况变成了三维的,但鱼缸搬不进来这个情况依然没有得到好转。只有当数字模型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实际进行建造的各方参与进来了,并且在建设的过程中,这个模型是动态的、变化的,不断地再问题出现之前预先解决的,这个模型才有了存在的价值。

    再回到我们房子中的鱼缸的例子,这里涉及到的是设计方、施工方还有设备生产商。这个问题可以这么来解决:要么就是在工序上,我们考虑到先把墙留上一个三米的孔洞,然后搬鱼缸进屋,再把孔洞封上做门,这个是可以的。

    或者我们需要鱼缸的生产商设计一个可以拆装的鱼缸,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都能够搬进门,这也是可以的。

    到了实际的项目中,我们面对的可不仅仅是一个门,和一个鱼缸。我们遇到的会是各种千奇百怪的问题,有的是空间尺寸的问题,有的是施工工序的问题,有的是意外出现的物体挡住了一扇窗造成的采光不足的问题,有的是物料进场时间安排不合理互相等待耽误工期的问题,有的是装好的东西必须拆下来重装引起浪费的问题,等等等等。

    BIM,就是要在这些问题在现实中发生之前,大家在电脑模拟的模型中发现他们,提出方案,解决后再次模拟,持续的预先解决问题的过程。

    所以这个M翻译为模拟,它不仅仅是设计的阶段和最终竣工阶段的一个交差的工作,它应该是贯穿在整个建造过程中的。

    刚才我们也说到,一个工程项目可能遇到的问题,不仅仅是门和鱼缸碰撞的问题,还会遇到形形色色其他的问题,那么我们就知道,光是把尺寸这个事儿解决了还是不够的,这就要回到我们BIM中间这个字母I上来了,它才是BIM技术的灵魂。

    I

    最后我们看看这个字母I。I是information,也就是信息。这个信息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两种。我们先说说几何信息。

    刚才我们举的例子中,门的尺寸和鱼缸的尺寸,就是几何信息。BIM模型的一大用处,就是用几何信息来解决碰撞的问题。它可以检查鱼缸是不是和旁边的桌子碰撞了?也就是说,模型中如果这两个东西碰撞了,那再实际建造过程中,我们要么把鱼缸挪开,要么把桌子挪开,一挪开可能又会碰撞到其他的东西,碰撞检查就是用电脑自动地计算各个物体在空间中是不是互相打着架了,来预先解决这样的问题。

    除了这个模型的尺寸大小信息之外,所有的信息都叫做非几何信息。还是回到我们的例子,刚才说了两种解决方案,第一种是先搬鱼缸,在补孔洞开门,那这个先搬鱼缸,再开门的顺序,就是一个信息。第二种方案,是要求生产商生产出可以拆卸安装的鱼缸,那么这个鱼缸该拆装成几份,按照怎样的顺序安装?是购买方自己装还是有人上门给安装?上门安装的时间、地点、联系电话,也同样是一个信息。

    再比如预先开洞的这个墙,史什么样的材质?是不是能够承受足够的内力,使建筑不至于倒塌?这是一个信息。安装后的鱼缸是不是需要螺栓来固定,螺栓的尺寸型号是什么?这还是信息。

    这些信息,都是用几何信息无法表达的,都是要被各方参与者为了提前发现问题和方便管理,放到BIM模型中去的。

    当然,我们这个例子只是为了让大家都能理解的一个简单例子,而一个项目中被成功运用的非几何信息的多少,往往决定了这个项目BIM技术运用的深度。

    我们来看看项目中都有哪些信息要被运用。

    项目概念阶段:项目选址模拟分析、可视化展示等等。

    勘察测绘阶段:地形测绘与可视化模拟、地质参数化分析与法案设计等等;

    项目设计阶段:参数化设计、日照能耗分析、交通线规划、管线优化、结构分析、风向分析、环境分析等等;

    招标投标阶段:造价分析、绿色节能、方案展示、漫游模拟等等;

    施工建设阶段:施工模拟、方案优化、施工安全、进度控制、实时反馈、工程自动化、供应链管理、场地布局规划、建筑垃圾处理等等;

    项目运营阶段:智能建筑设施、大数据分析、物流管理、智慧城市、云平台存储等等;

    项目维护阶段:3D点云、维修检测、清理修整、火灾逃生模拟等等;

    项目更新阶段:方案优化、结构分析、成品展示等等;

    项目拆除阶段:爆破模拟、废弃物处理、环境绿化、废弃运输处理等等。

    这些信息,在传统的设计和施工方式中,也一直存在,它们一般是用文字或者表格的方式记录在工程项目中的,很难整理,用的时候也很难对应。

    我们的BIM技术,就是要把这些information,放到我们实时变化的模拟中去。

    BIM把项目交付的所有环节即建筑设计、土木工程设计、结构设计、机械设计、建造、价格预估、日程安排及工程生命周期管理等所有的信息加以联合和互相合作。简单来说,就是BIM使得建筑业能够像一般的工业产品那样,实现信息化,高效率的进行生产。

    信息是死的,信息化是活的,只有信息化,才能真正体现BIM的价值。信息化,也就是利用计算机、人工智能、互联网、机器人等信息化技术及手段,来实现建设领域的智能化,这些手段所应用的信息,是需要被整理和安排好的,才能够被二次利用。

    那么说到这儿,我们再来回顾一下BIM的正确理解,B应该被理解为广义的建筑工程领域而不是单个的建筑,I应该被理解为信息化,而不是简单的信息,M应该被理解为模拟,而不是模型。

    所以对BIM这个词更准确的理解应该是:建筑业信息化模拟。

    那么市面上经常宣传的BIM就是建模,就是学习一款软件,这种说法也就不攻自破了。

    2024-05-04
    1楼
    回复
  • 董安荷用户

    BIm又叫建筑信息模型。道路,桥梁,给排水专业。需要用到三维建模动态设计。这是未来的大趋势。在道路设计中Bim软件主要是civil3d

    2024-05-04
    2楼
    回复
  • 戚欣瑞用户

    这个图是最能清晰,给你解答的,现在各大省市都在大力推进BIM 应用。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再或文内容,身否则将视为侵说确权

    还有什么具体你想了解的BIM 知识,你可以关注头条号【鲁墨教育】,上面有很多省市通知,大力加快推进BIM应用,你可以了解一下,我们也有专业BIM 讲师,可给你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有中用地出方理还间问文白研般克称型始调。

    2024-05-04
    3楼
    回复
  • 绅士用户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的英文缩写(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BIM为何含金量如此之高?

    相比过去,BIM技术有以下五点优点。

    1、可视化——过程结果可视

    芝士回答水六,版权必究,说未经四许可,不得小转载

    BIM可做到三维立体真实展示,即“所见所得”的形式,过程可视,结果同样可视。

    2、模拟性——控制成本

    中大他地动子力加义做完八米音复儿划王按。

    BIM能进行4D模拟,还可以进行5D模拟,不仅可以检查遗漏,还能大大的控制成本。

    3、可出图性

    BIM不是常见的建筑施工图纸,通过对建筑物进行了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

    4、协调性

    BIM的协调性通过虚拟建造的手段对各专业的设计问题提前预判,减少成本及时解决问题。

    5、优化性

    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通过BIM技术,吧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

    会可之起总接几任色什单万八须际快斯育适。

    2018年两会报道特别指出,“BIM技术”将加入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在新政策下,一个新兴专业的开设,意味着一个新的机遇和发展的开始。未来十年,BIM专业人才需求量很大!BIM时代的到来已成必然。

    随着社会对BIM技术的认可,相关部门对施工建设单位配备的BIM专业人才数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信息化未来10年的主旋律将被BIM技术把控!哪些单位对BIM需求量比较多呢?

    1、建筑设计院

    2、大中专及高等院校

    3、房地产企业

    4、工程勘察单位

    5、建筑施工单位

    6、材料运营维护单位

    加薪跳槽的升职利器

    BIM是建筑行业的趋势,国内仍处在萌芽期,外聘BIM顾问,日新都高达3000-5000元(羡慕脸JIG)专职BIM高手更是一将难求。随着政策的扶持与社会的认可,BIM的时代即将来临,BIM将成为你加薪跳槽的升职利器!

    部分高校通过BIM技术等级可以增加学分,参评奖学金等。随着2018两会关于土木工程专业增设BIM技术课程,未来对于BIM专业的重视度会急剧提高!

    无论是设计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离不开专业的BIM技术人员,BIM对企业不可估量。特级施工企业与甲级设计院招聘更是对BIM人才给予更多的加分。

    中国图书学学会和人社部教育培训中心认可。

    (证书编号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培训网查询)

    你所熟悉的建筑,都离不开BIM,学习BIM实操,你也能参加项目。

    2024-05-04
    4楼
    回复
  • 刘学昇用户

    作为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知识体系,BIM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主要有四大方面的素质: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职业竞争力。详情见下文内容。

    BIM定义: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些转新载本文则内容,月装否则将视为侵权

    BIM是近10年来建筑业和实践的热点,BIM在国内外建筑业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行业也需要越来越多的能够熟练掌握BIM的人才。作为涵盖范围非常广泛的知识体系,BIM能够从多个方面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素质。

    1、BIM能够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素质

    现代工程项目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清楚、直观地呈现项目的决策、实施和管理过程。而BIM能够模拟项目设计、施工、管理的整个过程,能够增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由此提升专业素质。

    不以可质立活路志名况温快识。

    2、BIM能够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

    会三度点条常队保志声何。

    通过BIM的课程大作业或跨专业设计,让学生真正面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等问题,并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共同解决专业难题,由此,提高学生的跨专业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3、BIM能够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现代工程对项目管理者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BIM的课程大作业或跨专业设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不同专业之间的相互影响;不同专业需要的信息类型;不同专业之间的信息如何有效传递和共享;工程项目的团队合作对项目绩效的影响。由此增强学生跨专业的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4、BIM能够提升工程管理人才的职业竞争力

    现代工程项目变得越来越复杂、项目精细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越来越强,因此,学会应用BIM技术更有效地解决现代工程项目的难题,将能显著增强管理中的竞争力,获得更多的职业成长机会。

    综上所述,作为工程管理人才在BIM的广泛应用中,要及时提升自我,增强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以便更适应现代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2024-05-04
    5楼
    回复
  • 苏玫用户

    2020年BIM技术大爆发,你还在观望吗?

    2024-05-04
    6楼
    回复
  • 朱绎蒙用户

    BIM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全称建筑信息模型,最初由Autodesk所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设计等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

    BIM核心技术是三维模型为基础,利用数字化技术,为模型提供完整的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借助这个包含建筑工程信息的三维模型,大大提高了建筑工程的信息集成化程度,从而为建筑工程项目的相关利益方提供了一个工程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平台。

    BIM在造价领域的应用

    本人是做造价的,仅在自己本专业内提供自己的看法,各位不喜勿喷。

    转北住载或者花需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也来源于芝士回答

    1.BIM

    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造价算量的效率,使得预算员在短期内实现项目建模,常用软件包括广联达BIM算量、鲁班BIM算量等。构建出的模型可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便于随时调整工程量,为项目造价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

    2.BIM

    在设计早期阶段,随着设计和模型的细化,可对项目的可施工性进行分析。BIM技术采用"先试后建",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减少设计错误,提高了可施工性,将被动管理转为主动管理,节约工程造价。

    种定部原题切段且,书引。

    2024-05-04
    7楼
    回复
  • 禚晓爽用户

    01 有关BIM的那些困惑

    芝士回答,基版定权必究精,未经许可,没不得转满载

    自2005年(还有说2002的)BIM技术引入中国到现在已有14年时间,相对CAD在国内普及用了8年,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可以说比较缓慢。从2011年住建部发布《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开始,业内才开始逐步重视BIM,近几年BIM开始密集出现在工程人的视野,行业大小会议必提BIM,没有BIM话题,感觉会议没有跟上时代发展节奏~

    虽然BIM概念普及了很多年,现在工程人都知道有BIM这一说,但很多人只知道BIM是三维模型,了解一些的小伙伴知道是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操作软件。但BIM到底能干什么,能为实际工作带来什么价值,很多人还是搞不清楚。甚至有人说,之前没有BIM我们不也干的挺好,有了BIM我们还不会干活了?

    02 BIM为什么而生?

    1973年,全球爆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西方经济遭受了很大打击,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和提价,美国全行业均在考虑节能增效的问题。

    时量重内系象级受速土值。

    1975年,"BIM之父"-美国乔治亚理工大学的Chuck Eastman教授提出了"Building Description System"(建筑描述系统),以便于实现建筑工程的可视化和量化分析,提高工程建设效率。(第一次提出BIM理念)

    1999年,Eastman将“建筑描述系统”发展为“建筑产品模型”(Building Product Model),认为建筑产品模型从概念、设计施工到拆除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均可提供建筑产品丰富、整合的信息。

    2002年,Autodesk收购三维建模软件公司Revit Technology,首次将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首字母连起来使用,成了今天众所周知的“BIM”。(第一次提出BIM概念)

    【小筑观点】

    从BIM理念产生背景看,BIM理念的核心是工程效率问题。

    年小量本比山任队南完难府易。

    03 BIM概念重新解读

    BIM没有官方权威的定义,市面上对BIM概念的解释较多,但相对片面,缺少系统认识。以下是从国内权威标准文件中摘取的两份定义:

    “在建设工程及设施全生命周期内,对其物理和功能特性进行数字化表达,并依此设计、施工、运营的过程和结果的总称。简称模型。”

    —《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

    “建筑信息模型(BIM)是指在建设工程及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维护阶段全寿命周期创建和管理建筑信息的过程,全过程应用三维、实时、动态的模型涵盖了几何信息、空间信息、地理信息、各种建筑组件的性质信息及工料信息。”

    —《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小筑观点】

    小筑从行业BIM应用和个体提升维度 ,对BIM重新做了解释。

    B,(Building首字母),这里的“建筑”不是狭义理解的一栋房子,是一个概括词。可以是建筑的一部分,可以是一栋房子,也可以是建筑、市政等工程。

    I,(Information首字母),分为几何信息和非几何信息。几何信息是建筑物里可测量的信息,非几何信息包括时间、空间、物理、造价等非可测量的相关信息。

    M,(Modeling首字母),基于各类BIM软件,从不同应用阶段划分了以下三个维度:

    模型(model):建筑设施物理和功能特性的数字表达。

    模型化(modeling):在模型的基础上,动态应用模型帮助设计、建造、运营、造价等阶段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管理(management):在模型化基础上,多维度、多参与方信息的协同管理。

    04 BIM的特点是什么?

    1-可视化

    【问题场景】

    例如现在拿到的施工图纸,只是各个构件的信息在图纸上采用线条绘制表达,其真正的构造形式需要自行想象。

    【BIM作用】

    BIM让人们将以往的线条式构件形成三维立体实物图形展示在人们的面前。

    BIM智能可视化运行管理系统

    2-协调性

    【问题场景】

    在工程图纸设计时,由于各专业设计师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出现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例如暖通等专业中的管道在进行布置时,由于施工图纸是各自绘制在各自的施工图纸上的,在施工过程中,布置管线时正好有结构设计的梁等构件造成阻碍,像这样的碰撞问题的协调解决就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再进行协调变更解决。

    【BIM作用】

    BIM的协调性可以帮助处理这类问题,也就是说BIM建筑信息模型可在建筑物建造前期对各专业的碰撞问题进行协调,生成协调数据。

    BIM碰撞检测

    3-模拟性

    【痛点场景】

    施工过程中出现工序碰撞造成的返工,窝工等现象,现场布置不合理造成的二次搬运等问题,造成时间和金钱的浪费。

    【BIM作用】

    模拟性指在建筑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利用BIM进行各类信息的模拟。在设计阶段,BIM可以进行一些模拟实验,例如:节能模拟、紧急疏散模拟、日照模拟等;在招投标和施工阶段可以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模拟实际施工,确定合理施工方案指导施工。可以进行5D模拟实现成本控制;在后期运维阶段可以模拟日常紧急情况的处理,例如地震逃生模拟及消防疏散模拟等。

    BIM施工进度模拟

    4-优化性

    BIM模型提供了建筑物的实际存在的信息,包括几何信息、物理信息、规则信息等。现代建筑物的复杂程度大多超过参与人员本身的能力极限,BIM及与其配套的各种优化工具提供了对复杂项目进行优化的可能。把项目设计和投资回报分析结合起来,计算出设计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使得业主知道哪种项目设计方案更有利于自身的需求,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可以带来显著的工期和造价改进。

    5-可出图形

    BIM模型不仅能绘制常规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的图纸,还能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优化,并出具各专业图纸及深化图纸,使工程表达更加详细。

    利用BIM可以自动生成常用的建筑设计图纸及构件加工图纸,进行正向设计,即按“先模型,后出图”的过程,将设计师的设计思路直接呈现在BIM三维空间,然后通过三维模型直接出图,减少缺漏,提高设计质量。通过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展示、协调、模拟及优化,可以帮助业主生成消除了碰撞点、优化后的综合管线图,生成综合结构预留洞图、碰撞检测侦测报告及改进方案等。

    看到这,

    是不是感受到了BIM技术的强大,

    是不是感受到不学BIM技术将来会落伍……

    加入我们的QQ学习群:1014112719

    一起学习交流吧

    以及一定要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小筑BIM一起学

    2024-05-04
    8楼
    回复
  • 祝雨泽用户

    对于BIM的认识目前在国内分歧还是比较严重,有的说是技术,有的说是软件,有的说是平台,有的说是工具,那么到底这个BIM是什么?都有什么功能?下面广建筑才网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

    (1)行为: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化",这里Modeling是个动态的名词,指的是一种观念、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

    芝士回答圆,版员权必究团法,未经许可,不得转度载

    (2)结果: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IM的过程中产生嵌附了特定建筑信息的三维模型,称之为建筑信息模型。

    高者总队叫断周消斯,细。

    (3)目标:为建筑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优化的应用载体和信息,建筑生命周期管理叫做BLM,Building Lifecycle Managerment,当前在很多场合中都有人提到这个概念,但是具体有哪些管理手段,许多专家却又讳莫如深。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建筑信息模型化,如果说要给它一个比较清楚的定义的话,【BIM是什么】指的是:

    『通过数位信息仿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藉由对象的属性设置给构造物各个不同部件的结构特点乃至于建筑施工所使用的设施设备嵌附不同性质的建筑信息:

    (1)描述几何形狀的视觉信息:位置、尺寸、外形…等等;

    (2)描述非几何形态信息:材料、重量、性能、厂牌、型号…等等。

    BIM的重心所在是信息而不是模型。有些朋友对BIM似乎认识得不太清楚,买入了那种号称具有BIM功能的建模软件,学会了构建三维模型,印出了平立剖面图,就认为自己应用了BIM。其实这其间还是有相当差距的,BIM的重心是什么,我们看看美国国家BIM标准里面对BIM做了如下的解释。NBIMS(United States National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Standard)"美国国家BIM标准"对【BIM的含义】做出四个层面的解释:

    人等二象件计任认科响般值号属严。

    (1)以数位化方法表达一个设施的物理和功能特性。

    (2)一个共享的知识资源。

    (3)分享跟这个设施相关的信息,在设施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所有的对策提供可靠依据的过程。

    (4)在建设案件的不同阶段中,各参与者经由在信息模型中嵌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以支持与反应各自职责的协同作业。

    以上就是广建筑才网小编对BIM是什么和相关功能的说明。

    2024-05-04
    9楼
    回复
  • 刘自明用户

    BIM 在任何一个参建方都用得上,而且这是一个趋势

    2024-05-04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