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本是同根同源,可是战国末期这两个同样民风彪悍的国家却死磕上了,正应了那句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赵武灵王军事改革后,灭了彪悍的国中之国——中山国,西破东胡、娄烦等游牧民族,吸纳了他们的骑兵优势,拥有了一支强悍的军队 成了战国后期的唯一可以与秦国抗衡的军事强国。有经略天下的雄心,没有经略天下的大才赵武灵王无疑是一代雄主,他破天荒地将王位禅位给年幼的儿子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带着一军剽悍的军队在北部开疆拓土。他曾想过灭秦,有经略天下的雄心。为了勘探秦国的地形地貌、关塞要地,他假扮使者赵招出使秦国,与秦昭襄王会晤。古代社会,除了会盟,似乎没有国家元首会像赵武灵王和秦昭襄王那样,以一种不同寻常的方式,来一次面对面的交锋。赵武灵王走后,秦昭王感觉不对,他惊讶于使者“赵招”的气魄,后得知竟是赵国主父,派白起领兵去追,赵武灵王却已经出了函谷关。赵国出了廉颇、李牧、赵奢这样的名将,但是却没有出像商鞅、范睢、吕不韦那样可以为国家擘划未来,谋定天下的大才。蔺相如在外交方面算是有个出色表现,但还不算是离经世大才,平原君赵胜豢养三千门客,可惜徒有虚名。秦赵长平之战前,对于要不要接受上党郡,平原君是投了赞成票的,只是贪图上党郡十几座城池,却没有预估这件事带来的负面影响,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开战之后在内政外交方面没有起到应有作用,秦赵在长平胶着两三年,他在求助外援方面,丝毫没有建树,长平之战廉颇死守,赵国粮食供应出现紧缺,寻求齐国帮助,竟然被断然拒绝。赵国为四战之国没有地理优势赵国不像秦国可以凭借函谷关地理优势,进可攻退可守。他居于四战之地,无险阻无关隘,被秦燕齐魏,还有北方游牧民族包围,稍有举动就容易四面受敌。常常赵国在跟秦国正打得热闹,燕国就会在背后小动作不断,让赵国上下疲于应付。因此赵武灵王曾经觊觎关中之地,如果能拿下秦国,赵国统一天下就有希望了。关中之地,土地平坦,沃野千里,是最好的帝业根基。魏文王、魏惠王期间,深有战略眼光的吴起,就看到了秦国的地利,一直主张灭秦夺取关中之地,来成就魏国的霸业,可惜吴起未能久留魏国。魏惠王缺乏经略天下的格局,国家强大之后,本可以凭借魏武卒独步天下,可他格局太小,不是先谋取后方安定,稳定根基,竟积极与赵国死磕,被齐赵联军两次夹击打败,元气大伤,国势自此江河日下。君主一代不如一代赵国自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被军事政变活活饿死沙丘宫之后,继位的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一代不如一代。赵惠文王尚有廉颇、蔺相如,虽然文治武功一般,至少还有识人之明,到了赵孝成王期间,政治上依靠宗室,信赖奸佞小人,逼走了廉颇,误杀了李牧。曾经军事强悍带甲百万的赵国,终究成了秦国俎上之肉,成了继韩国之后第二个灭亡的国家。可惜了赵武灵王辛苦缔造的军事强国的基业! 回复 期待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