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因为明朝灭亡的憋屈,就把两百年间的明军都当成弱旅啊!《明史·成祖本纪》那段“雄武之略,同符高祖。六师屡出,漠北尘清。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难道有人认为就是说着玩的吗?这个问题问的槽点真的是太多了!不过要非要对比下宋代与明代军队。咱们就拿战绩说话吧!一般都认为,各个开国之初的军队最有战斗力。开国之初的宋军是怎么样的呢?979年七月,宋军与辽军大战于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宋军在几乎攻下幽州之时,被辽军击败。此战是北宋政权最接近收复燕云十六州一战。此战虽然宋军顽强抵抗,以至辽军统帅耶律休哥也身“被三创”,但最终没能抵御住辽军骑兵的攻击,大败而逃,被“追杀三十余里,斩首万余级”。宋太宗“窃乘驴车遁去”,被辽骑兵追至涿州,差一点成了辽军的俘虏。另外,据宋人王铚《默记》卷中记载,太宗败逃中,大腿还中了两箭,箭疮以后年年发作。所幸之后在十月十九日,因辽景宗于高梁河获胜后趁势南下所导致的满城会战中,宋军取得了辉煌胜利,“斩首万余级,获马千余匹,生擒酋长三人,俘老幼三万口及兵器、车帐、羊畜甚众”连高梁河之战的胜利者耶律休哥所部也被击败。此后,双方的鏖战不断。981年(太平兴国六年)正月,易州(今河北保定易县)守军破契丹数千骑,斩首三百级。五月与六月,契丹分别率近万骑攻打平寨军,皆被守将击退。九月,契丹欲侵易州,时知易州白继赟率兵与契丹大战于平塞寨北,成功击破契丹大军,斩首两千级。982年(太平兴国七年)五月,契丹以精兵三万骑分三路入寇:一路袭击雁门,为潘美击败所部击败,斩首三千级;一路攻打府州(今陕西府谷县),折御卿率兵与之交战,并于新泽寨大败契丹;一路攻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县东),为崔彦进破于唐兴口,斩首两千级。闰十二月,契丹侵丰州,被刺史王承美击破,斩首两千级。983年(太平兴国八年)三月,契丹再度率兵袭丰州。王承美击败契丹万人大军之后,“追北百有余里,至青冢,斩首二千余级,降者三千帐,获羊马兵仗以万计”。986年(宋·雍熙三年),宋廷三路出兵北伐燕云,同时联络高丽等辽的周边势力,意图共击契丹,史称“雍熙北伐”,结果宋军惨败。十一月,契丹以耶律休哥为先锋都统挥师南下。十二月,契丹以数万骑寇侵瀛洲,当月十日爆发了君子馆之战。“(刘)廷让全军皆没,死者数万人”,刘延让仅以身免。987年(雍熙四年),雄、霸两州又遭契丹寇扰。988年(宋·端拱元年)十一月,契丹大军经唐河北欲南下侵宋,时定州路都部署李继隆与李继忠率兵迎击,终于大败辽军,并乘胜追击、渡过曹河,斩首一万五千级。989年(端拱二年),威虏军(今河北徐水县西二十五里遂城)粮食短缺,恐契丹乘隙围城,于是派遣李继隆运送粮草。辽军得知此事,遣数万精兵来袭。时北面缘边都巡检尹继伦率千余步兵正行军于辽军必经之路,趁辽军进食之时实行偷袭,辽军惊慌失色,争相踩踏,损伤惨重。995年(至道元年)正月,契丹大将韩德威率数万兵马,同时引诱党项勒浪嵬族十六府大首领马尾等自振武军(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入侵,为永安军(今陕西府谷县)节度使折御卿击败于子河窼。勒浪等族见契丹已败,于是反水,装作宋军的府州兵绕到辽军阵后。辽军大惊失色,争相逃亡,大军折损了六、七成。四月,契丹又犯雄州,知雄州何承矩领兵出战,斩其铁林大将一人,大败契丹军。999年(宋·咸平二年)五月,契丹寇扰宋辽边境。九月,契丹以数万兵马三路入侵,先锋田绍兴斌、石普与知保州杨嗣出兵迎击,于廉良路击败契丹大军,“杀获甚众”。十月,契丹先不断骚扰雁门附近的瓶形寨(今山东繁峙县附近)与宁化军(今山西宁武县西南),再寇侵定州(今宁夏平罗县姚伏镇),然后徙军往怀远驿(今河南开封市东南)意图继续深入宋境。李继宣领兵三千迎敌,契丹自知不可久战,拔寨遁去。李继宣欲请兵追赶,主将傅潜不允。十一月,契丹遣五千骑攻打冀州,知冀州张旻破之,并杀千余人。同月,契丹寇侵威虏军,为守军击破。宋一方,府州驻泊宋思恭、知府州折惟昌、府州钤辖刘文质等带兵攻入契丹五合川,攻下黄太尉寨,尽歼敌军,焚敌帐五千余。同年,契丹攻下易州。1000年(咸平三年)正月,契丹引兵攻打河间(在今河北献县、河间、青县、泊头等市县地),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率兵迎击,为契丹所欺骗,陷入重重包围之中,最后终因救援未至而身死。其后,高阳关、贝、冀路都部署范廷召等,赶到河间之后,派兵追击契丹至莫州(今河北任丘北),斩首万余级。1001年(咸平四年)十月,张斌破契丹于长城口。十一月,时新上任的高阳关等三路都部署王显上奏大破契丹,斩杀契丹两万人,并捕获契丹统军铁林。同年冬天,契丹寇侵,杨延朗设伏于羊山西,与契丹大军交战时且战且退,诱敌深入。至羊山西,伏兵暴起,契丹军大败。1002年(咸平五年)五月,契丹入寇保州,杨延朗等率兵抵御,但“部伍不整,为敌所袭,士马多失亡”。同年底,契丹侵略宋北方边境,为守军击退。1003年(咸平六年)四月,契丹入寇,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交战不利,于白城为契丹所擒。最后,唉经过长期对边境的试探与侵扰之后,契丹对宋北方的边防部署已有所了解,并图谋大举南下。1004年(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三十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军以纵深防御战略遏住辽军攻势,并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大将萧挞凛,大挫契丹锐气。结果,宋军跟辽军打了二十五年,结果别说夺回燕云十六州,中原腹地也多次被辽军侵入,期间取得的那些胜利也不过是被动挨打下的防守反击而已。对比明军呢?就不说朱元璋早期那行云流水的北伐,把蒙古人赶回草原上,恢复汉唐故土的伟业了。就说朱元璋后期,以及朱棣,甚至之后明军的军事胜利吧!朱元璋从洪武十三年(1380年)开始,发动了3次北伐,肃清北元在辽东、亦集乃、贺兰山一带的势力,使明帝国的疆域向漠南推进了数百公里。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动用15万军队,命蓝玉为征虏大将军,唐胜宗、郭英为副将。为了表示彻底消灭北元的决心,朱元璋特谕北伐将士“肃清沙漠,在此一举。”明军由大宁至庆州时,得知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今中蒙边界贝尔湖)后,率大军星夜兼程,直捣其营。由于当时是大雪天,北元方面认为明军有巨大的后勤和恶劣的天气双重压力必不敢深入,遂不设防。结果,明军从风雪中袭击了北元汗帐,北元太尉蛮子仓促应战,却被明军歼敌数千人,其部众全部投降。脱古思帖木儿携太子天保奴、知院捏怯来、丞相失烈门等向北遁去,蓝玉亲率精锐骑兵追击千余里,北元遭到了自1368年以来最大的打击:获其次子地保奴等六十四人及故元太子必里秃妃并公主五十九人。其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将逃,失马,窜伏深草间,擒之。又追,获吴王朵儿只、代王达里麻、平章八兰二千九百九十四人。军士男女七万七千三十七人,得宝玺图书牌面一百四十九、宣敕照会三千三百九十道、金币一、银印三、马四万七千匹,驼四千八百四头,牛羊一十万二千四百五十二头,车三千余辆。在捕鱼儿海之战,是明帝国与北元的终极决战。经此一役。北元至少损失十万人以上。明军虽没能活捉北元皇帝脱古思帖木儿,但使北元遭到了空前毁灭的打击。从此,完整的北元皇室及官僚系统不复存在,北元政权又回到了成吉思汗以前游牧组织的部落生活状态。北元已经名存实亡,只差最后一击。在朱元璋去世之前,北元又遭到了燕王朱棣两次北伐后,建文四年(1402年),鬼力赤杀了北元最后一个皇帝坤帖木儿后,废大元国号,恢复鞑靼古称,北元彻底灭亡。朱棣登基之后,更是发动了五次大规模北伐!永乐八年(1409年)九月,朱棣正式对鞑靼下战书:“今选将练兵,来春朕决意亲征”。在斡难河畔(今俄罗斯赤塔州鄂嫩河),朱棣追上了鞑靼可汗本雅失里的部队。朱棣登山布阵,指挥先锋数千精锐轻骑直冲本雅失里军阵,一举击溃鞑靼骑兵。最后,惨遭明军毁灭性打击的本雅失里几乎全军覆没,仅率7名骑兵渡过斡难河远遁。5月15 日,明军驻扎五原峰,刚刚击败鞑靼可汗的朱棣颇感自豪,于是做了一件彪炳史册的壮举:祭祀斡难河山川,并赐名玄冥河。斡难河乃成吉思汗龙兴之地,1206年成吉思汗正是在这里召开的忽里勒台大会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在其后数十年间,蒙古势力席卷整个欧亚大陆。斡难河之战是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王朝又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将武力直指漠北草原深处。第二次北伐,朱棣在忽兰忽失温大败瓦剌人。《卫拉特三大汗国及其后人》对瓦剌惨败的记述,“卫拉特几万人战死,几乎是灭顶之灾”。第三次北伐,明军又摧毁和扫荡了蒙古兀良哈部。仅最后半个月的扫荡战果:“已入寇穴,寇悉众来敌,大败之。斩首数千级,余众溃西而走;收其人口孽畜。”日本汉学家那珂通世在其著作《东洋小史》中这样朱棣的远征:“昔汉武、唐宗者虽屡破北狄,但均系遣大将而非亲征;汉人天子远渡沙漠者,唯成祖一人”。明人对朱棣五征漠北的评价是:“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即朱棣在前三次北征对蒙古诸部进行了犁庭扫穴式的毁灭性打击。永乐一朝,蒙古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均遭到了明军沉重的打击而进一步削弱,特别是兀良哈三卫几乎是到了崩溃的边缘。另外说一下著名的永乐枪阵:朱棣与将领们发挥集体智慧,发明了“束伍法”的战法,也就是著名的“永乐枪阵”。永乐枪阵具体分为三层结构:一, 神机队每队五十七人,队长、副各一人,旗军五十五人,内旗枪三人,牌五人,药桶四人,神机枪三十三人。遇敌,牌居前,五刀居左,五刀居右,神机枪前十一人放枪,中十一人转枪,后十一人装药,隔一人放一枪,先放六枪,余五枪备敌进退,前放枪者即空转枪与中,中转炮枪于前,转空枪于后,装药更迭而放,此第而转。擅滥放者,队长诛之,装药转枪怠慢不如法者,队副诛之。如此,则枪不绝声,对无坚阵。二, 弓箭队亦每队五十七人,队长副各一人,旗军五十五人,内旗枪三人,牌十人,长枪十人,长刀十人,弓箭二十二人。遇敌列队,牌居前,弓箭两行,前行射多,手疲;后行代射,五枪五刀居左,五枪五刀居右,如贼突入,则牌迎马,而前枪左右刺击,弓箭迭射,虽贼猛马健,进无不毙矣。三, 马队亦每队五十七人,队长副各一人,旗军五十五人,内旗枪三人,牌十人,长枪十人,长刀十人,其余枪叉、刀斧随其所用火器十人,杂兵二人,弓箭四十二人。如敌退却,马即追袭,冲突往来,出奇制胜,巧在临时不敢预定,此乃束伍法大略也。神机营中不全是火器部队,而是配备了使用冷兵器的弓箭队、骑兵队及长牌手、长刀手等旗军的“冷热混合部队”。弓箭队与火器部队交替射击,可弥补早期火器射击效率低的弱点。旗军分为旗手、长牌手、长刀手。作战时,神机营迅速摆开战斗阵型,长牌手位于本队最前端,将长牌立于地上,负责本队所有人的安全防御,主要防止蒙古骑兵冲破阵型;长刀手持长刀,站在本队左右两侧,负责保护火铳手的侧翼安全,这样中间的火铳手可以从容施展“三段击”,专门负责射击。骑兵队则是在保护火器部队不受蒙古骑兵的砍杀的同时,追击败逃或撤退的蒙古骑兵,扩大战果。每队都有专门负责搬运火药桶和管理火药的后勤兵。神机营纪律严明,队长若发现他们有擅自行动或滥放火铳者,有权当场就地正法。对比这些战绩,大家应该对宋军与明军的战斗力对比有个结论了。至于这个结论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就看各自的立场了。 回复 期待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