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的发展方向只能是淘汰吗?

坦克,今后还会存在,但不会在单独,单一兵种的状态下参与战争,如必须得到巳方武装直升机的支援和护卫下进行战斗,还要有已方空军建立起较完全的制空权,否则在对方的攻击机,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横行面前,坦克只能是敌人的 射击靶子。再者,今后坦克本身也要改变,如增强外部环境感知能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增强信息化作战能力,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作战中心,坦克与空军,陆军航空兵之间互通情报,战场信息实时互联互通。以使各军兵种实时决策作战计划,相互作战支援。坦克本身也要改变,如 施行无人炮塔,增强坦克乘员的生存能力,给坦克安装主动 防御系统,增强坦克本身抗打击能力。另外还可以给坦克加装轻型防空导弹,加強主动对空防御能力。总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坦克还会在各种各地的战争中存在,并挑起地面战的大梁,只是要在其它兵种兵器的支援,保护下战斗,而坦克本身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增强自身的武备,提高信息化能力,并推出新战术,新战法。坦克不会在战争中消失自已的身影。

回复
  • 俞笑笑用户

    坦克,今后还会存在,但不会在单独,单一兵种的状态下参与战争,如必须得到巳方武装直升机的支援和护卫下进行战斗,还要有已方空军建立起较完全的制空权,否则在对方的攻击机,战斗机,武装直升机横行面前,坦克只能是敌人的 射击靶子。

    再者,今后坦克本身也要改变,如增强外部环境感知能力,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是增强信息化作战能力,坦克与坦克之间,坦克与作战中心,坦克与空军,陆军航空兵之间互通情报,战场信息实时互联互通。以使各军兵种实时决策作战计划,相互作战支援。坦克本身也要改变,如 施行无人炮塔,增强坦克乘员的生存能力,给坦克安装主动 防御系统,增强坦克本身抗打击能力。另外还可以给坦克加装轻型防空导弹,加強主动对空防御能力。

    总之,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坦克还会在各种各地的战争中存在,并挑起地面战的大梁,只是要在其它兵种兵器的支援,保护下战斗,而坦克本身也要不断推陈出新,不断增强自身的武备,提高信息化能力,并推出新战术,新战法。

    转局容里载或者技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先答

    坦克不会在战争中消失自已的身影。

    2024-11-22
    1楼
    回复
  • 杨珺程用户

    对这个问题就几句话~

    现代科技,武器装备越先进,传统的,甚至是原始的……

    就越不该放弃,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议不正表得转声载本八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象~电影里演的,发报机,电台,骑兵,信鸽……

    越是原始的东西,可能在关键时期越是能起到大做用。

    2024-11-22
    2楼
    回复
  • 吴新洋用户

    坦克车我认为发展不乐观,因为不利于它的武器太多了,伊拉克,越南战场上都吃亏了,飞机都比它强,没有多大用处废铁一堆。

    2024-11-22
    3楼
    回复
  • 徐翰藻用户

    坦克是不能淘汰的,发展方向是无人化,智能化,全自动化,无线远程指挥作战

    2024-11-22
    4楼
    回复
  • 书治霞用户

    如果坦克被淘汰了,那水面战舰也会被淘汰。长时间内不会。

    2024-11-22
    5楼
    回复
  • 风幽黎安用户

    坦克还会存在,但一定会改变进化!坦克将来的发展方向:一是感知能力,可以得到己方体系的支援,是未来战争网络的一个点,与陆航配合作战。二是攻击武器向长距离、更智能方向发展。三是主动防御系统为主,轻量化装甲为辅。四是更强的机动性及战斗时间。

    2024-11-22
    6楼
    回复
  • 刘翠翠用户

    俄罗斯在1992年8月第二届“沙漠安全”国际武器装备展览会上,展出了一种闻所未闻的“PT-5”高级坦克。

    P-5高级坦克是俄罗斯正在研制的一种新式坦克。所谓高级坦克,系统一种体现一定时期最高技术成就,独具创造性的高技术坦克。PT-5坦克的形式是一种典型的外置火炮与裂缝炮塔坦克。

    未来的坦克会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大家也许会不出它们。除了以上介绍的新坦克外,还有美国的“BLACK-3”坦克等。它们代表着坦克今后的发展方向。

    转载或切者引用本文西传亲军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现代战争是立体战争,精确制导武器、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对坦克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抵御这种威胁,坦克就必须以家族成员的集体力量战胜对手。

    2024-11-22
    7楼
    回复
  • 血蔷薇用户

    美国M-103重型坦克-摘要编辑车长(炮向前)为11.392米,车体长6.691米,车宽3.632米,车高(至炮塔顶)为2.927米。M103重型坦克共有两种改进型,即A1型和A2型。M103重型坦克的装备数量为220辆,未参加过实战。M103重型坦克最终使用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使用到1973年退出现役。2美国M-103重型坦克-发展历程编辑1946年1月19日,美国陆军兵器局决定研制战后的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而决定研制重型坦克的直接原因,便是受了“IS-3冲击”的影响。1946年5月14日,美国的克莱斯勒公司以“K坦克”的名义提出了新的重型坦克的设计方案。前面提到的几种重型坦克样车,都是克莱斯勒公司设计的,因而,该公司对研制新的重型坦克成竹在胸。1948年12月,美国陆军和克莱斯勒公司签订了研制合同,研制代号为T-43重型坦克。1951年6月,公司完成了初样车的试制工作,并开始在阿伯丁试验场进行各种试验。1953年正式定型为M103重型坦克。1956年正式列入美军装备序列,并开始装备美军驻西德部队。使用中发现M103坦克毛病不少,被认为“不适于在前线使用”。于是,又对生产出来的M103坦克进行多达150项的技术改造。M103采用了120毫米T123E1坦克炮,安装在M98炮架上,主炮每侧安装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动力单元采用AV-1790-5B汽油机和CD-850-4B传动箱,满足了美国陆军的要求。军方提供了改造74辆M103坦克的经费,剩余的6辆被用于各种试验。1958年1月,M103开始配属到驻欧洲的第899坦克营。同年5月,该营改名为第2重型坦克营。和当时美国陆军其他装甲部队编制不同的是,该营下属4个坦克连,每个坦克连辖6个排,每排装3辆M103坦克和1辆吉普车,这样每个连不算连部直属坦克的坦克数量达到了18辆。M103的120毫米炮穿透能力要比M48的90毫米炮好很多,深受士兵的喜爱。T43E1被陆军部否决后兵器局决定重新设计。1954年4月该局弄到了3辆T43E1坦克样车,修改后的设计方案命名为T43E2。改造重点是炮塔和火控系统:炮塔驱动改用电机;主炮右侧的并列机枪换成了潜望镜;为车长新配备了T52全景测距机,这个测距机和T33弹道解算计算机并联使用;炮手配备有T44E1周视镜。改装后的T43E2首辆样车于1956年2月在阿伯丁开始试验。 美国海军陆战队装备了220辆M103A1。陆战队对M103的要求并没有像陆军这么严格,所以M103A1顺利服役。M60坦克出现后,陆战队对M103A1进行改进,产生M103A2,这是美军正式列装的最后一种重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的装备数量为220辆,未参加过实战。M103重型坦克的最终使用者是美国海军陆战队,一直使用到1973年退出现役。 M103重型坦克是作为M47/M48中型坦克的火力支援坦克来使用的。设想在欧洲战场上,如果遇到苏联IS-3一类重型坦克,便可以拿M103重型坦克与之相抗衡。不过,一来是M103重型坦克好出毛病,可靠性太差;二来是M103重型坦克有点“生不逢时”,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军方已经在研制新型的M60主战坦克。20世纪60年代初期列装的M60主战坦克已经在性能上全面接近或超过M103重型坦克。这使得M103重型坦克颇有“英雄迟暮”之感。这样一来,M103重型坦克在装备部队后不久,便从欧洲的一线战场上退下来,转给美国国内的海军陆战队。又没过多久,美海军陆战队又将它改装为M51型坦克抢救车,主要用于在海滩等松软地面实施抢救作业。M51坦克抢救车的战斗全重为55吨,最大起吊能力为30吨,最大牵引力为45吨力。在结构上,将履带上方的托带轮从6个减为4个。“人过留名,雁过留声”。退役下来的M103重型坦克除了在阿伯丁试验场展示外,还专门在美国的一个城市的花园里展出。M103重型坦克那“巨无霸”级的身姿,每每令参观者驻足。3美国M-103重型坦克-结构特点编辑M103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6.7吨,乘员5人(车长、炮长、驾驶员和2名装填手)。车长(炮向前)为11.392米,车体长6.691米,车宽3.632米,车高(至炮塔顶)为2.927米,给人以“人高马大”的感觉。 驾驶室位于车体前部中央,驾驶员的上方有1扇舱门,驾驶室左右两侧储放炮弹。炮塔位于车体中部,个头较大。炮长位于炮塔内火炮的右侧,2名装填手位于左侧,他们共用1个炮塔门。车长位于炮塔后部居中,有1扇指挥塔舱门。这种布置,加上较大的炮塔平衡尾舱,使得炮塔的前后长度增加,呈明显的卵圆形。主炮的两侧各装1挺并列机枪。这种布置在其他坦克上也很少见。炮塔顶部还有1挺高射机枪。车体后部是动力舱,装有发动机和变速箱等。还有1套辅助动力装置。行动装置每侧有7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6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车长位于炮塔尾舱里,这可是件新鲜事,尽管做到了“坐得高,看得远”,但带来了使车高增加的缺点。4美国M-103重型坦克-性能特色编辑美国军方在M103重型坦克设计之初,就把火力性能放到首位,其次是装甲防护,再次是机动性。M103的主要武器是1门M58型120毫米线膛炮,身管长为60倍口径,采用立式炮闩,有双气室式炮口制退器和炮膛抽烟装置,高低射界-8~+15度,由液压机构操纵,采用分装式弹药,弹种有穿甲弹、榴弹和黄磷弹,也可发射破甲弹,弹药基数38发。发射穿甲弹时,在命中角30度、射击距离914米的情况下,可击穿221毫米厚的钢装甲;发射破甲弹时的破甲厚度为330毫米;发射榴弹时的最大射程达23150米。尽管是分装式炮弹,但由于有2名装填手,实际射击速度仍达到5发/分。 火控系统包括:M14型机电模拟式弹道计算机、M15式体视式测距仪、M29型炮长主瞄准镜、M102型望远式瞄准镜、象限仪、双向稳定器和炮塔驱动装置等。测距仪和主瞄准镜组合在一起,测距范围为457~4572米,放大倍率为8.6倍。辅助瞄准镜的放大倍率为8倍。拿20世纪50年代的标准看,这套火控系统还是蛮先进的。辅助武器有2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高射机枪。7.62毫米机枪的射击速度为400~500发/分,最大射程3200米,弹药基数5250发。12.7毫米机枪的射速为450550发/分,最大射程6821米,弹药基数1000发,可在指挥塔内由车长遥控操纵射击。美国M-103重型坦克M103重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泰里达茵·大陆公司的AVDS-1790-7C型V型12缸风冷汽油机,最大功率810马力,配用CD850-4A型液力机械式变速箱,有2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可实现中枢转向。资深的兵器迷可能会发现,这套动力一传动装置和M48坦克上的几乎一模一样,而战斗全重又增加了近10吨。这一点成为M103坦克机动性稍差的最主要的原因。 行动装置采用独立扭杆弹簧悬挂装置,第1、2、5、6、7负重轮处装有液压减震器。履带和M48坦克的一样,为宽711毫米的T107型金属橡胶履带。坦克的最大速度33.8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68千米。可以认为,M103坦克的机动性稍差,这并不是老美的坦克设计师们设计不出更好的动力装置,而是设计指导思想不同所致。在机动性上,M103坦克的“亮点”是由于利用方向盘转向,操纵性相当好,乘员不易疲劳。动力一传动装置的维修也比较方便。M103重型坦克的车体为铸造钢装甲焊接结构,车体正面装甲厚度为110~127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为76毫米,后面装甲厚度为25毫米。炮塔为铸造件,但尾舱底面为焊接结构,炮塔各部位的装甲厚度达114毫米,火炮防盾的装甲厚度更达到了178毫米。各舱室用装甲板隔开。单就装甲厚度来说,M103坦克要优于IS-3重型坦克。5美国M-103重型坦克-车型编辑M103重型坦克共有两种改进型,即A1型和A2型。A1型改进了火控系统及炮塔驱动装置(由液压式改为电动式),将操纵杆改为方向盘,改进了火炮的固定方式。A2型的改进主要是将汽油机改为柴油机。M103A2型的战斗全重增加到58吨,改用AVDS-1790-2A型V型12缸风冷柴油机,最大功率调整为750马力,和M60主战坦克上用的是同一种动力装置。匹配的变速箱也换为改进型的CD850-6A型。这样一来,尽管单位功率略有下降,但最大速度反而提高到37千米/小时。同时,由于加大了燃油箱容量(从1014升增加到1681升),加上柴油机化,使最大行程提高到480千米。不过,在外观上很难将A1型和A2型区分开来。如果硬要区分,A2型火炮上方的红外大灯算得上是一个识别特征。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2024-11-22
    8楼
    回复
  • 毛冰旋用户

    永远不会淘汰,只会发展得更先进

    2024-11-22
    9楼
    回复
  • 李鑫君用户

    坦克是陆军最主要的快速机动重武器,它不会淘汰,相反各国均在大力研发机动、打击能力更强大的坦克,坦克部队最小建制成团(有时派出一连或几台配置至步兵小部队,那只是坦克部队作为支援),世界上任何国家师级坦克部队自己都有步兵团炮兵团及工兵丶防化、地爆导弹等参与第一线作战的部队,伴随的运输、通信、特务、修理这些后勤保障部队也是十分能战,我40年前我师就有整团的步兵、炮兵了,一个坦克师的作战能力可以用极强两字来形容,当然坦克部队所耗军费也是同步的,现在的陆军基本都是混成的,步兵师团也有坦克,大国或经济强国都想尽办法研究新型坦克呢,怎么会淘汰呢?未来坦克的发展方向两极化,一是数吨重量级的超小型(不能说微型)智能无人作战坦克,二是重大型超级坦克,也许它配置着250口径坦克大炮[震惊],等效装甲2000mm的百吨巨无霸。随着科技的发展,水陆空三栖坦克就会出现,坦克项上装上一个折叠式旋桨[呲牙],能飞500米高不碰电杆[酷拽],你说这样的坦克哪个国家不想要?[笑哭][笑哭][笑哭]

    2024-11-22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