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将封常清因何被唐玄宗下令处斩?

唐朝名将封常清因何被唐玄宗下令处斩?
唐朝名将封常清因何被唐玄宗下令处斩?
唐朝名将封常清因何被唐玄宗下令处斩?
在写安史之乱的时候,我反复强调着一件事,那就是:安史之乱的相关历史记载大多是基于唐肃宗李亨的角度来写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对他有利。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怎么看都像老年痴呆,一再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所以搞得天下大乱。后来,又派封常清和高仙芝出马,指挥一群乌合之众去平定叛乱,而封常清和高仙芝为了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率军转进到长安城附近,唐玄宗竟然自毁长城,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唐玄宗的确年老,也过于敏感,这才有了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并派封常清和高仙芝率领乌合之众平叛的事。但说起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其实谈不上有多冤。封常清率领六万大军坐镇洛阳,仅过了四天时间,洛阳城就宣告失守。然后呢?封常清几乎就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选择了向大后方转进。当然了,封常清给中央政府写的战报,内容永远都是叛军火力太猛,我们主动进攻叛军,被叛军打得伤亡惨重,所以在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转进。癸巳,禄山陷荥阳....禄山声势益张,屯武牢以拒贼;贼以铁骑蹂之。官军大败。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战上东门内,又败。丁酉,禄山陷东京,贼鼓噪自四门入,纵兵杀掠。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可相关内容,只要看看近代史料就能明白:任何将领在溃逃前,都会高呼类似的口号,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通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更惊人的事实还在于,封常清率军一路退到陕州时,对防守陕州的高仙芝说,敌军的炮火太猛,这里太危险,我们应该退到潼关。仙芝领大军初至陕、方欲进师,会常清军败至,欲广其贼势以雪己罪,劝仙芝班师。仙芝素信常清言,即日夜走保潼关;朝野大骇。于是在洛阳沦陷两三天后,驻扎五万大军的陕州丢失了。如果说洛阳城的敌方炮火太猛烈,洛阳守军伤亡惨重,这也许有点可信度。但是陕州守军连敌人的面都没有看到,也用类似的理由转进了,这叫什么事呢?我朝有位司令员在指挥一场战役时,警卫员接到前线电话说伤亡惨重,言外之意就是要求转进。这位司令员根本就没有接这个电话,直接吩咐警卫员:“你告诉他,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阵地。”结果呢?自然是一场辉煌的大胜。这两个场景其实非常相似,都是我方占据明显优势,可总有人在高呼敌方火炮太危险。基于司令员的角度来看,我就是要用血拼的方式拿下这根硬骨头,所以你不要跟我提什么伤亡数字,只要目的达到,你们全员阵亡都不亏!如果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来想问题,自然会发现:封常清的所作所为,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破坏战略大局。洛阳是什么地方?那是帝国仅次于长安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这种城池的战略价值有多大?不用详细分析大家都懂。想当年,隋炀帝连年率军北征高丽。杨玄感趁机造反作乱,但是屯兵于洛阳城下,终于输得一塌糊涂。如果杨玄感叛乱后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隋朝估计当时就得让杨玄感打崩盘。再后来天下大乱,李密在如日中天之际率军围攻洛阳,同样也是久攻不克,最终兵败洛阳,就此一蹶不振。如果李密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估计隋朝当时也被李密推翻了。再后来,李世民亲自率军围攻洛阳,也是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夺取洛阳。当然了,在安史之乱时,洛阳迅速沦陷还可以勉强找出一些不算理由的理由。但陕郡陷落,就显得有些不饶恕了。陕郡是什么地方?大致相当于从前函谷关的战略位置。此时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早已被潼关取代,但作为前战略要地,并作为大唐帝国防御叛军的第二道防线,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可就是如此重要的地区,高仙芝居然不战而弃,就意味着安史叛军又可以长驱直入200里,这是什么性质的事?安史叛军控制这种重要地区之后,大唐帝国以后想从潼关反攻叛军,难度就会变得非常大,因为安史叛军就驻扎在以函谷关为中心的险要地区。看看封常清和高仙芝干的这些破事,谁处于皇帝的位置上,都会恨不得杀了他们。封常清和高仙芝有没有冤枉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他们两个命不好,被唐玄宗派出去当炮灰。可问题是:被派出去当炮灰难道就该反抗吗?从个人角度来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从大局来看,这显然是不可饶恕的。当我朝那位司令员明确表示“不要伤亡数字,只要阵地”之后,作为前线指挥官自然是不幸的,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此被牺牲。可如果这位前线指挥官不想被牺牲,于是罔顾司令员的指示擅自转进,因此导致阵地丢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这种人被杀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军令如山”绝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12月8日,安禄山开始进攻洛阳;12月18日,皇帝就派人到潼关,砍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人头。十天的时间并不长,但发生了很多事:先有洛阳保卫战,又有陕郡的全线撤退,还有封常清亲自到长安述职,更有封常清回潼关待罪立功,最后才是太监拿着圣旨宣布封、高二人的死罪。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封、高二人已经撤到了潼关一线,总算还保留了军队,至少比全军覆没要强”。问题就出在军队身上,封、高二人之所以被杀,也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军队,给人一种拥兵自重的感觉。封、高二人之死不在于军事原因,而在于政治原因。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疑问:既然封、高二人已有军阀化的倾向,他们为何还被唐玄宗像杀鸡一样轻松除掉呢?这是因为:军阀化进程是需要时间的,封、高二人撤退的时候,军队的行政和经济系统还独立于军事系统之外。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支军队在和皇帝分庭抗礼时,都得顾忌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脱离大唐中央政府,军队的后勤靠什么保证呢?当然了,仅仅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让唐玄宗有信心,凭一纸诏令杀掉封、高二人。因为军方大佬的忠诚,永远不要做太高的估计,尤其是当你要威胁到人家的生死存亡时。唐玄宗敢在这种关键时候,靠一纸诏令就要杀掉封、高二人,显然是手上有更大的筹码。那就是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依然驻扎在西北地区待命。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之所以一直驻扎在西北没有大举东调,那是因为如果把这支部队大举东调,土蕃和回纥就有可能趁火打劫。但谁也无法否认的一点是: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在必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大举东调。因为类似的原因,封、高二人面对皇帝赐死自己的诏令,除了哭天抢地的说自己冤枉之外,却也无法做出任何反抗。

回复
  • 赵文琪用户

    在写安史之乱的时候,我反复强调着一件事,那就是:安史之乱的相关历史记载大多是基于唐肃宗李亨的角度来写的,几乎所有内容都对他有利。

    在这种背景下,唐玄宗怎么看都像老年痴呆,一再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所以搞得天下大乱。

    后来,又派封常清和高仙芝出马,指挥一群乌合之众去平定叛乱,而封常清和高仙芝为了大唐帝国的根本利益,率军转进到长安城附近,唐玄宗竟然自毁长城,杀了封常清和高仙芝。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调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阶究同侵角权

    唐玄宗的确年老,也过于敏感,这才有了信任杨国忠和安禄山,并派封常清和高仙芝率领乌合之众平叛的事。

    本表你证教温装何标候引。

    但说起封常清和高仙芝被杀,其实谈不上有多冤。


    封常清率领六万大军坐镇洛阳,仅过了四天时间,洛阳城就宣告失守。

    然后呢?封常清几乎就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选择了向大后方转进。

    当然了,封常清给中央政府写的战报,内容永远都是叛军火力太猛,我们主动进攻叛军,被叛军打得伤亡惨重,所以在万般无奈下,只能选择转进。

    癸巳,禄山陷荥阳....禄山声势益张,屯武牢以拒贼;贼以铁骑蹂之。官军大败。常清收余众,战于葵园,又败;战上东门内,又败。丁酉,禄山陷东京,贼鼓噪自四门入,纵兵杀掠。

    真实情况是什么呢?没有人知道。可相关内容,只要看看近代史料就能明白:任何将领在溃逃前,都会高呼类似的口号,具体情况是什么样子,通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用工多十性么通及头美八千置。

    更惊人的事实还在于,封常清率军一路退到陕州时,对防守陕州的高仙芝说,敌军的炮火太猛,这里太危险,我们应该退到潼关。

    仙芝领大军初至陕、方欲进师,会常清军败至,欲广其贼势以雪己罪,劝仙芝班师。仙芝素信常清言,即日夜走保潼关;朝野大骇。

    于是在洛阳沦陷两三天后,驻扎五万大军的陕州丢失了。

    如果说洛阳城的敌方炮火太猛烈,洛阳守军伤亡惨重,这也许有点可信度。但是陕州守军连敌人的面都没有看到,也用类似的理由转进了,这叫什么事呢?


    我朝有位司令员在指挥一场战役时,警卫员接到前线电话说伤亡惨重,言外之意就是要求转进。

    这位司令员根本就没有接这个电话,直接吩咐警卫员:“你告诉他,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阵地。”

    结果呢?自然是一场辉煌的大胜。

    这两个场景其实非常相似,都是我方占据明显优势,可总有人在高呼敌方火炮太危险。

    基于司令员的角度来看,我就是要用血拼的方式拿下这根硬骨头,所以你不要跟我提什么伤亡数字,只要目的达到,你们全员阵亡都不亏!

    如果我们运用这种思维来想问题,自然会发现:封常清的所作所为,就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破坏战略大局。

    洛阳是什么地方?那是帝国仅次于长安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这种城池的战略价值有多大?不用详细分析大家都懂。

    想当年,隋炀帝连年率军北征高丽。杨玄感趁机造反作乱,但是屯兵于洛阳城下,终于输得一塌糊涂。

    如果杨玄感叛乱后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隋朝估计当时就得让杨玄感打崩盘。

    再后来天下大乱,李密在如日中天之际率军围攻洛阳,同样也是久攻不克,最终兵败洛阳,就此一蹶不振。

    如果李密四天就攻克洛阳,十天就打到潼关之下,估计隋朝当时也被李密推翻了。

    再后来,李世民亲自率军围攻洛阳,也是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夺取洛阳。


    当然了,在安史之乱时,洛阳迅速沦陷还可以勉强找出一些不算理由的理由。但陕郡陷落,就显得有些不饶恕了。

    陕郡是什么地方?大致相当于从前函谷关的战略位置。

    此时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早已被潼关取代,但作为前战略要地,并作为大唐帝国防御叛军的第二道防线,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可就是如此重要的地区,高仙芝居然不战而弃,就意味着安史叛军又可以长驱直入200里,这是什么性质的事?

    安史叛军控制这种重要地区之后,大唐帝国以后想从潼关反攻叛军,难度就会变得非常大,因为安史叛军就驻扎在以函谷关为中心的险要地区。

    看看封常清和高仙芝干的这些破事,谁处于皇帝的位置上,都会恨不得杀了他们。

    封常清和高仙芝有没有冤枉的地方?自然是有的,他们两个命不好,被唐玄宗派出去当炮灰。

    可问题是:被派出去当炮灰难道就该反抗吗?从个人角度来看,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可从大局来看,这显然是不可饶恕的。

    当我朝那位司令员明确表示“不要伤亡数字,只要阵地”之后,作为前线指挥官自然是不幸的,因为他很有可能就此被牺牲。

    可如果这位前线指挥官不想被牺牲,于是罔顾司令员的指示擅自转进,因此导致阵地丢失,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种人被杀是非常合理的,因为“军令如山”绝不是简单地说说而已。


    12月8日,安禄山开始进攻洛阳;12月18日,皇帝就派人到潼关,砍了封常清和高仙芝的人头。

    十天的时间并不长,但发生了很多事:先有洛阳保卫战,又有陕郡的全线撤退,还有封常清亲自到长安述职,更有封常清回潼关待罪立功,最后才是太监拿着圣旨宣布封、高二人的死罪。

    初,令诚数私于仙芝,仙芝不应,因言其逗挠状以激帝,且云:“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朘盗禀赐。”帝大怒,使令诚即军中斩之。

    或许有人会说:“既然封、高二人已经撤到了潼关一线,总算还保留了军队,至少比全军覆没要强”。

    问题就出在军队身上,封、高二人之所以被杀,也是因为他们保留了军队,给人一种拥兵自重的感觉。

    封、高二人之死不在于军事原因,而在于政治原因。

    这里面其实还有一个疑问:既然封、高二人已有军阀化的倾向,他们为何还被唐玄宗像杀鸡一样轻松除掉呢?

    这是因为:军阀化进程是需要时间的,封、高二人撤退的时候,军队的行政和经济系统还独立于军事系统之外。

    在这种背景下,任何一支军队在和皇帝分庭抗礼时,都得顾忌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脱离大唐中央政府,军队的后勤靠什么保证呢?

    当然了,仅仅这个原因,还不足以让唐玄宗有信心,凭一纸诏令杀掉封、高二人。因为军方大佬的忠诚,永远不要做太高的估计,尤其是当你要威胁到人家的生死存亡时。


    唐玄宗敢在这种关键时候,靠一纸诏令就要杀掉封、高二人,显然是手上有更大的筹码。那就是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依然驻扎在西北地区待命。

    帝国最精锐、最庞大的职业军事集团,之所以一直驻扎在西北没有大举东调,那是因为如果把这支部队大举东调,土蕃和回纥就有可能趁火打劫。

    但谁也无法否认的一点是:这个强大的军事集团,在必要的时候随时都可以大举东调。

    因为类似的原因,封、高二人面对皇帝赐死自己的诏令,除了哭天抢地的说自己冤枉之外,却也无法做出任何反抗。

    2024-11-22
    1楼
    回复
  • 王慧卓用户

    封常清和高仙芝是死于边公公(边令诚)的诬告和李隆基断事不明。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范阳起兵,李隆基开始没信,直到叛军快要打到黄河边。李隆基这才信,急急调派封常清赶赴洛阳募兵迎战。第一轮交战,封常清败北了,只好退守陕郡。

    这时候,驻守陕郡的高仙芝是封常清旧相识了。于是,封常清跟高仙芝说,累日大战很多了,对方兵力还是很强,潼关才是最重要的防线,不如我们保留实力直接退守潼关吧。高仙芝同意封常清的看法。然后,他们开太原之仓,把库中的缯布全部分赐给将士,其余的都放火焚烧了,全面向潼关撤。

    到达潼关后,封常清和高仙芝开始修整守备。客观来说,封常清当时判断没错,但是李隆基对于封常清和高仙芝都做法是不满意。封常清兵败后,曾三次派使入朝想要将叛军的形势跟李隆基说清明白,但是李隆基都拒见。封常清只好自己上京,但是行至渭南,李隆基就下敕书剥夺了他的官爵。当时情况是打仗将士知道叛军的情况,也认同退守潼关这个做法,但是朝廷文臣们不了解战况,只觉得叛军是乌合之众应该很好应对。李隆基观点显然是偏向后者。而实际的情况是将士武官们才正确的。封常清也无奈只好再给李隆基上表。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团内容之且请注明来导源于芝士回示答

    然并没有什么用,李隆基只是让封常清继续以白衣的身份在高仙芝军中做高参。高仙芝的观点跟封常清是一样。此时,唐军对叛军的政策是不变,以守为主,以潼关为重。但是呢,高仙芝下面有一个叫边令诚的监军宦官,他跟高仙芝有点过节。于是,边令诚上京向李隆基回报情况的事情,故意曲解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之前大撤退的事情,还说此二人是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等等。本来就对封常清他们退守潼关不满意的李隆基,听了边令诚的话,更加不满意,索性派遣边令诚赴军中,监斩高仙芝和封常清。总得来说,封常清和高仙芝死于边公公的诬告,以及李隆基断事不明。

    2024-11-22
    2楼
    回复
  • 陈逸涵用户

    封常清(690年—756年1月24日),蒲州猗氏(今山西省猗氏县)人,唐朝名将。

    自幼家中清贫但受祖父影响喜爱读书。曾两次入朝为官。父母早亡,外祖父犯罪,随外祖父流放安西。

    版权归芝士至回答会网站西战或原作者较所有

    初在高仙芝部任判官,天宝六年(747年)随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在今克什米尔西北部)。

    天宝十一年(752年)唐玄宗任命封常清为安西副都护,第二年,封常清率军攻破大勃律国(今克什米尔巴勒提斯坦)。

    两社质命最活求区,节装验习除查。

    天宝十三年(754年),封常清入朝,封御史大夫。

    起你党组她据口术花完确元音。

    安史之乱时,受边令诚的诬告,被唐玄宗因出师不利被处斩。

    2024-11-22
    3楼
    回复
  • 刘自明用户

    李唐王朝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安史之乱前的李唐、安史之乱后的李唐,而唐玄宗扮演着关键性角色。早年励精图治的他,将唐王朝推向鼎盛;晚年贪图安逸的他,又将唐王朝推向由盛转衰的不归路。李隆基的人生中,有那么几个重要的人:杨玉环、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他们共同造就了决定唐王朝命运的安史之乱。

    安禄山作为叛乱主角,是一个300斤的大胖子,自己睡觉连翻个身都办不到的他,倾覆了李唐王朝。他在贿赂李林甫的过程中,获得权势,但畏惧李林甫如洪水猛兽;在认小自己十几岁的杨玉环为“义母”时,取得了唐玄宗的信任;在杨国忠的排挤下,提前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安史之乱。


    芝士些回断市答,版必完权必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当八百里急报将河北全境沦陷的消息,传到正和杨玉环嬉笑的唐玄宗耳中时,他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比杨玉环送到嘴边的荔枝,都要显得突兀。他无法想象,那个在华清宫,张口闭口叫杨玉环“干妈”的好儿子,背叛了大唐。更不敢相信,那个行走都困难的“大肉球”,可以席卷河北。

    不社条九区任,美身青何存该。

    就像当初宫廷之上,安禄山翩翩起舞,用胡人的舞蹈引得群臣意外不已一样,今天的唐玄宗再次被他惊呆了。和杨玉环一起过惯了歌舞升平日子的唐玄宗,早失去了昔日诛杀韦后时的气魄与手段。他惶恐不安,询问群臣,谁可以去迎战安禄山。


    们子经着利道命情六风目完委酸参。

    一个跛脚将军挺身而出,主动请缨,他就是封常清。封常清很有才干,但他“长得太着急了”,很丑、非常丑就是最好的描述。作为大臣,器宇轩昂和他沾不上半点边,身材瘦小的就是他;英俊潇洒更和他没半点关系,五官能辨清,就说明你视力不错;最要命的是,他是个跛脚,走路都费劲,整个一轻度的瘸子。

    但唐玄宗不在乎,安禄山惹出这么大的祸,好不容易封常清愿做出头鸟,可不能让他跑了。唐玄宗直接下令,封常清赶赴东都洛阳,招募兵马,迎战安禄山。搞笑的一幕出现了:300斤的大胖子安禄山,和跛脚将军封常清,两个走路都费劲的人,成了天下关注的焦点。

    慷慨激昂的封常清,到了洛阳后,肠子都快悔青了。看着手下召集的大军,头盔都带不整齐,组个军阵都歪歪斜斜的王师。封常清才意识到:中原和安西都护府不同,由于唐王朝国力强盛,中原百姓久不闻战鼓之声。安享太平多年的他们,怎么能招募一支劲旅呢?


    安禄山很快率领平卢等三镇边军,渡过黄河,直扑洛阳。这些人有十万之众,个个都是刀口上舔血的家伙,哪个没和契丹人血战过几场?封常清派出洛阳新军迎敌,战局完全是一面倒,惨败还城。甚至洛阳高耸的城墙,也难以阻挡叛军的锋芒,封常清兵败逃亡,洛阳落入安禄山之手。

    其实洛阳城沦陷如此之快,不能全怪洛阳新军战力羸弱,封常清指挥能力也很一般。封常清的是在高仙芝帐下出道的,主要职责是参谋、撰写战报,实际指挥是山地战高手高仙芝的事。丢失洛阳,一路西逃的封常清,半路遇到了老上司高仙芝,一番痛哭后,两人率军赶赴了潼关。

    高仙芝安慰封常清后,仔细分析了双方态势:安禄山虽然是个野蛮的大胖子,指挥能力有限,但他统帅的是唐王朝北镇所有边军精锐。而高仙芝的安西军,由于自然、人文因素限制,不仅人数少,还要威慑西域诸国,根本带不来。


    那怎么办?山河表里潼关路可不是白吹的,打不过,咱们死守潼关还不行吗?高仙芝的指挥艺术还是值得肯定的,他不在乎个人名声,选择坚守潼关,抑制安禄山的兵锋。

    你还别说唐玄宗对安禄山这个“干儿子”,还真不错。在安禄山一筹莫展,暗恨高仙芝时,派出了太监边令诚来督战。

    不论哪个朝代的太监,都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其一,喜欢讨主子欢心,因此边令诚不停地催促高仙芝出潼关迎战安禄山。至于打不打得过,他哪有那些见识。其二,都很擅长敛财,宦官外出代表的可是皇帝,谁不卖几分面子?在高仙芝部署迎敌策略时,边令诚竟然向他索要贿赂。

    在边令诚看来,高仙芝连连驳了自己面子,于是上书唐玄宗,诬告高仙芝。罪名有两个:第一,高仙芝龟缩潼关,不敢主动迎敌,畏惧安禄山。第二,高仙芝贪污军粮,士卒离心。

    唐玄宗勃然大怒,命令边令诚,处死高仙芝、封常清。封常清跛着脚接了要他脑袋的圣旨,洛阳沦陷的那一刻起,他就不打算苟活于世了。高仙芝则不同,临死前他痛斥边令诚:说他畏战,他没有怨言,说他贪污,他问心无愧。整个军营一片沸腾,将士们纷纷为高仙芝担保,但无情的大斧,还是终结了一代名将高仙芝辉煌的一生。

    高仙芝、封常清之死,使得已经趋于稳定的安史之乱,局面迅速恶化。之后哥舒翰,也面临了唐玄宗主动进攻的指令。在干爹唐玄宗昏聩地指挥下,干儿子安禄山笑开了花,取得了攻破洛阳、长安两大都城的傲人战绩,彻底撬动了唐王朝的根基。


    马嵬坡下,杨玉环香消玉殒,玄宗黯然神伤之际,不知是否会为高仙芝、封常清留下几滴泪水。在唐玄宗的瞎干预下,山地战高手高仙芝、封常清身死潼关,安史叛军的欢声笑语传遍了长安城。与之相伴的是,大唐百姓流离失所、生灵涂炭,盛世大唐自此坍塌。

    参考资料:《旧唐书.卷一百四》、《新唐书.卷一百三十五》

    本文系头条号汉史钩沉原创首发,欢迎关注,了解中国古代史~

    2024-11-22
    4楼
    回复
  • 许景明用户

    作战不力兵败,奸宦边令诚进谗诬告终与大将高仙芝一起被玄宗冤杀于刀下。

    2024-11-22
    5楼
    回复
  • 崔鹏羽用户

    冤案,唐玄宗自毁长城。封常清高仙芝都是当时名将,但长期在西部地区作战,对和安禄山东部军队作战缺少经验。

    虽然如此,但二人精诚团结,守保潼关是没有问题的。然而唐玄宗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为安禄山的造反,对边将极度不信任,对高封两位将军一边用一边防着,派宦官边令诚监军。

    边令诚外行指导内行,对前线军事指手画脚,高仙芝几次都没有听从他的意见,边令诚怀恨在心,回长安诬告高封二将。唐玄宗偏听偏信,竟然下旨阵前杀将,将高仙芝与封常清杀害。可怜二将对唐朝忠心耿耿,竟遭此大祸,天下冤之。

    2024-11-22
    6楼
    回复
  • 蔡瑜然用户

    封常清的死和安史之乱,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关有关系,玄宗听信谗言就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

    首先来说说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往事,说起来高仙芝对封常清是有知遇之恩的。当年高仙芝担任都知兵马使,封常清仰慕高仙芝,所以毛遂自荐,想要跟随高仙芝。据说封常清这个人虽然有才,可是样貌丑陋,斜眼瘸腿。高仙芝刚开始是不愿意接纳封常清的,只不过封常清这个人非常的有毅力,三番五次的去找高仙芝推荐自己,后来高仙芝便留下了封常清。

    到了高仙芝麾下,封常清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当年封常清随高仙芝击败了依附吐蕃的小勃律国。据说是现在具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现在想想有多么的心痛,当年老祖宗的地盘和附属国触及到很大的地盘,现在都成了别人的了。高仙芝出任安西四镇节度使。封常清因有战功,高仙芝便奏请他为庆王府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不久,封常清又加朝散大夫,以后高仙芝每次出征,封常清皆为留后使。

    版权示办归厂芝士回价答网站或如原作者所有

    后来发生了著名的安史之乱,大家都知道安禄山发动这场政变,是日积月累经过很久的准备,而当时高仙芝和封常清是临阵调兵,他们虽然都是边境守军,可是当时为了应付这场突然的政变,也是临时征调新兵匆忙应战。毕竟朝廷并没有做出充足的准备,而面对精心准备的叛军,当然是以卵击石。像高仙芝和封常清这样的有能力将军,当然知道形势作出正确的决断,所以退守潼关,想要做日后的抵抗。可是有奸佞小人在玄宗面前进献谗言,玄宗也因为他们抵抗不利,败退而责怪他们,也是由于当时朝廷的腐败,事实后来证明他们退守潼关的决策是最正确的决策。如此自毁长城的事情,战时斩将,兵心不稳,所以才导致唐朝军队兵败如山倒。面对如此有准备的虎狼之师的叛军,如果坚持高仙芝和封常清的策略,或许也就改写了历史。

    我产后经全无入手干再马段织持矿。

    在古代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皇帝如果昏庸,手下的奸臣就会当道,对于正直有才能的人会加以迫害。一代名将就这样冤死,也是可悲。

    2024-11-22
    7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