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自成能够灭亡明朝的原因是什么?
李自成并不是个别现象。17世纪上半期的北半球各国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与农民起义,各地都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在朝鲜,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衣不蔽体的人们,向着官僚和富人拿起了武器。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在中国和英国: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于1649 年被送上绞架,从而结束了斯图加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而比他早5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叛军攻入北京城时自缢身亡。大风起于微萍之末,出自战国《风赋》,意思是大影响往往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对现代人来说有个更耳熟的词表达这个概念:蝴蝶效应。1601年,秘鲁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散播到大气层中,降低了太阳辐射的强度。于是那一年的夏季气温创造了1400 年以来北半球的最低温度记录。随后1641~1643 年、1666~1669 年、1675 年、1698~1699 年都出现过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寒冷期。全球平均气温在那个时代比今天低2摄氏度。那个年代,即使是南方也会下雪,南方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 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这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农业方面,据气象学家张家诚研究,在今天的中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温度变化1 摄氏度,粮食亩产量相应变化为10%;而这一点在靠天吃饭的17世纪则更为明显。没错,就是“小冰河期”。那为什么会是陕西,为什么会是李自成呢?由于旱灾和寒冷,因此陕北属于明代北方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明代陕西人口峰值约615万人,超过7成集中在关中和陕西南部。仅仅西安府就集中了全省民户的60%,而陕北地区只有不到3成。人口密度可能低于每平方公里10人,和今天的青海西藏相似。但即使如此,陕北的土地还是养不活人,由于旱灾频繁粮食出产不稳定,还要承担边境地区过重的徭役和税收负担,流民问题在李自成之前就非常严重,在万历年间延安府米脂县的农民就曾经逃亡大半,米脂县志曾经记载“十三里之民, 在者仅余二里”,明代110户为1里,也就是说逃亡人口占到民户的85%。长期存在的流民大军为还未落草成寇的李自成早早准备好了兵源。李自成的军队,其骨干是和他一样的驿卒和边军,这些人通晓地理,熟悉明朝基层军队运作的情况,富有军事经验,有了他们成为流民大军的军事骨干,于是一支能推翻王朝的造反队伍,就自然出现了。

回复
  • 翁毅楠用户

    李自成并不是个别现象。

    17世纪上半期的北半球各国都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动荡与农民起义,各地都出现了巨大的社会动荡,在朝鲜,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衣不蔽体的人们,向着官僚和富人拿起了武器。

    版权归芝越士回答网站情或红原作要者所观有

    这地主些平全道特色东习率族。

    最明显的例子发生在在中国和英国:英国国王查理一世于1649 年被送上绞架,从而结束了斯图加特王朝在英国的统治,而比他早5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在叛军攻入北京城时自缢身亡。

    大风起于微萍之末,出自战国《风赋》,意思是大影响往往从微细不易察觉之处源发。对现代人来说有个更耳熟的词表达这个概念:蝴蝶效应。

    分得制放南海半除写,亲。

    1601年,秘鲁火山爆发,大量火山灰散播到大气层中,降低了太阳辐射的强度。于是那一年的夏季气温创造了1400 年以来北半球的最低温度记录。随后1641~1643 年、1666~1669 年、1675 年、1698~1699 年都出现过与火山活动有关的寒冷期。全球平均气温在那个时代比今天低2摄氏度。

    那个年代,即使是南方也会下雪,南方的雪线甚至抵达了海南岛。1606年(明万历三十四年) 海南琼山冬大寒,六畜冻死。

    这对当时社会产生的最大影响是在农业方面,据气象学家张家诚研究,在今天的中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年平均温度变化1 摄氏度,粮食亩产量相应变化为10%;而这一点在靠天吃饭的17世纪则更为明显。

    没错,就是“小冰河期”。那为什么会是陕西,为什么会是李自成呢?

    由于旱灾和寒冷,因此陕北属于明代北方人口最稀少的地区,明代陕西人口峰值约615万人,超过7成集中在关中和陕西南部。仅仅西安府就集中了全省民户的60%,而陕北地区只有不到3成。人口密度可能低于每平方公里10人,和今天的青海西藏相似。

    但即使如此,陕北的土地还是养不活人,由于旱灾频繁粮食出产不稳定,还要承担边境地区过重的徭役和税收负担,流民问题在李自成之前就非常严重,在万历年间延安府米脂县的农民就曾经逃亡大半,米脂县志曾经记载“十三里之民, 在者仅余二里”,明代110户为1里,也就是说逃亡人口占到民户的85%。长期存在的流民大军为还未落草成寇的李自成早早准备好了兵源。

    李自成的军队,其骨干是和他一样的驿卒和边军,这些人通晓地理,熟悉明朝基层军队运作的情况,富有军事经验,有了他们成为流民大军的军事骨干,于是一支能推翻王朝的造反队伍,就自然出现了。

    2024-11-22
    1楼
    回复
  • 曾芷暄用户

    物必先腐而后生虫,此理千古不变,万古皆然,大明当然亦不例外!

    大明灭亡原因除了历史发展的必然外,自身原因如下:

    一、崇祯皇帝不算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不懂最好的政治是平衡,一上台就杀了魏忠贤,而让东林党人没有了制衡。东林党人一上台就大肆吹捧崇祯说他是再世尧舜。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装头载本边节文速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二、东林党人实为东南资产阶级买办,心中只有利益没有家国。一上台搞改革,就是降低商税、茶税、海关税,转而加大农业税,以至于农民活不下去,只能起而造反。

    三、武将文臣都在养寇自重,东南倭寇是养出来的,东北努尔哈赤这个李成梁的干儿子也是他养出来的,为什么呢?有人性的问题,但激化加深这一进程的崇祯“功莫大焉”。崇祯其人勤奋则勤奋,可不懂做王,个人刚愎自用,刻薄寡恩,疑心太重,圣心不明,致使真正的能臣干吏均害怕一着不慎被杀甚至被凌迟灭族,不得已只能养寇自重,只有这样保证自己的生命以及荣华富贵。

    四、或许大家不太认同,但亦要负一定责任。就是阳明心学,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学说是为了解决程朱理学高于实际无法施行的弊端而产生的,可知行合一也好致良知也罢,在战略上是短视的,过于注重眼前利益。一生俯首拜阳明的东乡平八郎在日本可算大师,蒋介石一生也极其推崇阳明,可无一不是短视。东林党人就是这样一群短视的资本家,以为不管谁当皇帝他们都可以继续赚钱,你看李闯王已经打到北京城下崇祯要满朝文武大臣出钱打仗,可满朝大臣一毛不拔,北京城一破,一个个的家产全部被农民军没收,无国哪有家啊。

    2024-11-22
    2楼
    回复
  • 杨润琪用户

    一朝之体制,初建时是适应社会发展成长的,但随时间之流逝,体制不适应社会的的发展,必然被社会抛弃,此正对应物竞天择之道。形而成器是上层统治阶级的必由之路,内部无限制为权利内轧已。器者是多人之间苦逼斗争的苦泪。器字拆开解是哭字与双口的组合,仓颉造字本意天机皆释,只是人眼被功名利禄蒙敝而矣!

    2024-11-22
    3楼
    回复
  • 仲和硕用户

    明朝灭亡只能是李自成是原因之一,就像骆驼上的最后一根稻草,没必要无限夸大李自成的重要性,他仅是个过渡,前有明后有清。明朝灭亡的原因很多,比如和清的连年作战导致国库基本空虚,而又遇到持续的灾年,这对以农业立国的封建王朝可是致命的打击。大贵族和大地主本质上是自私的,王朝蒸蒸日上时,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会不遗余力的支持皇权,这就相当于投资,当一个政权摇摇欲坠时,这些贵族、地主们肯定想着下一家,你看看后来崇祯皇帝亲自求着大家出钱打仗,这可是关系大明的生死存亡呀!可大臣们的态度呢,绝大多数哭穷,其实心里自有一杆秤。却不想,李自成却是这些贵族、地主的掘墓人,直接抢钱,抢女人,他们当时肯定后悔,真应该把钱捐给代表他们利息的明廷啊!同时,也可以看出李自成肯定得不到封建地主及其阶级上的佼佼者-士大夫阶层(大批的读书人)的支持。脱离这些人特别是读书人的支持政权很难持久。这也是李自成浩浩荡荡的起义却为他人做嫁衣的根本原因。结果是中国进入大明和李氏政权的相继灭亡,由异族统治的清王朝时代。

    2024-11-22
    4楼
    回复
  • 谭火用户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是大明王朝的写照。在大明王朝享国276年当中,从未割过地,赔过款,更没有和亲过,可谓铁骨铮铮。但是,在李自成的农民军摧枯拉朽的攻击下不到三个月就土崩瓦解。

    为什么李自成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大明王朝推翻呢?其实,任何王朝或者集团的覆灭都是很多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结果,大明王朝也是如此,李自成起义军不过是这诸多因素中的一个罢了。

    首先,大明王朝覆灭的第一因素就是土地的兼并。朱元璋开国之初由于不信任朝中大将,又为了保证大明王朝的是老朱家的江山,就大封藩王。但是为了防止藩王们拥兵自重和尾大不调的现象,就规定藩王不能参政,但是都是世袭罔替的。规定亲王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的儿子就是郡王,郡王的嫡长子继承郡王位,其他的儿子就是辅国将军,依次类推。这些人都有很高的俸禄,另外朝廷还会赐给他们大量的田庄,有时皇帝一次就赏赐几千甚至上万顷的土地。在加上地方上豪强强占的土地,实际上到农民手里的土地就很少了。由于藩王的田庄只需要缴纳很少的税收,大量的税收就落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造成大量农民破产,又反过来使土地兼并加剧,形成了恶性循环。到了明朝后期随着藩王的增多,土地兼并的加剧,绝大部分的农民都是手里没有任何土地和生产资料的。这使社会矛盾进一步加剧,最终酿成了星火燎原的农民起义军。

    转载或者引用各水本文内容请注明比来源于芝南士商回答

    明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起于嘉靖时期的党争,在万历时期彻底爆发,崇祯皇帝深受其害。在万历时期东林党做大,乱政开始,使大明朝廷风气败坏,延误了很多的决策的执行,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开始。等崇祯继位后,党争已经演变成”党同伐异",整个朝廷变成了毫无意义的辩论和公报私仇,全员不作为,全员弹劾,很多忠臣良将就在这个时期被排挤出朝廷甚至被杀。最终让整个国家在混乱中灭亡。以致最后崇祯帝煤山上吊前大呼“诸臣误我”。

    导致大明王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就是长年累月的战争。天启、崇祯年间,北方关中和中原地区连年的干旱,是农作物颗粒无收,饥民遍野,最后甚至出现了易子相食的人间惨剧。这个时期是盗匪蜂起,处处狼烟,规模比较大的有李自成、张献忠、高迎祥。为了破灭这些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军,大明王朝不得不长年累月的战争,战争就需要消耗大量的经费。为了筹措军费,就不得不加重税收,这样又导致了农民起义越来越多,要镇压的就越来越多,花的钱就更多。大明王朝就这样被拖入了一个无可奈何的死循环。可是,屋漏偏早连阴雨,这个时候在东北兴起的后金政权虎视眈眈,目标直指中原。从万历十一年(1583年)努尔哈赤起兵,一直到崇祯十七年(1644年),长达六十年,大明王朝不得不同时两线作战。最终将盛极一时的大明王朝拖垮。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大明王朝后期的几个皇帝都很奇葩。万历在位48年,却有长达30年不上朝的记录,长期怠工使原本还算厚实的家底被逐步掏空,所以有大明始亡于万历之说。明熹宗更奇葩,他对国家大事 不闻不问,热衷于作木匠活,军国大事交由太监魏忠贤处理,形成了阉党和东林党之争,这一时期有一大批忠臣良将被杀。明熹宗在位七年,使大明王朝走向了更加破落。等崇祯继位时,大明王朝早已千疮百孔,虽然崇祯帝还算兢兢业业,但其刚愎自用、多疑善变的毛病也很突出,在位十七年,竟然换了五十多位首辅大臣,致使很多政令无法推行,甚至朝令夕改。

    一要来实气道流据单白走林,千王格易识适圆县。

    因此,大明王朝的灭亡是很多原因一起作用造成的。李自成起义不过是压垮大明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和直接推手罢了。

    2024-11-22
    5楼
    回复
  • 刘子宁用户

    天灾,各地的起义,满清关外的威胁,明朝军队的溃散。

    2024-11-22
    6楼
    回复
  • 朱薇用户

    李自成为啥能灭亡明朝?

    首先,明朝李自成并不想灭亡占有他,他骑虎难下,明朝之所以被李自成灭亡,是因为崇祯帝想让李自成灭亡他的大明王朝,李自成一路势如破竹,从山西大同一路打到北京城,这期间,朱由检一直问他下面的大臣,该怎么办,崇祯想去南京,但他又不好意思提出来,不想自己背这个黑锅,想让下面的人提出来此建议,而大臣们一个个比猴子还精明,知道皇帝的为人处事,总是事后卸磨杀驴,因此每个人都不吭声,一个个都嘴上一套,心里一套,说一些阴奉阳违的话!就这样一次次的耽误了多次迁都机会,!

    再说下李自成,她一路从山西打到北京,每次攻破一个城池,他都会给朱由检写信,表明自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自己并不想要他的皇帝之位,只想做一个安分守己的地方将领,希望皇帝能既往不咎,封他为西北王,他去代领他的将士去镇守边关,去攻打后金努尔哈赤,为明朝立功建业,但是朱由检,不为所动,认为这样会有辱他们皇家颜面,放不下面子,始终不妥协李自成,而这时的朱由检自从洪承寿领的三十万大军在攻打后金的战争中,全局覆没,已经无兵可用,最远的吴三桂几万铁骑,又远水解不了近渴,在加上没有军饷,朱由检让自己的王公大臣募捐军饷,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出钱,就这样明朝为李自成灭亡!

    芝士儿回答,版权必究,未经许可,不得严义家转作载

    城破的时候,李自成让手下把皇帝的尸体找到,亲自给朱由检守灵一晚,让人厚葬皇帝!所以,不是李自成有灭亡明朝的实力,而是他正好运气好,碰上了一个活要面子死受罪的崇祯帝,如果他实力强大,为啥被吴三桂追着到处打?

    2024-11-22
    7楼
    回复
  • 王浩阳用户

    从战略上来说崇祯太过于自负出现了方向性错误,当时的明朝国力已经积贫积弱,两手作战根本就支撑不起来。兵响粮响严重不足,而且错误的税收政策,导致整个经济崩盘,老百姓没法活还能不造反,因此让李自成钻了空子

    2024-11-22
    8楼
    回复
  • 王耕达用户

    原因如下:

    1.明末沉重的徭役赋税使老百姓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使得各地民变四起。助推了李自成攻取京师的目的。

    2.万历三大征的穷兵黩武消耗了大明国力,使得张居正一条鞭法取得的成效毁于一旦。为明朝灭亡起了催化作用。

    芝士回答,版权必它究,未经许实快标可把,不得转载

    3.后金军的崛起。后金自努尔哈赤统一女真三部开始便一直发展壮大,常年屯兵山海关外,南下骚扰,攻城掠地。使明政府不能抽出精力平复叛军,为李自成入京赢得了时间。

    4.朝廷官员贪污泛滥,腐败成风。朝廷下发的军饷被贪官中饱私囊,不能如数下发前线,激起士兵不满,引发兵变投诚。

    5.毛文龙袁崇焕之死。关宁铁骑号称山海关最后一道防线,与关外的金军作战,保障了京师大后方的安全。历来受明朝廷高度重视。作为关宁铁骑的灵魂,袁崇焕的死断送了关宁铁骑,从此关宁铁骑一蹶不振,明朝再无可派之将,再无可用之兵。

    6.党争的后果与恶劣影响。明亡于党争并非空穴来风。从一开始的淮西浙党的对立到后来愈演愈烈危害更甚的阉党集团与东林党之间,及残余势力与变质了的东林党之间的斗争始终作用着大明政坛,整个朝廷乌烟瘴气,为明末灭亡之重要因素。

    上用们说三因四原无并革,老图带至华况持太引。

    7.皇帝个人原因。明之亡者始于嘉靖,隆庆,万历,泰昌,天启五朝,皇帝本身或不理朝政,或放纵欲望,或沉迷声色,或贪玩成性,终于积重难返,加速了后来的覆灭。纵有如崇祯般有中兴之志的君主,也无法补救这将崩的大厦,一切努力都是回天乏术!

    上述为在下个人观点,谨代表个人想法。欢迎补充!

    本开及几回,任精划查照。

    2024-11-22
    9楼
    回复
  • 刘昊林用户

    提起明朝灭亡,大家想到的第一个人必然是闯王李自成,那么没有李自成,明朝还会灭亡吗?

    其实一个王朝的兴衰有其自然规律,俗称天道,个别人物的存在只能加快或者减缓这种事情的发生,而不会避免。明朝作为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它的灭亡包含了各种因素,李自成的存在只能说是加快了覆灭的进程,并不是没有李自成,明朝就不会灭亡。那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朝灭亡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首先到了明朝中后期皇帝是非常昏庸不作为的。明朝的灭亡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万历后期实行“静摄”政策,开始了长达30年不上朝的日子。天启皇帝又是著名的木匠皇帝,不喜欢管理朝政,平日里只摆弄木质器具,后期还喜欢上了修仙炼药,把朝政交给了他的奶娘客室和魏忠贤,魏客二人祸乱朝纲,明朝到了崇祯手里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版权归眼芝县二士回答先网站或全原作者所有

    加上 明朝边境强大的外部侵略势力。自从辽东失守后,边境上战事频发,这迫使明朝增加军费开支和征发更多百姓劳役。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经年累月,百姓被搜刮得日益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严重。在这种条件下,百姓连基本的生存都已无法维持,官逼民反,开始爆发农民起义。另外,前去镇压的官兵多有哗变,这些官兵和农民军组合起来,逃入山林中为盗贼,继续作乱。

    灾荒连年是明朝灭亡的另一个原因,综观崇祯一朝十七年间发生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蝗、涝、风、雹、震、雪等一应俱全,其中旱灾更是连年发生,其持续时间之长、受旱范围之大,为华夏近五百年所未见。中华民族是一个极其善良朴实的民族,只要还有一口饭,还有活路的情况下他们也绝不会铤而走险去造反。

    然而灾荒严重造成民不聊生,再加上朝廷腐败,赈灾不力,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席卷神州大地,李自成、张献忠们也就应运而生了。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皇帝荒淫无度、朝政腐败、国库空虚、宦官专权、权臣和党祸加上天灾人祸,明朝可以说不具天时、地利、人和,如此明朝怎么能不亡?恰好李自成做了这个催化剂,加速了明朝灭亡而已。

    2024-11-22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