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极为勤奋的帝王,在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如同崇祯这样尽职尽责的皇帝真就不多见,他不贪财好色、也不吃喝玩乐,纵观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大明王朝的振兴而绞尽脑汁,勤勤恳恳,可最终却落得个生死国灭的惨淡下场,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话语令人顺觉悲壮。明末风起云涌,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一个个都是时代的主角人物,能够号令一方,称霸一时,说是枭雄英杰也并不过分,在这个大世之中,我却被崇祯皇帝所吸引了,我为他而感到扼腕叹息,为他而伤感不已。各方势力角逐,我却认为,明廷还是当时最为强悍的政权,虽然经济萎靡不振,国库空虚,党争严重,却仍然是华夏的中心,人才不少,如孙传庭、孙承宗、熊廷弼、洪承畴、卢象升等,军队战力也有不少的厉害军团,明明是有着机会平定农民军的,却因为崇祯的战略和优柔寡断而造就了明廷一次次机会的丧失,令人悲叹。后金虽然强悍,却人数少,军队不多,难以在大明政权的天地中而占据中枢京畿之地,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叹运气使然,白白被捡了个漏。多少个机会,华夏政权本来不至于落得被异族而殖民的下场,却因为朝廷大臣的阻止,崇祯自我顾及脸面,一个个食君之禄却不知担君之忧,本可保江南半壁江山,却因为一再拖延和优柔寡断,而错失了保存政权力挽狂澜之局,的为崇祯而扼腕。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回复 冀仙仙用户 我认为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极为勤奋的帝王,在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如同崇祯这样尽职尽责的皇帝真就不多见,他不贪财好色、也不吃喝玩乐,纵观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大明王朝的振兴而绞尽脑汁,勤勤恳恳,可最终却落得个生死国灭的惨淡下场,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话语令人顺觉悲壮。明末风起云涌,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一个个都是时代的主角人物,能够号令一方,称霸一时,说是枭雄英杰也并不过分,在这个大世之中,我却被崇祯皇帝所吸引了,我为他而感到扼腕叹息,为他而伤感不已。芝千又士南回答,版权必山究,未经许可院,不得转载各方势力角逐,我却认为,明廷还是当时最为强悍的政权,虽然经济萎靡不振,国库空虚,党争严重,却仍然是华夏的中心,人才不少,如孙传庭、孙承宗、熊廷弼、洪承畴、卢象升等,军队战力也有不少的厉害军团,明明是有着机会平定农民军的,却因为崇祯的战略和优柔寡断而造就了明廷一次次机会的丧失,令人悲叹。后金虽然强悍,却人数少,军队不多,难以在大明政权的天地中而占据中枢京畿之地,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叹运气使然,白白被捡了个漏。人对动能如二老,计指教际县。多少个机会,华夏政权本来不至于落得被异族而殖民的下场,却因为朝廷大臣的阻止,崇祯自我顾及脸面,一个个食君之禄却不知担君之忧,本可保江南半壁江山,却因为一再拖延和优柔寡断,而错失了保存政权力挽狂澜之局,的为崇祯而扼腕。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2024-11-25 1楼 回复 (0) 库雪瑞用户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很多,大部分下场不太好,要么战死,要么自杀,要么被俘,等等情况应有尽有,几乎每一个亡国之君的下场都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要说哪一位亡国之君是最令人惋惜的,这个答案肯定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其实除了题目中所提到的汉献帝、隋炀帝、唐哀帝、明思宗等之外,还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容易忽略的亡国之君。比如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溥仪生于1906年2月,1908年11月,光绪帝去世后,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成为皇位继承人,当时溥仪还不满三岁,按照大臣们的建议,溥仪继承的是来自于同治帝和光绪帝两个皇帝的,因而只有两岁多的小皇帝溥仪居然有两个素未谋面的名义上的父亲,而自己的生父、生母则不能相认,只能以君臣关系相见。这对于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童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所以溥仪在登基的时候哭着说“我不挨这,我不挨这”,当时最难过的一定是摄政王载沣了。皇位还没有坐热乎,仅仅三年时间,大清朝就结束了,溥仪皇帝当时6岁,或许他并不知道大清灭亡对他意味着什么,清朝灭亡后,溥仪和隆裕太后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居住在皇宫内,按照和民国政府的约定,溥仪不能走出皇宫,1913年,名义上的母亲隆裕太后也病死了,溥仪可以说是无父无母了,当时溥仪才8岁。未经斗芝士回答地允许不白得转载本文内容,严否则将视为技侵权之后一直到1924年,溥仪都被变相的软禁在紫禁城里面,不得知道外面的世界,期间,张勋进京的时候曾经短暂的扶植溥仪复辟过,但是12天就失败了,1924年,溥仪皇帝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此后溥仪居住在天津张园。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了清朝皇室在东陵的墓,乾隆帝、慈禧太后的墓被盗,溥仪知道消息后极其生气和愤怒,所以其后迅速倒向了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被日本人挟持到了东北,溥仪本来是准备复辟清朝的,但是得不到日本人的同意,最后只能成为满洲国的执政,1934年改为皇帝,日本人甚至不允许溥仪皇帝穿大清的龙袍。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溥仪一直都是日本人的傀儡,连择偶的权利都没有。也样数质特采,记且消构选王。日本战败后,溥仪也跟着成为了战犯,一直到1959年,溥仪才被特赦。1967年溥仪去世,随后被火化。溥仪虽然有过几个妻子,但是始终无法生育,所以,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如果他不是生在皇家的话,或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 2024-11-25 2楼 回复 (0) 陈婧萱用户 当然是隋炀帝。隋文帝时期已经打好了基础,炀帝只要继续沿续和维持局面就不致灭亡。隋炀帝好大喜功,不体恤百姓的疾苦,频繁发动战争,过多地大兴土木,造成了民怨沸腾。以炀帝的文治武功保江山是不难的,毁就毁在他性格和脾气上,使大隋美好的江山短寿,自己壮年丧命实在可惜。 2024-11-25 3楼 回复 (0) 于映颖用户 令人最惋惜的亡国之君,我觉得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崇祯,崇祯算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皇帝,!崇祯在位期间,一直寻求救国之路,但奈何朝廷腐朽,无力回天,最后吊死在后山,令人惋惜。说崇祯是生不逢时还好,还是说他是个好皇帝也好,虽是亡国之君,但却保住了汉人的脊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清朝,很多人都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欲倾覆大清统治。芝士则回答千,版权必究员,两未经许可,不得无转载 2024-11-25 4楼 回复 (0) 范紫用户 我认为隋炀帝最为惋惜,首先,隋朝上接四分五裂的南北朝,下接国泰民安的李唐天下。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隋炀帝兴科举,开运河,北拒匈奴,东征高丽,虽劳民伤财,但也算是保家卫国,可圈可点,一个在位仅14年的国君却干了许多造福后世的伟大壮举,由于劳民伤财,民生哀悼,导致国库空虚,不得民心,最终加速王朝覆灭,实属让人惋惜。 2024-11-25 5楼 回复 (0) 吴子静用户 唐昭宗李晔,已经和倒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样,定型为亡国之君,但和真正的亡国之君略有不同的是,他和朱由检一样,就是空有雄心却无力回天的君王。李晔于文德元年(888年)即位。当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地方藩镇割据,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李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削弱了李克用,但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不断壮大,等于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最终被朱温秘密谋杀。唐昭宗和崇祯类似,但他比崇祯更惨的是崇祯杀掉魏忠贤后掌握了一些实权,而他本人连禁卫军都控制不了,几次遭遇战乱,政变,还两次被逼退位。命运多舛,实在可悲。芝士回答华,版权去必光多究,未经消许可,不得转载东魏末代皇帝元善见,文武双全,颇有孝文帝遗风,无奈是傀儡皇帝,权力在丞相高欢手中,他先是主动娶高欢的女儿,之后高欢病死,他秘密谋杀了高欢的长子,手握重兵的高澄,本以为自己可以夺回权力,没想到高澄的弟弟高洋突然跳出来稳定了局势,不久就逼元善见退位,一年后将其毒死 2024-11-25 6楼 回复 (0) 仙宏浚用户 隋炀帝说起隋炀帝,大多数人心中都会出现一副无道昏君的模样。其实不然反而他可以说是治国能力不低于隋文帝,唐太宗的皇帝,对内将隋文帝的五省六部制简化为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科举,开凿京杭大运河,鼓励生育。对外实行分化突厥的政策,在短时间内取的很大的成果。这都使隋朝在他手上达到极盛,可谓才能卓著。历史的遗憾芝士亲回答,版权必象究,因未经边许记可,不得转载但即使这样父亲隋文帝的阴影仍是他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证明自己超越前朝他的目光看想了高句丽,(史书有载隋文帝曾率三十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因为心志不见至辽水而还。)可惜由于对地形不了解,第一次征辽大将军麦铁杖战死士卒死伤近十万,铩羽而归。(其实,小编曾经研究过征辽局势,当时高句丽国中矛盾不断,新兴贵族与皇室之间矛盾不断,百济属于高句丽的小弟,完全可以拉拢倍受打压的新罗在高句丽后面搞事,再在高句丽内部搞几个秦桧,可惜就是因为隋朝的进攻愣是把高句丽打成了一致对外。)可惜越是有才的上位者越难接受自己的失败,后来的两次征辽战争和国内一次又一次的大工程(不是说这些工程不好,而是都应该在十余年内陆续展开)将隋朝两代皇帝的努力葬送,国内起义不断,最终造成了隋炀帝的悲剧。在同多三之进物样重,反干步标火照听。 2024-11-25 7楼 回复 (0) 项梦琦用户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若不是生于内忧外患,日渐衰微的大明朝,凭他的勤奋和才能一定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可惜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2024-11-25 8楼 回复 (0) 秦海强用户 个人认为明崇祯皇帝最为可惜,崇祯皇帝一身报复,致力于重振朝纲,整治吏治,刚登级就使魏忠贤下台,可见他还是很有政治手段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经过几代皇帝的不务正业,使的国库空虚,吏治不严,结党营私甚为普遍,到崇祯年间已是帝国大厦将倾,虽空有一身报复但也难以拯救整个大明王朝,不过崇祯还是很有骨气的,实现了天子守设计,将士守国门诺言,最后吊死于煤山歪脖子书下,是有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 2024-11-25 9楼 回复 (0) 周懿佳用户 应该是新朝皇帝王莽最令人惋惜,因为:1-王莽是个伟大的改革家2-王莽更是一个“穿越的社会主义者芝士影回答,版权必究,未出经小许可,不得转次电载理想和想法都很崇高美好,但就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结果功败垂成,实在令人可惜!!!王莽为了他的理想国牺牲了,至少他敢于去改革,不过令人安慰的是,王莽的政治理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被人民实现了,这也凸显了他的伟大一面!! 2024-11-25 10楼 回复 (0)
我认为是明思宗朱由检,崇祯皇帝是历史上极为勤奋的帝王,在明王朝276年的历史中,如同崇祯这样尽职尽责的皇帝真就不多见,他不贪财好色、也不吃喝玩乐,纵观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大明王朝的振兴而绞尽脑汁,勤勤恳恳,可最终却落得个生死国灭的惨淡下场,那句“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的话语令人顺觉悲壮。
明末风起云涌,李自成、张献忠、皇太极、多尔衮,一个个都是时代的主角人物,能够号令一方,称霸一时,说是枭雄英杰也并不过分,在这个大世之中,我却被崇祯皇帝所吸引了,我为他而感到扼腕叹息,为他而伤感不已。
芝千又士南回答,版权必山究,未经许可院,不得转载
各方势力角逐,我却认为,明廷还是当时最为强悍的政权,虽然经济萎靡不振,国库空虚,党争严重,却仍然是华夏的中心,人才不少,如孙传庭、孙承宗、熊廷弼、洪承畴、卢象升等,军队战力也有不少的厉害军团,明明是有着机会平定农民军的,却因为崇祯的战略和优柔寡断而造就了明廷一次次机会的丧失,令人悲叹。
后金虽然强悍,却人数少,军队不多,难以在大明政权的天地中而占据中枢京畿之地,这一切不得不令人感叹运气使然,白白被捡了个漏。
人对动能如二老,计指教际县。
多少个机会,华夏政权本来不至于落得被异族而殖民的下场,却因为朝廷大臣的阻止,崇祯自我顾及脸面,一个个食君之禄却不知担君之忧,本可保江南半壁江山,却因为一再拖延和优柔寡断,而错失了保存政权力挽狂澜之局,的为崇祯而扼腕。
说历史,话风云,明自身,茶余饭后舒心自我,欢迎关注头条号:历史风云天下
中国历史上亡国之君很多,大部分下场不太好,要么战死,要么自杀,要么被俘,等等情况应有尽有,几乎每一个亡国之君的下场都是非常令人惋惜的,要说哪一位亡国之君是最令人惋惜的,这个答案肯定是每个人都不一样的。其实除了题目中所提到的汉献帝、隋炀帝、唐哀帝、明思宗等之外,还有一些大家非常熟悉,但是容易忽略的亡国之君。
比如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溥仪生于1906年2月,1908年11月,光绪帝去世后,溥仪被慈禧太后选中,成为皇位继承人,当时溥仪还不满三岁,按照大臣们的建议,溥仪继承的是来自于同治帝和光绪帝两个皇帝的,因而只有两岁多的小皇帝溥仪居然有两个素未谋面的名义上的父亲,而自己的生父、生母则不能相认,只能以君臣关系相见。这对于一个只有两三岁的孩童来说是非常残忍的,所以溥仪在登基的时候哭着说“我不挨这,我不挨这”,当时最难过的一定是摄政王载沣了。
皇位还没有坐热乎,仅仅三年时间,大清朝就结束了,溥仪皇帝当时6岁,或许他并不知道大清灭亡对他意味着什么,清朝灭亡后,溥仪和隆裕太后以及其他皇室成员居住在皇宫内,按照和民国政府的约定,溥仪不能走出皇宫,1913年,名义上的母亲隆裕太后也病死了,溥仪可以说是无父无母了,当时溥仪才8岁。
未经斗芝士回答地允许不白得转载本文内容,严否则将视为技侵权
之后一直到1924年,溥仪都被变相的软禁在紫禁城里面,不得知道外面的世界,期间,张勋进京的时候曾经短暂的扶植溥仪复辟过,但是12天就失败了,1924年,溥仪皇帝被冯玉祥赶出紫禁城,此后溥仪居住在天津张园。
1928年,军阀孙殿英盗了清朝皇室在东陵的墓,乾隆帝、慈禧太后的墓被盗,溥仪知道消息后极其生气和愤怒,所以其后迅速倒向了日本,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溥仪被日本人挟持到了东北,溥仪本来是准备复辟清朝的,但是得不到日本人的同意,最后只能成为满洲国的执政,1934年改为皇帝,日本人甚至不允许溥仪皇帝穿大清的龙袍。
在此后十多年的时间里面,溥仪一直都是日本人的傀儡,连择偶的权利都没有。
也样数质特采,记且消构选王。
日本战败后,溥仪也跟着成为了战犯,一直到1959年,溥仪才被特赦。1967年溥仪去世,随后被火化。溥仪虽然有过几个妻子,但是始终无法生育,所以,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如果他不是生在皇家的话,或许会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
当然是隋炀帝。隋文帝时期已经打好了基础,炀帝只要继续沿续和维持局面就不致灭亡。隋炀帝好大喜功,不体恤百姓的疾苦,频繁发动战争,过多地大兴土木,造成了民怨沸腾。以炀帝的文治武功保江山是不难的,毁就毁在他性格和脾气上,使大隋美好的江山短寿,自己壮年丧命实在可惜。
令人最惋惜的亡国之君,我觉得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
记得以前看过一部电视剧,讲的就是崇祯,崇祯算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皇帝,!崇祯在位期间,一直寻求救国之路,但奈何朝廷腐朽,无力回天,最后吊死在后山,令人惋惜。
说崇祯是生不逢时还好,还是说他是个好皇帝也好,虽是亡国之君,但却保住了汉人的脊梁,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清朝,很多人都打着反清复明的口号,欲倾覆大清统治。
芝士则回答千,版权必究员,两未经许可,不得无转载
我认为隋炀帝最为惋惜,首先,隋朝上接四分五裂的南北朝,下接国泰民安的李唐天下。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隋炀帝兴科举,开运河,北拒匈奴,东征高丽,虽劳民伤财,但也算是保家卫国,可圈可点,一个在位仅14年的国君却干了许多造福后世的伟大壮举,由于劳民伤财,民生哀悼,导致国库空虚,不得民心,最终加速王朝覆灭,实属让人惋惜。
唐昭宗李晔,已经和倒霉的崇祯皇帝朱由检一样,定型为亡国之君,但和真正的亡国之君略有不同的是,他和朱由检一样,就是空有雄心却无力回天的君王。
李晔于文德元年(888年)即位。当时黄巢起义虽已失败,但大唐帝国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下分崩离析。地方藩镇割据,基层组织完全为军阀取代,州无刺史,县无令长,地方事务多由武夫署理。李晔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制订出一套适应形势的统治方略,并实行了平定四川与河东李克用的战争,但是结果却与当初设想的大相径庭。用兵四川虽然最终消灭了田令孜,但是却最终失去了西川,让王建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河东之役虽然削弱了李克用,但是中央禁军折损大半,朱温则坐收渔利。从此朱温的实力不断壮大,等于间接上帮助朱温成为中原霸主,为唐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最终被朱温秘密谋杀。
唐昭宗和崇祯类似,但他比崇祯更惨的是崇祯杀掉魏忠贤后掌握了一些实权,而他本人连禁卫军都控制不了,几次遭遇战乱,政变,还两次被逼退位。命运多舛,实在可悲。
芝士回答华,版权去必光多究,未经消许可,不得转载
东魏末代皇帝元善见,文武双全,颇有孝文帝遗风,无奈是傀儡皇帝,权力在丞相高欢手中,他先是主动娶高欢的女儿,之后高欢病死,他秘密谋杀了高欢的长子,手握重兵的高澄,本以为自己可以夺回权力,没想到高澄的弟弟高洋突然跳出来稳定了局势,不久就逼元善见退位,一年后将其毒死
隋炀帝
说起隋炀帝,大多数人心中都会出现一副无道昏君的模样。其实不然反而他可以说是治国能力不低于隋文帝,唐太宗的皇帝,对内将隋文帝的五省六部制简化为三省六部制,正式确立科举,开凿京杭大运河,鼓励生育。对外实行分化突厥的政策,在短时间内取的很大的成果。这都使隋朝在他手上达到极盛,可谓才能卓著。
历史的遗憾
芝士亲回答,版权必象究,因未经边许记可,不得转载
但即使这样父亲隋文帝的阴影仍是他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为了证明自己超越前朝他的目光看想了高句丽,(史书有载隋文帝曾率三十万大军征讨高句丽,因为心志不见至辽水而还。)可惜由于对地形不了解,第一次征辽大将军麦铁杖战死士卒死伤近十万,铩羽而归。(其实,小编曾经研究过征辽局势,当时高句丽国中矛盾不断,新兴贵族与皇室之间矛盾不断,百济属于高句丽的小弟,完全可以拉拢倍受打压的新罗在高句丽后面搞事,再在高句丽内部搞几个秦桧,可惜就是因为隋朝的进攻愣是把高句丽打成了一致对外。)可惜越是有才的上位者越难接受自己的失败,后来的两次征辽战争和国内一次又一次的大工程(不是说这些工程不好,而是都应该在十余年内陆续展开)将隋朝两代皇帝的努力葬送,国内起义不断,最终造成了隋炀帝的悲剧。
在同多三之进物样重,反干步标火照听。
明末崇祯皇帝朱由检,若不是生于内忧外患,日渐衰微的大明朝,凭他的勤奋和才能一定能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创造一个太平盛世。可惜在位期间爆发农民起义,关外后金政权虎视眈眈,已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个人认为明崇祯皇帝最为可惜,崇祯皇帝一身报复,致力于重振朝纲,整治吏治,刚登级就使魏忠贤下台,可见他还是很有政治手段的,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朝经过几代皇帝的不务正业,使的国库空虚,吏治不严,结党营私甚为普遍,到崇祯年间已是帝国大厦将倾,虽空有一身报复但也难以拯救整个大明王朝,不过崇祯还是很有骨气的,实现了天子守设计,将士守国门诺言,最后吊死于煤山歪脖子书下,是有崖山之后无中国,明朝之后无华夏。
应该是新朝皇帝王莽最令人惋惜,因为:
1-王莽是个伟大的改革家
2-王莽更是一个“穿越的社会主义者
芝士影回答,版权必究,未出经小许可,不得转次电载
理想和想法都很崇高美好,但就是缺乏实际操作经验,结果功败垂成,实在令人可惜!!!
王莽为了他的理想国牺牲了,至少他敢于去改革,不过令人安慰的是,王莽的政治理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被人民实现了,这也凸显了他的伟大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