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首词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首词表达出怎样的意境?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是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中最有名的句子。这句话因其意境之美,多被用来形容个人闲适、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或表达人们对这种状态的向往,实则与李清照本意有所违背。一、李清照的“两场大病”这首《摊破浣溪沙》的第一句是“病起萧萧两鬓华”,大致可以看出,这是李清照老病之时的作品,也就是说,是李清照一生后期的作品。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先后生过两场大病。第一次,是建炎三年(1129年)的秋天,与李清照相知相惜、琴瑟和谐的丈夫赵明诚终因疟疾不治而命归西天。挚爱之人离世,巨大的悲恸和无尽的怀念,让李清照始终难以自已,整日郁郁寡欢,最终因悲不自胜、劳累过度而卧病在床,活脱脱消瘦了一大圈。第二次,是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李清照已经到了49岁的本命年,美貌已经消失,心态也已经渐老,并逐渐意识到天命难违的意味。而这时,赵明诚离世已经3年。李清照对赵明诚和过往的美好日思夜想,最终还是生了一场大病。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李清照详细记载了这次生病:“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由此看来,李清照时常会想起与赵明诚在一起的浮生清欢,以至于到相思成疾难医治的程度。“牛蚁不分,灰钉已具”这几句甚至说明她已病入膏肓,连牛和蚂蚁都已经分不清,甚至准备好了钉棺材的灰钉子。想想,老之将至,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而学者王仲闻先生在《李清照事迹编年》记录:“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49岁。春,清照赴杭……秋八月,丙辰……清照与张汝舟离异,清照作启谢翰林学士綦崇礼。”加上这首《摊破浣溪沙》中最后提到的“木樨花”,可以看出这阙词创作的时间是八月份桂花开时,这也与王仲闻记载的李清照第二次大病的时间不谋而合。所以说,这首《摊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49岁这年病后初愈时所作。二、词意解读先看一下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这首《摊破浣溪沙》的全文: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病起,说明作者之前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起床,下地活动了。萧萧,原意指风吹过树梢和树叶的声音,这里形容年老时头发花白、稀疏的状态。第一句是相对病前而言,说是因为大病一场,头发花白了许多,而且变得稀疏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老之将至,韶华不再,但也不用去管它了。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完全康复,加之又是夜里,李清照无所事事,只好躺在床上看月亮。“卧看”,一则说明作者大病初好,身子略有乏力,同时也说明她心情较为闲适,不再如患病时那么苦闷、无着,两字极为传神。“上”字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刚刚升起的月,又说是残月,按照月相推演,此月当为下弦月,表明入夜还浅,夜还没有深浓。豆蔻,本草药物名。连梢,就是指豆蔻的花连着枝干和叶子。熟水,当时的一种药液。陈元靓在《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记载: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类似于现在的茶艺。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莫分茶”的意思即不饮茶。茶性本凉,能解药性,所以说作者喝药如饮茶一般频繁,并且已经习以为常。通过上片这几句,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到: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药香,年近50岁的李清照斜卧在病榻上,望着窗外初初升起的一轮残月,轻轻抿了几口豆蔻熟水。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闲适的,安静的。所以写出下片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雨来风景佳”这两句,也就自然而然。“闲处”,可以理解为“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那类闲情逸致,意思是韶华不再,只能从诗书中读那些风趣雅致的生活,去回味和揣摩让人心生向往,迷恋不已的生活状态。而在入夜时的一场秋雨,却让门前正繁盛的木樨花等草木陷入一片朦胧之中。那风景,如在一场梦里,美丽得无以复加。最后她写“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说是桂花树整日对着自己,婆娑树影和淡淡清香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其实这是李清照以最喜爱的桂花自比,一是来表明自己如桂花一般高洁的品格和精神追求,二是来说明花寂寂对人,人又何尝不是默默对花,表达了自身处境的孤独和无着。三、这阙词的意境作为婉约词代表的李清照,写的这阙词也是极尽委婉和含蓄的,甚至可以说是克制的,隐忍的。看似平和、闲适的心境背后,其实是李清照不愿被人看穿的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割舍不下。为何这样说呢?据《李清照传》记载:“易安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叶、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明诚在世时,曾与李清照朝夕相处,琴瑟和谐、红袖添香,生活在一片欢快、幸福和岁月静好之中。可是现在,身边既少了一个人陪自己读书论画,更少了那些喝茶的世间清欢。只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把药当成茶水喝,又望着窗外的一勾残月,回望已经握不住的岁月深处的吉光片羽,借以温暖而今处处清凉的处境。俞平伯曾评价“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两句,说是“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由此可见,李清照孤独、寂寞的老病状态,已不是一日两日,而是累积了很多年月,加之对赵明诚和过往岁月的无尽怀念,虽然李清照这阙词看似安适恬淡,实则是苦中作乐,悲中寻欢,用力捕捉着当时和之前岁月里的一丝温暖,慰藉残年。其背后,是对岁月的感慨和生命老去、生活残缺的无力。

回复
  • 苒冉用户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是李清照《摊破浣溪沙》中最有名的句子。这句话因其意境之美,多被用来形容个人闲适、悠然、自在的生活状态,或表达人们对这种状态的向往,实则与李清照本意有所违背。

    一、李清照的“两场大病”

    这首《摊破浣溪沙》的第一句是“病起萧萧两鬓华”,大致可以看出,这是李清照老病之时的作品,也就是说,是李清照一生后期的作品。

    纵观李清照的一生,她先后生过两场大病。第一次,是建炎三年(1129年)的秋天,与李清照相知相惜、琴瑟和谐的丈夫赵明诚终因疟疾不治而命归西天。挚爱之人离世,巨大的悲恸和无尽的怀念,让李清照始终难以自已,整日郁郁寡欢,最终因悲不自胜、劳累过度而卧病在床,活脱脱消瘦了一大圈。

    转山载或个者引用本文内容少持请注明来单源于芝士回答

    第二次,是绍兴二年(1132年)八月,李清照已经到了49岁的本命年,美貌已经消失,心态也已经渐老,并逐渐意识到天命难违的意味。而这时,赵明诚离世已经3年。李清照对赵明诚和过往的美好日思夜想,最终还是生了一场大病。

    在《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中,李清照详细记载了这次生病:“近因疾病,欲至膏肓,牛蚁不分,灰钉已具”。由此看来,李清照时常会想起与赵明诚在一起的浮生清欢,以至于到相思成疾难医治的程度。

    个种物机当又活接被争交六广林何号划快层。

    “牛蚁不分,灰钉已具”这几句甚至说明她已病入膏肓,连牛和蚂蚁都已经分不清,甚至准备好了钉棺材的灰钉子。想想,老之将至,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得起现当些然变月次将被即增改身具张称铁。

    而学者王仲闻先生在《李清照事迹编年》记录:“公元一一三二年,清照49岁。春,清照赴杭……秋八月,丙辰……清照与张汝舟离异,清照作启谢翰林学士綦崇礼。”

    加上这首《摊破浣溪沙》中最后提到的“木樨花”,可以看出这阙词创作的时间是八月份桂花开时,这也与王仲闻记载的李清照第二次大病的时间不谋而合。所以说,这首《摊破浣溪沙》是李清照在49岁这年病后初愈时所作。

    二、词意解读

    先看一下易安居士李清照的这首《摊破浣溪沙》的全文: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病起,说明作者之前长期卧床不起,此刻已能起床,下地活动了。

    萧萧,原意指风吹过树梢和树叶的声音,这里形容年老时头发花白、稀疏的状态。

    第一句是相对病前而言,说是因为大病一场,头发花白了许多,而且变得稀疏不少。至此,作者即刻打住,下句另起一意。这个处理极妙,意思似乎是说,老之将至,韶华不再,但也不用去管它了。

    下面接写了看月与煎药。因为还没有完全康复,加之又是夜里,李清照无所事事,只好躺在床上看月亮。“卧看”,一则说明作者大病初好,身子略有乏力,同时也说明她心情较为闲适,不再如患病时那么苦闷、无着,两字极为传神。

    “上”字说明月亮是从东方刚刚升起的月,又说是残月,按照月相推演,此月当为下弦月,表明入夜还浅,夜还没有深浓。

    豆蔻,本草药物名。连梢,就是指豆蔻的花连着枝干和叶子。

    熟水,当时的一种药液。陈元靓在《事林广记》别集卷七之《豆蔻熟水》 记载: “夏月凡造熟水,先倾百盏滚汤在瓶器内,然后将所用之物投入。密封瓶口,则香倍矣……白豆蔻壳拣净,投入沸汤瓶中,密封片时用之,极妙。每次用七个足矣。不可多用,多则香浊。”

    “分茶”是一种巧妙高雅的茶戏,类似于现在的茶艺。其方法是,用茶匙取茶汤分别注入盏中饮食。“莫分茶”的意思即不饮茶。茶性本凉,能解药性,所以说作者喝药如饮茶一般频繁,并且已经习以为常。

    通过上片这几句,我们似乎可以想象到: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药香,年近50岁的李清照斜卧在病榻上,望着窗外初初升起的一轮残月,轻轻抿了几口豆蔻熟水。这个时候,她的心态是闲适的,安静的。所以写出下片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雨来风景佳”这两句,也就自然而然。

    “闲处”,可以理解为“赌书消得泼茶香”的那类闲情逸致,意思是韶华不再,只能从诗书中读那些风趣雅致的生活,去回味和揣摩让人心生向往,迷恋不已的生活状态。而在入夜时的一场秋雨,却让门前正繁盛的木樨花等草木陷入一片朦胧之中。那风景,如在一场梦里,美丽得无以复加。

    最后她写“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说是桂花树整日对着自己,婆娑树影和淡淡清香给自己带来心理上的慰藉。其实这是李清照以最喜爱的桂花自比,一是来表明自己如桂花一般高洁的品格和精神追求,二是来说明花寂寂对人,人又何尝不是默默对花,表达了自身处境的孤独和无着。

    三、这阙词的意境

    作为婉约词代表的李清照,写的这阙词也是极尽委婉和含蓄的,甚至可以说是克制的,隐忍的。看似平和、闲适的心境背后,其实是李清照不愿被人看穿的对过往美好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割舍不下。

    为何这样说呢?据《李清照传》记载:

    “易安性强记,每饭罢,与明诚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几卷、几叶、几行,以中否决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往往大笑,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明诚在世时,曾与李清照朝夕相处,琴瑟和谐、红袖添香,生活在一片欢快、幸福和岁月静好之中。

    可是现在,身边既少了一个人陪自己读书论画,更少了那些喝茶的世间清欢。只有一个人躺在床上,把药当成茶水喝,又望着窗外的一勾残月,回望已经握不住的岁月深处的吉光片羽,借以温暖而今处处清凉的处境。

    俞平伯曾评价“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两句,说是“写病后光景恰好。说月又说雨,总非一日的事情”。

    由此可见,李清照孤独、寂寞的老病状态,已不是一日两日,而是累积了很多年月,加之对赵明诚和过往岁月的无尽怀念,虽然李清照这阙词看似安适恬淡,实则是苦中作乐,悲中寻欢,用力捕捉着当时和之前岁月里的一丝温暖,慰藉残年。其背后,是对岁月的感慨和生命老去、生活残缺的无力。

    2024-11-22
    1楼
    回复
  • 有仁用户

    这首词主要写作者病后的生活情状,委婉动人。

    2024-11-22
    2楼
    回复
  • 用户

    谢邀!

    这首诗是作者自述病中生活,虽然卧枕不起,但枕上看诗书却不受什么干扰,才感到因病闲居的好处。隐约地表现了某些道理,有着更深一层的含意:有许多感情,在平常的日子里是不能真正体验到的,只有经过磨难之后,才能领略其中的可贵之处。这是她在经过艰难坎坷的晚年生活以后的总结。对于一个热爱读书之人,有书可读,并且这诗书就在伸手可及之处,读累了,便可随时向后一仰,往枕上一靠,这是何等的惬意自在。望着窗外那淅淅沥沥的小雨,浸润了天地间的一切,也滋润着自己的心境,由此可见词人晚年对生活不仅没失掉信心,而且感情更加深沉了。

    2024-11-22
    3楼
    回复
  • 李业璇用户

    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意思从字面上理解,应该大体能够读懂。

    意境要看诗人在什么状况下,写了这首诗。

    李清照晚年,白发苍苍,花白稀疏,好像还掉了不少,病起卧床良久,刚刚能够下床,又不能做什么事,也只能躺着休息,看看窗外月亮,读读喜欢的书籍,消磨时光挺好。

    未经芝士点回答允许识不高得转载本眼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报权

    靠在枕上读书是多么清闲舒适,门外,木犀花开,景色清爽,在雨中更美的不成祥子了。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描写直白,自然之情,平常之事,却扣人心弦。病久渐好,一切觉得顺眼、舒服,其实还是自己心情渐好,心境如此,意境是不是也是如此。

    2024-11-22
    4楼
    回复
  • 王静怡用户

    就一个字"闲

    2024-11-22
    5楼
    回复
  • 袁跃嘉用户

    李清照的这句“枕上诗书闲正好,门前风景雨来佳”选自她的《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摊破浣溪沙”是一个词牌名,又名《山花子》,句式为上下两段,每段按照七,七,七,三。也就是说,前三句7个字,后一句三个。全词是这样的:

    芝士回答战级济,版权必究,未问经许可命,不得转载

    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 宋 ] 李清照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词的“大意”解读

    这是李清照晚年病中写的一首词,读来总是感觉一种凄凉孤独的情调。

    以到于多度开数正保北金信广观响史往候厂。

    诗词大意是这样的:

    自从生病之后,头发又稀疏了一些,白发也多了,面容越发显得憔悴。

    是用前建提革导收万,目律层。

    半躺在床上,抬头时忽然看见窗纱上印着一弯残月,月光朦胧,凄清。

    屋里用豆蔻煮着的汤水不紧不慢咕咕的响着,煮好了当茶喝吧。

    每天靠在枕头上看书,来消遣这悠闲的时光。下过雨之后,门前塘满树翠,景色更加怡人了。

    整日陪伴着我的,只有那株深沉含蓄的木樨花。

    这首词的“意境”解读

    这首词描绘的内容是李清照晚年的日常,没有什么很特别的事情,但第一句就透漏出,她生病了,也衰老了。

    接下来,写了残月,煎药,经常看书打发时光,还有陪伴自己的木樨花。这里面没有写其他人,只有这些看起来让人有点哀伤的景色。

    所以,这反应了李清照当时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凄凉的心境。

    如果,只是单独看:枕上诗书闲正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一句,感觉写这首词的人日子过得很滋润,心情大好。

    但如果放在整首词的意境和氛围里看,我们知道这句里隐约透着李清照晚年生活的一种无奈以及对往昔青葱岁月的怀念。时光匆匆,昨日的蓬勃美好时光已经远去,只剩下暮年病痛和孤寂的伤感。

    残月,木樨花(也就是桂花),这两个景物的出现,说明李清照写这首词的时节已然是在秋天,秋天自古都是诗人作为一种哀婉,离愁,萧瑟情绪的象征,当然这首也不例外。秋天正是跟词人当时晚年的境遇相吻合,预示着冬天,生命终结的即将来临 。

    结束语

    李清照,是宋代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尤其是善写长词,她的《漱玉词》男性也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

    她后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发念旧和怀乡等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显然这首“摊破浣溪沙”是她的后期甚至是晚期作品。

    当然除了这首”摊破浣溪沙”,类似的情调的后期作品还有《声声慢》《清平乐》《孤雁而》等等。

    李清照一生坎坷,晚年更加愁苦,就像她的那首名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处相思两处闲愁。”

    我是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

    2024-11-22
    6楼
    回复
  • 杨子瑜用户

    写寻常之景,抒寻常之情。谢邀!

    2024-11-22
    7楼
    回复
  • 謇洪昌用户

    要想知道李清照的“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这首词表达出怎样的意境?应该先了解李清照其人。李清照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1084一1155),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丈夫赵明诚是金石考据家,夫唱妇随,夫妻二人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夫妻恩爱,生活悠闲、美好!由于赵明诚是朝庭官员,夫妻二人聚少离多。所以李清照早期的词作,大多是描写其悠闲的生活,更多的是对赵明诚的思念、离别的哀怨。因金兵入据中原,颠沛流离,丈夫病故,至境况凄苦。后期的词作多描写悲叹身世、境况凄凉,充满感伤的情调,读来唏嘘不已!“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是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中的一句。全词是: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藉藉,木犀花。

    版权归芝士回厂答网站采或之那原作导者所有

    这首词的译文是:两鬓己经稀疏、病后又添白发了。躺在床上看着残月照在窗纱上,将豆蔻煎成沸腾的汤水,不用强打精神、分茶而食。但我有不同的理解:这首词是李清照晚期的词作,是在晚景凄凉,百病缠身时写下的。

    所以我觉得这样注释更为贴切:因年迈生病,意态消沉,白发苍苍。行动无力,病卧床头,看着残月西坠照上窗纱了都无法入睡。豆蔻、连梢都懒得除去、就拿来煎水喝,当茶一样。躺在床上、靠在枕边,翻看自己的诗书,回忆曾经的美好,打发难耐的时光。耳听外面的雨声,抬头看去、感觉景色一新,心情也好很多。看着眼前的木犀花,感概良多:家破人亡、天涯飘零、风烛残年,整日陪伴自己的只剩木犀花了。

    整首词的意境:写出了李清照晚景凄凉、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以及对自已悲惨结局的不倔和不甘。读来令人扼腕叹息!

    以上是个人见解,图片来源网络。如有慢侵权删除。

    2024-11-22
    8楼
    回复
  • 郭臣峻用户

    看似清闲滋润,实则孤苦无依。

    2024-11-22
    9楼
    回复
  • 冰之樱花草用户

    斜依窗前,诗书相伴,看门前花开花落,看天边云卷云舒

    要是单看这两句的话,你是不是脑补出这样的悠闲惬意的画面呢。

    可惜,看到整首词,你就一定不会这么想了。

    未经芝士酸报回答允许许不得转载本文内算容,否则将视走为侵权

    《摊破浣溪沙》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

    【试译】

    一个女人,两鬓稀疏斑白,病卧床榻,看一轮残月斜照纱窗。

    床边是用豆蔻煎的汤水,靠在枕头上拿起诗书,门前的景色在雨中看起来似乎更加秀丽了。可是整天陪伴我的只有那深沉含蓄的木樨花。

    人国说化理新基少知期百单,示石拉矿存层。

    创作背景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已是晚年。不管从个人经历,还是国家层面来说,都很凄苦。从个人来说,丈夫去世,再嫁遭遇渣男,辗转漂破,一路南来;从国家来首,金兵南下,故土沦丧。

    所以这首词,虽然看着写寻常之事,描自然之物,似乎淡然优雅,但愁苦还是是像木樨花(桂花)一样,一丝丝一缕一缕得侵入。

    2024-11-22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