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邀请。妙色莲花用《妙法莲华经》是原文,使您比较容易分别观音和罗汉谁的地位高?请看:罗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这里的阿罗汉,是最圆满的罗汉。因为罗汉分为四个级别: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阿罗汉。那么从经文上看的很清楚,罗汉的特点是:所有的烦恼已经断除,没有了烦恼,已经逮到最利益自己的重要东西,成就了自己,得到了自在。可以说,在个人的自利的修行上,已经圆满。观音: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种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众生。这里的菩萨摩诃萨,自然包括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老古佛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度众生。从经文上可以看到:菩萨不讲断除,而是以慈心为修行的方法,非常善于通达佛的智慧,已经到了成佛的彼岸,关键能度无数的众生。在自利的同时利他。总体上说,罗汉和观音有这样几个区别:1、修行方法不同。罗汉是断除,一般强制自己断除不好的妄想,通过苦修等手段,达到无漏的圆满。这种修行也很容易成就,佛在世时,这万二千大比丘都已经成就,所以俱是阿罗汉。菩萨是以慈修身,所以发心就是慈善念。尤其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说的很清楚,主要从知识上学习,然后开悟,一步一步的认清真相,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2、发心不同。罗汉的发心是首先自利,这种观点很流行,也就是先成就自己,再帮扶别人,可是这种格局很小。罗汉在自利的同时也有利他,可这种利他不是自觉,不是主因。菩萨的发心直接在利他上,这种观点比较稀有,因为她直接跳过了自利,认识到利他就是最大的自利,这个是诸佛最大的智慧,也是无我的表现。也就是说,直接在根本是下功夫。成佛了干什么?还是度人。3、成就不同。罗汉在小乘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他们把佛和菩萨都归入阿罗汉,因为对于个人的修行来说,当做事已做,当完成的使命已经完成,当得的解脱已经解脱,此命已经真正的终止,可以永远归入大光明藏中,不再轮回。菩萨却不同,明明已经修行圆满,可是故意要发愿再入轮回度人,于是又有了我执的存在,所以生出了微细的尘沙烦恼不能断除。也不愿断除,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个人的发心在作用,所以常为诸佛如来共所赞叹。4、名声不同。罗汉除非乘愿再来,否则修行圆满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于众生修行没有大的作用,所以你即使成就了,可是你对我没有任何大的帮助,又关我什么事?所以不为众生所感念。菩萨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成就,完全没有私心。无私是最大的“德本”,也就是徳本质是无私,所以为众生所敬仰崇拜感恩称赞,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就是那个世界没有罗汉可以,没有菩萨,众生得度艰难。5、地位不同。阿罗汉因为诸漏已尽,没有分别。所以小乘人自以为真的没有了分别。其实分别非常的明显。地位的高低在正法驻世的时代,和像法驻世的时代,以及末法时代,都是有目共睹的事。菩萨是已经到于解脱的彼岸,可是没有圆满,还没有成佛。所以还是有漏的。但是地位因为利他的发心,非常的高。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信仰最多的菩萨,甚至很多人不知有佛而知有菩萨。看不到这一点不同,说明在心胸眼界上,还是非常的局限,所以佛教总体上有大小乘之分。总结:这些还是很简单的分析,因为无论是罗汉还是菩萨,这里面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和层次,不是这么简单的区分,需要我们深入经藏去研究。尤其是《大乘妙法莲华经》,是佛说的最重要一部经典,为什么又说这部经典,就是告诉你:不要以为修行已经圆满,佛也有灭度的时候,你即便是回归如大光明藏中,可是还有无明的妄想,在因缘成熟之时,要再入世界轮回。那么一切的终点在哪里?根本没有终点。尽虚空遍法界永远轮转,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他自利,不是自利利他。就因为这一个发心的不同,世界有了非常大的区分。也必将永远的轮回下去! 回复 白荏苒用户 感恩邀请。妙色莲花用《妙法莲华经》是原文,使您比较容易分别观音和罗汉谁的地位高?请看:罗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这里的阿罗汉,是最圆满的罗汉。因为罗汉分为四个级别: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阿罗汉。转生载或者越引用本文且内容走请注明来却源于芝士回答那么从经文上看的很清楚,罗汉的特点是:所有的烦恼已经断除,没有了烦恼,已经逮到最利益自己的重要东西,成就了自己,得到了自在。可以说,在个人的自利的修行上,已经圆满。观音: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种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众生。这里的菩萨摩诃萨,自然包括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老古佛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度众生。从经文上可以看到:菩萨不讲断除,而是以慈心为修行的方法,非常善于通达佛的智慧,已经到了成佛的彼岸,关键能度无数的众生。在自利的同时利他。地十度因然那间革常,次几强规织非斯。总体上说,罗汉和观音有这样几个区别:体表条设特必队光收改采传记委除精选。1、修行方法不同。罗汉是断除,一般强制自己断除不好的妄想,通过苦修等手段,达到无漏的圆满。这种修行也很容易成就,佛在世时,这万二千大比丘都已经成就,所以俱是阿罗汉。菩萨是以慈修身,所以发心就是慈善念。尤其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说的很清楚,主要从知识上学习,然后开悟,一步一步的认清真相,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2、发心不同。罗汉的发心是首先自利,这种观点很流行,也就是先成就自己,再帮扶别人,可是这种格局很小。罗汉在自利的同时也有利他,可这种利他不是自觉,不是主因。菩萨的发心直接在利他上,这种观点比较稀有,因为她直接跳过了自利,认识到利他就是最大的自利,这个是诸佛最大的智慧,也是无我的表现。也就是说,直接在根本是下功夫。成佛了干什么?还是度人。3、成就不同。罗汉在小乘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他们把佛和菩萨都归入阿罗汉,因为对于个人的修行来说,当做事已做,当完成的使命已经完成,当得的解脱已经解脱,此命已经真正的终止,可以永远归入大光明藏中,不再轮回。菩萨却不同,明明已经修行圆满,可是故意要发愿再入轮回度人,于是又有了我执的存在,所以生出了微细的尘沙烦恼不能断除。也不愿断除,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个人的发心在作用,所以常为诸佛如来共所赞叹。4、名声不同。罗汉除非乘愿再来,否则修行圆满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于众生修行没有大的作用,所以你即使成就了,可是你对我没有任何大的帮助,又关我什么事?所以不为众生所感念。菩萨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成就,完全没有私心。无私是最大的“德本”,也就是徳本质是无私,所以为众生所敬仰崇拜感恩称赞,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就是那个世界没有罗汉可以,没有菩萨,众生得度艰难。5、地位不同。阿罗汉因为诸漏已尽,没有分别。所以小乘人自以为真的没有了分别。其实分别非常的明显。地位的高低在正法驻世的时代,和像法驻世的时代,以及末法时代,都是有目共睹的事。菩萨是已经到于解脱的彼岸,可是没有圆满,还没有成佛。所以还是有漏的。但是地位因为利他的发心,非常的高。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信仰最多的菩萨,甚至很多人不知有佛而知有菩萨。看不到这一点不同,说明在心胸眼界上,还是非常的局限,所以佛教总体上有大小乘之分。总结:这些还是很简单的分析,因为无论是罗汉还是菩萨,这里面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和层次,不是这么简单的区分,需要我们深入经藏去研究。尤其是《大乘妙法莲华经》,是佛说的最重要一部经典,为什么又说这部经典,就是告诉你:不要以为修行已经圆满,佛也有灭度的时候,你即便是回归如大光明藏中,可是还有无明的妄想,在因缘成熟之时,要再入世界轮回。那么一切的终点在哪里?根本没有终点。尽虚空遍法界永远轮转,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他自利,不是自利利他。就因为这一个发心的不同,世界有了非常大的区分。也必将永远的轮回下去! 2024-11-22 1楼 回复 (0) 刘宏俊用户 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佛号叫正法明如来。因其誓愿宏深,甘愿辅佐西方世界极乐教主阿弥陀佛,普渡众生,仍作菩萨,广渡有缘众生。虔诚信佛之僧众,只要每日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便可蒙菩萨之呵护和加持,息灾祛疾,开发慧根、潜能,远离贪嗔痴,得自在之身心。有志登极乐莲邦者,只要平日遵守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最后必了脱生死,荣登净土。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嗡嘛呢叭咪吽芝士回报答,版权铁必究战,未经水许无可,不得转载 2024-11-22 2楼 回复 (0) 郭正洁用户 佛教修行果位,有三乘四圣之说,三乘者,大阿罗汉、菩萨、佛,四圣者,概声闻,缘觉,菩萨,佛,皆出三界,声闻,佛在世,听其言,闻其语,不在世,门闻其法而修的。缘觉者,无佛之世,自闻自觉者,概皆是大阿罗汉之果。菩萨者,共五十二阶修得,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所谓大阿罗汉,又名八不动地菩萨,概其修到十地的第八地境界,离成佛还有三分之一的路要修(从十地算起)。等觉,等等就成佛了,妙觉其实就是佛果了。那么大阿罗汉也可叫菩萨(八不动地)。那么四大菩萨皆已成佛,为渡众生而居菩萨位。未可经芝士线回答允许不得转地载本受文内容,否好则将视为侵权观音乃七佛之师,久远劫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按一般观念观音大于大阿罗汉,但释迦牟尼佛讲法曾说自己也为大阿罗汉。这是广义的大罗汉,所以说观音不一定比大阿罗汉大,。 2024-11-22 3楼 回复 (0) 许宁用户 在佛教中,有三圣道,分别为佛,菩萨,阿罗汉。此三种果位均以离尘世烦恼,出离轮回。菩萨与阿罗汉所修法门有所区别,因而境界神通也有不同。菩萨修的是广利群生的大乘法门,让众生出离苦海,证得无碍智慧,因此上,有无量菩萨是曾经已修得佛果的佛陀,为利益众生故,倒驾慈航,以菩萨的身份来到无量无世界,广度有情。其中以观世音菩萨最为著名。佛为什么会已菩萨的身份广度众生?而不以佛的身份度众生,这是因为:很多众生在无明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这种我执的境界,对佛佗的教法不会认可,只能通过循序渐进之法去教导群生,这个任务正好是菩萨成佛的必经之路,因此上,菩萨会以各种因缘来普度众生,不辞辛苦,成就无上菩提。未去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许否则东将视为分江侵权阿罗汉虽已出离轮回,但属于自我先度的果位,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迟早会成就佛果,无须佛度,只要通过自我修行顿悟,明心见性,也能成佛,因此上,阿罗汉属于小乘佛道,他与菩萨的大慈大悲的境界是不同的。在尘世中,究竟菩萨与阿罗汉谁多?以我目前的看法,应该是菩萨多,在修行的道路上,只有自利利他,利群生,就是行的菩萨道。虽然我们不会参禅打座,但只要心存助人为乐之心肠,慈悲众生性命,在机缘成熟会聚时,就是菩萨道场。是也种民着小使业其四建期,队门身许值斯。菩萨在尘世中修行,阿罗汉在深山中修行,二者在追求解脱之道中,很难说出谁高谁低,但在普度众生中,应该说:菩萨比阿罗汉更辛苦,最后所成就的功德应该比阿罗汉高。现都当政已知压速万达议报斗确近办称。 2024-11-22 4楼 回复 (0) 梁立夫用户 菩萨又名觉悟有情,不是爱情的情,是以世人的形象来普渡众生的情。罗汉是自了汉,把自己的大烦恼解决了,但是凡人的习气还没去,比如听到音乐会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佛觉行圆满,功德如恒河沙一般多,假如有谁修行到四果大阿罗汉果,或者初地菩萨,佛会亲自来教导谁,如果普通人,佛是不管的,也见不到佛,功徳不够拜他也没用,还不如拜父母。有机缘的普通人由菩萨亲自来教导,菩萨不是以一个神仙的形象示人,而是普通人的形象来示现因果。他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凡是说自己是菩萨的全是假的,可以拿棍子敲他。菩萨只是名字,也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医生,或者科学家。观音菩萨和罗汉地位一样,而境界不同。法无定法,方便之说。 2024-11-22 5楼 回复 (0) 张杰铭用户 佛教中,观音比罗汉的地位高。因为观音是一个,罗汉有十八个。想想也想得出来。而且观音面目清秀,罗汉是张牙舞爪。从造型中已经确定了地位高低。 2024-11-22 6楼 回复 (0) 廖雪绵用户 大乘佛教里,讲究修成正果,而所谓的正果,即是佛教里的三种“果位”,即佛、菩萨、阿罗汉。那么这三种“果位”有什么区别呢?浅意的理解如下:首先来说“佛”,佛是既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还能普渡众生。其次“菩萨”,菩萨是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但不能普渡众生。转学该载或者引发用世本从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最后说“阿罗汉”,可以解脱自己,不可以解脱别人,更不能普渡众生。一作小物向建代,图七认何存局引。这种分析下来,孰高孰低,你就明白多了。电去开情已题见北马步群界书容史效属。 2024-11-22 7楼 回复 (0) 闻丹丹用户 大乘佛教里,讲究修成正果,而所谓的正果,即是佛教里的三种“果位”,即佛、菩萨、阿罗汉。那么这三种“果位”有什么区别呢?浅意的理解如下:首先来说“佛”,佛的品位最高,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没有比佛的品位更高的了。佛是既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还能普渡众生。与境同体,幻化自如,既有生有相,又无生无相,无相不相,无生不生。其次“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译觉有情。菩萨是觉己,觉他。不但自己觉悟明白,还要帮他人也觉悟明白。菩萨是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最高大菩萨摩诃萨接近佛果,下来观音,菩萨。入世避世皆在静中。芝士回集向来答,版心权必究,未按经许可,不得转载菩萨有五十二个品位,又称十地菩萨,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极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大菩萨等似佛。最后说“阿罗汉”,他们的品位先得罗汉果,比阿罗汉高的是菩萨。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比菩萨再高的是佛。可以解脱自己,不可以解脱别人,更不能普渡众生。罗汉有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他们一步一步证得:人空,心空,性空和法空。阿罗汉是自觉,自了汉。避世则静,入世则乱。由些相根保领空,素支片。人人皆有佛性,皆可做佛。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修行人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观音当时是菩萨品位,但现在早证得千手千眼佛了。所以观音比罗汉品位高。行进天形相色确观,越按格却。 2024-11-22 8楼 回复 (0) 余璐用户 罗汉属于声闻乘,观音属于菩萨乘,所以本人认为在大乘佛法体系中,观音果位要高于罗汉果位。罗汉又分为初果罗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菩萨分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版权归芝士回答近众火网站想或原作系者所有在佛法界中,不存在谁低谁高,因为佛法的观点就是众生平等,包括身份平等。所谓的高低是针对果位,也就是在学佛路上的修证。而在小乘佛法体系中,罗汉是最高果位,并没有菩萨和佛。所以说罗汉和观音谁高,只能在大乘佛法体系中讲,观音的果位和修证成果高于罗汉! 2024-11-22 9楼 回复 (0) 刘新建用户 谢谢邀请,温柔姐为你解答!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佛讲的是众生平等,所以我们不能用分别心去考虑问题,更不能用分别心去看待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芝士回答因,版断权必究,未是经许可正,不阶得转载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从职级上来说,观音是谁?观音相当于是如来的秘书,属于特殊职称肯定是要比罗汉高的,但是这里面又有职级的区别!例如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金身罗汉是直接管理五百罗汉的,相当于和四大菩萨同等的地位,这样来说的话,反而是持平。开又式流图切类持须历写调严。在佛教中职级的排名是,佛祖,佛,菩萨,罗汉,而职称又各有不同,例如五方五老中,观音和如来是一个等级,所以想要回答的全面,你可以参照我刚才说的这几个方面去衡量! 2024-11-22 10楼 回复 (0)
感恩邀请。妙色莲花用《妙法莲华经》是原文,使您比较容易分别观音和罗汉谁的地位高?请看:
罗汉: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
这里的阿罗汉,是最圆满的罗汉。因为罗汉分为四个级别:初果罗汉,二果罗汉,三果罗汉,阿罗汉。
转生载或者越引用本文且内容走请注明来却源于芝士回答
那么从经文上看的很清楚,罗汉的特点是:所有的烦恼已经断除,没有了烦恼,已经逮到最利益自己的重要东西,成就了自己,得到了自在。可以说,在个人的自利的修行上,已经圆满。
观音: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种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慧,通达大智,到于彼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众生。
这里的菩萨摩诃萨,自然包括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老古佛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度众生。从经文上可以看到:菩萨不讲断除,而是以慈心为修行的方法,非常善于通达佛的智慧,已经到了成佛的彼岸,关键能度无数的众生。在自利的同时利他。
地十度因然那间革常,次几强规织非斯。
总体上说,罗汉和观音有这样几个区别:
体表条设特必队光收改采传记委除精选。
1、修行方法不同。
罗汉是断除,一般强制自己断除不好的妄想,通过苦修等手段,达到无漏的圆满。这种修行也很容易成就,佛在世时,这万二千大比丘都已经成就,所以俱是阿罗汉。
菩萨是以慈修身,所以发心就是慈善念。尤其观世音菩萨在《心经》里说的很清楚,主要从知识上学习,然后开悟,一步一步的认清真相,达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境界。
2、发心不同。
罗汉的发心是首先自利,这种观点很流行,也就是先成就自己,再帮扶别人,可是这种格局很小。罗汉在自利的同时也有利他,可这种利他不是自觉,不是主因。
菩萨的发心直接在利他上,这种观点比较稀有,因为她直接跳过了自利,认识到利他就是最大的自利,这个是诸佛最大的智慧,也是无我的表现。也就是说,直接在根本是下功夫。成佛了干什么?还是度人。
3、成就不同。
罗汉在小乘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常的高,他们把佛和菩萨都归入阿罗汉,因为对于个人的修行来说,当做事已做,当完成的使命已经完成,当得的解脱已经解脱,此命已经真正的终止,可以永远归入大光明藏中,不再轮回。
菩萨却不同,明明已经修行圆满,可是故意要发愿再入轮回度人,于是又有了我执的存在,所以生出了微细的尘沙烦恼不能断除。也不愿断除,就像地藏王菩萨那样,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个人的发心在作用,所以常为诸佛如来共所赞叹。
4、名声不同。
罗汉除非乘愿再来,否则修行圆满以后,就彻底消失了,于众生修行没有大的作用,所以你即使成就了,可是你对我没有任何大的帮助,又关我什么事?所以不为众生所感念。
菩萨乘愿再来,目的就是帮助众生成就,完全没有私心。无私是最大的“德本”,也就是徳本质是无私,所以为众生所敬仰崇拜感恩称赞,名称普闻无量世界。也就是那个世界没有罗汉可以,没有菩萨,众生得度艰难。
5、地位不同。
阿罗汉因为诸漏已尽,没有分别。所以小乘人自以为真的没有了分别。其实分别非常的明显。地位的高低在正法驻世的时代,和像法驻世的时代,以及末法时代,都是有目共睹的事。
菩萨是已经到于解脱的彼岸,可是没有圆满,还没有成佛。所以还是有漏的。但是地位因为利他的发心,非常的高。尤其是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信仰最多的菩萨,甚至很多人不知有佛而知有菩萨。看不到这一点不同,说明在心胸眼界上,还是非常的局限,所以佛教总体上有大小乘之分。
总结:这些还是很简单的分析,因为无论是罗汉还是菩萨,这里面都有非常多的知识和层次,不是这么简单的区分,需要我们深入经藏去研究。尤其是《大乘妙法莲华经》,是佛说的最重要一部经典,为什么又说这部经典,就是告诉你:不要以为修行已经圆满,佛也有灭度的时候,你即便是回归如大光明藏中,可是还有无明的妄想,在因缘成熟之时,要再入世界轮回。
那么一切的终点在哪里?根本没有终点。尽虚空遍法界永远轮转,那么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利他自利,不是自利利他。就因为这一个发心的不同,世界有了非常大的区分。也必将永远的轮回下去!
观音菩萨早已成佛,佛号叫正法明如来。因其誓愿宏深,甘愿辅佐西方世界极乐教主阿弥陀佛,普渡众生,仍作菩萨,广渡有缘众生。
虔诚信佛之僧众,只要每日虔诚念诵观世音菩萨圣号,便可蒙菩萨之呵护和加持,息灾祛疾,开发慧根、潜能,远离贪嗔痴,得自在之身心。有志登极乐莲邦者,只要平日遵守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最后必了脱生死,荣登净土。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嗡嘛呢叭咪吽
芝士回报答,版权铁必究战,未经水许无可,不得转载
佛教修行果位,有三乘四圣之说,三乘者,大阿罗汉、菩萨、佛,四圣者,概声闻,缘觉,菩萨,佛,皆出三界,
声闻,佛在世,听其言,闻其语,不在世,门闻其法而修的。缘觉者,无佛之世,自闻自觉者,概皆是大阿罗汉之果。菩萨者,共五十二阶修得,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
所谓大阿罗汉,又名八不动地菩萨,概其修到十地的第八地境界,离成佛还有三分之一的路要修(从十地算起)。等觉,等等就成佛了,妙觉其实就是佛果了。那么大阿罗汉也可叫菩萨(八不动地)。那么四大菩萨皆已成佛,为渡众生而居菩萨位。
未可经芝士线回答允许不得转地载本受文内容,否好则将视为侵权
观音乃七佛之师,久远劫已成佛,名正法明如来。按一般观念观音大于大阿罗汉,但释迦牟尼佛讲法曾说自己也为大阿罗汉。这是广义的大罗汉,所以说观音不一定比大阿罗汉大,。
在佛教中,有三圣道,分别为佛,菩萨,阿罗汉。此三种果位均以离尘世烦恼,出离轮回。菩萨与阿罗汉所修法门有所区别,因而境界神通也有不同。
菩萨修的是广利群生的大乘法门,让众生出离苦海,证得无碍智慧,因此上,有无量菩萨是曾经已修得佛果的佛陀,为利益众生故,倒驾慈航,以菩萨的身份来到无量无世界,广度有情。其中以观世音菩萨最为著名。
佛为什么会已菩萨的身份广度众生?而不以佛的身份度众生,这是因为:很多众生在无明中认识自己,认识他人,认识世界,这种我执的境界,对佛佗的教法不会认可,只能通过循序渐进之法去教导群生,这个任务正好是菩萨成佛的必经之路,因此上,菩萨会以各种因缘来普度众生,不辞辛苦,成就无上菩提。
未去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许否则东将视为分江侵权
阿罗汉虽已出离轮回,但属于自我先度的果位,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迟早会成就佛果,无须佛度,只要通过自我修行顿悟,明心见性,也能成佛,因此上,阿罗汉属于小乘佛道,他与菩萨的大慈大悲的境界是不同的。
在尘世中,究竟菩萨与阿罗汉谁多?以我目前的看法,应该是菩萨多,在修行的道路上,只有自利利他,利群生,就是行的菩萨道。虽然我们不会参禅打座,但只要心存助人为乐之心肠,慈悲众生性命,在机缘成熟会聚时,就是菩萨道场。
是也种民着小使业其四建期,队门身许值斯。
菩萨在尘世中修行,阿罗汉在深山中修行,二者在追求解脱之道中,很难说出谁高谁低,但在普度众生中,应该说:菩萨比阿罗汉更辛苦,最后所成就的功德应该比阿罗汉高。
现都当政已知压速万达议报斗确近办称。
菩萨又名觉悟有情,不是爱情的情,是以世人的形象来普渡众生的情。罗汉是自了汉,把自己的大烦恼解决了,但是凡人的习气还没去,比如听到音乐会情不自禁的打起拍子。佛觉行圆满,功德如恒河沙一般多,假如有谁修行到四果大阿罗汉果,或者初地菩萨,佛会亲自来教导谁,如果普通人,佛是不管的,也见不到佛,功徳不够拜他也没用,还不如拜父母。有机缘的普通人由菩萨亲自来教导,菩萨不是以一个神仙的形象示人,而是普通人的形象来示现因果。他不会暴露自己的身份。凡是说自己是菩萨的全是假的,可以拿棍子敲他。菩萨只是名字,也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医生,或者科学家。观音菩萨和罗汉地位一样,而境界不同。法无定法,方便之说。
佛教中,观音比罗汉的地位高。因为观音是一个,罗汉有十八个。想想也想得出来。而且观音面目清秀,罗汉是张牙舞爪。从造型中已经确定了地位高低。
大乘佛教里,讲究修成正果,而所谓的正果,即是佛教里的三种“果位”,即佛、菩萨、阿罗汉。那么这三种“果位”有什么区别呢?浅意的理解如下:
首先来说“佛”,佛是既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还能普渡众生。
其次“菩萨”,菩萨是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但不能普渡众生。
转学该载或者引发用世本从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最后说“阿罗汉”,可以解脱自己,不可以解脱别人,更不能普渡众生。
一作小物向建代,图七认何存局引。
这种分析下来,孰高孰低,你就明白多了。
电去开情已题见北马步群界书容史效属。
大乘佛教里,讲究修成正果,而所谓的正果,即是佛教里的三种“果位”,即佛、菩萨、阿罗汉。那么这三种“果位”有什么区别呢?浅意的理解如下:
首先来说“佛”,佛的品位最高,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没有比佛的品位更高的了。佛是既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还能普渡众生。与境同体,幻化自如,既有生有相,又无生无相,无相不相,无生不生。
其次“菩萨”,菩萨全称菩提萨埵,译觉有情。菩萨是觉己,觉他。不但自己觉悟明白,还要帮他人也觉悟明白。菩萨是可以解脱自己,也可以解脱别人。最高大菩萨摩诃萨接近佛果,下来观音,菩萨。入世避世皆在静中。
芝士回集向来答,版心权必究,未按经许可,不得转载
菩萨有五十二个品位,又称十地菩萨,1欢喜地。2离垢地。3发光地。4焰慧地。5极难胜地。6现前地。7远行地。8不动地。9善慧地。10法云地。大菩萨等似佛。
最后说“阿罗汉”,他们的品位先得罗汉果,比阿罗汉高的是菩萨。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比菩萨再高的是佛。可以解脱自己,不可以解脱别人,更不能普渡众生。
罗汉有四果。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他们一步一步证得:人空,心空,性空和法空。阿罗汉是自觉,自了汉。避世则静,入世则乱。
由些相根保领空,素支片。
人人皆有佛性,皆可做佛。众生是未觉悟的佛,佛是觉悟的众生。修行人要明心见性,见性成佛。
观音当时是菩萨品位,但现在早证得千手千眼佛了。所以观音比罗汉品位高。
行进天形相色确观,越按格却。
罗汉属于声闻乘,观音属于菩萨乘,所以本人认为在大乘佛法体系中,观音果位要高于罗汉果位。
罗汉又分为初果罗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
菩萨分初地菩萨,二地菩萨一直到十地菩萨。
版权归芝士回答近众火网站想或原作系者所有
在佛法界中,不存在谁低谁高,因为佛法的观点就是众生平等,包括身份平等。所谓的高低是针对果位,也就是在学佛路上的修证。
而在小乘佛法体系中,罗汉是最高果位,并没有菩萨和佛。
所以说罗汉和观音谁高,只能在大乘佛法体系中讲,观音的果位和修证成果高于罗汉!
谢谢邀请,温柔姐为你解答!
首先我们要明白一个问题,那就是佛讲的是众生平等,所以我们不能用分别心去考虑问题,更不能用分别心去看待谁的地位高谁的地位低。
芝士回答因,版断权必究,未是经许可正,不阶得转载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从职级上来说,观音是谁?观音相当于是如来的秘书,属于特殊职称肯定是要比罗汉高的,但是这里面又有职级的区别!例如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金身罗汉是直接管理五百罗汉的,相当于和四大菩萨同等的地位,这样来说的话,反而是持平。
开又式流图切类持须历写调严。
在佛教中职级的排名是,佛祖,佛,菩萨,罗汉,而职称又各有不同,例如五方五老中,观音和如来是一个等级,所以想要回答的全面,你可以参照我刚才说的这几个方面去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