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会被BIM代替吗?

工程造价会被BIM代替吗?
随着BIM发展的逐渐深入,模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已经成了行业的共识。你所熟知的功能,比如三维可视化、管线综合、场地排布等,已经成为很多项目宣传的利器。但BIM并不止于此,如果只是应用三维建模来实现「形体」层面的功能,那Sketchup等软件也完全能实现。随着我们对BIM期待更多,造价与BIM成为一个经常被人们探讨的话题。今天我们尝试分几部分来说说工程造价与Revit模型是如何实现关联的,目前存在哪些具体问题,以及一些开放式的思考。Revit模型可以算量吗?在传统的工程计量方式中,造价员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经济文件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算。当然,这个工作也不是纯人工进行的,市场上有广联达、斯维尔、品茗等计量软件,可以通过识别施工图纸,再结合人工建模,完成工程量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造价软件的模型只能用于成本工程量计算,无法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我们能不能在Revit模型中统计工程量呢?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利用Revit中的明细表功能可以快速获取模型中的相关构件工程量。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应用于部分实物构件的算量,例如部分土建、安装、机电等。与土建专业相比,安装部分的计量在revit中是比较好实现的。因为安装计量并没有太多的扣减关系,需要处理的就是如何把管件的量计算到管线里,以及电缆电线、预留、埋深、松驰系数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的都是对参数的使用和计算。而土建专业各类构件的扣减关系和计算规则比安装专业要复杂的多。在措施项中,模板量、脚手架量等数据的统计,在原生revit里面都很难满足国家清单规范的计量要求,因此,利用明细表,只能计算局部的量。如果我们希望Revit模型能符合国家标准计量规范,就需要对模型做更详细的要求。这个要求,仅参照BIM标准中的LOD等级是不够的。在《建筑信息施工应用标准》中,规定了模型的精细度及其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如果是设计人员来看这个模型精细度,并不能知道构件的哪些属性是用于成本计量的。当造价人员拿到模型的时候,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检查审核,甚至二次加工。运用模型直接算量的前提条件就在于,模型搭建过程中就要明确工程量计算需要的所有信息,或者由成本人员在后期来添加。这里一定要区分,项目是「出图-翻模-算量」的流程,还是「正向设计-出图-出量」的流程。如果是前者,需要在翻模过程中考虑加入哪些参数供造价使用;如果是后者,则需要注意哪些信息在建模前期就要被录入到族中。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基于Revit平台的算量软件,其算量思路已经相对成熟,你可以理解为把传统算量软件搭载在revit上,建模工作留给Revit,算量工作留给二次开发,用户使用的时候,只需把这款软件看待成传统三维算量软件,按照软件相关的建模要求就能够实现算量。但无论是使用原生功能还是使用插件,都必须在认知上回归「模型信息要求」这个本质的层面。从算量到计价下面,我们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说明在Revit模型中的信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实现从算量到计价的流程。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工程量计算是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进行的。我们今天暂时不考虑其中消耗量定额和企业清单等延伸内容,只讨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流程。首先,我们来看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综合单价之间的关系。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为例,在进行工程计量计价时,每个条目都通过清单计量影响着相应的定额计价。我们希望Revit模型在应用工程量计算规则时,可以准确无误的对应每一条清单,每一条清单的区别,在于其项目特征。因此,模型构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第一,每个构件的名称能在清单中找到对应项;第二,每个构件的属性必须包含项目特征内的所有内容。举一个例子。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了基础与墙的划分范围,这部分在Revit建模过程中也需要依据清单进行划分。了模型实体上的划分,更应该注意的是对族类型的划分,比如墙体需要分内墙,外墙,隔墙等。在构件命名的环节,类型命名是区分于其他参数类型的,命名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让各阶段各参与方都能看得懂,并能直接通过命名得到重要的信息。此外,工程量清单5大元素,除了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外,还有项目编码,可以通过项目编码写入构件中,去对应清单,这样可以直接从revit导出excel,并对excel进行数据加工。再来说一个洞口扣减的例子。规范规定,小于等于0.3平米的洞口不进行计算,那么超过0.3平米的洞口是否需要建出实体?小于0.3平米的洞口又是否需要填塞?如果使用Revit原生功能,这无疑会增加搭建模型和二次处理的工程量。除非使用特别的付费插件,对Revit模型中的孔洞填塞实现自动识别并进行扣减。最后我们再来看综合单价,所谓的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措施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施工机具费、管理费、利润、以及风险等费用,这部分内容具有极大的弹性。比如,在E.16的清单项中,很多螺栓、预埋铁件等构件作为综合单价的材料部分是附属于其他构件的,这样螺栓和预埋铁件就不需要单独建模。但如果螺栓和预埋铁件单独计量,就需要满足前面说到的要求。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看到,算量的方式、计价的要求,都对Revit模型搭建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光是建模本身就要处理很多具体的问题,BIM也绝不会「让不学习新技术的造价师一夜之间失业」。模型的过程使用前面我们举例讨论了为满足成本的要求,Revit模型在建立时需要注意哪些点。当然,如果从原生Revit功能的角度去考虑计量模型建模的工作,还涉及到更多的问题,比如模板、砌体脚手架,装饰脚手架等等,这些问题要么诉诸于后期对独立于模型的表格投入大量的人力工作,要么诉诸于付费插件。我们暂时放下这些问题,再进一步探讨一个更深入的话题。事实上,要想模型贯穿全生命周期,庞大的信息数据是需要不同参与者在不同阶段持续加入的。这是实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核心所在。无论是设计阶段录入造价算量需求的信息,还是成本人员在模型检查环节控制项目特征,我们都希望这些工作能够得到积累,并且在下个项目中继承这些成果,否则BIM就只是换了个更高级的CAD和Excel而已。能够直接拿来用、不必复查的模型,我们称它为「可复用的构件模型」。目前很多地产商、施工单位、大数据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族库,目的就在于让构件能够达到最大的复用性。要想成本模型应用于更多项目,族库中的每一个构件就要内建相关的成本信息。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模型的应用点有很大区别,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将设计模型、计量模型、施工模型区分开,但每一步都不是重新建立模型,而是让模型可以在流程中自我迭代发展,去适应各个阶段的需求。这几个子模型,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母模型,由母模型将信息传递下去。当然,每个插件都有自己的建模规则和命名规则,不同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想通过一款软件去兼容所有企业的标准,基本上是不可行的。这里我们说的是「理论上应该这样」,然而一旦理论涉及到具体的人,就要面临两个问题:成本信息添加由谁来完成?成本数据由谁来使用?这两个问题归根到底,是设计人员与成本人员之间的矛盾,是数据标准不确定的矛盾。当然,这里的矛盾说的是在「由设计人员对BIM模型负责」这个前提下展开的。目前对于很多项目来说,BIM发展之路还处在图纸翻模的阶段。在翻模过程中,人们将图纸表达的信息如实反映到模型上,这里涉及到的是翻模员知不知道哪些信息该放到模型中,以及建模工作量的大小。由于他们对模型产品负全责,所以反倒不必面对设计与成本之间的根本矛盾。而在正向设计中,这个问题就比较尖锐了。很多企业还处于成本人员与设计人员磨合的阶段,造价员需要告诉设计人员哪些信息是构件需要的,哪些是需要计量但模型中可以不体现的,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会增加不少工作量和学习成本。目前可见的实现方法就是进行标准化,从建族到建筑建模形成一个标准流程,在每一个族中既有设计属性,又有成本属性。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双重属性的信息究竟应该由设计人员添加还是成本人员添加?➤首先,模型构件的部分信息是可以直接作为成本信息来使用的,毕竟成本计量是依托于设计的内容;➤第二,设计的某些内容在传统图纸中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但要体现在模型上,会增加很多工作量;➤第三,有一些内容不属于设计工作范畴,需要成本人员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添加,这部分内容需要双方进行明确界定;➤最后,有一些工作存在于设计信息与成本信息的模糊地带,无法确认数据源,数据出现了错误,追责就存在困难,这也增加了人们的认责成本。以上几个原因会导致一个结果:随着模型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不同参与方不能快速获取和添加属于他的专有信息。前面提到的标准化,虽然可以解决企业或项目内部的模型准则,却不能在跨企业范围内实现复用。简单的「一模多用」四个字背后,还有大量的博弈与争执需要解决。这个冲突也是当下BIM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之一:人们需要模型标准化,但普适的模型标准又难以操作。问题的本质是BIM实现过程中缺乏参与各方对数据的权责界定。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工作为估算、概算、预算、结算与决算五个范畴。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预算这一环节。当预算人员能够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能出具清单工程量,最后满足招投标的要求,从设计到成本的路算是走通了。但这个环节也只是工程项目的起点。不同阶段不同的人对数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后面每一个环节的信息该如何处理、储存、再加工,都会面临标准问题和协作问题。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参与者和数据量的增加,呈几何级的上涨。这篇文章我们是站在技术本身的角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具体软件在技术上的突破,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不会因为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改进。软件技术发展是BIM发展的载体,也是BIM作为技术实现路径的关键因素。但是,比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使用软件的人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操作,实现数据的精准对接。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提供的都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从企业到行业,真正打通建筑业产业链是一条不好走的路。我们从简单的建模内容入手,挖出了一些BIM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各位看官的思考。BIMBOX说这篇文章,几位小伙伴讨论了一些行业里的冲突和矛盾,对此,BIMBOX在宏观理念和微观操作上有两个观点和大家分享。1.新技术带来新物种1895年12月28日,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向公众放映了他们制作的电影《火车进站》,这段50多秒的电影作品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喝彩,反而将现场的观众吓得四散奔逃。为什么这么粗陋的画面会吓到观众呢?因为早期的电影被发明出来,人们只用它来做一件事:记录舞台哑剧。舞台剧是对真实世界的艺术抽象,演员在台上,用夸张的服装和动作演绎故事,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夸张和抽象。而当时电影就是用胶片把舞台剧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工具,镜头不移动,一镜到底。所以,当一部电影中出现了火车的时候,人们本着「电影就应该如实表现舞台」的思维,真的相信有火车在舞台上开过来,于是就吓得四散奔逃。当时的人们甚至无法接受电影中出现半身人像,或者是从一个场景跳跃到另一个场景的蒙太奇剪辑,因为舞台剧中没有「半身人」,也没有场景的突然跳跃。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电影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彻底脱离了舞台剧,成为了一个新物种,现在的数字技术更让它能够表达比舞台剧丰富得多的情景。当一种新技术诞生的时候,一定会经历一个「旧脚穿新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电影只是通电的舞台剧,汽车只是跑得快一些的马车,手机只是可以揣进兜里的电话。人们使用新的工具,做的还是老事情。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先用图纸翻模,再用模型出一份符合制图要求的图纸」,或者是「先建立开好洞口的模型,再依据计价规范把小于0.3平米的洞口堵上好用来算量」。BIM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不应该是「比CAD更好的制图工具」,而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用数据来处理建筑行业中的信息。用模型中的数据把构件变成可计算的造价,就是建筑业数据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而在行业外,数据和信息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玩法套路的,它的核心就是编码。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今后会专门拿出几期来和大家聊。2.现阶段偷懒的小把戏说到信息化、编码思维,也许你会觉得有点遥远。没关系,今天的最后,我们回归到当前具体的工作,给你分享一个「偷懒」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要算量,必须建模」的问题,顺便帮你找找从具体的「模型思维」到抽象的「信息思维」的感觉。比如一个阳台,算量时需要计算它的阳台板、上下装修、栏板体积、模板、扶手、隔户板、贴墙等构件,如果单纯为了算量,傻乎乎地把这些东西一点一点全部建成模型,不仅耗费很大的工作量,也会把模型弄的越来越卡。既然我们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模型,就应该用数据思维来解决它。比如,我们可以用Revit建立一个阳台族,在里面定义它的尺寸为可变参数,再新建几个参数来代表这些构件,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把需要计算的量与之前定义的基本尺寸参数关联到一起。这样,日后使用这个族的时候就可以不必单独建立那些附属构件,直接把它们对应的参数提取到量表里就可以了。另外,一旦计算方式需要修改,也不需要重新建模,修改一下参数和公式就好。知乎大神@区展聪先生在他的文章《模型算量,不要模型》 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思想。这种方法应用起来很简单,但是否使用它,代表着一个思路:从模型思维到数据思维的转变。这种参数化处理数据的思维,是每一个BIMer都需要掌握的、通向数据思维的桥梁。关于参数化建族的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思维,我们会在后边的专题中单独给大家说说。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对于几位讨论者和BOX的观点,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给我们,让更多小伙伴看到你闪光的思想吧!

回复
  • 阎烨煜用户

    随着BIM发展的逐渐深入,模型贯穿全生命周期的使用已经成了行业的共识。你所熟知的功能,比如三维可视化、管线综合、场地排布等,已经成为很多项目宣传的利器。

    但BIM并不止于此,如果只是应用三维建模来实现「形体」层面的功能,那Sketchup等软件也完全能实现。

    随着我们对BIM期待更多,造价与BIM成为一个经常被人们探讨的话题。今天我们尝试分几部分来说说工程造价与Revit模型是如何实现关联的,目前存在哪些具体问题,以及一些开放式的思考。

    版权半归芝士回答年网选站或原作者识所有有

    Revit模型可以算量吗?

    在传统的工程计量方式中,造价员以设计图纸、施工方案、以及相关技术经济文件为依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的计算规则,进行工程量计算。

    当然,这个工作也不是纯人工进行的,市场上有广联达、斯维尔、品茗等计量软件,可以通过识别施工图纸,再结合人工建模,完成工程量计算。在这种情况下,基于造价软件的模型只能用于成本工程量计算,无法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

    我们能不能在Revit模型中统计工程量呢?

    经自正你原比第意很及必思具话石且千圆听。

    这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利用Revit中的明细表功能可以快速获取模型中的相关构件工程量。不过,这种方法只能应用于部分实物构件的算量,例如部分土建、安装、机电等。

    会实业很角,导每究专育。

    与土建专业相比,安装部分的计量在revit中是比较好实现的。因为安装计量并没有太多的扣减关系,需要处理的就是如何把管件的量计算到管线里,以及电缆电线、预留、埋深、松驰系数等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的都是对参数的使用和计算。而土建专业各类构件的扣减关系和计算规则比安装专业要复杂的多。在措施项中,模板量、脚手架量等数据的统计,在原生revit里面都很难满足国家清单规范的计量要求,因此,利用明细表,只能计算局部的量。

    如果我们希望Revit模型能符合国家标准计量规范,就需要对模型做更详细的要求。这个要求,仅参照BIM标准中的LOD等级是不够的。

    在《建筑信息施工应用标准》中,规定了模型的精细度及其成本控制的相关内容。

    如果是设计人员来看这个模型精细度,并不能知道构件的哪些属性是用于成本计量的。当造价人员拿到模型的时候,还需要对模型进行检查审核,甚至二次加工。

    运用模型直接算量的前提条件就在于,模型搭建过程中就要明确工程量计算需要的所有信息,或者由成本人员在后期来添加。

    这里一定要区分,项目是「出图-翻模-算量」的流程,还是「正向设计-出图-出量」的流程。如果是前者,需要在翻模过程中考虑加入哪些参数供造价使用;如果是后者,则需要注意哪些信息在建模前期就要被录入到族中。

    目前市面上存在很多基于Revit平台的算量软件,其算量思路已经相对成熟,你可以理解为把传统算量软件搭载在revit上,建模工作留给Revit,算量工作留给二次开发,用户使用的时候,只需把这款软件看待成传统三维算量软件,按照软件相关的建模要求就能够实现算量。

    但无论是使用原生功能还是使用插件,都必须在认知上回归「模型信息要求」这个本质的层面。

    从算量到计价

    下面,我们依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说明在Revit模型中的信息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实现从算量到计价的流程。

    在实际项目过程中,工程量计算是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来进行的。我们今天暂时不考虑其中消耗量定额和企业清单等延伸内容,只讨论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流程。

    首先,我们来看看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与综合单价之间的关系。

    以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为例,在进行工程计量计价时,每个条目都通过清单计量影响着相应的定额计价。

    我们希望Revit模型在应用工程量计算规则时,可以准确无误的对应每一条清单,每一条清单的区别,在于其项目特征。

    因此,模型构件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第一,每个构件的名称能在清单中找到对应项;

    第二,每个构件的属性必须包含项目特征内的所有内容。

    举一个例子。在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规定了基础与墙的划分范围,这部分在Revit建模过程中也需要依据清单进行划分。

    了模型实体上的划分,更应该注意的是对族类型的划分,比如墙体需要分内墙,外墙,隔墙等。在构件命名的环节,类型命名是区分于其他参数类型的,命名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让各阶段各参与方都能看得懂,并能直接通过命名得到重要的信息。此外,工程量清单5大元素,除了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外,还有项目编码,可以通过项目编码写入构件中,去对应清单,这样可以直接从revit导出excel,并对excel进行数据加工。

    再来说一个洞口扣减的例子。

    规范规定,小于等于0.3平米的洞口不进行计算,那么超过0.3平米的洞口是否需要建出实体?小于0.3平米的洞口又是否需要填塞?

    如果使用Revit原生功能,这无疑会增加搭建模型和二次处理的工程量。除非使用特别的付费插件,对Revit模型中的孔洞填塞实现自动识别并进行扣减。

    最后我们再来看综合单价,所谓的综合单价,是完成一个措施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施工机具费、管理费、利润、以及风险等费用,这部分内容具有极大的弹性。

    比如,在E.16的清单项中,很多螺栓、预埋铁件等构件作为综合单价的材料部分是附属于其他构件的,这样螺栓和预埋铁件就不需要单独建模。但如果螺栓和预埋铁件单独计量,就需要满足前面说到的要求。

    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看到,算量的方式、计价的要求,都对Revit模型搭建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光是建模本身就要处理很多具体的问题,BIM也绝不会「让不学习新技术的造价师一夜之间失业」。

    模型的过程使用

    前面我们举例讨论了为满足成本的要求,Revit模型在建立时需要注意哪些点。

    当然,如果从原生Revit功能的角度去考虑计量模型建模的工作,还涉及到更多的问题,比如模板、砌体脚手架,装饰脚手架等等,这些问题要么诉诸于后期对独立于模型的表格投入大量的人力工作,要么诉诸于付费插件。

    我们暂时放下这些问题,再进一步探讨一个更深入的话题。

    事实上,要想模型贯穿全生命周期,庞大的信息数据是需要不同参与者在不同阶段持续加入的。这是实现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的核心所在。

    无论是设计阶段录入造价算量需求的信息,还是成本人员在模型检查环节控制项目特征,我们都希望这些工作能够得到积累,并且在下个项目中继承这些成果,否则BIM就只是换了个更高级的CAD和Excel而已。

    能够直接拿来用、不必复查的模型,我们称它为「可复用的构件模型」。

    目前很多地产商、施工单位、大数据企业都在建立自己的族库,目的就在于让构件能够达到最大的复用性。要想成本模型应用于更多项目,族库中的每一个构件就要内建相关的成本信息。

    在项目的各个阶段,模型的应用点有很大区别,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将设计模型、计量模型、施工模型区分开,但每一步都不是重新建立模型,而是让模型可以在流程中自我迭代发展,去适应各个阶段的需求。这几个子模型,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母模型,由母模型将信息传递下去。当然,每个插件都有自己的建模规则和命名规则,不同企业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想通过一款软件去兼容所有企业的标准,基本上是不可行的。

    这里我们说的是「理论上应该这样」,然而一旦理论涉及到具体的人,就要面临两个问题:成本信息添加由谁来完成?成本数据由谁来使用?

    这两个问题归根到底,是设计人员与成本人员之间的矛盾,是数据标准不确定的矛盾。

    当然,这里的矛盾说的是在「由设计人员对BIM模型负责」这个前提下展开的。

    目前对于很多项目来说,BIM发展之路还处在图纸翻模的阶段。在翻模过程中,人们将图纸表达的信息如实反映到模型上,这里涉及到的是翻模员知不知道哪些信息该放到模型中,以及建模工作量的大小。由于他们对模型产品负全责,所以反倒不必面对设计与成本之间的根本矛盾。

    而在正向设计中,这个问题就比较尖锐了。

    很多企业还处于成本人员与设计人员磨合的阶段,造价员需要告诉设计人员哪些信息是构件需要的,哪些是需要计量但模型中可以不体现的,这对于设计人员来说会增加不少工作量和学习成本。

    目前可见的实现方法就是进行标准化,从建族到建筑建模形成一个标准流程,在每一个族中既有设计属性,又有成本属性。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双重属性的信息究竟应该由设计人员添加还是成本人员添加?

    ➤首先,模型构件的部分信息是可以直接作为成本信息来使用的,毕竟成本计量是依托于设计的内容;

    ➤第二,设计的某些内容在传统图纸中可以用一句话表达,但要体现在模型上,会增加很多工作量;

    ➤第三,有一些内容不属于设计工作范畴,需要成本人员根据实际工程项目添加,这部分内容需要双方进行明确界定;

    ➤最后,有一些工作存在于设计信息与成本信息的模糊地带,无法确认数据源,数据出现了错误,追责就存在困难,这也增加了人们的认责成本。

    以上几个原因会导致一个结果:随着模型中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不同参与方不能快速获取和添加属于他的专有信息。

    前面提到的标准化,虽然可以解决企业或项目内部的模型准则,却不能在跨企业范围内实现复用。

    简单的「一模多用」四个字背后,还有大量的博弈与争执需要解决。

    这个冲突也是当下BIM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之一:人们需要模型标准化,但普适的模型标准又难以操作。问题的本质是BIM实现过程中缺乏参与各方对数据的权责界定。

    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工作为估算、概算、预算、结算与决算五个范畴。今天我们讨论的内容主要是针对预算这一环节。

    当预算人员能够获取相关的信息并能出具清单工程量,最后满足招投标的要求,从设计到成本的路算是走通了。但这个环节也只是工程项目的起点。

    不同阶段不同的人对数据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后面每一个环节的信息该如何处理、储存、再加工,都会面临标准问题和协作问题。

    而且,这些问题会随着参与者和数据量的增加,呈几何级的上涨。

    这篇文章我们是站在技术本身的角度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没有涉及具体软件在技术上的突破,这并不意味着这些问题不会因为软件技术的发展而得到改进。软件技术发展是BIM发展的载体,也是BIM作为技术实现路径的关键因素。

    但是,比软件本身更重要的,是使用软件的人之间如何实现协同操作,实现数据的精准对接。技术无论怎样先进,提供的都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而不是确定性。

    从企业到行业,真正打通建筑业产业链是一条不好走的路。我们从简单的建模内容入手,挖出了一些BIM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各位看官的思考。

    BIMBOX说

    这篇文章,几位小伙伴讨论了一些行业里的冲突和矛盾,对此,BIMBOX在宏观理念和微观操作上有两个观点和大家分享。

    1.新技术带来新物种

    1895年12月28日,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大咖啡馆里,向公众放映了他们制作的电影《火车进站》,这段50多秒的电影作品不但没有得到人们的喝彩,反而将现场的观众吓得四散奔逃。

    为什么这么粗陋的画面会吓到观众呢?因为早期的电影被发明出来,人们只用它来做一件事:记录舞台哑剧。

    舞台剧是对真实世界的艺术抽象,演员在台上,用夸张的服装和动作演绎故事,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夸张和抽象。而当时电影就是用胶片把舞台剧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的工具,镜头不移动,一镜到底。

    所以,当一部电影中出现了火车的时候,人们本着「电影就应该如实表现舞台」的思维,真的相信有火车在舞台上开过来,于是就吓得四散奔逃。

    当时的人们甚至无法接受电影中出现半身人像,或者是从一个场景跳跃到另一个场景的蒙太奇剪辑,因为舞台剧中没有「半身人」,也没有场景的突然跳跃。

    后来的事情你也知道了,电影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彻底脱离了舞台剧,成为了一个新物种,现在的数字技术更让它能够表达比舞台剧丰富得多的情景。

    当一种新技术诞生的时候,一定会经历一个「旧脚穿新鞋」的阶段,在这个阶段,电影只是通电的舞台剧,汽车只是跑得快一些的马车,手机只是可以揣进兜里的电话。人们使用新的工具,做的还是老事情。

    所以才会出现一些奇怪的场景,比如「先用图纸翻模,再用模型出一份符合制图要求的图纸」,或者是「先建立开好洞口的模型,再依据计价规范把小于0.3平米的洞口堵上好用来算量」。

    BIM发展到今天,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不应该是「比CAD更好的制图工具」,而是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用数据来处理建筑行业中的信息。

    用模型中的数据把构件变成可计算的造价,就是建筑业数据化面临的第一个挑战。而在行业外,数据和信息是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玩法套路的,它的核心就是编码。这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我们今后会专门拿出几期来和大家聊。

    2.现阶段偷懒的小把戏

    说到信息化、编码思维,也许你会觉得有点遥远。

    没关系,今天的最后,我们回归到当前具体的工作,给你分享一个「偷懒」的思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要算量,必须建模」的问题,顺便帮你找找从具体的「模型思维」到抽象的「信息思维」的感觉。

    比如一个阳台,算量时需要计算它的阳台板、上下装修、栏板体积、模板、扶手、隔户板、贴墙等构件,如果单纯为了算量,傻乎乎地把这些东西一点一点全部建成模型,不仅耗费很大的工作量,也会把模型弄的越来越卡。

    既然我们要的是数据而不是模型,就应该用数据思维来解决它。

    比如,我们可以用Revit建立一个阳台族,在里面定义它的尺寸为可变参数,再新建几个参数来代表这些构件,通过简单的计算公式,把需要计算的量与之前定义的基本尺寸参数关联到一起。

    这样,日后使用这个族的时候就可以不必单独建立那些附属构件,直接把它们对应的参数提取到量表里就可以了。另外,一旦计算方式需要修改,也不需要重新建模,修改一下参数和公式就好。

    知乎大神

    @区展聪

    先生在他的文章《模型算量,不要模型》 中更详细地阐述了这种思想。

    这种方法应用起来很简单,但是否使用它,代表着一个思路:从模型思维到数据思维的转变。这种参数化处理数据的思维,是每一个BIMer都需要掌握的、通向数据思维的桥梁。

    关于参数化建族的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思维,我们会在后边的专题中单独给大家说说。

    今天咱们就先聊到这里,对于几位讨论者和BOX的观点,你有什么想法?欢迎留言给我们,让更多小伙伴看到你闪光的思想吧!

    2024-11-22
    1楼
    回复
  • 祖肖云用户

    基础算量工作是可以取代的,对于总投 、成本、合同等是不可取代了,总体来说对工程造价人员来说专业知识素养要求更高。

    2024-11-22
    2楼
    回复
  • 莫紫祺用户

    不会,但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指导意见的通知》(建质函[2015]159号)中指出,到2020年末,甲级勘察、设计单位以及特级、一级施工企业应掌握并实现BIM与企业管理系统和其他信息技术的一体化集成应用;到2020年末新立项项目勘察设计、施工、运营维护中,集成应用BIM的项目比率达到90%。BIM技术专业人才证书全国通用,是从事建筑信息模型(BIM)人员技术能力的证明,是大型项目招投标的加分条件,正在成为企业员工必备的技能证书之一。

    2024-11-22
    3楼
    回复
  • 任星津用户

    Bim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放基础劳动力,目前造价工作很大时间花在工程量计算上,Bim如果普及的话至上能缓解这部分压力,有可能后期的bim会与计价很好的融合,需要时间,需要项目全周期参与单位的共同支持,尤其是从前期设计阶段!

    造价工作目前门槛很低,低学历占了很大一部分,其实造价工作是很系统的一门专业,算量计价是基础,沟通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后期bim普及后,我相信会淘汰一部分人。

    2024-11-22
    4楼
    回复
  • 睦祥云用户

    bim现在唯一收益的就是培训班,靠着连蒙带骗挣了好多钱,这破逼玩应设计院用不了,预算审核用不了,说是给施工优化用的,国内哪个施工单位有本事给设计优化?你优化了,又没有话语权,做个碰撞检查也没设计院专门的软件简洁,

    2024-11-22
    5楼
    回复
  • 徐彬豪用户

    bim替代造价,特么是个伪命题,首先你应该知道bim是个啥玩意,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不要吹bb,不要假大空,用小学生的眼光去看这仨单词的含义,两个ing动词一个名词,换成中文是建造过程数据模拟。。。你可以通过模拟操作知道这个工程需要多少个砖头,这些砖头需要多少工人使用多少时间才能砌筑完成,但是你无法模拟得出买这些砖头需要多少钱,以及哪儿可以买到物美价廉的砖头,更重要的你无法通过模拟得出采用怎样的方式购买砖头可以少缴税😂所以避免无法替代造价。。。更至于在大天朝这地儿,避免连算量都替代不了,因为江湖套路深。。。。

    2024-11-22
    6楼
    回复
  • 李雯雯用户

    未来的发展是从前期就控制投资,国家已经提倡设计师负责制,未来设计单位边出图,边负责出量,再搞几个造价师负责把控价格,这样模式已经出现,这个是迟早问题,所以部分造价员往设计单位发展。咨询单位日子会不好过。BIM是管理理念,不是一个软件,这个要区分开,别混淆!

    2024-11-22
    7楼
    回复
  • 万鸿书用户

    我认为就现在来讲不会。因为有许多建筑需要的功能BIM解答不了。

    2024-11-22
    8楼
    回复
  • 万钰含用户

    对于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来说,BIM技术的应用或将是一次颠覆性的革命,它将彻底改变工程造价行业的行为模式,给行业带来一轮洗牌。

    美国斯坦福大学整合设施工程中心(CIFE)曾经根据32个项目总结了使用BIM技术的效果:

    版权归芝士回答网站或不天原满按作者所世有

    效果一:消除40%预算外变更

    效果二:造价估算耗费时间缩短80%

    效果三:通过解决冲突,合同价格降低10%

    效果四:项目工期缩短7%,及早实现投资回报

    对于造价咨询公司和工程师个人来说,前三项效果,无论达到哪一项都足以成为在行业内立足的资本,更不用说同时达到三项。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当少数咨询公司或者个人掌握BIM技术时,他们将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当大多咨询公司或个人掌握了BIM技术时,那些没有掌握公司或个人,将会被迅速淘汰出局。

    那么,BIM真能取代工程造价吗?

    应该说,只要是项目的参与人员,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施工人员,还是咨询公司或者是业主,所有拿到这个BIM模型的人,得到的工程量都是一样的。

    这就意味着: 工程造价咨询中一个老大难问题:工程算量,将成为历史!

    工程蓝图上表示的工程量,是一个确定的数据,每一个造价工程师出于对图纸的理解和自己的职业水平高低不一而得到不同的数值,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它是唯一确定的。造价工程师在商务谈判时,一个最为重要,也最为枯燥的工作内容,就是核对工程量。钢筋、混凝土、电缆、风管、水管、阀门,这些工程里大量采用的材料,无一不是谈判的焦点。造价工程师们就像抢夺山头一样,在每一种材料上进行着攻坚战。一些工程结算耗时长,绝大多数时间就是用于此。在应用BIM技术之后,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将包含他们修改、深化过的BIM模型,这个模型经过设计院审核之后作为竣工图的一个最主要组成部份转交给咨询公司进行竣工结算。而基于这一个模型,施工单位和咨询公司导出的工程量必然是一致的。

    主应重提给色济习构火红。

    这就意味着工程量核对这一个关键环节将不复存在。

    我加那展总例名元院按圆。

    承包商在提交竣工模型的同时就相当于提交了工程量,设计院在审核模型的同时就已经审核了工程量。无疑,从BIM模型里读取工程量简便快捷,造价工程师免去了算量的繁琐工作。

    但是这一部分工作并不是凭空消失!

    而是设计师在建立模型的时候,通过定义模型各类构件的属性,把它们提前完成了。既然设计师代替造价工程师完成了计算工程量的工作,那么这一部分工作的报酬也将相应转移给设计师。在每一个项目里,造价工程师得到的报酬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为了维持既有收入,他们或许必须接受更多的委托,这对他们或者他们所属公司的商务经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了BIM,造价工程师终于可以从繁琐的算量工作中解脱出来了。

    原先造价工程师们更多地扮演了造价员的角色,计算、核对工程量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工作精力。而限额设计的造价控制、全过程造价管理这些技术含量更高的业务,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甩去算量这一工作内容后,他们终于可以从事那些业务,将对项目有着更深、更直观的接触,最终形成个人职业生涯的良性循环。

    目前,国内已经有一些发展得相当成熟的三维算量软件,但是BIM不等同于三维模型。如鲁班算量和广联达算量两款软件。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前者基于CAD平台开发,相当于CAD软件的插件,能够在CAD基础之上进行算量工作,并且支持所有的CAD命令,算量人员能够迅速上手;后者基于自有平台开发,算量人员熟悉软件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它能够直接导出工程量到广联达计价软件。这两款软件占据算量软件市场的大部分,而且都是三维算量。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国造价行业已经步入BIM时代。首先,BIM模型是全生命周期通用的,所有的项目参与方都会依赖这个模型并且能与这个模型进行互动。而算量软件的三维模型,只是造价工程师自己建立的,与其他专业缺少互动。

    毋庸置疑,BIM对造价专业是一个极大的推动,能够将大量的、重复的、机械的算量工作交给它去做,这应该是工程造价之福!

    2024-11-22
    9楼
    回复
  • 邹舒婷用户

    BIM 作为一个概念,或者工程建设的生产方式,需要一整个团队来实现其真正的价值,建筑信息模型的重点在于信息,造价也是工程建设过程的信息之一,造价工程师是不可或缺的,工程经营管理还是必须由熟悉定额、清单的专业人士才可以做到精准计算,bim 不用取代建筑行业的任何一个位置,它是工程总信息的一个集成,模型信息还是需要各个领域的交互,它的出现促使建筑建造趋向于统一、精细,也在某一方面提高了各个专业的工作效率,就比如造价的算量,一个精准的模型,工程量必然是除去损耗是精准的,而且还省去了量图纸的工作量,这样造价工程师就可以把更多心思放到造价的其他方面等等……

    2024-11-22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