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

清与俄国之战,康熙知火器厉害,为何还坚持海禁与骑射为根本不变?
提问者这个问题看来对康熙皇帝有所误解,但倒是说对了一半,康熙对八旗军的骑射确实很重视,这从《清圣祖实录》里反复出现“阅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骑射”,这样的句子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说康熙不重视火器这就不是史实了,事实上康熙年间战争比较频繁,而康熙也是对火器非常上心,尤其是火炮方面投入很大,堪称“造炮狂人”,就是他掀起了清朝的铸炮狂潮,对火器那是数一数二的重视。康熙皇帝对火炮的重视还得从“三藩之乱”说起,要知道清初所封的“三藩”,其中耿藩(耿仲明一系)、尚藩(尚可喜一系)、孔藩(孔有德已死,其女婿孙延龄统领其部)在叛明降清的时候就拥有先进的火器部队,积累了大量的运用火器的实战经验。其叛后,当然会使用本就擅长的火炮技能杀伤清军,所谓“逆贼深其壕堑,多用火器,以伤我军”,为了应对三藩叛军的威胁,康熙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加强火器的研发和铸造。康熙十三年八月,授命传教士南怀仁组织工匠,负责铸炮事宜。《清圣祖实录·卷四十九》:谕兵部,大军进剿,急须火器,著治理历法南怀仁,铸造火炮,轻利以便登涉。据《大清会典》记载,整个三藩之乱期间,清军产炮量相当高。康熙十四年,铸造红衣炮以及配套炮车80位,康熙十五年,制造“神威无敌大将军炮”52位,康熙二十年,铸造“神威将军炮”240位,就是说整个三藩之乱,清廷铸炮高达372位。附图。这些火炮被投入战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十五年,定远大将军图海就是用红衣炮的威慑力,逼降王辅臣,攻取平凉的。《圣武记·卷二》:图海至,督诸将一战,大败贼于平凉城北,夺其虎山墩,断贼饷道,俯瞰城中,以炮攻之。辅臣惧,遂率伪巡抚、总兵等降。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末尾,为了做好收复台湾的准备,特意向福建总督姚启圣军前发红衣火炮20门,以加强沿海清军的火力。《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三》:攻击海贼营垒宜用火炮,内造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可令湖广巡抚张朝珍以湖广所有西洋炮二十具,委官递送福建总督姚启圣军前用资剿御。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康熙在雅克萨之战后还没意识到火器重要性的问题,因为雅克萨之战前,康熙就已经对火器很重视了。至于雅克萨之战,最让俄国人恐惧的就是就是清军的火炮,据《黑龙江外纪》记载,参加两次雅克萨战役清军前后投入各种型号火炮共计287门,“然则今日库贮炮具,皆平罗刹故物也”。在第一次雅克萨战役中,清军“副都统温岱等潜进红衣炮于城北攻之,护军参领博里秋等于两翼放神威将军炮夹攻之”,清军火炮凶猛的火力给城内的俄国侵略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杀伤。《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攻城炮弹十二、十五、甚至二十俄磅,破坏力很大,城中建筑物被火药箭射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十天轰击的结果,真是令人惊惧:一百人被击毙,塔楼与城堡破坏无遗,商铺、粮仓以及教堂,连同钟楼,统统被火药箭烧毁。在第二次雅克萨保卫战中,清军火炮更是直接击毙了侵略头子托尔布津,并且让俄国侵略者吃尽了苦头,“阿尔巴津的保卫者躲在土窑里,并未避开中国大炮的歼灭性火力,每天的轰击都造成新的伤亡”。所以,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就是大量使用火器的,何来康熙不重视火器一说。何况征讨噶尔丹的时候,乌兰布通之战就是利用子母炮(类似于佛郎机)轰开了驼城,打开了战争局面,“我兵隔河,以子母炮破其驼,又以步骑逾河绕山横破其阵”,就是火炮轰,骑步兵冲的模式。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命令军队追击穷途末路的噶尔丹时,还让追兵带着8门子母炮追捕,真是时时刻刻都忘不了火炮。附图。另外再说一下,清朝的火器其实在康熙朝是走向鼎盛的,其后发展开始走向滞后,但是在雍正和乾隆时代还是对周边民族保持着强大威慑力,就比如说在额尔德尼昭会战中,清军的火炮部队就就把准噶尔汗国炮兵部队炸的七荤八素。《准噶尔汗国史》:列纳特把一位参加过战斗的卫拉特炮手寄给他的信拿给乌格里莫夫看,那个炮手说到,10名炮手中有3名被打死、2名受伤、3名被俘,损失了1门大炮和3门臼炮。清朝的火器发展迎来真正衰退期应该是在乾隆晚期之后,那个时候的清军火炮品种不仅落后于时代,而且制造工艺还出现了退步,耐用性甚至还不如康熙时代,这就是后话了。至于海禁问题,康熙时代确实有,但康熙时代全面的海禁政策只持续到了康熙二十二年,之前海禁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对付郑氏集团,在郑氏集团被攻灭后康熙时代的海禁被逐渐放开。康熙二十三年,放开海禁被提上议程,所谓“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恃”,更进一步凡是不支持开海禁的地方督抚有私下走私获利的行为,总而言之开海禁不容反对。《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十六》: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凡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总督、巡抚自图射利故也。当然,康熙时代的开海禁也是有贸易限制的,就比如说为了防止米价上涨,是限制大米出口的,“违禁装载五十石以外贩卖者,将米入官”,因为康熙认为,大米出口必定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故有此举,还有硝黄、军器等一律不得出口。当然在康熙五十六年又有南洋之禁,根据《康熙起居注》分析,原因大致有二:粮食走私者有增无减。第二、东南沿海的海盗活动让康熙忧心忡忡,不排除想利用南洋之禁来稳定东南沿海。但是,这南洋之禁并非全面的海禁,而是部分海禁,对出海商民而言,东洋的贸易可以照常进行,“朕意内地商船,东洋行走犹可,南洋不许行走。即在海坛、南澳地方,可以截住。至于外国商船,听其自来”。这就是康熙时代海禁的大致情况。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圣武记》、《黑龙江外纪》、《大清会典》、《准噶尔汗国史》、《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回复
  • 段怜菡用户

    提问者这个问题看来对康熙皇帝有所误解,但倒是说对了一半,康熙对八旗军的骑射确实很重视,这从《清圣祖实录》里反复出现“阅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骑射”,这样的句子就可以看出来。但是说康熙不重视火器这就不是史实了,事实上康熙年间战争比较频繁,而康熙也是对火器非常上心,尤其是火炮方面投入很大,堪称“造炮狂人”,就是他掀起了清朝的铸炮狂潮,对火器那是数一数二的重视。

    康熙皇帝对火炮的重视还得从“三藩之乱”说起,要知道清初所封的“三藩”,其中耿藩(耿仲明一系)、尚藩(尚可喜一系)、孔藩(孔有德已死,其女婿孙延龄统领其部)在叛明降清的时候就拥有先进的火器部队,积累了大量的运用火器的实战经验。其叛后,当然会使用本就擅长的火炮技能杀伤清军,所谓“逆贼深其壕堑,多用火器,以伤我军”,为了应对三藩叛军的威胁,康熙皇帝的第一反应就是加强火器的研发和铸造。康熙十三年八月,授命传教士南怀仁组织工匠,负责铸炮事宜。

    《清圣祖实录·卷四十九》:谕兵部,大军进剿,急须火器,著治理历法南怀仁,铸造火炮,轻利以便登涉。

    未门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干转载本文内容以,否则将视区为侵内权

    据《大清会典》记载,整个三藩之乱期间,清军产炮量相当高。康熙十四年,铸造红衣炮以及配套炮车80位,康熙十五年,制造“神威无敌大将军炮”52位,康熙二十年,铸造“神威将军炮”240位,就是说整个三藩之乱,清廷铸炮高达372位。附图。

    这些火炮被投入战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康熙十五年,定远大将军图海就是用红衣炮的威慑力,逼降王辅臣,攻取平凉的。

    《圣武记·卷二》:图海至,督诸将一战,大败贼于平凉城北,夺其虎山墩,断贼饷道,俯瞰城中,以炮攻之。辅臣惧,遂率伪巡抚、总兵等降。

    在平定三藩之乱的末尾,为了做好收复台湾的准备,特意向福建总督姚启圣军前发红衣火炮20门,以加强沿海清军的火力。

    下月五先光即热改需消准查型养价。

    《清圣祖实录·卷八十三》:攻击海贼营垒宜用火炮,内造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可令湖广巡抚张朝珍以湖广所有西洋炮二十具,委官递送福建总督姚启圣军前用资剿御。

    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康熙在雅克萨之战后还没意识到火器重要性的问题,因为雅克萨之战前,康熙就已经对火器很重视了。至于雅克萨之战,最让俄国人恐惧的就是就是清军的火炮,据《黑龙江外纪》记载,参加两次雅克萨战役清军前后投入各种型号火炮共计287门,“然则今日库贮炮具,皆平罗刹故物也”。

    在第一次雅克萨战役中,清军“副都统温岱等潜进红衣炮于城北攻之,护军参领博里秋等于两翼放神威将军炮夹攻之”,清军火炮凶猛的火力给城内的俄国侵略军,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杀伤。

    《哥萨克在黑龙江上》:攻城炮弹十二、十五、甚至二十俄磅,破坏力很大,城中建筑物被火药箭射中,燃起了熊熊大火。十天轰击的结果,真是令人惊惧:一百人被击毙,塔楼与城堡破坏无遗,商铺、粮仓以及教堂,连同钟楼,统统被火药箭烧毁。

    在第二次雅克萨保卫战中,清军火炮更是直接击毙了侵略头子托尔布津,并且让俄国侵略者吃尽了苦头,“阿尔巴津的保卫者躲在土窑里,并未避开中国大炮的歼灭性火力,每天的轰击都造成新的伤亡”。所以,清军在雅克萨之战中就是大量使用火器的,何来康熙不重视火器一说。

    人上工产力起两性道边必取光思切元叫装住。

    何况征讨噶尔丹的时候,乌兰布通之战就是利用子母炮(类似于佛郎机)轰开了驼城,打开了战争局面,“我兵隔河,以子母炮破其驼,又以步骑逾河绕山横破其阵”,就是火炮轰,骑步兵冲的模式。康熙三十六年,康熙皇帝命令军队追击穷途末路的噶尔丹时,还让追兵带着8门子母炮追捕,真是时时刻刻都忘不了火炮。附图。

    另外再说一下,清朝的火器其实在康熙朝是走向鼎盛的,其后发展开始走向滞后,但是在雍正和乾隆时代还是对周边民族保持着强大威慑力,就比如说在额尔德尼昭会战中,清军的火炮部队就就把准噶尔汗国炮兵部队炸的七荤八素。

    《准噶尔汗国史》:列纳特把一位参加过战斗的卫拉特炮手寄给他的信拿给乌格里莫夫看,那个炮手说到,10名炮手中有3名被打死、2名受伤、3名被俘,损失了1门大炮和3门臼炮。

    清朝的火器发展迎来真正衰退期应该是在乾隆晚期之后,那个时候的清军火炮品种不仅落后于时代,而且制造工艺还出现了退步,耐用性甚至还不如康熙时代,这就是后话了。

    至于海禁问题,康熙时代确实有,但康熙时代全面的海禁政策只持续到了康熙二十二年,之前海禁目的性很明确,就是为了对付郑氏集团,在郑氏集团被攻灭后康熙时代的海禁被逐渐放开。康熙二十三年,放开海禁被提上议程,所谓“先因海寇故,海禁不开为是,今海氛廓清,更何所恃”,更进一步凡是不支持开海禁的地方督抚有私下走私获利的行为,总而言之开海禁不容反对。

    《清圣祖实录·卷一百十六》:边疆大臣,当以国计民生为念,向虽严海禁,其私自贸易者,何尝断绝。凡议海上贸易不行者,皆总督、巡抚自图射利故也。

    当然,康熙时代的开海禁也是有贸易限制的,就比如说为了防止米价上涨,是限制大米出口的,“违禁装载五十石以外贩卖者,将米入官”,因为康熙认为,大米出口必定会导致粮食价格上涨,故有此举,还有硝黄、军器等一律不得出口。

    当然在康熙五十六年又有南洋之禁,根据《康熙起居注》分析,原因大致有二:粮食走私者有增无减。第二、东南沿海的海盗活动让康熙忧心忡忡,不排除想利用南洋之禁来稳定东南沿海。

    但是,这南洋之禁并非全面的海禁,而是部分海禁,对出海商民而言,东洋的贸易可以照常进行,“朕意内地商船,东洋行走犹可,南洋不许行走。即在海坛、南澳地方,可以截住。至于外国商船,听其自来”。这就是康熙时代海禁的大致情况。

    综上所述,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引用文献:《清圣祖实录》、《康熙起居注》、《圣武记》、《黑龙江外纪》、《大清会典》、《准噶尔汗国史》、《哥萨克在黑龙江上》

    2024-05-02
    1楼
    回复
  • 郑怡悦用户

    谢谢邀请啊……

    所谓骑射为主的说法,我已经多次写文批驳了。

    芝士回答,收版权必究,未往只经许可接,委不得转载

    那个绝对是满清皇室在糊弄鬼,人家装备火器的劲头十足。从努尔哈赤时代就特别注重火器了。

    我后定行进着现气处口极采报越织候育京县。

    据《满文老档》记载:“着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再将九十甲兵分之,其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十人,携盾车二辆、水壶二个。黑营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又二十人携盾车二辆、梯一架、凿子二把、锛子二把、钓钩二个、镰刀二把、斧二把、席四领、叉二把、连夹棍一根、水壶二个及一月用之木炭、绵甲十五副。每一甲喇携大炮二门……”

    中会种现义任给光东六证场律深酸何该。

    满清入关后,更是重视火器,甚至对有些火器严格控制,只允许八旗装备,不让绿营装备。比如,1715年,太原镇总兵官署都督佥事金国正向康熙上了个折子说“臣标下向无子母炮、今愿捐造二十二位、分给各营操练。应如所请。”康熙皇帝看了就很不高兴,就让大学士回话说“子母炮、系八旗火器。各省概造、断乎不可。前师懿德、马见伯、曾请造子母炮。朕俱不许。此事不准行。”所谓子母炮就是明朝的佛郎机后装炮。

    至于雅克萨之战中,康熙可是非常重视火器的。

    在围攻雅克萨城的清军当中,虽然只有100杆鸟枪,即火绳枪。但清军携带了43门火炮(不含水师战船配备的火炮)。其中包括:4门铸造于1676年(康熙十五年)的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和1门用于攻坚、名为“冲天炮”的臼炮,以上两类火炮主要负责轰击城墙及城内建筑。余下的12门铸造于1681年(康熙二十年)的 “神威将军”炮、21门子母炮和5门龙炮等轻型野战炮,则用于攻击出城反扑的俄国人。上述五种火炮还有45门存放在瑷珲各处的军火库以资调用。

    因此,相对于雅克萨城里只有区区三门火炮,且只能依靠木城防守的俄国人,清军在重火力上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说到底,满清皇室玩海禁、吹嘘骑射,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汉人。康熙不是不知道火器的厉害,他怕的是汉人也知道了火器的厉害。闭关锁国,大家见识不到外面的世界,八旗军只要装备比汉人更精良的火器就可以。这是人家维持两百多年统治的根本要素啊!

    2024-05-02
    2楼
    回复
  • 傅金磊用户

    康熙确实知道火器的厉害,所以在雅克萨之战中,清军装备的火器着实不少。

    清军围攻雅克萨城,虽说鸟枪不多,也没有燧发枪,但却装备了40余门火炮。面对坚守的托尔布津,至少在重武器上有优势。加之清军人数占优势,2000围800,还用了专克火枪的虎衣藤牌兵,这才有了雅克萨之战的胜利。

    至于重视“骑射”,也确实如此,但其中内情必须说明白。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么起注也明来源程于芝士回做答

    第一,在清前期的地缘政治下,很少不存在一只敌国武装是大量装备并熟练使用火绳枪和燧发枪的,俄国算一个,但俄国的战略重心不在东亚,所以可以忽略不计。而对付装备了火绳枪和燧发枪但又不怎么会使的敌国武装,对射显然不够痛快麻利,还不如直接上骑兵,所以骑射很重要。

    了就成经此解别回争科传低断委备半置。

    第二,重视骑射,主要是为了强调满洲打仗不要命的尚武传统,而不是真的让大家开历史倒车,都使上刀矛弓箭。事实上从雍正年间开始,清军已经大量装备火绳枪了,到了乾嘉年间基本上早就忘了怎么肉搏,更不敢肉搏。而且国家承平日久,八旗绿营骑不了马,拉不开弓的情形也越来越多,清政府也是怕自家子弟兵战斗技能退步,战斗精神下降,所以才提出来要重视骑射。

    想想到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清军和英军火枪对射时还有模有样,有板有眼的,可一到肉搏战就吓尿了,部队溃散得不像话,可见清前期强调骑射为本,的确有道理。

    至于海禁,清朝从来也没把它视为其对外政策的根本,只是在平定台澎金厦期间用过一段,目的是为了对付台湾郑氏。之后清朝就一直是开放的,而且是多个港口开放,乾隆年间改为一口通商,但也不是封闭,更不是海禁,因为即便是一口通商时代,中国人也能出去,外国人也能进来,只是有一定限制而已。

    2024-05-02
    3楼
    回复
  • 廖湛娟用户

    到底是谁给你的错觉,竟然认为清朝不用火器?

    到底又是谁让你产生误解,认为清朝坚持海禁?

    这两句后都是错误的。清朝在对俄的两次雅克萨战争中,就是靠着火器取胜的。不仅如此,清朝也没有坚持海禁,搞了300年海禁的其实是明朝。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花书内容请信注明来完源于芝士单回答

    早在雅克萨战争爆发的三年前,也就是在康熙二十一年(1682),清朝就开始部署火器,以便消灭俄国在尼布楚、雅克萨的据点。

    根据史料记载,清朝派到黑龙江流域侦查的副都统郎坦奏请:

    会行十物应义新路山被战北造志科准育圆该。

    今臣等愚意,欲取雅克萨诸城,非红衣炮不可破。记奉天府有红衣跑数座,若速遣官至奉天府,得二十跑,即可济用。俟来春冰未融化之时,预运于吉林江口。

    就面现平题特少期必委,府圆。

    这个时候,战争还没有开始,清朝就已经计划使用火器了。等到战争真正开始了,就是成千上万的火器运到黑龙江地区。

    再说说海禁的问题。

    真正搞了300年海禁的,其实是我们大明朝。清朝海禁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持续时间是顺治三年(1646)到康熙二十三年(1683),只有37年时间。

    明朝海禁的时间,大约是清朝的10倍了。

    清朝入关初期的海禁,只是为了防范沿海的反清势力。

    等到康熙二十三年台湾从郑氏手中收复后,清朝立刻解除海禁,不仅鼓励本国商民出海贸易(明朝一直严禁哦),还开设四海关欢迎外国商民来华。

    总而言之,这两个问题都是错误的。

    2024-05-02
    4楼
    回复
  • 谭添用户

    首先,清朝历代皇帝都很重视火器的作用。

    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皇帝与大臣们非常重视火器,认为“火器关系军政,甚为紧要”,强调“兴师进剿,利于火器”,多次重申火器是“军中最紧要之利器”。

    转载或者改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放明来来源成于芝士回往答

    乾隆帝为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在四川、云南兴建了大量的“铸炮厂”,铸造可以在山谷使用的小炮:

    是生下说事北增己例务张群劳市状。

    乾隆十三年(1748年)六月,从滇、陕等省调取铸炮铁匠,从四川各州县调运煤炭和铁,制造大炮、铁胎木炮、九节炮等。

    乾隆十三年十一月,岳钟琪在成都制造火器喷筒已有成效。

    的用所化理起业革运放口志己再记织千。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十月,为了攻打约咱,四川总督阿尔泰在军营铸造三千斤大炮成功。

    乾隆三十八年(173年)一月,为了攻剿功噶尔拉等地,温福大量制造火炮等火器,因铜料不足,甚至将钱局铸铜钱的铜暂行借用,以满足铸炮的急需。

    所以,不存在清朝皇帝不重视火器的这种事情。

    为什么康雍乾嘉道咸六代清朝帝王都强调“骑射”?

    这不是他们不知道火器的威力,而是因为火器在清朝八旗和绿营中实在太流行,导致八旗和绿营肉搏战能力严重退化。

    太平天国起义时,清都统乌兰泰在挑选驻防八旗加强到广西剿灭太平军前线时,就曾经奏称:“驻防八旗已多不习刀矛,弓箭十无五中,唯今所恃,唯以鸟铳。”

    所以,清朝历代帝王提倡“骑射”,不是他们不知道火器的好处,也不是他们要防止汉人作乱,要知道《大清律》可是不禁止民间持有鸟枪和火绳枪的。

    乾隆朝有大臣上奏折请乾隆帝下旨禁止民间持有火枪都被乾隆帝否决了。

    清朝历代帝王提倡“骑射”并不是真鼓励骑射,而是要鼓励八旗和绿营恢复敢于肉搏的勇气,虽然效果略等于没有,但是不能说这种“提倡”是错的。

    乾隆帝之所以经常性提倡“骑射”,实在是乾隆朝普通八旗士兵和绿营士兵肉搏能力以及骑射水平太过不堪。

    乾隆帝亲自考察身边侍卫,别说箭箭十环,就连能射中靶子的都是凤毛麟角,地方总兵提督也报告说,绿营士兵里大多数士兵居然使用“二三力弓”。

    这个“二三力弓”是什么弓呢?就是目前国内出售的儿童弓就是标准的“二力弓”。

    这军队都已经退化到普遍使用儿童弓的地步,你说清朝皇帝强调“骑射”错了吗?

    2024-05-02
    5楼
    回复
  • 张童博用户

    人云亦云的问题,清朝什么时候坚持海禁了,什么时候讲不用火器了!

    问这种问题干嘛不直接问,那人是不是你杀的,你为什么杀人,介绍的一下原因

    2024-05-02
    6楼
    回复
  • 卷希玲用户

    醒醒吧,多看看正规史料,少看网文

    2024-05-02
    7楼
    回复
  • 黎玮琪用户

    清代火器技术的巅峰是康熙时期,当时主要依赖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帮忙制炮。南怀仁帮助清廷制造的武成永固大将炮是清代前中期制炮技术的最高水平,此炮重8000斤炮弹重20斤总计制造61门,平心而论该炮技术水准依然还是明末红夷大炮的水准。

    康熙年间火器技术最大的问题是依赖外国人,不重视本国技术人员培养,这就造成了自南怀仁死后清廷后继乏人造炮技术日趋落后的根本原因。

    康熙晚年出于对汉人的防范心理,特别规定把绿营兵手中的先进火器收回京师,以形成八旗掌握先进火器绿营兵只能装备比较落后火器的格局。自此以后直到太平天国时期在清军中装备格局大体如此。

    版权归芝阶士回答网站或况原研作展者所两有

    综上所述,康熙不是不懂火器威力而是出于对汉人的防范意识刻意打压汉人,制造火器只用外国人却不重视本国人才的培养,无非就是研究火器的都是汉人要培养的话只能培养汉人,可这样做的话只会削弱满人自己,所以干脆就不培养自己的火器人才,中国火器制造为什么自17世纪末以后日趋落后到19世纪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火器完全落后于英国人埋下伏笔。

    2024-05-02
    8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