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军只有吴三桂军队的一半,为何吴三桂却选择投靠了满清?

清军只有吴三桂军队的一半,为何吴三桂却选择投靠了满清?
清军只有吴三桂军队的一半?提问者是从哪边得出这一神奇结论的?这个提问的前一句严重夸大了吴三桂的实力,如果吴三桂的关宁军真的比搬家山海关作战的清军多两倍,恐怕吴三桂也不用在清、顺双方之间摇摆不定了,整个江山都有姓吴的可能(开个玩笑)。事实就是,清、顺、吴三方,吴三桂的关宁军实力是最弱的,他的选择余地是少的。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山海关之战爆发前清朝调动的兵力,清朝在山海关之战前调动的军队成分很明确,由于有“往定中原”的明确目标,清军几乎倾巢而出,调动了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三分之二、汉军旗的全部以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的部队。《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四月丙寅条:统领满洲、蒙古兵三分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启行。这批被动员起来的军队,大约占到了清军武装力量的三分之二,毕竟清朝在东北老家也要派点人守护。而据魏源的《圣武记》考证清军的能调动的极限兵数就是20万人。《圣武记·武事余记》:顺治元年,定都燕京,各八旗兵从龙入关,留内大臣何洛会防守盛京。其时英王征陕西之军,都统准塔征山东之兵,豫王征江淮之兵,每路各五六万,合之京师宿卫之兵,已不下二十万人。注意这20万人不仅包括八旗编制内的能战兵员和孔有德等人的兵力,也包括随征的子弟和奴仆,那些子弟和奴仆其实也是八旗军战力的一部分,随自己的家主上阵拼命,实际上起到了后勤兵和后备兵的作用,如国舅阿布泰在崇德元年进攻朝鲜时,就带其手下厮卒2人随其作战,抢掠战利品。再如贝勒硕托征朝鲜时,厮卒6人死于皮岛。《清太宗实录》崇德二年六月甲子条:(硕托)以死于皮岛之厮卒六人,诡称甲士,冒领赏赐,……,国舅阿布泰分兵征皮岛时,私遣厮卒二人前行,希冀多获。所以,清军入关的兵数大致就是20万人乘以三分之二,差不多13.3万人,而《明季北略》等史书记载,清军出动人数是14万人。而《怀陵流寇始终录》更是记载“满兵入关,号二十万”,所以我推测八旗军此次出动人数是13~14万人。《明季北略·吴三桂请兵始末》: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凡往返八次,而全军始至,共十四万骑。如果按照题目所言,此时在山海关战役之前的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那起码得有26万以上啊,就是巅峰时期的关宁军都没那么多人,更何况吴三桂所率领的残血关宁军,其质量早已大不如前。实际上,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是关宁军的残部,其大部分早已在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中消耗殆尽。大凌河之战关宁军祖家军主力高达14000人被歼灭、俘获,其中包括关宁军骨干34人,一战元气大损。而松锦会战中锦州被攻克后,祖大寿率领其部下投降,其直属部下被清军收编,而原属关宁军的战斗力较强的数千蒙古夷丁皆被清军屠戮。《清太宗实录》崇德七年正月三月乙卯条:总兵祖大寿部下之人,悉与留养,其他悉诛之。凡在锦州蒙古人,俱察出处斩。所以,明廷原本的劲旅关宁军早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实力,而吴三桂所辖的正是这一支元气大伤的关宁军。根据史书显示,松锦会战失败之后,宁远只有残兵3万人,“宁远见兵三万”,这估计就是松锦会战后关宁军的剩余力量。后经吴三桂扩军,达到4万之数。《流寇志·卷十一》:部下宁远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能战,而彝兵数千尤雄悍。这4万人是吴三桂的底牌,在加上山海关总兵高第的驻军1万人。加上临时征集的乡勇2万人,吴三桂满打满算只能调动7万人,而大战一开始,由乡勇守山海关,而其能野战的部队也最多5万人,实力根本和清军没有对比性。就是此时的李自成实力也比吴三桂更胜一筹,大家不要认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不强,至少在山海关会战之前,李自成军队的核心力量已经非常强了,由于大批原来明朝西北边军的加入,战斗力直逼明军的一流部队。不要小看西北边军,要不是吃不饱,战斗力还真不能小觑。明朝万历年间人谢肇淛在其作品《五杂俎》中就对其战斗力有高度评价,所谓“九边惟延、绥兵最精,习于战也。延、绥兵虽十余人,遇虏数千,亦必立而与战,宁战死,不走死也”。李自成此次出兵,为了围剿吴三桂,率部10万至山海关,以《国榷》记载,李自成于四月十三,所率之兵为6万人(系其精锐标营),“李自成率兵六万,声言十万东行”,到达山海关之前,李自成加紧调兵,至山海关城下已有10万余人的部队,“李自成益调诸军共十万,攻吴三桂”。这个数字与《吴三桂纪略》刚好可以相互印证,所谓“贼军惊魄散,十万众一时骇溃”,此书作者金大印原在吴三桂手下任事,山海关大战顺军投入10万作战部队基本是事实。所以,吴三桂的实力是远远低于清军或者顺军的,如果他不能为明朝死节,想要苟活,必然会选择一方投靠,既然和李自成闹翻了,为了避免被全部歼灭,向清军求援必然是理所当然。事实上,史料显示没有清军的帮助,吴三桂就会被李自成给干翻了。《庭闻录·乞师逐寇》:是日,战初合,满兵蓄锐不发,苦战至日昳,三桂军几不支。《石匮书后集·卷六十三》:三桂所部皆蒙古锐丁,但贼多,为所迫压,战不甚利。综上所述,清军只是吴三桂军的一半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如果山海关之战没有清军助兵,只恐怕吴三桂的坟头草都已经很高了。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国榷》、《圣武记》、《流寇志》、《五杂俎》、《石匮书》、《明季北略》、《怀陵流寇始终录》、《庭闻录》、《吴三桂纪略》

回复
  • 赵伯阳用户

    清军只有吴三桂军队的一半?提问者是从哪边得出这一神奇结论的?这个提问的前一句严重夸大了吴三桂的实力,如果吴三桂的关宁军真的比搬家山海关作战的清军多两倍,恐怕吴三桂也不用在清、顺双方之间摇摆不定了,整个江山都有姓吴的可能(开个玩笑)。事实就是,清、顺、吴三方,吴三桂的关宁军实力是最弱的,他的选择余地是少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在山海关之战爆发前清朝调动的兵力,清朝在山海关之战前调动的军队成分很明确,由于有“往定中原”的明确目标,清军几乎倾巢而出,调动了满八旗和蒙古八旗的三分之二、汉军旗的全部以及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沈志祥的部队。

    《清世祖实录》顺治元年四月丙寅条:统领满洲、蒙古兵三分之二,及汉军、恭顺等三王、续顺公兵,声炮启行。

    这批被动员起来的军队,大约占到了清军武装力量的三分之二,毕竟清朝在东北老家也要派点人守护。而据魏源的《圣武记》考证清军的能调动的极限兵数就是20万人。

    转做载或者引治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化于芝往说士回答

    《圣武记·武事余记》:顺治元年,定都燕京,各八旗兵从龙入关,留内大臣何洛会防守盛京。其时英王征陕西之军,都统准塔征山东之兵,豫王征江淮之兵,每路各五六万,合之京师宿卫之兵,已不下二十万人。

    注意这20万人不仅包括八旗编制内的能战兵员和孔有德等人的兵力,也包括随征的子弟和奴仆,那些子弟和奴仆其实也是八旗军战力的一部分,随自己的家主上阵拼命,实际上起到了后勤兵和后备兵的作用,如国舅阿布泰在崇德元年进攻朝鲜时,就带其手下厮卒2人随其作战,抢掠战利品。再如贝勒硕托征朝鲜时,厮卒6人死于皮岛。

    《清太宗实录》崇德二年六月甲子条:(硕托)以死于皮岛之厮卒六人,诡称甲士,冒领赏赐,……,国舅阿布泰分兵征皮岛时,私遣厮卒二人前行,希冀多获。

    所以,清军入关的兵数大致就是20万人乘以三分之二,差不多13.3万人,而《明季北略》等史书记载,清军出动人数是14万人。而《怀陵流寇始终录》更是记载“满兵入关,号二十万”,所以我推测八旗军此次出动人数是13~14万人。

    《明季北略·吴三桂请兵始末》:三桂遣使者相望于道,凡往返八次,而全军始至,共十四万骑。

    如果按照题目所言,此时在山海关战役之前的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那起码得有26万以上啊,就是巅峰时期的关宁军都没那么多人,更何况吴三桂所率领的残血关宁军,其质量早已大不如前。

    实际上,吴三桂所率领的关宁军是关宁军的残部,其大部分早已在大凌河之战和松锦之战中消耗殆尽。大凌河之战关宁军祖家军主力高达14000人被歼灭、俘获,其中包括关宁军骨干34人,一战元气大损。而松锦会战中锦州被攻克后,祖大寿率领其部下投降,其直属部下被清军收编,而原属关宁军的战斗力较强的数千蒙古夷丁皆被清军屠戮。

    在有同能量利比结情象,头边热油例元技厂。

    《清太宗实录》崇德七年正月三月乙卯条:总兵祖大寿部下之人,悉与留养,其他悉诛之。凡在锦州蒙古人,俱察出处斩。

    所以,明廷原本的劲旅关宁军早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实力,而吴三桂所辖的正是这一支元气大伤的关宁军。根据史书显示,松锦会战失败之后,宁远只有残兵3万人,“宁远见兵三万”,这估计就是松锦会战后关宁军的剩余力量。后经吴三桂扩军,达到4万之数。

    《流寇志·卷十一》:部下宁远精兵四万,辽民七八万,皆能战,而彝兵数千尤雄悍。

    这4万人是吴三桂的底牌,在加上山海关总兵高第的驻军1万人。加上临时征集的乡勇2万人,吴三桂满打满算只能调动7万人,而大战一开始,由乡勇守山海关,而其能野战的部队也最多5万人,实力根本和清军没有对比性。

    政意求根九放必转白需千标照细引。

    就是此时的李自成实力也比吴三桂更胜一筹,大家不要认为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战斗力不强,至少在山海关会战之前,李自成军队的核心力量已经非常强了,由于大批原来明朝西北边军的加入,战斗力直逼明军的一流部队。不要小看西北边军,要不是吃不饱,战斗力还真不能小觑。明朝万历年间人谢肇淛在其作品《五杂俎》中就对其战斗力有高度评价,所谓“九边惟延、绥兵最精,习于战也。延、绥兵虽十余人,遇虏数千,亦必立而与战,宁战死,不走死也”。

    李自成此次出兵,为了围剿吴三桂,率部10万至山海关,以《国榷》记载,李自成于四月十三,所率之兵为6万人(系其精锐标营),“李自成率兵六万,声言十万东行”,到达山海关之前,李自成加紧调兵,至山海关城下已有10万余人的部队,“李自成益调诸军共十万,攻吴三桂”。

    这个数字与《吴三桂纪略》刚好可以相互印证,所谓“贼军惊魄散,十万众一时骇溃”,此书作者金大印原在吴三桂手下任事,山海关大战顺军投入10万作战部队基本是事实。

    所以,吴三桂的实力是远远低于清军或者顺军的,如果他不能为明朝死节,想要苟活,必然会选择一方投靠,既然和李自成闹翻了,为了避免被全部歼灭,向清军求援必然是理所当然。事实上,史料显示没有清军的帮助,吴三桂就会被李自成给干翻了。

    《庭闻录·乞师逐寇》:是日,战初合,满兵蓄锐不发,苦战至日昳,三桂军几不支。《石匮书后集·卷六十三》:三桂所部皆蒙古锐丁,但贼多,为所迫压,战不甚利。

    综上所述,清军只是吴三桂军的一半这个说法不能成立。如果山海关之战没有清军助兵,只恐怕吴三桂的坟头草都已经很高了。

    引用文献:《清太宗实录》、《清世祖实录》、《国榷》、《圣武记》、《流寇志》、《五杂俎》、《石匮书》、《明季北略》、《怀陵流寇始终录》、《庭闻录》、《吴三桂纪略》

    2024-05-03
    1楼
    回复
  • 朱希凡用户

    这个题目,提问者怕是没有看书?

    当时吴三桂的军队,主要由松锦之战中明朝关宁军的残兵败将组成(关宁军主力在松锦之战中已经被清军消灭),人数大约为五万左右。其实最开始,松锦之战之后,吴三桂只剩下三万人,后来不断吸收逃回来的士兵,才慢慢增长到五万。

    清军这边,满洲八旗大约七八万,再加上努尔哈赤时代开始就投降过去的明军,以及蒙古八旗,加起来差不多二十万人(总共)。所以,吴三桂的军队数量只有清军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何来吴三桂的军队数量是清军的两倍这一说法?

    转载或者引用增本文内按容请注就明来源于芝士回确图答

    当然,军队数量太少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罢了。吴三桂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乱世军阀,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就当时的情况来看,李自成的那些乌合之众不见得能掀起什么大的风浪;而清军的战斗力,则是他实实在在见识过的,谁能取胜,他自己清清楚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投靠最有可能的赢家,在这种军阀眼中,没什么问题。

    最后,吴三桂也知道,仅仅凭借山海关是挡不住清军的。随着松锦之战明军的彻底失败,关宁防线彻底崩溃,山海关就要直面清军的冲击,显然这是挡不住的。挡不住,对于吴三桂而言,就只能灭亡。至于李自成,一没实力,二是立足不稳。最重要的是,借助一位朋友的话:吴三桂是权贵,而李自成打的就是权贵。道不同,如何为谋?

    2024-05-03
    2楼
    回复
  • 孙夏夏用户

    这个事不能光看军队编制员额,如果编制员额多就能赢得战争,那么1840年清军编他3000万八旗兵,岂不是要坐船统一了欧洲?

    我先说吴三桂投降之后的地位,是平西王,是藩王。他投降之前在明朝,吴三桂才是个辽东总兵,爵位是临时加封的平西伯。公侯伯子南,爵位排名大家都知道,崇祯都要亡国了,给勤王的大将都舍不得封个三等公,这样的皇帝不被灭还等什么。这是我从爵位上分析,吴三桂为什么选择投靠了满清。

    芝士回答,经版权调必业究,特未经许可,别不得转载

    辽东总兵,常年与努尔哈赤的部落打交道,吴三桂深知努尔哈赤与朱元璋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如果硬要找区别,那就是民族,一个是汉族,一个是满族。在当前多民族大家庭的背景之下再去分析明清的恩怨,其实更应该本着民族大融合的理念,为哪个王朝效力,都是个效力。

    吴三桂选择投靠满清,当然也不会甘心当奴才,他还想借乱世当皇上呢。后来他起兵反清的时候,打出复明大旗之后,也没有谁指责他是三姓农奴,他的反叛部队,也控制了贵州全省、湖南的衡州。

    1674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这一年被他称为“周王”元年,尽管1678年八月,吴三桂把皇位传给了皇孙吴世璠就驾崩了,六十七岁的他也只做了五个多月的皇帝。但是,吴三桂当上皇帝了,他如果死心在明朝效力,清兵也无法入关,那么他可能至死也就是个侯爵的头衔,我认为如果崇祯打胜了皇太极,是不可能给吴三桂封一等公的,没准还会杀了他。

    有了当皇帝的可能,如果是换了我,我也要迎接清军入关,因为当时都是封建社会,都是反动的落后的制度,谁当皇帝不是个当呢。

    2024-05-03
    3楼
    回复
  • 彭巍奕用户

    谢谢邀请。

    吴三桂在投降清朝前,已经是穷途末路了,他作为大明朝的将领,此时可谓是腹背受敌。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

    归顺李自成

    当时,明朝实际上已经灭了,李自成带着农民起义军势如破竹,攻占大明首都北京,崇祯帝都自杀身亡了。

    未经芝价士回答允根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育否则将儿与视为侵权

    李自成攻占北京后,自然也知道吴三桂的作用,所以派吴三桂的好友前去劝说他归顺李自成。可是就在吴三桂犹豫不定的时候,李自成的部下霸占了吴三桂的妻子陈圆圆,吴三桂的其他家人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榨。吴三桂听说这个消息后,担心投降李自成下场会很惨,就开始联系多尔衮。

    等力自使从日五总及较北声影便快型状。

    归顺多尔衮

    多尔衮曾多次写信给吴三桂,吴三桂都不为所动,但是这一次,吴三桂倒向了多尔衮。吴三桂想借多尔衮之手,消灭李自成。最终李自成在清军和吴三桂的夹击之下大败,取得了山海关大捷。

    所得心解文流处色,思连细价。

    吴三桂在降清之初,仍与明朝残余势力保持着一定的联系。对南京福王政权,甚至表示:“不忍一矢相加遗”。

    晚年的吴三桂偏安云南,后自立为帝,反叛清朝,可惜不久后战败,落得个灭门的下场。

    2024-05-03
    4楼
    回复
  • 邵心慈用户

    说反了,吴三桂只有清军的一半多点。

    山海关大战,李自成约10万,其中李自成嫡系3万多,其他为明朝降兵,吴三桂5万多关宁军,清军8万多,战斗力清军>关宁军>大顺军。

    陈圆圆这种弱智借口就别说了,真实情况是李自成进北京之后仍站在农民角度对待地主官僚,“拷掠助饷”才是吴三桂投降的理由。

    版权归会芝士回很答网便性站或原作者比所有

    2024-05-03
    5楼
    回复
  • 张书战用户

    关宁军四万,满兵大概有十三万。

    2024-05-03
    6楼
    回复
  • 宋沛凝用户

    军队数量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唯一标准。

    在明清战争的后期,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军的数量还真不如满清军的数量,他大概有四万多人,而倾尽力量入关的满清军队则有十多万。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注利达常明来员源立于芝士回答

    吴三桂投靠满清目的是为自己选择一条后路

    吴三桂当时镇守山海关,当北京被攻破的消息传来,他的后路已经断了,面临着如果转身勤王为皇帝报仇,清军就会趁势攻击山海关,如果他继续守着,大顺军又会从后边攻击他,他是两面受敌,而他此时的兵力不如满清,也不如大顺,所以他必须选择一条路子,刚开始他选择了大顺,但后来因为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他又倒向了满清,接着为君父复仇的理由,他引了清军入关,做了清军的走狗。

    下从本表果老将回,口增六织酸查江养。

    其实明朝对吴三桂还是不错的,但在那个时候,能选的无非就是三条路,为国家尽忠,或是倒向农民军,或是倒向外族,吴三桂所做的是选择一条后路,这是他自私自利的表现,不仅是他到了我们后来抗日战争中,照样有不少人为自己选择了后路。

    吴三桂当时可不是顺天应人而是投机分子

    吴三桂的选择在现在看来可能算是投降了自己人,但在当时来说,那属于是叛国叛族,不仅是农民军,明朝势力和全天下的百姓都唾弃他,而且满清的入关从来都不是应天顺人,百姓欢呼雀跃,而是屠杀和鲜血,吴三桂用自己同胞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子,换了个平西王的位置,但他没想到的是,满清刚刚夺得天下,就走狗烹了。

    他为了取信于满清,带着满清四处烧杀抢掠,杀死了南明的永历皇帝,却换来了满清想让他死的后果,不忿的吴三桂再度造反,这其实就是他的再一次投机,只是他没想过,自己已经属于有前科的人了,天下本来就不信他,还搞了什么大周出来,最终投机失败。

    吴三桂的汉奸之路,是他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与民族大义为不顾,给整个中华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和损失,而可笑的是,他叛国叛族,但后来新主子也不信任他,导致他再度反叛,也算是历史的一大名人。

    2024-05-03
    7楼
    回复
  • 绳飞光用户

    山海关大战的时候,吴三桂约五万人,李自成约十万人,清军满汉蒙八旗全部出动约十万人。而且大顺一字长蛇阵已经快要打败吴三桂了。

    2024-05-03
    8楼
    回复
  • 蒙春景用户

    明朝的腐败,让吴三桂选择了移民。

    2024-05-03
    9楼
    回复
  • 蔡燕萍用户

    问这问题的就是个军事外行,那养军队是要后勤的,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人吃马嚼消耗装备,军队装备越齐备对于后勤的依赖越高,他吴三桂自己变不出钱粮,他就必须得依附一个政权,不管李闯还是满清,谁开价高就跟谁,这是必然的。至于什么冲冠一怒什么那都是扯淡。

    2024-05-03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