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临写的《兰亭序》,你觉得怎么样?

启功临写的《兰亭序》,你觉得怎么样?
启功临写的《兰亭序》,他是真的在临写,在临的时候免不了的出现拘谨、缓软的情况。所有人实临,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三种。对临又叫做实临。这种方法是以学习为主,不参己意。在临写时由于和自己平时的用笔习惯不一样,在书写节奏上就不能得心应手,出现迟缓软弱的情况。启功的《兰亭序》,就是这种情况。用他平时的作品用笔来比较,再以王羲之《兰亭序》的用笔一对照,便知分晓。背临则是不看字帖,完全依靠大脑存储的记忆来书写,就不会受眼睛观看的束缚,写的不如对临像,但比对临有神,运笔上不会因刻意的仿照而迟缓犹豫。背临的作品是对临的学习成绩检验。把学到的东西尽量还原在作品中。这种作品比较能让大家接受。意临,取其笔意,舍其形质。原是最高一层的学习境界。但也最广泛的被人利用来对自己的胡涂乱抹做幌子。很多知名的人,他们并没有从一本字帖的最基础的地方长时间的浸淫雕琢。学习研究。对经典名帖拿起笔来信手而写,面目全非,最后还美其名曰:意临。和真正的意临差之十万八千里!

回复
  • 郭子阳用户

    启功临写的《兰亭序》,他是真的在临写,在临的时候免不了的出现拘谨、缓软的情况。所有人实临,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临帖有对临,背临,意临三种。对临又叫做实临。这种方法是以学习为主,不参己意。在临写时由于和自己平时的用笔习惯不一样,在书写节奏上就不能得心应手,出现迟缓软弱的情况。启功的《兰亭序》,就是这种情况。用他平时的作品用笔来比较,再以王羲之《兰亭序》的用笔一对照,便知分晓。

    背临则是不看字帖,完全依靠大脑存储的记忆来书写,就不会受眼睛观看的束缚,写的不如对临像,但比对临有神,运笔上不会因刻意的仿照而迟缓犹豫。背临的作品是对临的学习成绩检验。把学到的东西尽量还原在作品中。这种作品比较能让大家接受。

    转载类或者便引用本文内容请须注明来命源于九芝士回答

    意临,取其笔意,舍其形质。原是最高一层的学习境界。但也最广泛的被人利用来对自己的胡涂乱抹做幌子。很多知名的人,他们并没有从一本字帖的最基础的地方长时间的浸淫雕琢。学习研究。对经典名帖拿起笔来信手而写,面目全非,最后还美其名曰:意临。和真正的意临差之十万八千里!

    2024-05-09
    1楼
    回复
  • 罗宦豪用户

    谢谢邀请。

    启功先生是一代书法大家,也是集国学、绘画、鉴赏于一身的艺术大师。先生本名爱新觉罗·启功(1912.7.26—2005.6.30),满族正蓝旗,雍正九世孙。

    我很崇仰启功先生,因为我的书法入门练的是唐代钟绍京小楷《灵飞经》。而启功先生从五岁开始,就以《灵飞经》为范本,开始书法启蒙。数十年如一日,启功先生一度把灵飞经写得比钟绍京还好看。而且,在钟绍京的基础上,启功先生大胆融入行书笔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芝士回答,版权角必毛究根,未经许车必可,不得转载

    上图是启功先生早年(1977年)的书法作品。此时先生六十五岁,正当艺术巅峰时期,这样的水准不输古人,皇皇然大家气象。

    生主发产得两并统手干任思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是其他缘故,启功先生的书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书法水平每况愈下。这个分水岭就是启功先生自纂的《论书绝句百首》。

    年量它原或向系情流手先七,清安万名习般层满。

    为尊者讳,大家都不愿意正视现实,只要是启功老的作品,都一味的抬高而不敢从艺术的角度进行品鉴。论书绝句白首的书法开始趋向钢笔体。这部最能代表启功先生书法艺术成就的巨著,书法水平已经不如其七十年代了。而越往后,笔法越显得生硬,《灵飞经》的灵气也渐次消磨。尤其是细笔画欠缺灵动,显得过于纤弱,尽失先生早年风范。

    对一个大师的评价,也应当公平公正,这才是启功先生的态度和做学问的精神。尽管启功老晚期书法失去了他巅峰时期的风采,但丝毫不影响启功成为一代大师乃至一代宗师,丝毫不影响他在中国当代书坛不可撼动的历史地位。比如,启功先生所临兰亭序,就是一件精品力作。

    启功先生所临《兰亭序》采取了直临和意临两种临帖方式,既追求形似,也追求神似。既从王羲之笔法章法中吸取养分,更体现了自己的书法价值取向,也坚持了自我笔法的融入,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临帖作品。

    但凡大家临帖,并不拘泥于点画的丝丝入扣,而是取其精神,得其本质。然后,化而为己所用。下图,把冯承素摹本与启功先生的临帖选取几行进行对比(浅色行为启功所临)。

    不难发现,在大章法上,启功先生所临基本遵循了原帖。而在很多点画的临习上,启功先生也坚持了自我,以唐人楷书入字,也体现了启功先生的自我风格。

    启功先生是大家,自小临习灵飞经,书法实践活动长达八十余年。可想而知,其书法功力之深厚。而且,已经在书坛占据很高地位的临帖,与初学者临帖,要求和境界是不一样的。所以,启功先生的兰亭临写虽然有其高妙意境,但却不适合大众书法爱好者所借鉴和效仿。

    书法临帖首先要对临,一点一画都要写到位,再把字的结构学到手,必须先追求形似。一种帖反复临写,直到把原帖写到位。然后,再追求神似。这个过程,有人形象的比喻为“复印机”。虽然,“复印机”有点过份,把握不好会练成机械动作,给出帖带来困难。但是,从形似到神似,确实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从这一点讲,历代临习《兰亭序》(冯承素本)都没有达到成功的标准。当然,也包括启功先生。

    以下是历代名家临习《兰亭序》的图片(来自网络):

    诸遂良临写的《兰亭序》

    赵孟頫临写的《兰亭序》

    董其昌临写的兰亭序

    毛泽东临写的《兰亭序》

    孙晓云临写的《兰亭序》

    2024-05-09
    2楼
    回复
  • 杨晶用户

    我个人觉得挺好的,启老的功夫根底很坚固。

    2024-05-09
    3楼
    回复
  • 韩霞姝用户

    启老人品让人佩服,书法也令人尊敬!

    2024-05-09
    4楼
    回复
  • 鱼文斌用户

    王羲之《兰亭序》是书法神圣之品,后世书法家没有不师法它的。

    从启功所临来看,还是下了功夫的。整体来说,还过得去。但也仅仅是过得去而已,说不上什么境界。当然也不能怪启功,书圣本来就是用来敬仰的,谁也学不来。

    历史上临兰亭最好的是赵孟頫,他老人家也是百年不遇的书法奇才,那是真正的有所领悟,非启功所能比拟。

    转载或者很引千用本文种内容京请注明来源于芝才士回答

    2024-05-09
    5楼
    回复
  • 塔翰飞用户

    启功临摹的《兰亭序》水平非常高,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做法不适合初学者效法。为什么呢?

    因为启功先生的临摹可以说是意临。也就是更自己的理解去临摹的所以里面有部分自己的书法个性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抛开《兰亭序》,单纯就启功自己的书法就已经不俗,能够成为作品。其临摹《兰亭序》是为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兰亭序》而不是初学书法者为了基本技法和结构章法字形方面打基本功的临摹学习。可以这样所启功临摹这件《兰亭序》是对基本功夫已经到位,也就是说到了精通一家之后,便阅百家的阶段的临摹,或者说是在进入临摹或创作结合的阶段的临摹。

    未经芝士去回答允许集不得转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广为员侵热权

    这种临摹是有非常清晰的目的,有选择和方向的临摹。可以这样理解,当我们学习书法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作品中有某一次些方面的缺憾,内涵不够丰富,对历史各个时期的阶段书法汲取不够,在自己的书法作品的融合不够,等问题或方向方面,有不足,于是需要有方向的补充,这时就是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追求方向和目标去做选择性的临摹。当然在这种选择性的临摹过程,仍然不是绝对的大单一方向性,仍然会汲取经典作品中自己所没有发现的技法或知识点。

    2024-05-09
    6楼
    回复
  • 让少杰用户

    临得很好,有些字写得比原件还漂亮。

    为什么启功会写得比原件还美?因为《兰亭序》是王羲之喝酒后所写草稿,字中有酒气和草意,所以文稿中有一些字笔画歪斜,字形特别,外观并不好看。

    但正是这些无意间出之的书写,体现出了大王书法中深厚的造诣,才使《兰亭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幸亏传世的只是摹本,如果真迹传下来了,将成为宇宙第一行书,都要惊到天上的外星人了。

    转载或下者引用本文内容请元注明来源于芝必今始士回答

    如果把《兰亭序》写得很漂亮,纠正了原件中的奇特笔墨情趣,美则美矣,奈何如甜酒,吸引不了老酒鬼。

    有要成三你命最色清带节石音精却状圆包价。

    于是人们将兴起大喝甜酒、黄酒之风。茅台将之奈何?!

    2024-05-09
    7楼
    回复
  • 解梓烨用户

    很好!启功先生书法根于王体,其书法风格特点与王体有许多相同点,所以他临的兰亭序更具兰亭风韵。

    2024-05-09
    8楼
    回复
  • 雷晓红用户

    个人绝对的挺好,启老的字秀气,神采奕奕!

    2024-05-09
    9楼
    回复
  • 李修为用户

    “惠风和畅”“茂林修竹"与《兰亭序》一次完美的对话。

    2024-05-09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