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奔三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自己?

即将奔三的我们,是否应该重新认识自己?
(心里在默默想为什么问我呢 虽然确实快了????)其实每个性格的人想法会有区别,我遇到有人二十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了,重新认识自己不在乎年龄,更在乎于自己的格局。今天我与朋友讨论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她告诉我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要什么,也许穷其一生也未必会有答案,但也有很幸运的人,当然不仅仅是幸运。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都是普通人,都需要99%的努力,能否正确的认识并正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可能有人早有人晚,在不同的阶段重新审视自己,制定出适合于当下的目标,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感谢您的邀请,仅是自己一点想法,欢迎交流学习????)

回复
  • 武迪意用户

    (心里在默默想为什么问我呢 虽然确实快了😂)

    其实每个性格的人想法会有区别,我遇到有人二十的时候就在想这个问题了,重新认识自己不在乎年龄,更在乎于自己的格局。今天我与朋友讨论了对于未来的规划,她告诉我每个人都在寻找自己要什么,也许穷其一生也未必会有答案,但也有很幸运的人,当然不仅仅是幸运。认识自己才能把握未来。

    都是普通人,都需要99%的努力,能否正确的认识并正视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可能有人早有人晚,在不同的阶段重新审视自己,制定出适合于当下的目标,人生才会越来越精彩!(感谢您的邀请,仅是自己一点想法,欢迎交流学习😊)

    转载认或者引用众本文内容请成注明则来源于始芝士回答

    2024-04-24
    1楼
    回复
  • 魏靓影用户

    2017年这段时间,对于我来说,可能是一个很特别的当口。作为一名站在29岁的头上即将“奔三”的女性来讲,会忍不住有一种阶段性回顾总结的急迫感。这种急迫,大抵还是源自于传统的“三十而立”的对照与自省:已届三十,经济独立了吗?生活独立了吗?精神独立了吗?人格独立了吗?

    都需要自己给出答案。

    未经芝士回维适答允许不得转载关本文内发容,科否则将视为侵权

    他过方业社,情米支调红。

    所以养成了一个不是特别好的习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身体在惯性的做某件事情,但思绪已经飞远。有时,是给自己设想一个场景该如何自处;有时,是回忆之前自己的所言所行反思是否有更好的做法;有时,就是钻在某段话里,牵牵缠缠的想,该怎么解读,怎么回应。

    因为做老师,骨子里一直有种“甘为人师”的信仰。从想做一个好师姐到想做一名好老师,有强烈的对外交流与分享的欲望,所以想说,既然脑子里有,那是不是,来开个微信号吧,来与大家聊聊看。

    来可把好政月,回术务素候圆。

    就有了“与佳瑜谈谈心”。

    那个时候,对着电脑在噼里啪啦打字,我老公瞟了一眼,就已经吐槽:这是什么土名字?我等着看你坚持多久哟~

    一语成谶。这个世界上,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敌人,就是你的枕边人。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其实,不是不想写,而是因为取了这个名字,把自己给困住了。架到一个可以来和别人谈心的高位上,一下笔就忍不住要让自己转换到指导别人的角色上去。想太多,顾忌太多,就成了囹圄。所以现在再来看,当时,其实是差点走到“好为人师”的歪路上去。

    后来,到了2017年,有两件很值得拿来一讲的事情。都和读书有关系。

    第一件,我发过朋友圈。

    新学期开学的时候,我的工作是需要与各个系院和年级的学生代表们开一个新学期学生座谈会,了解下同学们的一些所思所想。因为希望同学们能拿出一些鲜活的故事和想法,所以主持的时候,我抛出了一些思路。比如,寒假读了什么书?去了什么地方?有没有发生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打开你的朋友圈,倒数过去第五条你记录了、表达了、或转发了什么样的信息?

    其他的故事暂且不表。在这个会上,有四个同学分享了他/她寒假读的书。分别是《中国震撼》、《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人间失格》与《北大批判》。这四本书,我仅仅是读过第一本,知道第二本而已。

    所以,当时内心的震撼是无以言表的。

    在我看来,知识的传授,大抵该是一个从高向低的过程。像喝茶一样,我高举我的茶壶,注水入你的杯子,大家一起品茗闻香。

    但你看,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大数据的时代里,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如此轻而易举。我们早就站在同一平台,只不过差别在“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

    而年轻的学生们,他们与已经成家的我们来说,更胜在有着充裕的心无旁骛的时间与精力。

    所以,其实我们都是茶杯。

    还是古人说的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第二件。是我读白岩松的《白说》。

    他讲读书。提到,他非常反感“名著缩印本”这样的缩印本,因为它们只保留故事框架和基本情节,大量细节、对话和心理描写被删除。而“要知道名著之伟大,从来不在于所谓的“中心思想”,而在于太多人人心中有而个个笔下无的动人细节。正是这些细节,诠释了种种亘古不变的真理。”

    “孩子们没有机会读到原汁原味的作品,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更不幸的是当他们以后有机会和真正伟大的原著相遇时,却不再看了,因为他们认为自己看过了,而且可能不太喜欢。”

    看第一段的时候,我是极赞同的。我有一个三岁的女儿,早在她一岁的时候,我就已经开始买各种各样的适合她年龄段的读物给她。有买过一套目前在当当网上排名依然很高的类似“睡前五分钟”的故事集——简直是惨不忍睹,不,惨不忍读。那些孩提时分熟悉无比的故事在这里只剩下不到十句话,情节无法连贯、情境无法展现、感情没有办法找到出口。

    但是接着读到第二段的时候,突然联想起了自己。

    长期以来,我回顾我的读书生涯,一直有一套很重要的书: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世界文学名著连环画》,厚厚的十大本,收录了几十部世界上经典的文学名著,包括《伊利亚特》、《奥德修纪》、《神曲》、《十日谈》、《堂吉诃德》、《哈姆莱特》、《威尼斯商人》、《鲁滨孙飘流记》、《格列佛游记》、《浮士德》……

    就像白岩松说的,“阅读图书,是首先筛选出高于你的作品,你要仰视它,然后去攀登”。遥想一下20年前的某一个夏天,对于那个8、9岁还动若脱兔常常被当做男孩子的小姑娘来说,哪里只是仰视,这套书就是一个新的世界啊。说的再文艺一点,那是那几年暑假里的光呀。

    所以,我一直把她作为我阅读的起点。甚至说,是“语文”的起点。

    可是,现在再回过来想,后来,我有没有再认认真真的去把这几十套书一本一本的好好的再细读过呢。好像,也是没有的。

    因为当年的阅读满足,就觉得都是“知道”的,甚至和当年的同学比起来,觉得自己是应该“骄傲”的,所以,其实后来并没有真正在能够读懂这些名著的时候好好的去品味他们。

    所以我反思了很多天,觉得我必须承认,我一直以来窃窃自傲的“爱书与爱读书”,其实还是肤浅的,某些时候可能是带有某种功利性的,是带有“小聪明”的,是不纯粹的。

    这是另外一种震撼,而且这种震撼可能更加深刻和影响计深远。

    重新认识我自己。

    这可能会很艰辛。毕竟男神克里希那穆提说过:你不能依赖任何人,事实上并没有向导,没有老师,也没有权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关系——除此以外,一无所恃。

    但是,不管从什么角度来讲,这也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其实美妙无比的事情。于自己,可能是一段发觉内在自我以及成长的历程;而于工作而言,这也应该是往“善为人师”的目标应做的努力。

    2024-04-24
    2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