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原著里,出现了金蝉子这一角色,其官方身份为孙师父(即唐僧)。那么,原著作者为何要杜撰这个角色?其名称又有何寓意呢?我曾作有一文,详细解读如下:【一】《西游记》原著二十四回,五庄观观主镇元子因接元始天尊请柬,需离家一趟,恰又逢取经人一行途径观园,特叮嘱座下弟子清风、明月道,“那和尚(唐僧)乃金蝉子转生,西方圣老如来佛第二个徒弟。五百年前,我与他在(盂)兰盆会上相识,他曾亲手传茶,佛子敬我,故此是为故人也。”通过镇元子口述,我们大概知晓孙师父,即唐僧身份为金蝉子转世,实为如来座下二弟子。但颇为奇怪的是,在其他相关典籍记载里,佛祖确有十大弟子,其中有阿难、迦叶等,甚至还有被称为解空第一、又和授业恩师同名的须菩提,但偏没有金蝉子的记述。而《西游记》成书之前,民间也鲜有金蝉子的相关传说。隐约可循,是明初《三峰老人丹诀》一书,书中金蝉作为一个道派的炼丹术语出现,和佛派似乎并无太多关联。由此看来,金蝉子很有可能是《西游记》作者所杜撰的一个神话人物。那么,他的存在究竟又暗藏何种寓意呢?【二】先看字面上的解释。唐僧为金蝉子。子,在中国古代,是对卓有成就的圣人尊称,如老子、庄子、孙子等。这个比较好理解。蝉,可同禅谐音,寓意自然为禅。而在东汉明帝时期,当时的汉帝刘庄曾做了一个怪梦。梦境中,一个身材高大的金身奇人,头上顶着白光,漂移在在皇宫的殿庭上。汉帝不解,问群臣。有下臣答曰,听言西方有神,名为佛,诚如陛下所梦。汉帝大喜,为自圆其梦,遂组取经团,往西域寻佛。这应是取经故事较早的源头了。因此,金身可以指代佛陀。由此可见,金蝉或为金禅,即金身禅人,引申寓意为佛祖。这可以看作金蝉子和佛祖如来存在某种渊源索引了。但还不仅于此。再引《论衡》一言,“蝉生于腹育,开背而出,必因雨而蜕,如蛇之蜕皮云。”这段资料里,描述了蝉的生理进化,看似平淡无奇,内情却大有玄机。【三】玄机就在《西游记》原著七十七回。当时取经人一行在狮驼国遇大鹏精狙击,唯逃脱。屡次营救无果,猴王遂去灵山请求支援。但见如来讲了一段往事,“自那混沌分时,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天地再交合,万物尽皆生。万物有走兽飞禽,走兽以麒麟为之长,飞禽以凤凰为之长。那凤凰又得交合之气,育生孔雀、大鹏。孔雀出世之时最恶,能吃人,四十五里路把人一口吸之。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早被她也把我吸下肚去。我欲从他便门而出,恐污真身;是我剖开她脊背,跨上灵山。欲伤她命,当被诸佛劝解,伤孔雀如伤我母,故此留她在灵山会上,封她做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此间有一明一暗两条信息。明线的信息,大家都知道。即是交待了大鹏精和佛母孔雀大明王的关系,其实为如来的“便宜舅舅”。暗线的信息,却大有学问。可以看作是《西游记》作者巧借如来之口,侧面陈述了这位佛爷的成佛历程。【四】我们来还原一下事件经过。依如来言,“我在雪山顶上,修成丈六金身”。这金身已然修成,还是尚在修行阶段,其实存疑。若已是修成,又何须在雪山顶上盘坐?因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此间如来尚在修行攻坚阶段。恰孔雀出,二人PK。孔雀体存洪荒之力,口吸一气,如来不敌,被吞入腹。又如如来言,“剖开她脊背,跨上灵山。”这太有意思了。如来前脚还在雪山修行,从孔雀腹中出来,后脚却跨上灵山。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如来或在孔雀腹中,吸纳其先天之灵气,练达金身攻关之要。故开她脊背而出,实为功成出关。当然,这也很好解释了孔雀王后来所生两只雀雏,缘何没有法力,为凡人所射伤。这正暗合了《论衡》那句,“蝉生于腹育,开背而出,必因雨而蜕,如蛇之蜕皮云。”金蝉脱壳,实为“金禅”脱壳。如来完成了法力的最终进化,并跨上灵山,成为了西方之主。【五】《西游记》原作者巧撰唐僧金蝉子的典故,实为隐晦地讲出如来当年上位的手段。而金蝉子,恰恰很好地继承了如来的衣钵。这前后辈,一脉相传。又因西方派内,有三世佛说法。如来为现世,弥勒为未来世。新旧代谢,似乎只是时间问题。诚如《广异记》摘录,“正法之后,始入像法。像法之外,尚有末法。末法之法,至于无法。释迦教尽,然后大劫始坏。劫坏之后,弥勒方去兜率,下阎浮提”。小说里,如来为破宿命之说,以期力压弥勒一头,破格提拔渊源最为深厚的金蝉子(唐僧),也就很好理解了。 回复 期待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