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匈漠北之战,出关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汉军到底战死多少?

汉匈漠北之战,出关14万战马,回来不到3万,汉军到底战死多少?
《史记》载,经过元朔五年(前124年)的河南(指河套以南)之战与元狩二年(前121年)的河西之战后,汉匈战争的态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匈奴在两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中均遭惨败,右贤王部损失极大,浑邪王和休屠王基本全军覆没,匈奴对大汉西北边境的巨大威胁被解除。伊稚斜单于采纳汉降将赵信(原来也是匈奴小王)的建议,被迫放弃漠南,将其精锐主力全部撤往远离汉塞的漠北,企图引诱汉军深入荒寂苦寒的大漠,再伺机一举围歼之,因此匈奴骑兵并没有停止对汉塞的袭扰。盘踞匈奴东部的左贤王之军队,始终未遭汉军致命打击,实力依旧强劲。河西之战结束后两年,匈奴左部又兵分两路,各自出动数万骁骑,一举突进汉境右北平、定襄二郡,杀掠千余吏民后满载掳获退出汉塞。 汉武帝策划发动河南、河西之役,原计划只是夺回河套平原以南、以西这两处战略要地,再给予劫掠成性的匈奴人一定的打击教训后,使其不敢轻易骚扰汉家北境的安宁,并没有深入大漠寻找匈奴主力决战、直捣匈奴王庭的意图。汉武帝和大臣们认为匈奴人世代游牧,逐水草而居,行踪不定,很难彻底将其制服,只要将其打痛,不再连年南下袭扰即可,汉军没必要穷追不舍,将其彻底歼灭。但匈奴主力虽然迁往漠北,但匈奴骑兵仍然南下侵扰,边塞烽火并未熄灭,反击匈奴的战争只能继续进行下去。元狩四年(前119年),经精心策划与周密部署 ,汉武帝调兵遣将、征集战马,汉匈战史上规模最大、也最残酷的一次战略性大决战——漠北之战缓缓拉开帷幕。 这一次大决战,汉武帝不惜血本,从全国范围内调集了十万精锐铁骑,负责后勤保障、转运粮草辎重的步卒达到数十万,又从民间征集良马数万匹随军备用。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将军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兵,分别出定襄、代郡攻击匈奴。伊稚斜单于探听到汉军即将长途跋涉、大举来攻的消息,立马将老幼妇孺和牲畜财产都迁往更远的北方,仅留精兵骁骑在漠北等待与汉军决战。大将军卫青率西路军出定襄攻击匈奴主力。大军誓师出发前,老将李广已年届六十多,须发皆白,但壮志未减,主动向武帝请缨要出塞奋击匈奴。武帝认为“飞将”春秋已高,没有批准,在李广的一再请求下,武帝只好任其为前将军,归卫青统辖。卫青挚友、合骑侯公孙敖再度被起用,被任为中将军,也归卫青指挥。大军出定襄不久,就从匈奴俘虏口中得知单于的驻地所在。卫青为使好友公孙敖有建立大功、恢复爵位的机会,他自己也有独占大功的企图,于是命前将军李广与左将军赵食其合兵一处,从东面迂回到匈奴侧翼掩护主力进攻,而自己则与公孙敖率汉军主力从正面攻打伊稚斜单于。李广身经百战,深知卫青用意,对他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反常布置很是不满,厉声抗议道:“天子任我为前将军,理应率领前锋部队正面出击,为何让我迂回而东?况且我自出兵后一直与匈奴接战,直到今天才有机会与单于对决。我愿意为前锋,誓与单于主力决一死战”!卫青见李广有抗命的意思,竟然让行军长史直接把军令送到李广军营。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事已至此,再无回旋余地,李广只得愤然下令拔营,与赵食其左军一起往东奔去。 卫青率汉军主力向北行进了一千余里后,突然见前方烟尘蔽日、人喊马嘶,原来是伊稚斜单于亲率匈奴精兵正在前方严阵以待。卫青戎马一生,经历过无数恶战,他临危不乱,下令用“武刚车(战车)”环绕为阵,以防匈奴铁骑突击;一面派五千骑兵正面冲击匈奴阵地。伊稚斜单于出动万骑迎击汉军。两军骑士拼死厮杀,互有伤亡,但皆宁死不退,战至黄昏,忽然刮起一阵怪风,飞沙走石,满目灰霾,两军将士对面皆不能看清。卫青乘机命左、右翼汉军迅速出击,将匈奴人团团包围在营地中。伊稚斜单于见汉军人多势众,且甲胄鲜明,兵强马壮,有些怯战,不敢再拖延,于是率数百亲信将士、卫兵乘黄昏从西北方向突出重围,落荒而逃。此时,两军仍在激战,直到深夜,卫青才知道单于已经遁逃的消息,疾令轻骑连夜衔枚急追, 他自己主动率大军撤出战团,随后尾追单于,被围困的匈奴军队乘机四散而逃,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天亮后,汉军已驰奔追击两百余里,但单于还是逃得不知去向。自汉军出塞以来,共击毙俘虏匈奴军一万九千余人,掳获无数,一直推进到阗颜山(今外蒙杭爱山)以南,焚毁了赵信城,然后高奏凯歌,班师而还。 但李广、赵食其的汉军在东道的战事进展可就没那么顺利了。东道路途曲折难行,而且沿途气候恶劣、水槽稀少,大军艰难跋涉,又没有向导引路,终于在茫茫荒原上迷失了道路。直到卫青率汉军主力从阗颜山班师南返之后,李广、赵食其才与卫青在漠南会师。卫青或许心怀愧意,特地派军使携带粮食和美酒前去慰问李广,并催促他尽快到大将军幕府汇报迷路详情,还暗示李广将责任全部推到部将的身上,李广一向磊落,断然拒绝这样不光彩的龌龊勾当,坚定地表示:校尉何罪之有?是我自己迷了路,身为东路主将,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军使回去复命后,李广感慨而悲愤的对多年随自己出生入死的部下们说:“我少年从军,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从不曾落于诸将之后,如今随大将军征伐匈奴单于,却不幸迷了路,这或许就是天意吧!我已年过六十,难道还要忍受那些刀笔吏的凌辱吗”!话音刚落,他愤然挥剑自刎,一代名将、 令匈奴人畏之如虎的“飞将军”李广就这样含冤负屈而死。右将军赵食其独自被逮捕下狱,受审后被贬为庶人。东路军的统帅是骠骑将军霍去病,他率五万骑兵出代郡攻伐匈奴左贤王部。霍去病所选的都是勇猛剽悍的年轻勇士,而且他不设副将,只以李广之子、年青校尉李敢和匈奴降将复陆支为大校,代为副将,使军队指挥权高度集中,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提高作战效率。霍去病军出代郡后,命令将士只携带若干作战物资,轻装前进,穷大漠,涉流沙,跋涉两千余里,在草原深处与左贤王的军队遭遇。汉军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经数次血战,左贤王不支溃逃,汉军斩首俘获七万余人 ,俘虏单于亲信大臣章渠,以及屯头王、韩王等三贵胄,相国、将军等重臣八十三人,阵斩北车耆王,封狼居胥山(其地不详),祭拜姑衍山(今外蒙乌兰巴托以南),长驱直入至瀚海(有学者说是今贝加尔湖)后班师凯旋。 漠北之战,卫青率军深入大漠千余里,击溃伊稚斜单于之主力,可是因他心怀偏私,导致将帅失和,遂使伊稚斜单于乘乱逃脱,将军李广迷路误期自杀,赵食其下狱,功过相抵,因此卫青没有任何封赏,其麾下众将无一人被封侯赐爵。和舅舅卫青比,少年将军霍去病战绩更为辉煌,他深入大漠两千余里,斩获七万余人,战果是卫青的好几倍,俘虏匈奴左贤王的叔父、诸王、重臣近百人,还缴获了他的祭天金人,可谓居功至伟。武帝大喜,封霍去病食邑五千八百户,特置大司马一职,任卫、霍同列大司马,部将李敢、复陆支等多人封侯,还下令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平级,爵禄一样。此后,卫青威望大不如前 ,风光不再,而后起之秀霍去病则荣宠日盛,如日中天,卫青的许多部下纷纷去趋附霍去病,想到他那儿去谋求官爵,昔日熙熙攘攘的大将军府前顿显冷落。漠北大决战,汉军取得了决定性的大胜,从根本上扭转了百余年来匈奴骑兵对大汉边境的严重威胁,以及对中原农业区的巨大破坏,汉军疲于防守的被动窘境也被一举打破,开始转守为攻,牢牢地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漠北之战,汉军虽然大获全胜,但自身的损失也相当严重,史载,共有数万将士浴血沙场,英勇战死在大漠疆场上,也就是说十万大军只有不到一半人能活着回塞 ;卫青、霍去病两军出塞时共有马十四万匹,回来后只剩不足三万匹。文献记载,与汉军的严重的人员、物资损失比,匈奴人的损失更为惨烈,伊稚斜单于主力与左贤王的军队伤亡惨重,死伤、被俘共九万余人,牲畜、财产的巨大损失更是难以统计,之后,匈奴日益衰落,正如贾谊所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士不敢弯弓抱怨”,汉军的强大战力,迫使其再度向更遥远的极北、极西之地远遁,大漠以南再无王庭。汉军乘势进取,占据了朔方以西、张掖、居延间的广袤土地,保障了河西之地(河西走廊)的安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匈奴骑兵再也无力大规模南侵,汉匈间的战争主要发生在西域(今新疆、中亚),漠南再无大的战事。 【插图源自网络】【发文不易 剽窃必究】参考书目:《史记》

回复
  • 期待您的回答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