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三岁多了。整天自言自语,乱说一通怎么办?

宝宝三岁多了。整天自言自语,乱说一通怎么办?
“假想朋友“是很常见的发育问题早在 1918 年,就有学者指出,幼儿产生假想朋友的概率约为 8% 。近年来,有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 42.7% 的学龄前儿童有假想朋友。多存在于2~6岁的孩子。“假想朋友” 对宝宝认知、情感发育是非常有利的1、让孩子适应角色转换当宝宝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往往充当大哥哥或大姐姐的角色来照顾他的”朋友“。这为以后孩子适应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学会分享。 2、给予孩子陪伴拥有假想朋友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照顾不到的时候,会有假想朋友陪伴他,跟他玩,给予他安慰。3、促进认知的发展孩子会给假想的朋友起各种各样的名字,形象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疑不是一种挑战。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1、接受孩子的假想朋友当孩子提出有假想朋友的时候,不要打破他的想象,也许在成人看来是荒谬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个人就是他“真实存在”的朋友。家长就保持“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就好。2、避免给孩子贴标签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不听话“、”不乖“等,这样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坏孩子“。家长应在现实中给予宝宝肯定,让孩子认为假想朋友的存在是正常的。3、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多给予孩子关注,透过孩子与假想朋友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教育。多给予孩子陪伴,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尽早远离假想朋友。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的情况,家长要着手干预1、如果孩子试图用假想朋友来掩饰自己犯的错误时,此时,爸爸妈妈就要告诉他,说谎是不对的,你将真相告诉给爸爸妈妈,我们是不会生气的,我们依旧是爱你的。”2、孩子的假想朋友开始挤占真实朋友游戏之间的时间。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观察询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不愿意与真实朋友玩耍,是受到欺负了还是出现自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3、孩子过分依赖“假想朋友”。如果孩子遇到事情,不愿跟爸爸妈妈沟通,家长就要开始反思,是不是给予孩子的关注不够。

回复
  • 黄英锐用户

    “假想朋友“是很常见的发育问题

    早在 1918 年,就有学者指出,幼儿产生假想朋友的概率约为 8% 。近年来,有学者在其研究中发现 42.7% 的学龄前儿童有假想朋友。多存在于2~6岁的孩子。

    “假想朋友” 对宝宝认知、情感发育是非常有利的

    1、让孩子适应角色转换

    转载法圆南或者引用除本文内容请率注明来源于芝士回答

    当宝宝们在一起玩耍的时候,孩子往往充当大哥哥或大姐姐的角色来照顾他的”朋友“。这为以后孩子适应不同角色之间的转换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上会让孩子学会分享。

    子三家起点各象件资统农术带确林何派。

    使合然原命展果文运指色增,术众按专。

    2、给予孩子陪伴

    拥有假想朋友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在爸爸妈妈照顾不到的时候,会有假想朋友陪伴他,跟他玩,给予他安慰。

    3、促进认知的发展

    孩子会给假想的朋友起各种各样的名字,形象也是各种各样的,这对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无疑不是一种挑战。

    家长应该如何正确对待?

    1、接受孩子的假想朋友

    当孩子提出有假想朋友的时候,不要打破他的想象,也许在成人看来是荒谬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讲,这个人就是他“真实存在”的朋友。家长就保持“看破不说破”的原则就好。

    2、避免给孩子贴标签

    不要随便给孩子贴上”不听话“、”不乖“等,这样会导致孩子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坏孩子“。家长应在现实中给予宝宝肯定,让孩子认为假想朋友的存在是正常的。

    3、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

    多给予孩子关注,透过孩子与假想朋友的互动,反思自己的教育。多给予孩子陪伴,了解孩子的内心,帮助孩子尽早远离假想朋友。

    如果宝宝出现以下的情况,家长要着手干预

    1、如果孩子试图用假想朋友来掩饰自己犯的错误时,此时,爸爸妈妈就要告诉他,说谎是不对的,你将真相告诉给爸爸妈妈,我们是不会生气的,我们依旧是爱你的。”

    2、孩子的假想朋友开始挤占真实朋友游戏之间的时间。这个时候,家长一定要观察询问,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的不愿意与真实朋友玩耍,是受到欺负了还是出现自卑等心理方面的问题。

    3、孩子过分依赖“假想朋友”。如果孩子遇到事情,不愿跟爸爸妈妈沟通,家长就要开始反思,是不是给予孩子的关注不够。

    2024-05-03
    1楼
    回复
  • 郭子华用户

    自言自语,是一种内部语言,也就是将内心所想,用声音表达出来。

    人人都有内部语言,这分为两种情况:

    1. 跟自己对话。

    大部分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会忍不住说出来。譬如在电视上看球赛进球时,我们会欢呼“哇,3:1啦,好棒好棒。”甚至会加上“某某,我爱你。”譬如出门忘了带钥匙,我们会嘟囔一句,“唉,一孕傻三年啊。”

    转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心热变请注明周来源于芝士须回答

    譬如我们解题或背诵课文时,很喜欢小声嘟囔。

    这些都是跟自己的对话,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的自言自语,是情之所至的说出口。

    心理学相关教授提到,当我们看某个东西时,大声的说出来会加强我们的记忆力,会让我们注意力更集中,效率更高。

    是了时三你意革路强美车具传布精标适。

    2. 有一个假想的人,在跟他沟通。

    化实它因向并料入特,别转确儿团划住。

    我上初一的时候,某天吃午饭,突然想起一道数学题,一边吃一边想解题办法,终于解出来了,我高兴的喊,“邱老师,我做出来啦。”

    室友们一阵诧异,老师根本不在呀。我才反应过来,解题的过程太专注太兴奋了,忘了正在吃饭呢。

    还有的人内心戏丰富。偶尔想到一些温暖的情节,譬如偶像陈伟霆给你打伞,你可以会害羞的说,“谢谢你。”

    这都是因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了假想的对象在旁边,想要跟他对话,不自觉说出来而已。

    一般7岁以内的孩子,和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比较喜欢自言自语,一般都是因为孤独,又控制不了自己。而7-60岁之间的人,会逐渐做到将内部语言留在心里,不说出来。

    所以,对于3岁多的孩子来说,自言自语很正常。

    譬如我儿子也三岁多,常常会自言自语“green,green。”这是他自己在练习发音,强化记忆。

    有时他会跟小鸭子说,“你能不能像小鸟一样飞起来呀?”或者“你一直陪我玩,我喜欢你。”这是他将小鸭子也当作能说话的人一样对待。

    但是,有一点要注意:说话是否有意义。

    普通人自言自语,不管他是与自己对话,还是与假想的人(或事物)对话,它都是有逻辑性的、有社交性的语言。

    一些特殊孩子也喜欢自言自语,常常是一些没有意义的音节组合在一起,不是背诵或模仿,也不是清晰的词语或句子。

    如果大人听不懂,问他他又说不清,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要引起重视了。

    三岁多的孩子总是自言自语,该怎么办?分两种情况来看:

    1.如果他讲的是有意义的话语,而且不太多,可以不必管他。如果比较多,那就直接和他对话,将他从自己的世界拉出来,将自言自语变成亲子互动。

    2.如果他讲的是无意义的音节,建议带他去医院看看。医生可以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意见。

    此外,在家里尽量多陪他,玩他所玩,看他所看,尽量减少他的孤独感。只有这样,他才有互动的动力;也只有这样,你才能更理解他,更好的判定他说的话到底真是无意义,还是吐字不清。

    2024-05-03
    2楼
    回复
  • 吴越行用户

    大家好,我是空妈。

    首先家长们需要了解3-6岁宝宝,自言自语是很正常的,不需要特别焦虑。

    未经林芝士变群回传答允许不得转载本电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宝宝为什么会自言自语?

    其实在孩子的生长发育过程中,4-10岁的语言有20%-50%都是自言自语,而且宝宝的自言自语也是一种情绪和思想的表达,是孩子将思维跟表达结合起来的锻炼方式。

    说方之着加体把天只并,根被名信需且低商省片。

    自言自语现象什么时候会消失?

    自言自语的现象,其实在宝宝上学之前,都或多或少地存在,随着宝宝逐渐对语言表达的掌控,这种现象才会慢慢消失。

    对民小因由外事比流计百油美名织深存亲快。

    最后总结一下:自言自语其实是孩子生长发育中的一个正常阶段,只有孩子能够自如地掌控语言表达时,就会慢慢消失,所以家长不要把这个当做一个不良现象对待哦!

    我是空妈——育儿是个繁琐长远的事情,愿我们共同努力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变得越来越好。

    2024-05-03
    3楼
    回复
  • 蒋飞瑶用户

    很正常啊。但是提醒你平时要多和宝宝交流!宝宝出现这样的情况通常是孤单的表现!多和孩子交流互动就会好的!

    2024-05-03
    4楼
    回复
  • 友小白用户

    没人陪他玩吧。我做饭的时候,就让我儿子去玩玩具,他有时跟玩具说话

    2024-05-03
    5楼
    回复
  • 夏晨豪用户

    感觉很有趣呀,我家宝宝也会这样,玩警车的时候嘴巴会发出警车鸣笛的声音,然后模仿警察抓坏蛋,嘴里也是念念有词,正是爱模仿的年纪呢,所以大人这个时候更加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宝宝看见跟着学哦[机智]

    2024-05-03
    6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