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官吏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大体说来,我国古代官吏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是商周时期。商朝和周朝时,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所谓俸禄,实际即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这里要除去应该上缴给商王和周王的部分。因此,商周时期的俸禄是以土地的形式体现的,封地的大小即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第二是春秋末期至唐初时期。这是以实物作为官吏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国君对于被任用的官吏,多采取雇佣的办法,给予不等的实物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这种实物俸禄制度在各国普遍推行。汉代官吏的俸禄制度开始正规化,各级官吏享受的俸禄规定十分详备。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一半给钱币,一半给实物。南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便同官品对应起来。隋代俸禄又恢复以粟计算,一般是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唐初基本上继承隋制,然也有小的差异。一是在京城外任职的文武官吏俸禄比京官降一级,再者在主要的俸禄之外,朝廷还根据官吏的不同品级给予俸食、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等钱,统称为俸料钱。 第三是唐代中期至清末时期。这是以货币为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至唐代中期,俸料钱在官吏全部俸禄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以上,同时,由于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份的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唐代官吏的俸禄制度由实物制完全向货币制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敕百官料钱宜令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册府元龟・邦计部・俸禄》),统一规定了官吏俸禄的等级和形式。 棒禄作为由封建皇朝政府发给各级官吏的一种报酬,既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也要求享受俸禄的官吏履行一定的职责。 回复 徐畅畅用户 我国古代官吏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大体说来,我国古代官吏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是商周时期。商朝和周朝时,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所谓俸禄,实际即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这里要除去应该上缴给商王和周王的部分。因此,商周时期的俸禄是以土地的形式体现的,封地的大小即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第二是春秋末期至唐初时期。这是以实物作为官吏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国君对于被任用的官吏,多采取雇佣的办法,给予不等的实物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这种实物俸禄制度在各国普遍推行。汉代官吏的俸禄制度开始正规化,各级官吏享受的俸禄规定十分详备。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一半给钱币,一半给实物。南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便同官品对应起来。隋代俸禄又恢复以粟计算,一般是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唐初基本上继承隋制,然也有小的差异。一是在京城外任职的文武官吏俸禄比京官降一级,再者在主要的俸禄之外,朝廷还根据官吏的不同品级给予俸食、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等钱,统称为俸料钱。 第三是唐代中期至清末时期。这是以货币为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至唐代中期,俸料钱在官吏全部俸禄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以上,同时,由于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份的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唐代官吏的俸禄制度由实物制完全向货币制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敕百官料钱宜令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册府元龟・邦计部・俸禄》),统一规定了官吏俸禄的等级和形式。 棒禄作为由封建皇朝政府发给各级官吏的一种报酬,既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也要求享受俸禄的官吏履行一定的职责。 2024-11-22 1楼 回复 (0) 萧天佑用户 古代各个朝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所以发放俸禄的制度也有所不同。有给土地,田产,人口的,还有给粮食的,到社会发展的后期,出现货币,然后有给予货币充当俸禄。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根据自己发展力的水平,给与官员不同的俸禄制度,但是大体来说有三种俸禄形式:1.采邑或禄田未经芝士回答允许可不得转载本文内片容,产因否则将视为品侵权比如春秋战国及更久远的时期,这时候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限,所以当时的俸禄主要就是“食邑或禄田”制度,也就是君主给与自己的官员一定数量的土地与人口。而这些官员又可以招募自己的门客,作为家臣,并同样给予他们土地,人口。这个时期的官员被称作为卿、士大夫,而且他们的身份是可以世袭的,就逐渐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度。有生过等其社平反象较干身,议记办选。2.谷禄春秋晚期出现的俸禄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也开始增长,地少人多,就会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这是政府就不再授予土地,人口。而改为授予粮食,就逐渐开始给予“谷禄”,。从秦汉到隋唐谷禄这都是是主要的俸禄制度。3.货币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谷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逐渐开始出现一种更简单便携的交易形式,货币就开始出现,宋朝就是经济的繁荣,所以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从宋朝往后,货币一直都是官员俸禄的主要形式。出管见运口教,张书须眼。但是货币制度也不是一簇而就的,在货币之初,如唐朝官员的俸禄是钱米各半。给予职田和钱银各半,国家给予的职田就是官吏的俸禄,且只有在任供职是才享有,离职后就不才授予。而且职田直到朱元璋时才废除的。但是真正只使用纸币的朝代就是元朝,由于通货膨胀,所以很快就贬值。中国历朝历代的俸禄都有些大同小异,这视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定。 2024-11-22 2楼 回复 (0) 赖乐晴用户 俸禄,其实是月俸加年俸两个词的合成,翻译成现代词就是月薪加固定年终奖我国古代官员俸禄,每朝每代,其实都不太一样在汉朝以前,官员大约实行封地制吃人头,比如某某官食邑多多少户,因功勋又增加多多少户,这些户产出的税收,就是他的俸禄收入,那时候没有什么标准汉朝时候大约制定了俸禄标准,每年收入的粮食既是俸禄也表示官职大小,像年收入2000石以上的,属于汉代高官;600石到2000石的属于中级官员,600石以下的,就是低级官员。这种制度大约执行到南北朝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文得转载长本文内容,否图则将视为侵果九权唐宋时期,官员俸禄开始复杂化,除了月薪加固定年终奖以外,还有职田、赏赐、以及酒、茶、布匹、棉花、盐、马料等种种福利,基本生活加上奴仆开销,国家都包了,他们的年终奖一般发粮食,而月薪呢,则是发钱明清时候相比唐宋,官员俸禄要低很多,他们两家基本项职田、月薪加上年终奖都一样,不过明朝多了个免税田,比如七品免税400亩;清朝中后期则没有免税田,他们玩士绅一体纳粮,但比明朝时,多了个养廉银,这养廉银远高于俸禄,比如县令年薪45两,养廉银可达到600-1500两他部小去政次流山给带传,往号斯始京。古代官员法定收入,大体如此,他们最舒服的朝代,当属大宋时期,那时候士大夫地位真的高的没边了 2024-11-22 3楼 回复 (0) 周文彬用户 在战国以前的西周和春秋时期,政府的官职任命,是以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制度来确立的。也就是说官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贵族担任的。这些官员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拥有自己的军队或族兵,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和平民都属于自己。他们拥有君和臣的双重身份。包括职位和待遇都是世袭的。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造成了地方实力越来越强大,而中央王室的权力越来越小。平王东迁以后的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逐渐衰弱,各方的诸侯也越来越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国君开始衰弱,卿大夫开始崛起。比如春秋时期的晋国,朝政被六家大夫所把控,国君成为了傀儡。最后赵、魏、韩三家把晋国给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除了晋国还有齐国,也出现了田氏代齐的历史。这些都是封建制度带来的弊端。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线,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的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各诸侯国都在采取措施变法,调整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和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官员开始实行俸禄制度。官员的选拔不再以宗法血缘关系的贵族来担任,而是以贤能才干来选拔官员。对于选拔的官员也不在看身份的卑贱。未主经芝却士回使答允许车不得转路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推行俸禄制的官员采用选拔的方式来充任官职。这些官员由国君来任免,他们不在有自己的军队、土地和平民。而是以官职的大小来决定俸禄的多少。使得中央的权力更加的集中。从春秋末年到清朝,都是采用的俸禄制度。于分同行无常长级光思每,集许素育属。 2024-11-22 4楼 回复 (0) 陈艺文用户 在中国古代的官俸制度中,官俸主要包括土地、实物、钱币等形式。商周时期,公卿所有官员都有自己的封地,从封地的经济收入中扣除应交给皇帝的部分,其余部分是实际工资。因此,在商周时期,土地主要作为工资的支付形式,即土地的大小是工资的标准。春秋末年至隋唐,官吏工资以实物支付为主,其中粮食是一种重要的实物支付方式。从唐朝到明清,钱主要作为工资发放给朝廷官员。版权归存芝士回作答网站则或山问原作者所有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量度和衡算,官职和俸禄用“衡算”的单位“石”来表示。汉代,官职与俸禄逐渐分为两种方式:官职(官职是官职的标准,俸禄是官职的酬劳)用“石”来表示,如万石、两千石等;官职俸禄是用“量”单位“户”来计算的,如最高等级的万石月薪三百五十一元等。汉代官吏的工资虽然是以“量”为基础的,但形式并不全是实物,特别是在粮食运输困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把粮食变成货币的形式正在出现。事实上,在西汉时,大部分钱是用来支付的,而在东汉时,一半钱是用来支付的。除了正常的工资外,官员们还提供服装、葡萄酒、肉类和水果制品以及医疗服务。上可明月军很长,图色门。魏晋时期,民不聊生,生活贫困,工资混乱。在魏朝,工资是以布料和丝绸、大米和小麦的形式支付的。西晋时,官吏的工资是按春秋季节发放的,包括米、丝、棉、钱、菜地、杂役等。为了优待官吏,西晋开始实行土地征用制度。官员按产品占用土地,一种产品50公顷,差额5公顷,直至九种产品10公顷。这一制度直到明朝才废除。北魏前期,官吏无薪,贪污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太和末年至隋初,仍以谷丝为薪,属于物质薪制。隋唐时期,官俸主要有两种形式:稻俸和田俸。隋朝官员的薪水分为两种支付标准,即北京官员和外国官员。北京官员按职级分类,外国官员按州、县、县的职级分类。除了工资,还有工作领域,以商品为差价,从1公顷到5公顷不等。唐代的工资分为年薪、月薪和职务分配三种,分别以实物、货币和土地支付。年薪为卢米,按级按年发放;月薪为官员补贴,包括伙食、公仆、杂用等,每月以货币支付;官地为法院给予官员的土地,我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而且我只按份收取房租和税金的收入,过户或离开我都会退还。此外,还有永业田,从一级60公顷到五级5公顷,可供子孙后代使用。二开么已党象总边造,压转八传素属县。至于宋代,由于货币流通广泛,工资大多以货币计算。除了公务工资外,还有服装、小米、茶叶、酒菜用料、薪炭、食盐、随从、衣粮、马匹用料、纸笔、差价、工钱、大臣用钱、赏金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员配备了大量的工作场所。元朝时,官员的工资是以实物和货币支付的。地方官员的工资没有真正的一部分,但他们享受到了作为工资补贴的工作收入。明朝实行俸禄制,即把米兑换成钞票、钱、布、银,分给数百名官吏。 2024-11-22 5楼 回复 (0) 程慧玲用户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您的疑惑。引言俸禄制度是官吏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清末,2000多年以来,历代王朝对其不断改革与完善。转新载在路或者引用深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及士回答俸禄制度的建立我国的俸禄制度起源于西周。商朝虽然已经具备国家体制,也具备各级官吏,但是那个时候的财产属于氏族公有,所谓的皇帝也是和部落酋长一样,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俸禄这个制度。西周就不一样了,虽然是奴隶制国家,但是土地是实行国有。国家按诸侯贵族官爵的高低划定大小不等的土地作为他们的食邑或领地,各级官吏就是以各自土地上的收入作为禄食,不由财政另行开支俸禄。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分田定禄”制度,也就是中国俸禄制度的起源。战国时代,各国实行俸禄改革,废除世代世袭的世卿世禄制,转为“尊贤尚功”、“见功而与赏”,按军功计酬,按等级分爵,有军功者封官授爵,按官品爵位取禄,并以租税收入用之分配。从此,官俸支出开始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此后,虽然因朝代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历代支付官吏俸禄的形式有所不同,或以谷栗、或以布匹、或以土地、或以金属货币、或以纸币、或以实物与货币兼用,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政府对其官吏为国家服务而支付的物质报酬。俸禄制度的演变 就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而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大体经历了秩石制和品级制两大阶段。秩石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汉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前后推行约千年。战国素有“百石之官”、“千石之吏”;西汉成帝时,从中二千石至比百石,共在18个秩别;若加上高于中二千石的丞相、太尉和低于比百石的斗食佐吏,西汉秩石大约有20个等级;东汉初年,从三公到佐史,共有17个秩别。总之,秦汉时期,官吏以秩石分等次为“定制”,在官吏中共约有18个左右的秩阶。三国时曹魏官分九品,但与秩石并行,官品与秩石的双轨制,历两晋南朝不改。 秦汉时官吏以秩石分等次和魏晋南朝时秩石、官品双制并轨,与职官体制相对稳定和重大变革有关。秦汉时期,职官体制有所变化,从一个层面上看,丞相制向三公制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代表朝廷监察郡县的部刺史权力扩大。官品制发端于曹魏,至北魏太和末年颁布《后职员令》,官分九品,品别正从,行“一代之别制”,即按九品18等,抛弃秩石制而以官品定俸禄。此制,历北齐至隋、唐统一,推行于全国,一直沿袭至清末。用说量天建程员流联认证,段研族。俸禄制度的意义古代官员俸禄所体现的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封建等级制。高官厚禄,低官薄俸,官员之间最大的收入差距往往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顺治年间汉官中文官的岁俸银为例,正一品官是从九品官的11倍。适当的俸禄水平是官员廉政的必要条件。俸禄太低就会滋生贪污腐败。我国历史上的情况看,只有少数几个朝代或时期官员的俸禄是相对偏高的,如西汉、宋代和清雍正年间,大多数朝代或时期,官员的俸禄从总体上讲是不高甚至是偏低的。元朝后期官吏极为腐败,其中原因很多,而俸禄微薄则是一个重要方面。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俸禄制度的历史,官吏的贪污腐败始终是一大顽症,与封建社会制度相伴相生。参考文献:《中国俸禄制度史》 、《中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研究及启示》等。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点赞,记得关注我呦!他心或情边级几金花每确空,土需周按。 2024-11-22 6楼 回复 (0) 姜奇希用户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可以说是从秦汉战国时代就开始生根发芽了,至此开始贯穿我国的整个封建时代,经过历代王朝不断完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之久。俸禄制开始建于西周时代,开创“分田定禄”制度,建立了中国俸禄时代的起跑线。到了战国时代,废除时代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按等级,按等级,军功,官品来受禄,从此俸禄制大致奠定。版权归芝士回革答对网指站方或原作者所外有 2024-11-22 7楼 回复 (0) 安瑾陌用户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确定的标准始于汉朝,而且当时是“年薪”制度。每年年底的时候,朝廷会给官员发放俸禄,版保权归芝士电回答网站立起或原难作者所有不过那时的“俸禄”并不是钱,而是实物,们于年业那关资叫矿感,何维。比如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到了汉殇帝时期,俸禄有了改变,变成“半钱半谷”,也就是一部分实物,一部分钱。直到宋朝,由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官员的俸禄才全部用钱来发放。因为俸禄是给官员解决柴米油盐等日常开支的费用,所以又被称为“柴薪银”,们会定化当去外那各代及强干真持状适。如今的“薪水”一词就由此演化而来。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各朝代的年薪数量秦朝实行岁俸,一年一次,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按照爵位高低来看,最低的公士,年收入是50石(约1537公斤),大约是6000元人民币;而爵位最高的彻侯,年收入是1000石(约30740公斤),大约是12万元人民币。汉朝建立了俸禄制,以官秩作为发放工资的标准。最低的佐史年俸是96石(约1296公斤),大约是5050元人民币;而秩比万石的官员,年俸是420石(约5670公斤),大约是22110元人民币。隋朝的官俸比较高,且官员数量也很多。隋朝官员分九品,最低的九品官年俸是360石(约19080公斤),大约是74400元;一品官年俸是4200石(约222600公斤),大约是868000元。唐朝官员除了工资收入外,还有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和特殊实物待遇等。九品官年俸15.6两(约62400元),禄米54.5石(约2888公斤),大约是11260元,算上职田、人力等其他补贴,一年收入大约是13.7万元;一品官年俸81.6两(约326400元),禄米650石(约34450公斤),大约是134355元,算上其他收入,一年总计172.6万元。宋朝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且宋朝实行高薪养廉,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级别最低的县丞年俸合计是540两,总收入大约是162000元;级别最高的宰相年俸合计10800两,总收入大约是3240000元。明朝就不得不多说几句了: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奢华生活。明朝从九品官员年俸66石大米,大约是16200元,正一品年俸576石大米,大约是141360元。不过明朝官员的工资比较特殊,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些只是名义工资,实际发放时常常拿布匹、胡椒、纸钞顶替……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为俸银与禄米两种,有时还有所谓的养廉银。文官九品官年俸33两,禄米40斛,一年工资大约是18000元人民币;一品官年俸180两,禄米180斛,算上养廉银子,一年工资大约是2900000人民币。武官则比文官要少一些。 2024-11-22 8楼 回复 (0)
我国古代官吏的俸禄主要有土地、实物、钱币等几种形式。大体说来,我国古代官吏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是商周时期。商朝和周朝时,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所谓俸禄,实际即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这里要除去应该上缴给商王和周王的部分。因此,商周时期的俸禄是以土地的形式体现的,封地的大小即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第二是春秋末期至唐初时期。这是以实物作为官吏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春秋末年,各诸侯国国君对于被任用的官吏,多采取雇佣的办法,给予不等的实物粟作为俸禄。战国时期,这种实物俸禄制度在各国普遍推行。汉代官吏的俸禄制度开始正规化,各级官吏享受的俸禄规定十分详备。东汉初年,又规定凡官吏俸禄,一半给钱币,一半给实物。南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便同官品对应起来。隋代俸禄又恢复以粟计算,一般是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唐初基本上继承隋制,然也有小的差异。一是在京城外任职的文武官吏俸禄比京官降一级,再者在主要的俸禄之外,朝廷还根据官吏的不同品级给予俸食、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等钱,统称为俸料钱。 第三是唐代中期至清末时期。这是以货币为俸禄主要成份的时期。至唐代中期,俸料钱在官吏全部俸禄中所占的比重已超过一半以上,同时,由于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份的增加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唐代官吏的俸禄制度由实物制完全向货币制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敕百官料钱宜令为一色,都以月俸为名,各据本官,随月给付”(《册府元龟・邦计部・俸禄》),统一规定了官吏俸禄的等级和形式。 棒禄作为由封建皇朝政府发给各级官吏的一种报酬,既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所在,也要求享受俸禄的官吏履行一定的职责。
古代各个朝代由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所以发放俸禄的制度也有所不同。有给土地,田产,人口的,还有给粮食的,到社会发展的后期,出现货币,然后有给予货币充当俸禄。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根据自己发展力的水平,给与官员不同的俸禄制度,但是大体来说有三种俸禄形式:
1.采邑或禄田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可不得转载本文内片容,产因否则将视为品侵权
比如春秋战国及更久远的时期,这时候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限,所以当时的俸禄主要就是“食邑或禄田”制度,也就是君主给与自己的官员一定数量的土地与人口。而这些官员又可以招募自己的门客,作为家臣,并同样给予他们土地,人口。这个时期的官员被称作为卿、士大夫,而且他们的身份是可以世袭的,就逐渐形成了世卿世禄制度。
有生过等其社平反象较干身,议记办选。
2.谷禄
春秋晚期出现的俸禄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口也开始增长,地少人多,就会出现封无可封的情况。这是政府就不再授予土地,人口。而改为授予粮食,就逐渐开始给予“谷禄”,。从秦汉到隋唐谷禄这都是是主要的俸禄制度。
3.货币
随着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发展,谷禄已经不能满足当时人们的需要,逐渐开始出现一种更简单便携的交易形式,货币就开始出现,宋朝就是经济的繁荣,所以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货币——交子。从宋朝往后,货币一直都是官员俸禄的主要形式。
出管见运口教,张书须眼。
但是货币制度也不是一簇而就的,在货币之初,如唐朝官员的俸禄是钱米各半。给予职田和钱银各半,国家给予的职田就是官吏的俸禄,且只有在任供职是才享有,离职后就不才授予。而且职田直到朱元璋时才废除的。但是真正只使用纸币的朝代就是元朝,由于通货膨胀,所以很快就贬值。
中国历朝历代的俸禄都有些大同小异,这视当时社会的发展情况而定。
俸禄,其实是月俸加年俸两个词的合成,翻译成现代词就是月薪加固定年终奖
我国古代官员俸禄,每朝每代,其实都不太一样在汉朝以前,官员大约实行封地制吃人头,比如某某官食邑多多少户,因功勋又增加多多少户,这些户产出的税收,就是他的俸禄收入,那时候没有什么标准
汉朝时候大约制定了俸禄标准,每年收入的粮食既是俸禄也表示官职大小,像年收入2000石以上的,属于汉代高官;600石到2000石的属于中级官员,600石以下的,就是低级官员。这种制度大约执行到南北朝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文得转载长本文内容,否图则将视为侵果九权
唐宋时期,官员俸禄开始复杂化,除了月薪加固定年终奖以外,还有职田、赏赐、以及酒、茶、布匹、棉花、盐、马料等种种福利,基本生活加上奴仆开销,国家都包了,他们的年终奖一般发粮食,而月薪呢,则是发钱
明清时候相比唐宋,官员俸禄要低很多,他们两家基本项职田、月薪加上年终奖都一样,不过明朝多了个免税田,比如七品免税400亩;清朝中后期则没有免税田,他们玩士绅一体纳粮,但比明朝时,多了个养廉银,这养廉银远高于俸禄,比如县令年薪45两,养廉银可达到600-1500两
他部小去政次流山给带传,往号斯始京。
古代官员法定收入,大体如此,他们最舒服的朝代,当属大宋时期,那时候士大夫地位真的高的没边了
在战国以前的西周和春秋时期,政府的官职任命,是以宗法血缘关系的封建制度来确立的。也就是说官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贵族担任的。这些官员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他们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拥有自己的军队或族兵,管辖范围内的土地和平民都属于自己。他们拥有君和臣的双重身份。包括职位和待遇都是世袭的。
由于封建制度的弊端,造成了地方实力越来越强大,而中央王室的权力越来越小。平王东迁以后的春秋时期,天子的权威逐渐衰弱,各方的诸侯也越来越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到了春秋晚期,诸侯国君开始衰弱,卿大夫开始崛起。比如春秋时期的晋国,朝政被六家大夫所把控,国君成为了傀儡。最后赵、魏、韩三家把晋国给瓜分了。史称三家分晋。除了晋国还有齐国,也出现了田氏代齐的历史。这些都是封建制度带来的弊端。
三家分晋是春秋和战国的分水线,当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封建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的把权力集中到中央。各诸侯国都在采取措施变法,调整与地方之间的关系和管理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官员开始实行俸禄制度。官员的选拔不再以宗法血缘关系的贵族来担任,而是以贤能才干来选拔官员。对于选拔的官员也不在看身份的卑贱。
未主经芝却士回使答允许车不得转路载本文内容,否则将视为侵权
推行俸禄制的官员采用选拔的方式来充任官职。这些官员由国君来任免,他们不在有自己的军队、土地和平民。而是以官职的大小来决定俸禄的多少。使得中央的权力更加的集中。从春秋末年到清朝,都是采用的俸禄制度。
于分同行无常长级光思每,集许素育属。
在中国古代的官俸制度中,官俸主要包括土地、实物、钱币等形式。商周时期,公卿所有官员都有自己的封地,从封地的经济收入中扣除应交给皇帝的部分,其余部分是实际工资。因此,在商周时期,土地主要作为工资的支付形式,即土地的大小是工资的标准。春秋末年至隋唐,官吏工资以实物支付为主,其中粮食是一种重要的实物支付方式。从唐朝到明清,钱主要作为工资发放给朝廷官员。
版权归存芝士回作答网站则或山问原作者所有
秦始皇灭六国后,统一了量度和衡算,官职和俸禄用“衡算”的单位“石”来表示。汉代,官职与俸禄逐渐分为两种方式:官职(官职是官职的标准,俸禄是官职的酬劳)用“石”来表示,如万石、两千石等;官职俸禄是用“量”单位“户”来计算的,如最高等级的万石月薪三百五十一元等。汉代官吏的工资虽然是以“量”为基础的,但形式并不全是实物,特别是在粮食运输困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把粮食变成货币的形式正在出现。事实上,在西汉时,大部分钱是用来支付的,而在东汉时,一半钱是用来支付的。除了正常的工资外,官员们还提供服装、葡萄酒、肉类和水果制品以及医疗服务。
上可明月军很长,图色门。
魏晋时期,民不聊生,生活贫困,工资混乱。在魏朝,工资是以布料和丝绸、大米和小麦的形式支付的。西晋时,官吏的工资是按春秋季节发放的,包括米、丝、棉、钱、菜地、杂役等。为了优待官吏,西晋开始实行土地征用制度。官员按产品占用土地,一种产品50公顷,差额5公顷,直至九种产品10公顷。这一制度直到明朝才废除。北魏前期,官吏无薪,贪污腐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太和末年至隋初,仍以谷丝为薪,属于物质薪制。
隋唐时期,官俸主要有两种形式:稻俸和田俸。隋朝官员的薪水分为两种支付标准,即北京官员和外国官员。北京官员按职级分类,外国官员按州、县、县的职级分类。除了工资,还有工作领域,以商品为差价,从1公顷到5公顷不等。唐代的工资分为年薪、月薪和职务分配三种,分别以实物、货币和土地支付。年薪为卢米,按级按年发放;月薪为官员补贴,包括伙食、公仆、杂用等,每月以货币支付;官地为法院给予官员的土地,我有使用权,但没有所有权,而且我只按份收取房租和税金的收入,过户或离开我都会退还。此外,还有永业田,从一级60公顷到五级5公顷,可供子孙后代使用。
二开么已党象总边造,压转八传素属县。
至于宋代,由于货币流通广泛,工资大多以货币计算。除了公务工资外,还有服装、小米、茶叶、酒菜用料、薪炭、食盐、随从、衣粮、马匹用料、纸笔、差价、工钱、大臣用钱、赏金等各种补贴。地方官员配备了大量的工作场所。元朝时,官员的工资是以实物和货币支付的。地方官员的工资没有真正的一部分,但他们享受到了作为工资补贴的工作收入。明朝实行俸禄制,即把米兑换成钞票、钱、布、银,分给数百名官吏。
很高兴能回答您这个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解答您的疑惑。
引言俸禄制度是官吏制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之一。上起战国秦汉,下至清末,2000多年以来,历代王朝对其不断改革与完善。
转新载在路或者引用深本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于芝及士回答
俸禄制度的建立我国的俸禄制度起源于西周。商朝虽然已经具备国家体制,也具备各级官吏,但是那个时候的财产属于氏族公有,所谓的皇帝也是和部落酋长一样,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俸禄这个制度。西周就不一样了,虽然是奴隶制国家,但是土地是实行国有。国家按诸侯贵族官爵的高低划定大小不等的土地作为他们的食邑或领地,各级官吏就是以各自土地上的收入作为禄食,不由财政另行开支俸禄。这便是历史上所说的“分田定禄”制度,也就是中国俸禄制度的起源。
战国时代,各国实行俸禄改革,废除世代世袭的世卿世禄制,转为“尊贤尚功”、“见功而与赏”,按军功计酬,按等级分爵,有军功者封官授爵,按官品爵位取禄,并以租税收入用之分配。从此,官俸支出开始成为国家财政支出的重要项目。此后,虽然因朝代的更替和经济的发展,历代支付官吏俸禄的形式有所不同,或以谷栗、或以布匹、或以土地、或以金属货币、或以纸币、或以实物与货币兼用,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政府对其官吏为国家服务而支付的物质报酬。
俸禄制度的演变就不同历史时段的特征而言,官吏划分等级发给俸禄的准则,大体经历了秩石制和品级制两大阶段。
秩石制起源于战国时期的秦国,秦汉成为定制,一直延续到魏晋南北朝,前后推行约千年。战国素有“百石之官”、“千石之吏”;西汉成帝时,从中二千石至比百石,共在18个秩别;若加上高于中二千石的丞相、太尉和低于比百石的斗食佐吏,西汉秩石大约有20个等级;东汉初年,从三公到佐史,共有17个秩别。总之,秦汉时期,官吏以秩石分等次为“定制”,在官吏中共约有18个左右的秩阶。三国时曹魏官分九品,但与秩石并行,官品与秩石的双轨制,历两晋南朝不改。 秦汉时官吏以秩石分等次和魏晋南朝时秩石、官品双制并轨,与职官体制相对稳定和重大变革有关。秦汉时期,职官体制有所变化,从一个层面上看,丞相制向三公制的发展,从另一个层面上看,代表朝廷监察郡县的部刺史权力扩大。
官品制发端于曹魏,至北魏太和末年颁布《后职员令》,官分九品,品别正从,行“一代之别制”,即按九品18等,抛弃秩石制而以官品定俸禄。此制,历北齐至隋、唐统一,推行于全国,一直沿袭至清末。
用说量天建程员流联认证,段研族。
俸禄制度的意义古代官员俸禄所体现的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封建等级制。高官厚禄,低官薄俸,官员之间最大的收入差距往往是十几倍、甚至几十倍。以顺治年间汉官中文官的岁俸银为例,正一品官是从九品官的11倍。
适当的俸禄水平是官员廉政的必要条件。俸禄太低就会滋生贪污腐败。我国历史上的情况看,只有少数几个朝代或时期官员的俸禄是相对偏高的,如西汉、宋代和清雍正年间,大多数朝代或时期,官员的俸禄从总体上讲是不高甚至是偏低的。元朝后期官吏极为腐败,其中原因很多,而俸禄微薄则是一个重要方面。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俸禄制度的历史,官吏的贪污腐败始终是一大顽症,与封建社会制度相伴相生。
参考文献:《中国俸禄制度史》 、《中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的演变 》《中国历史上俸禄制度研究及启示》等。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和点赞,记得关注我呦!
他心或情边级几金花每确空,土需周按。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可以说是从秦汉战国时代就开始生根发芽了,至此开始贯穿我国的整个封建时代,经过历代王朝不断完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之久。
俸禄制开始建于西周时代,开创“分田定禄”制度,建立了中国俸禄时代的起跑线。
到了战国时代,废除时代世袭的世卿世禄制,按等级,按等级,军功,官品来受禄,从此俸禄制大致奠定。
版权归芝士回革答对网指站方或原作者所外有
古代官员的俸禄有确定的标准始于汉朝,
而且当时是“年薪”制度。
每年年底的时候,朝廷会给官员发放俸禄,
版保权归芝士电回答网站立起或原难作者所有
不过那时的“俸禄”并不是钱,而是实物,
们于年业那关资叫矿感,何维。
比如粮食、布帛等生活必需品。
到了汉殇帝时期,俸禄有了改变,
变成“半钱半谷”,也就是一部分实物,一部分钱。
直到宋朝,由于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
官员的俸禄才全部用钱来发放。
因为俸禄是给官员解决柴米油盐等日常开支的费用,
所以又被称为“柴薪银”,
们会定化当去外那各代及强干真持状适。
如今的“薪水”一词就由此演化而来。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各朝代的年薪数量
秦朝实行岁俸,一年一次,主要是粟米,可兑换布匹。
按照爵位高低来看,
最低的公士,年收入是50石(约1537公斤),
大约是6000元人民币;
而爵位最高的彻侯,年收入是1000石(约30740公斤),
大约是12万元人民币。
汉朝建立了俸禄制,以官秩作为发放工资的标准。
最低的佐史年俸是96石(约1296公斤),
大约是5050元人民币;
而秩比万石的官员,年俸是420石(约5670公斤),
大约是22110元人民币。
隋朝的官俸比较高,且官员数量也很多。
隋朝官员分九品,
最低的九品官年俸是360石(约19080公斤),
大约是74400元;
一品官年俸是4200石(约222600公斤),
大约是868000元。
唐朝官员除了工资收入外,
还有禄米、人力、职田、月杂给、常规实物待遇
和特殊实物待遇等。
九品官年俸15.6两(约62400元),
禄米54.5石(约2888公斤),
大约是11260元,算上职田、人力等其他补贴,
一年收入大约是13.7万元;
一品官年俸81.6两(约326400元),
禄米650石(约34450公斤),
大约是134355元,算上其他收入,
一年总计172.6万元。
宋朝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
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
且宋朝实行高薪养廉,历代官吏俸禄之厚莫过于宋朝。
级别最低的县丞年俸合计是540两,
总收入大约是162000元;
级别最高的宰相年俸合计10800两,
总收入大约是3240000元。
明朝就不得不多说几句了:
明朝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
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
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奢华生活。
明朝从九品官员年俸66石大米,大约是16200元,
正一品年俸576石大米,大约是141360元。
不过明朝官员的工资比较特殊,
之所以特殊是因为这些只是名义工资,
实际发放时常常拿布匹、胡椒、纸钞顶替……
清朝官员的俸禄分为俸银与禄米两种,
有时还有所谓的养廉银。
文官九品官年俸33两,禄米40斛,
一年工资大约是18000元人民币;
一品官年俸180两,禄米180斛,算上养廉银子,
一年工资大约是2900000人民币。
武官则比文官要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