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战争成百上千的人挥舞着冷兵器,人群熙熙攘攘的,就不会伤到自己人吗?

为什么古代战争成百上千的人挥舞着冷兵器,人群熙熙攘攘的,就不会伤到自己人吗?
首先,古代作战不是简单一群乌合之众聚在一起打群架,是有阵列与指挥的每个士兵、每个单位根据自己的兵种、任务都要留出足够空间的。如果士兵与阵列失去了足够活动空间,那就会被对方屠杀的。比如著名的坎尼会战。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始冲锋。在迦太基军左翼,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很快就压倒了冲向前来的罗马骑兵。罗马骑兵大部被杀,其残部沿河道受到追歼。在迦太基战线右翼,数量居于劣势的努米底亚骑兵勇敌罗马军左翼骑兵,双方的战斗不分胜负。战线中段,集结起来的罗马军向较为薄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战斗线推进。高卢兵与伊比利亚兵缓慢后退。他们的凸形战线先恢复平直,然后又变成凹形。随着迦太基战线的后撤,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向中心涌入。这正是汉尼拔所希望的。罗马军挤作一团,连挥动武器都有困难。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左右两侧的重武装非洲步兵突然包围他们的两翼并向中央压迫。 在此同时,哈司德鲁巴尔及其凯旋的骑兵显然已绕过罗马全军,从背后攻击与努米底亚部队相对的罗马左翼骑兵。罗马骑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亚骑兵策马追击。哈司德鲁巴尔则急急赶去从后面攻击落入圈套的罗马军团,切断其退路。罗马人虽然勇气不减、奋战不息。结果还是成千上万地遭到杀戮。坎尼会战就此结束,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四万,骑兵也有四千,留守罗马大营的一万士兵全数被擒。侥幸脱逃的罗马人不到一万五千名。而我国,也有大量军阵的记载。“前校三阵,步兵三十七部,合一万三千五百人。第一阵九步,长一里二百七十步(计六百三十步);第二、第三阵亦如之。中校五阵,步兵九十二部,合一万六千人。第一阵一十九部,长三里二百五十步,计一千三百三十步;第二阵二十一部,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第三、第四阵亦如之;第五阵一十部,一里三百四十步(计百七步)。后校一阵步兵二十一部,合一万五百人,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右校冲骑二阵八部,合四十骑。第一阵五步,左右各抵队,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一千步);第二阵亦如之。第三阵六部,长二里一百二十步(计八百四十步);第四阵亦如之。左校四阵,与左校同法。前校三阵之中,二处各虚三十四步(计六十八步),左内都厚一百七十步。中校五阵之中,四处各虚三十四步,计一百三十六步,虚实都厚二百六步。后校一阵,都厚三十四步。左校冲骑亦如之。中一处虚六十八步,虚实都厚二百四步。右校冲骑亦如之。左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五十八步,计二百四十步,虚实都一里一百二十二步(计四百七十二步)。右校亦如之。中校之首去前校之末一百五十步,后校之首去中校之末一百二十步。自前校之首到后校之末,虚实共厚二里六十步(计七百八十步)。自后校之首,左右校冲骑之末一百五十步。自左校冲骑之首到右校之末,虚实共厚一里三百一十六步(计六百七十六步)。右校冲骑到左校之末亦如之。左右校角,各去中校角一十步,计二十步在内。左右校第一阵、第二阵,与中校齐头(以向中校巡各一部为准,外府高于中校六十步),左右校角第三、第四阵,皆掩一百在中之后。统成一大阵,弯长七里二百三十步,计二千七百五十步。”---《虎钤经 卷九 长虹之阵》《虎钤经》,《宋史 卷二零七》又作《虎钤兵经》,是研究古代尤其是宋代阵法的一部重要文献。据《吴郡志》记载,作者许洞是咸平三年陈尧咨榜的进士,“幼时习弓矢击刺之伎”, “尤精《左氏传》”,“浙右士之秀者”,似乎是个文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的知名学者。 许洞在书中的“长虹之阵”篇幅较长,而且有很大的数字和文字错漏问题。例如,他描述的“第一阵九步”似乎应为“第一阵九部”,如此才能和后面的每一阵的队形组成联系起来。他的阵法编制单位数字也颇为混乱,前阵中步兵37个单元,兵力13500人,似乎一部兵力约364人。而按后文的中校步兵92部共计16000人来反推,则一部兵力似乎应为约173人。此外,在其前校三阵中,每阵有步兵9个单元,总计应有27个单元,与其文中描述的37个单元相差太大,这明显解释不通,似乎37应为27之误。同时冲骑两阵八部,则1阵为4部骑兵,总兵力却只有40骑,难道骑兵一部只有5骑?这显然有问题。假如按照他在“重霞之阵”中10单元骑兵共计5000骑来算,1单元骑兵符合宋代1指挥的编制为500骑。这就与“长虹之阵”中描述的后阵步兵21单元10500人完全相合,一单元正好500人,也符合1指挥的编制。由前文描述,我们不难知道,该阵形分为前、中、后、左、右五个部分。其中,前校一共有37个步兵单元(注:疑为27之误),总兵力13500。前校又分三个阵,则每阵为9个单元展开。中校有步兵92单元,合计16000人,分为五阵。其中第一阵19单元,第二阵21单元,第三阵和第四阵也是21单元,第五阵10单元,总兵力16000人。后校只有一阵,有步兵21单元,兵力10500人。以中校为例,步兵中校五阵为5个作战子序列。每一阵后排与下一阵最前排距离为34步(约51米)。每一阵本身的厚度为206步减去136步后除以5,则为14步(约21米)。每一阵宽度为1330(约1995米)到1470步(约2205米)不等。其他各校的情况皆可以此类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该阵形将部分分组为左右前中后五个作战序列。骑兵在两翼,步兵主力在中央。步兵主力分为三个作战序列(校),每个作战序列又有一定的子序列(阵),且总体呈现横线展开的部署形式。其横向展开的部署有一定的长度但又不过于漫长,有利于防止敌人采用更长的队形来包抄侧翼。左右两翼部署了前后两个骑兵作战子序列,保留了进攻和防御的两种可能。从阵形纵深来看,该阵形纵深总计有9个作战子序列(前校3阵,中校5阵,后校1阵),具有一定的纵深厚度。阵形前后之间保留了队形调整的间隙,既利于前校不利时向中、后校靠拢;也有利于前校有利时,中、后校越线向前突进加大进攻压力;同时也保留了前、中校之间互相轮换的可能。这些预留的空间体现了该阵形的灵活性,但对指挥官的战场感觉和临阵指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总之,按照布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与活动空间,并不是如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那样胡乱的拥挤在一起。

回复
  • 陆寒用户

    首先,古代作战不是简单一群乌合之众聚在一起打群架,是有阵列与指挥的

    每个士兵、每个单位根据自己的兵种、任务都要留出足够空间的。

    如果士兵与阵列失去了足够活动空间,那就会被对方屠杀的。

    版权归广说芝士回答青定志网站或原作者所有

    比如著名的坎尼会战。

    当罗马军团快要冲到迦太基主阵地时,两军散兵从战线的空隙中后撤。双方骑兵遂开始冲锋。在迦太基军左翼,哈司德鲁巴尔率领的西班牙与高卢骑兵很快就压倒了冲向前来的罗马骑兵。罗马骑兵大部被杀,其残部沿河道受到追歼。

    的和当回即海声八确低满。

    在迦太基战线右翼,数量居于劣势的努米底亚骑兵勇敌罗马军左翼骑兵,双方的战斗不分胜负。战线中段,集结起来的罗马军向较为薄弱的伊比利亚、高卢步兵战斗线推进。高卢兵与伊比利亚兵缓慢后退。他们的凸形战线先恢复平直,然后又变成凹形。随着迦太基战线的后撤,越来越多的罗马士兵向中心涌入。这正是汉尼拔所希望的。罗马军挤作一团,连挥动武器都有困难。就在此时,他们发现左右两侧的重武装非洲步兵突然包围他们的两翼并向中央压迫。

    学理样第公运放据东,段观住。

    在此同时,哈司德鲁巴尔及其凯旋的骑兵显然已绕过罗马全军,从背后攻击与努米底亚部队相对的罗马左翼骑兵。罗马骑兵落荒而逃,努米底亚骑兵策马追击。哈司德鲁巴尔则急急赶去从后面攻击落入圈套的罗马军团,切断其退路。罗马人虽然勇气不减、奋战不息。结果还是成千上万地遭到杀戮。

    坎尼会战就此结束,罗马军战死沙场的步兵多达四万,骑兵也有四千,留守罗马大营的一万士兵全数被擒。侥幸脱逃的罗马人不到一万五千名。

    而我国,也有大量军阵的记载。

    “前校三阵,步兵三十七部,合一万三千五百人。第一阵九步,长一里二百七十步(计六百三十步);第二、第三阵亦如之。中校五阵,步兵九十二部,合一万六千人。第一阵一十九部,长三里二百五十步,计一千三百三十步;第二阵二十一部,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第三、第四阵亦如之;第五阵一十部,一里三百四十步(计百七步)。后校一阵步兵二十一部,合一万五百人,长四里三十步(计一千四百七十步)。右校冲骑二阵八部,合四十骑。第一阵五步,左右各抵队,长一里三百四十步(计一千步);第二阵亦如之。第三阵六部,长二里一百二十步(计八百四十步);第四阵亦如之。左校四阵,与左校同法。前校三阵之中,二处各虚三十四步(计六十八步),左内都厚一百七十步。中校五阵之中,四处各虚三十四步,计一百三十六步,虚实都厚二百六步。后校一阵,都厚三十四步。左校冲骑亦如之。中一处虚六十八步,虚实都厚二百四步。右校冲骑亦如之。左校四阵之中,三处各虚五十八步,计二百四十步,虚实都一里一百二十二步(计四百七十二步)。右校亦如之。中校之首去前校之末一百五十步,后校之首去中校之末一百二十步。自前校之首到后校之末,虚实共厚二里六十步(计七百八十步)。自后校之首,左右校冲骑之末一百五十步。自左校冲骑之首到右校之末,虚实共厚一里三百一十六步(计六百七十六步)。右校冲骑到左校之末亦如之。左右校角,各去中校角一十步,计二十步在内。左右校第一阵、第二阵,与中校齐头(以向中校巡各一部为准,外府高于中校六十步),左右校角第三、第四阵,皆掩一百在中之后。统成一大阵,弯长七里二百三十步,计二千七百五十步。”

    ---《虎钤经 卷九 长虹之阵》

    《虎钤经》,《宋史 卷二零七》又作《虎钤兵经》,是研究古代尤其是宋代阵法的一部重要文献。据《吴郡志》记载,作者许洞是咸平三年陈尧咨榜的进士,“幼时习弓矢击刺之伎”, “尤精《左氏传》”,“浙右士之秀者”,似乎是个文武方面都有一定成就的知名学者。

    许洞在书中的“长虹之阵”篇幅较长,而且有很大的数字和文字错漏问题。例如,他描述的“第一阵九步”似乎应为“第一阵九部”,如此才能和后面的每一阵的队形组成联系起来。他的阵法编制单位数字也颇为混乱,前阵中步兵37个单元,兵力13500人,似乎一部兵力约364人。而按后文的中校步兵92部共计16000人来反推,则一部兵力似乎应为约173人。此外,在其前校三阵中,每阵有步兵9个单元,总计应有27个单元,与其文中描述的37个单元相差太大,这明显解释不通,似乎37应为27之误。同时冲骑两阵八部,则1阵为4部骑兵,总兵力却只有40骑,难道骑兵一部只有5骑?这显然有问题。假如按照他在“重霞之阵”中10单元骑兵共计5000骑来算,1单元骑兵符合宋代1指挥的编制为500骑。这就与“长虹之阵”中描述的后阵步兵21单元10500人完全相合,一单元正好500人,也符合1指挥的编制。

    由前文描述,我们不难知道,该阵形分为前、中、后、左、右五个部分。其中,前校一共有37个步兵单元(注:疑为27之误),总兵力13500。前校又分三个阵,则每阵为9个单元展开。中校有步兵92单元,合计16000人,分为五阵。其中第一阵19单元,第二阵21单元,第三阵和第四阵也是21单元,第五阵10单元,总兵力16000人。后校只有一阵,有步兵21单元,兵力10500人。

    以中校为例,步兵中校五阵为5个作战子序列。每一阵后排与下一阵最前排距离为34步(约51米)。每一阵本身的厚度为206步减去136步后除以5,则为14步(约21米)。每一阵宽度为1330(约1995米)到1470步(约2205米)不等。其他各校的情况皆可以此类推。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该阵形将部分分组为左右前中后五个作战序列。骑兵在两翼,步兵主力在中央。步兵主力分为三个作战序列(校),每个作战序列又有一定的子序列(阵),且总体呈现横线展开的部署形式。其横向展开的部署有一定的长度但又不过于漫长,有利于防止敌人采用更长的队形来包抄侧翼。左右两翼部署了前后两个骑兵作战子序列,保留了进攻和防御的两种可能。

    从阵形纵深来看,该阵形纵深总计有9个作战子序列(前校3阵,中校5阵,后校1阵),具有一定的纵深厚度。阵形前后之间保留了队形调整的间隙,既利于前校不利时向中、后校靠拢;也有利于前校有利时,中、后校越线向前突进加大进攻压力;同时也保留了前、中校之间互相轮换的可能。这些预留的空间体现了该阵形的灵活性,但对指挥官的战场感觉和临阵指挥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总之,按照布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与活动空间,并不是如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那样胡乱的拥挤在一起。

    2024-11-22
    1楼
    回复
  • 蔡亦丝用户

    朋友提的这个问题好!我想战争中一定会有,只不过是没有相关记载。用长兵器格斗中,特别是人员密集的时候,一定会有相互误伤的时候。这个不用有疑问。

    网络图片。

    版权归芝士小回答表网站年或原作须步者所有

    2024-11-22
    2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