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非也。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难道第一次去参加“华山论剑”的五个人都是抱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态度吗?那可是血拼了七天七夜的恶战啊!谁都不像是来打酱油的主,之所以后来给人造成只有东邪西毒对《九阴真经》的错觉是因为:一、非常“6+1”。准确的说,第一次华山论剑时期共有有七个人有资格有能力参加这项赛事,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王重阳、黄药师、欧阳锋、段智兴、洪七公、受到邀请而自动弃权的裘千仞,再加上一个天真无邪对真经无兴趣的周伯通。名义上这项赛事是王重阳按照他的判断标准,决定参赛选手的名单,谁有资格参加最后的决赛,然后发涵邀请。其实呢,这也是整个武林人士达成的共识,或者说是默认。要不然的话,大家都是出来混的,凭什么只有这几个人参加啊?为什么不能海选呢?在江湖上混的,可都不是吃素的,只是他们知道,自己的这点微末技艺,即使去了也只能是徒增笑耳罢了。所以干脆就大方的表示赞同。二、明争。第一次华山论剑是对《九阴真经》这种最高武学的稀缺资源的一个明抢的过程。既然大家都对参赛人员的资质和赛事规则没有疑议,那就不用藏着掖着了,是骡子是马牵出来在华山顶上溜溜吧!最后谁厉害谁就把它拿走。据说这场比赛用了七天七夜的时间,最后王重阳力压群雄,夺得冠军,从而拥有了《九阴真经》的保管权,其余四人也都心服口服,依依握手惜别。其实我一直纳闷他们五个人是按照什么机制进行的这场比赛。如果是像穆念慈比武招亲时用的擂台赛的机制吧,那说明王重阳比其余四个人的水平不止高出一截,因为他需要分别一个一个的把他打服才行,其余四人相当于用车轮战的方式都没能收拾得了王重阳,那王重阳的实力得有多强啊!如果是说按照两两交手后晋级制吧!可为什么最后只排出了第一名,其余四人没有排位呢?三、巧取与豪夺。第一次华山论剑尘埃落定后,大家分手后开始各忙各的。王重阳回到终南山把《九阴真经》放在蒲团里面,然后组织“全真七子”演练“天罡北斗阵”。黄药师回到桃花岛后和妻子冯蘅开始造人运动;欧阳锋这期间和嫂子产生了暧昧不明的关系;段皇爷在后宫与刘贵妃卿卿我我;洪七公拍摄他的纪录片《舌尖上的南宋,大理与金国》,一切风平浪静。中神通的去世打破了这种平静,欧阳锋率先发难,当天夜里就去了全真教总部打算把真经抢过来,这就是豪夺啊!没想到,重阳真人早已料到他会如此,上演“复活”大戏,用先天功加一阳指破了他的蛤蟆功,惊走了西毒,从此欧阳锋一直在白驼山休养生息。但王重阳终究不是不死之身,这只是是回光返照之举。去世前,他叮嘱师弟周伯通把《九阴真经》上下册分别藏在不同的地点。周伯通路过桃花岛时感到此地如世外桃源一般美妙,一时玩性大发,就踏上了东邪的地盘。黄药师和妻子冯蘅是一对妙人,当然不会像西毒欧阳锋那么没品,对《九阴真经》暗中硬抢。他们两个利用周伯通孩子般的天真和冯蘅过目不忘的特殊技能,把《九阴真经》的下册搞到了手,这属于“巧取”吧!当然,后来真经又被他门下两名弟子偷走,在江湖上引起了血雨腥风。还有一个人虽然没有直接对真经巧取取豪夺,但是他的做法也是殊途同归。就是“铁掌水上漂”裘千仞。他认为自己经过多年的苦练,第二次华山论剑真正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只有南帝了,所以他在一天夜间进入大理皇宫对刘贵妃和周伯通的私生子下手,想用此举浪费南帝的功力,为自己参加第二次参加华山论剑清除掉强大的障碍。没想到,南帝一时醋意大发,没有出手施救,这也引起了另一段爱恨纠葛。那么,南帝本身和北丐就对《九阴真经》失去兴趣了吗?当然不是,他们两个只不过还是想光明正大的再次用华山论剑的形式决定真经的归属,在这期间,除了处理各自的日常事物以外,肯定也在努力的练功了。而其余的诸如梁子翁、侯通海、沙通天之流虽然也对真经望眼欲穿,但是,他们知道,自己现在的这点本事还不足以打开真经的封面。 回复 期待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