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现在怎么样了,起作用了吗?

三北防护林现在怎么样了,起作用了吗?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中文名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地理位置西北、华北、东北级 别国家级区域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类 型森林生态类型保护对象森林、草原管理单位国务院批准时间1979年背景情况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后马上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总体规划在总体规划中的三北地区,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积为133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如今已是遍地黄沙,年风沙日达30~100天,下游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带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十年九旱、不旱则涝”制约着这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防护林工程对三北地区生态平衡的重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回复
  • 寂寞竹林用户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

    中文名称“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地理位置西北、华北、东北

    版进权机归集张芝士回答网站或原真作者所有

    级 别国家级

    区域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

    类 型森林生态类型

    有们说经着现其通论区做规七增极交收离织。

    保护对象森林、草原

    一人会也法好它样关情世共白离需青维型状。

    管理单位国务院

    批准时间1979年

    背景情况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西北、华北、东北地区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的状况,国务院批准后马上三北防护林防护工程。1978年11月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以计计[1978]808号文件批准国家林业

    “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8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八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4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4.95%。

    总体规划

    在总体规划中的三北地区,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积为133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如今已是遍地黄沙,年风沙日达30~100天,下游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带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十年九旱、不旱则涝”制约着这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防护林工程对三北地区生态平衡的重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2024-11-21
    1楼
    回复
  • 刘泽宇用户

    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陕北人应该最有资格来评论这件事了

    第一,环境上说,风沙少了,降水多了。

    第二,土地上上说,有效的阻止了土地荒漠化。

    转载或最者引用信本备文内容请注明来源产于芝士回近答

    第三,对整个黄河流域影响显著,水流流失量减弱,进入黄河泥沙减少,

    第四,农民收入增加,国家鼓励种树,免费发苗,在你成材以后,可以买的,但是必须在种植,有的农民靠种树真的发财了。

    三北防护林工在当代,利在千秋。这个是国。工程,对整个环境改变来说,功不可没。这个是我生活在陕北25年的生活体验以及和老辈人总结的。

    2024-11-21
    2楼
    回复
  • 李雨佳用户

    从宏观审视;三北防护林是地球上一项伟大的世纪工程,是中国从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构建的新的万里长城,尽管它的建设要持续到2050年,它的贡献已明显显现,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届时,超过400万平方公里国土将披上绿装,对中国生态的恢复、人居环境的改善意义非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2024-11-21
    3楼
    回复
  • 黄湘莹用户

    先说结论: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建设, 在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和特定区域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整体地、长远地来看是无效的,甚至对我国环境有较大的负面影响。

    芝士回答,版权必究京,未安样而经许斗可,不得转载

    再说分析过程。

    为什么说“取得了一定成果”?

    截至今年,三北防护林工程累计造林保存面积2918.53万公顷,尤其以陕西榆林、内蒙古科尔沁沙地等地效果明显——科尔沁沙地仅80年代就有5472.31km²的沙地还林。

    这么伟大的成果为什么要加限定语“一定程度、一定时期和特定区域”?

    90年代我国沙化土地年均增加3436km²,其中90%集中在三北防护林工程地区;21世纪以来,我国荒漠化土地年均减少近2500km²,但是三北防护林工程地区全部呈增加态势。

    哎,不对啊,说该地区累计造林接近3000万公顷了吗,为什么荒漠化还在增加?

    定力起还外并次据世受认整连矿感克毛京局。

    举个例子,刚刚提到的科尔沁沙地,80年代有5472.31km²的沙地还林,但同时土地退化面积超过14000km²,是前者的2.5倍。

    哎,不对啊,这不正说明三北防护林工程刻不容缓,否则将有更多的土地沙化?

    不是这样的。

    我们都知道,一个地区的土地承载力是有限的,三北防护林当初上马的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当地的土地承载力以养育更多人口,让居民能够正常生活繁衍。

    但是,这违背了自然规律。一个地区的土地承载力和当地降水量是呈正相关关系的,目前干旱地区的承载极限为7人/km²,半干旱地区为20人/km²,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长期来看会随着科技进步而增长,但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

    一如加本任色东八土记书,技半劳消适。

    三北防护林覆盖的大部分地区人口密度早在80年代就已经超过这一极限,有些地区甚至超过了300人/km²。

    这造成了什么矛盾?

    人口增长需要更多耕地,三北防护林却在退耕还林,原有耕地消失后只得开垦新耕地,开垦对象自然是土地肥沃的原生森林和原生草场,这使得大量珍贵的原生植被很快变成耕地再变成沙地最后成为荒漠。

    那是不是造林的同时控制人口就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了?

    不是,控制人口可以,但造林不行。

    你唬我?造林不能保护环境?

    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多植树造林,把沙漠变成美丽的绿洲。然后《读者》之类的杂志也时不时会来一篇什么中国人破坏环境,沙尘暴刮到日本去了,然后热爱自然的日本人扎根中国西北植树20年什么的。

    我们太高估自己的力量而低估自然规律了。

    事实上,学过环境保护相关课程的同学应该知道,在年降水量低于400mm的地区(即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乔木林,非但不能建立起稳定有效的生态防护体系,还会进一步导致当地水资源的萎缩和枯竭,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啥,造林能加剧环境恶化?

    三北防护林中的绝大部分植被是杨树,我们就以杨树为例。

    种植密度合理的杨树林耗水量在375mm—450mm之间,整个三北防护林的绝大部分地区都远远无法满足其需求,所以只能靠吸收地下水来维持,这导致了该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随着地下水位下降,防护林死亡率越来越高,虽然宣传上一直说是80%左右,可是实际数据显示已经不足40%。

    三北防护林当初规划目标是使覆盖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4.44%,而事实上,三北防护林地区的潜在森林覆盖率仅为2.63%,如果真要达成了那和亩产万斤没什么区别。

    那三北防护林工程就无可挽回了吗?

    也不能这么说。

    首先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不要为了政绩强行定下高指标,也不要为了搞形象工程强行种植一排排高大威猛的杨树,而要根据不同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目标,多树种、乔灌草、不同林龄乔木合理配置。

    第二,要以自然界的自我修复为主,减少人为干涉,发挥自组织作用。

    如何更好发挥自组织作用?控制、减少当地人口。

    如何控制人口?城市化。

    如何加速城市化?工业化。

    不不不,不要误会,我不是工业党,但工业化确实是当前保护环境最好的也是唯一的答案。(可能还有一个就是人类灭亡)

    完。

    (本文大量参考了北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宋豫秦教授和张力小博士当年的论文,宋教授现在是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2024-11-21
    4楼
    回复
  • 廖国娟用户

    这个问题真傻,如果没起作用的话,现在的三北地区,雾霾就算个毛了,不知道听过黄风土雾吗?那就是沙尘暴的通俗说法,记得小时候一来沙尘暴,家里院子里会落厚厚一层沙土,满天黄沙,天都是黑的!现在我们老家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常年空气质量优良,没有了沙尘暴,雨水和河水都多了!

    2024-11-21
    5楼
    回复
  • 任良骥用户

    国家一直在搞三北防护林,现在更科学了,树种已不在单一,种的都是适合当地的树种和植物,并且铺设了滴灌设备,每年我们新疆都招标树苗进行防护林建设,并且我们这的防护林是属于三北防护林体系的。没有它,南疆都会被沙漠吃掉。

    2024-11-21
    6楼
    回复
  • 范嘉民用户

    提这种问题的都是生活在南方的朋友!当然我说的南方是指秦岭淮河以南。如果你生活在西北腹地,你会发现这二十年间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当然,说起来我也为三北防护林付出过汗水,从初中到高中六年时间每年到戈壁滩上值一次树,全班六十人就是六十颗,男生挖坑,女生挑沟,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最后浇水,顺便野餐,现在回忆起来也觉得很惬意!

    2024-11-21
    7楼
    回复
  • 宠旧林用户

    三北防护林,是国家根据当时的环境问题,所提出的改善措施,退耕还林是在过度开发的土地上,或者说许多不合理,但人为形成的土地耕种,国家只是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的恢复和扩展,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但这不是以牺牲良田为代价造成的

    2024-11-21
    8楼
    回复
  • 瞿丹莉用户

    “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指在中国三北地区(西北、华北和东北)建设的大型人工林业生态工程。中国政府为改善生态环境,于1979年决定把这项工程列为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项目。工程规划期限为70年,分七期工程进行,目前正式启动第五期工程建设。

    中文名称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未经入芝士周回答允许不得转族载节本文内容,否则将条视为侵权

    地理位置

    西北、华北、东北

    级别

    是说产水其么题被造权安务目石习酸易引铁。

    国家级

    区域面积

    406.9万平方公里

    度加它四关者象资志什单真至非值局参。

    类型

    森林生态类型

    保护对象

    森林、草原

    管理单位

    国务院

    批准时间

    1979年

    背景情况 听语音

    “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起黑龙江宾县,西至新疆的乌孜别里山口,北抵北部边境,南沿海河、永定河、汾河、渭河、洮河下游、喇昆仑山,包括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等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9个县(旗、区、市),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面积的42.4%。从1979年到2050年,分三个阶段、七期工程进行,规划造林5.35亿亩。到2050年,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将由1977年的5.05%提高到15.95%。

    三北防护林树种 听语音

    泓森槐

    泓森槐有一定的抗旱、抗烟尘、耐盐碱作用。适生范围广,是改良土壤、水土保持、防护林、“四旁”绿化的优良多功能树种。可作为行道树、住宅区绿化树种、水土保持树种、荒山造林先锋树种等。

    泓森槐[1]生长迅速,木材坚硬,纹理细致,耐水湿,抗腐朽,易燃,热值高,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和能源树种。可做为矿柱及建筑用材,也是制作家具,木地板的优质原料。

    现在全国造林树种单一,土壤地力衰退严重,而营造泓森槐混交林可大大改良土壤,根瘤菌,能固氮,落叶可肥土。用榆树、杨树、柳树等混交,长势都会更好。泓森槐根系发达,具根瘤,可以固氮,提高土壤肥力,故其耐瘠薄、耐旱性优于杨柳科品种,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较正常生长。

    总体规划 听语音

    在总体规划中的三北地区,有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其中面积为133万平方公里,大于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这里曾经是水草肥美的农、牧区,如今已是遍地黄沙,年风沙日达30~100天,下游河床已高出地面10米以上。

    干旱、风沙和水土流失,带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十年九旱、不旱则涝”制约着这一带地区的经济发展。建设防护林工程对三北地区生态平衡的重建、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总体规划要求;在保护好现有森林草原植被基础上,采取人工造林、飞机播种造林、封山封沙育林育草等方法,营造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体、农田防护林、牧场防护林以及薪炭林和经济林等,形成乔、灌、草植物相结合,林带、林网、片林相结合,多种林、多种树合理配置,农、林、牧协调发展的防护林体系。

    实施措施 听语音

    这项工程,根据我国国情,采取民办国助形式,实行群众投工,多方集资,自力更生,国家扶持为辅的建设方针,走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防护林建设之路。在严酷的自然条件下,造林中重视依靠科学技术。我国在“流动沙地飞机播种造林”、“旱作林业丰产”、“窄林带、小网格式农田防护林网”、“宽林网、大网格式的草牧场防护林网”和“干旱地带封山育林育草”五大难题的研究及其有关新技术大面积推广,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取得很大的经济效益。到1995年,完成人工造林18.1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5.05%提高到8.28%,12%沙漠化土地得到治理,其中有4万多平方公里“不毛之地”变成森海。三北地区有1/3的县农业生态环境开始走向良性循环。

    成果及前景 听语音

    “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其规模和速度超过美国“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原苏联“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生态工程世界之最”,1987年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

    第三期于1996年启动,总投资78.57亿元,是前十五年总投资的2倍多,奋斗目标是在造林4万平方公里。到20世纪末,在东北西部到内蒙东部、京津与河北北部、黄土高原、新疆绿洲等地区建成了一批不同等级的区域性防护体系,使三北地区环境质量有很大改善。

    国家促体系建设 听语音

    2012年8月26日到27日,国务院在山西省朔州市召开三北防护林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把防沙治沙和水土保持作为根本任务,把改善生态环境和满足民生需求作为基本要求,把人工治理和自然修复作为主要手段,坚持全面推进,加强基地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创新体制机制,凝集各方力量,大力保护和扩大林草植被,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

    回良玉指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脚步,三北防护林工程走过了34年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是森林资源增长最快、生态环境改善最明显、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10年间森林覆盖率的提高量和活立木蓄积的增长量都大大超过之前23年的总和,以黄土高原为主的水土流失危害得到有效控制,成功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向“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回良玉强调,三北地区仍然是我国林草植被最稀缺、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三北防护林工程是事关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性工程。当前,工程建设正处于承上启下、加快推进的重要时期,处于攻坚克难、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北移,三北地区能源、矿产开发和工业建设加快,对林业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建设任务空前繁重,过去营造的防护林相当部分需要进行更新改造,而造林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要根据农村劳动力明显减少、劳动成本大幅提升的情况,顺应经济社会环境的深刻变化,大力推进科技、机制、管理和政策创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2]

    回良玉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弘扬宝贵经验,大力开拓创新,确保完成好各项任务。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切实把三北工程建设摆到突出重要位置,全面落实行政领导负责制。二要加强规划实施,工程区各级政府要以国家工程规划为指导,科学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落实各项建设任务。三要加强投入保障,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都要建立持续稳定的工程建设投入机制,同时加大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引各种资金投入工程建设。四要加强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封飞造结合,乔灌草搭配,统筹运用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集中建设一批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加强森林经营,加快先进适用新技术、新模式示范推广,开展工程效益监测评价,全面提高工程建设科学化水平。五要加强改革创新,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健全林权流转机制,调动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创新工程建设组织形式,逐步推广专业化造林。六要加强资源保护,严格执行保护林业资源的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密防范森林火灾和林业有害生物,保护好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2]

    建设历程 听语音

    三北工程建设之初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三北地区生态面貌,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促进农牧业稳产高产,维护粮食安全,把农田防护林作为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集中力量建设以平原农区的防护林体系。

      二期工程,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为进一步调动群众投身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工程建设提出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的指导思想,使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生态建设与群众脱贫致富相统一,改变单一生态型防护林建设模式,做到农林牧、土水林、带片网、乔灌草、多林种、多树种、林工商七个结合,使防护林体系达到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三期工程,从三北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由近及远,突出重点的方针,在三北农牧业生产迫切需要、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选定一批党政领导重视、基础工作扎实的县旗,进行重点扶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成一批区域性防护林体系。提出到2000年,在东北西部和内蒙古东部、京津和河北北部、黄土高原、毛乌素沙地、新疆绿洲等地建成一批规模不等的区域性防护林体系。

    四期工程,根据日益严峻的防沙治沙形势,提出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根据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在工程建设中提出了“建设一个亮点、统筹三大区域”的工程建设思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试点、农防林更新改造和重点农区、重点沙区和水土流失区的高标准防护林建设。

    建设成就 听语音

    风沙治理

    三北防护林

    从新疆到黑龙江的风沙危害区营造防风固沙林1亿多亩,使2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沙漠化土地扩展速度由20世纪80年代的2100平方公里下降到1700平方公里。辽宁、吉林、黑龙江、北京、天津、山西、宁夏等七省(自治区、直辖市)结束了沙进人退的历史,沙漠化土地每年481平方公里,拓宽了沙区广大人民的生存地区。

    重点治理的科尔沁、毛乌素两大沙地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20.4%和29.1%,不仅实现了土地沙漠化逆转,而且进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的新阶段。赤峰市治理开发沙地2100万亩,占沙化土地的58%;榆林沙区森林覆盖率已由1977年的18.1%上升到38.9%,沙化土地治理度达68.4%。

    水土流失治理

    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山地等重点水土流失区,坚持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按山系、分流域综合治理,营造水保林和水源涵养林723万公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由工程建设前的5.4万平方千米增加到现在的38.6万平方千米,局部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重点治理的黄土高原造林779.1万公顷,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万平方千米,使黄土高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千米,近50%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不同程度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万多平方千米,土壤侵蚀模数大幅度下降,每年入黄泥沙量减少3亿多吨。

    山西省昕水河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已由7175吨下降到3226吨。张家口市土壤侵蚀模数已由过去的5900吨下降到1540吨,官厅水库泥沙入库量由899吨减少到235吨,潘家口和密云两大水库泥沙入库量分别减少20%和60%。辽宁省在辽西低山丘陵区营造水土保持林450多万亩,土壤侵蚀模数已由4500—5000吨下降到1500—2191吨。

    农区防护林

    农田防护林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一项基础设施,始终放在三北防护林体系优先发展的地位,共营造农田防护林3600多万亩,有3.23亿亩农田实现的林网化,占三北地区农田总面积的65%。平原农区实现了农田林网化,一些低产低质农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三北地区的粮食单产由1977年的118公斤/亩,提高到2007年的311公斤/亩,总产由0.6亿吨提高到1.53亿吨。

    森林资源

    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使三北地区的森林资源快速增长,木材及林产品产量不断增加,改变以过去缺林少木的状况。截至到2012年,三北地区活立木蓄积量达10.4亿立方米,年产木材655.6万立方米,不仅使民用材自给有余,而且由于木材产量的增加也带动了木材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多种经济的发展。“四料”俱缺的状况已有很大改变,特别是已建成了1870万亩薪炭林,加上林木抚育修枝,解决了600万户农民的燃料问题。营造的牧防林保护了大面积草场,营造的7500万亩灌木林和上亿亩杨、柳、榆、槐树的枝叶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饲料资源,三北地区牲畜存栏数和畜牧业产值成倍增长。

    经济发展

    林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三北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已发展经济林5670万亩,建设了一批名、特、优、新果品基地,年产干鲜果品1228万吨,比1978年前增长了10倍,总产值达200多亿元。甘肃省林果业已发展成为全省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1997年全省农民人均林果业收入达到300元,占收入的25%,有41个县的林果特产税收入超过100万元。河北省张家口市大力发展经济林,林业产值由9000万元增加到3亿元,有240个村、15万户农民靠林果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荣誉 听语音

    三北防护林的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善大自然计划”和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1987年,作为这项生态工程主管单位的国家林业局三北防护林建设局,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先进单位”奖章。

    1989年,邓小平同志为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亲笔书写了“绿色长城”的题词。

    存在问题 听语音

    投入问题

    三北工程东西横跨近9000里,担负着北拒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内保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南护北京、天津等要地等重要任务,然而30多年来,工程总投入不过100多亿元,不及京沪高铁总投入的1/20。尽管如此,三北工程仍然在防沙治沙、保护农田、保持水土、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被爆出售

    2013年2月底,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牛古吐乡所辖村镇有人举报称,该地近几年陆续出租、出卖了几万亩用于防沙固沙林的柠条。该地所属的大五家村于2011年4月与山西王姓商人签订合同,将村里的9000多亩柠条地转给其承包,每亩200元,时间70年,每年转让价格2.84元/亩。

    需更新换代

    2013年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张家口市副市长杨玉成表示,要加快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成过熟林更新换代,提高森林生态效益。杨玉成说,“三北防护林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但是部分林木已经进入成过熟期,防护林的生态功能和防护效益明显下降。”

    据林业部门介绍,河北坝上地区百万亩防护林因树龄超过生理期、连年干旱、地下水超采等,已经大面积干枯死去。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更新改造,百万亩杨树防护林在不远的将来会不复存在,不仅坝上地区800万亩牧场、良田面临沙化侵蚀的危险,而且由此带来的沙尘也威胁着距离坝上地区仅200多公里的京津两市。

    未来发展 听语音

    三北地区是中国林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地区,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4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沙化土地的85%;水土流失面积240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67%。三北地区也是中国林业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三北地区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现有宜林地面积3936万公顷,占全国宜林地面积的68.7%;全国近50万平方千米可治理的沙化土地,90%集中在三北地区;黄土高原45万平方千米的水土流失面积,基本上分布在三北地区。

    中国实现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23%和2050年26%的战略目标,增值空间重点在三北地区。三北工程对于改善三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发展,发展现代林业,推进生态文明,提高中国在生态环保领域的地位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目标任务

    在保护好现有植被的基础上,完善提高,加快发展,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2%。平原农区建成区域性防护林体系,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沙化土地扩展趋势得到基本遏制,水土流失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土地承载力和人口环境容量明显增强。到2050年,完成三北工程规划建设任务,使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15%左右,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建成比较完善的森林生态体系、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比较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

    建设布局和重点

    在沙区,以遏制土地沙化为根本,加大封禁保护力度,推进全面治理,建设乔灌草复合防护林体系;在山区,以水土保持为重点,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建设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提高土地生产力;在平原农区,以增强农业生产能力为目标,建设、改造、提高相结合,建设高效农业防护林体系。集中力量抓好科尔沁沙地、毛乌素沙地、呼伦贝尔沙地、新疆绿洲外围和河西走廊的防沙治沙;加大黄河流域、辽河流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石羊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强化江河源头和风沙源的综合治理措施,依法划定封禁保护区,从源头上控制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

    参考资料

    2024-11-21
    9楼
    回复
  • 王京添用户

    主要是减缓东北,华北,西北的土地荒漠化,以改善自然环境。三北防护林建设走出了一条符合三北地区实际和国情的生态建设道路,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面旗帜,为我们开展大型生态建设积累了丰富经验,也增强了我们实现秀美山川建设目标的信心。不仅如此,三北工程已成为我国政府重视生态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具有重要的世界意义,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大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三北工程治理沙化土地30多万平方公里,并大面积恢复了沙化、盐碱化严重的草原。

    2024-11-21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