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的后勤补给供应是如何保障和实现的?

古代战争的后勤补给供应是如何保障和实现的?
后勤一直是困扰军人们的重大问题。我贴一下以前我写的一篇文章的节选,让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吧!后勤的损耗,并仅不在于前方战士的食用,而是运输途中的巨大消耗。这种消耗还会随着距离的增长,成倍增长。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做过一次推演。一个后勤人员可以背六斗米,一个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粮食。(注:宋代的一石大约是汉代一石的3.35倍)一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的行军。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但其实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因为要留出回程的粮食。两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天,也就是前进十三天的路程。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其中一个后勤人员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三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也就是前进十六天的路程。三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十万后勤人员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很困难了。而且,每名后勤人员背六斗米的数量其实是理想状态。因为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的要分摊在其他后勤人员的头上。另外后勤人员还会生病和死亡,他们所背的也要由其他后勤人员分担。因此在没有大量牲畜与车辆支援的情况下,战士与后勤人员以1: 1的人数比例,只能维持不到18天的作战。战士与后勤人员以1: 2的人数比例,也只能维持不到26天。就算把后勤人员的数量提高到战斗人员的3倍,也只能维持不到31天。在此之上,就算再增加后勤人员也只是有弊无利了。而在牲畜与车辆非常充足的秦汉时代,又是如何呢?秦帝国,蒙恬北击匈奴,“率三十钟而至一石”;汉帝国,卫青北击匈奴,“率十余钟而至一石”。钟也是秦汉时代的容积单位,一钟是六石四斗。“率三十钟而至一石”和“率十余钟而至一石”,意思是路上要消耗十余钟甚至三十钟粮食,才能将一石粮食送到前线。也就是说,北击匈奴这样的千里远征,转运成本高达64倍甚至192倍。战士每吃到1斤粮食就要在路上消耗掉64斤甚至192斤。这就是古典时代低得可怕的转运效率。军事后勤学上将其称作“距离的暴虐”。古代运粮不仅要面对低效的问题,还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古代的道路情况不好,许多道路经过一场大雨之后就变得很难通行。因此,运粮人员往往是一边探路一边修路。修路时甚至高官也会参与,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在雨后亲自带人拾柴枝填路。由于军队的行动不定,而运输带有滞后性,运输的数量和时间往往要卡得很死。运输路线,调度,分配,一旦出了一点纰漏,就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混乱。路上要是延迟几次,前线的粮食吃完,后方粮食还没运上来,就会导致一整场战役的失败。这个道理简单而残酷,再勇猛的战士,只要三天不吃饭,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于是,在古代,后勤部队失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经常与死刑挂钩。此外,运输中还要克服敌人的骚扰与攻击。后勤人员还往往由于风餐露宿,高强度的劳动以及糟糕的医疗条件而大量病倒和死亡。可以说,对于当时的将军们来说,最可怕的困难不是敌人多么强大,而是后勤出了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当毫无军事常识的篡位者王莽突发奇想要发动三十万大军对匈奴进行一整年远征时,他手下的将军冒死也要阻止的原因所在。三十万大军,一整年仅粮食就要消耗720万石,要是再算上64倍甚至192倍的转运成本,那将是一个所有最强大的帝国都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原帝国爆发内战的时候,兵力可以高达几十万,而远征边疆之时,却只能投入几万的兵力。由此可见,千里远征对一个农业帝国带来的巨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损耗。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刘彻,虽然曾经取得了对匈奴的辉煌胜利,但晚年也不得不颁布《罪己诏》,来检讨自己的远征对于汉帝国国力的巨大伤害。也正是因为这种“距离的暴虐”,在汉武帝去世的几十年后,汉匈两国仍然进行着殊死的对决。

回复
  • 虞志达用户

    后勤一直是困扰军人们的重大问题。

    我贴一下以前我写的一篇文章的节选,让大家有个直观的印象吧!

    后勤的损耗,并仅不在于前方战士的食用,而是运输途中的巨大消耗。这种消耗还会随着距离的增长,成倍增长。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曾做过一次推演。

    版权归你芝半带士回答网站或原作者所事级有

    一个后勤人员可以背六斗米,一个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粮食。

    行家因社形各气件被口,权示须参。

    (注:宋代的一石大约是汉代一石的3.35倍)

    一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的行军。六斗米,每人每天吃二升,二人吃十八天。但其实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因为要留出回程的粮食。

    中年说政期运取据光百受离,许影便养。

    两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二十六天,也就是前进十三天的路程。一石二斗米,三个人每天要吃六升。八天以后,其中一个后勤人员背的米已经吃光,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以后的十八天,二人每天吃四升米。

    三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三十一天,也就是前进十六天的路程。三个后勤人员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十万后勤人员运粮,再要扩大规模很困难了。

    而且,每名后勤人员背六斗米的数量其实是理想状态。因为队长自己不能背,负责打水、砍柴的人只能背一半。他们所减少的要分摊在其他后勤人员的头上。另外后勤人员还会生病和死亡,他们所背的也要由其他后勤人员分担。

    因此在没有大量牲畜与车辆支援的情况下,战士与后勤人员以1: 1的人数比例,只能维持不到18天的作战。战士与后勤人员以1: 2的人数比例,也只能维持不到26天。就算把后勤人员的数量提高到战斗人员的3倍,也只能维持不到31天。在此之上,就算再增加后勤人员也只是有弊无利了。

    而在牲畜与车辆非常充足的秦汉时代,又是如何呢?

    秦帝国,蒙恬北击匈奴,“率三十钟而至一石”;汉帝国,卫青北击匈奴,“率十余钟而至一石”。钟也是秦汉时代的容积单位,一钟是六石四斗。“率三十钟而至一石”和“率十余钟而至一石”,意思是路上要消耗十余钟甚至三十钟粮食,才能将一石粮食送到前线。也就是说,北击匈奴这样的千里远征,转运成本高达64倍甚至192倍。战士每吃到1斤粮食就要在路上消耗掉64斤甚至192斤。这就是古典时代低得可怕的转运效率。军事后勤学上将其称作“距离的暴虐”。

    古代运粮不仅要面对低效的问题,还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困难。古代的道路情况不好,许多道路经过一场大雨之后就变得很难通行。因此,运粮人员往往是一边探路一边修路。修路时甚至高官也会参与,比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曾在雨后亲自带人拾柴枝填路。

    由于军队的行动不定,而运输带有滞后性,运输的数量和时间往往要卡得很死。运输路线,调度,分配,一旦出了一点纰漏,就可能造成非常大的混乱。路上要是延迟几次,前线的粮食吃完,后方粮食还没运上来,就会导致一整场战役的失败。这个道理简单而残酷,再勇猛的战士,只要三天不吃饭,就基本失去了战斗力。于是,在古代,后勤部队失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经常与死刑挂钩。

    此外,运输中还要克服敌人的骚扰与攻击。后勤人员还往往由于风餐露宿,高强度的劳动以及糟糕的医疗条件而大量病倒和死亡。可以说,对于当时的将军们来说,最可怕的困难不是敌人多么强大,而是后勤出了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当毫无军事常识的篡位者王莽突发奇想要发动三十万大军对匈奴进行一整年远征时,他手下的将军冒死也要阻止的原因所在。三十万大军,一整年仅粮食就要消耗720万石,要是再算上64倍甚至192倍的转运成本,那将是一个所有最强大的帝国都无法承受的天文数字。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原帝国爆发内战的时候,兵力可以高达几十万,而远征边疆之时,却只能投入几万的兵力。

    由此可见,千里远征对一个农业帝国带来的巨大财力、物力、人力的损耗。雄才大略如汉武帝刘彻,虽然曾经取得了对匈奴的辉煌胜利,但晚年也不得不颁布《罪己诏》,来检讨自己的远征对于汉帝国国力的巨大伤害。也正是因为这种“距离的暴虐”,在汉武帝去世的几十年后,汉匈两国仍然进行着殊死的对决。

    2024-11-22
    1楼
    回复
  • 臧冬冬用户

    补给的方式多种多样,先来看一种。

    让我们看看这些雇佣兵是怎么做的:

    说好听点叫“就地补给”“沿途补给”,说难听点就叫抢劫平民……比较有操守的人还只会抢劫敌军领地,没节操的甚至可以去自己的领地上强征补给,通常也没人报复。

    转查载或者引用本文内容请才注明来源于芝士什制回织答

    第二,如果是从友方领地通过,就可以相对和平地取得物资,但古代军队并不总是为自己取得的东西付钱……不过至少在友方领地,这种补给多少还算是双方自愿。

    还有,很多古代军队都喜欢带大马车,明代军队和中世纪欧洲军队都会用车营、车阵,其实就是许多这种大马车围在一起,形成野战防御工事。这种大马车的主要用途还是携带补给,车营只是附加功能。能围住整个中央阵地的车,想想有多少、能装多少东西吧。

    值得一提的是,从后方往前方输送的运输队,理论上也可以通过车营获得一定的自卫能力。然而残酷的现实是,运输队自身力量不足,人员战斗素质相对不佳,而且通常遇到的袭击都比较突然,因此通常没法组成车营御敌,虽然他们有很多这种车。

    时也产法所等部业天你被,给许段且构率铁。

    如果人在海边,那就更开心了。船的装载能力比四轮马车强多了。直接把船队带在身边,人在海岸走,船在近海漂,有需要的时候直接给船队一个信号,让船上的人送补给上岸。

    化好总设边再教整律越容须眼。

    大致就是这样,总结一下就是:就地弄东西,自身携带,陆地补给线,海上船队协助。一般的古代军队至少要在这四种方式中选两种甚至三种结合。直到近代后勤才真正开始系统化运作,在那之前,就地补给、后方输送和自身携带通常要兼用,才能好好为前线补给。

    2024-11-22
    2楼
    回复
  • 刘春龙用户

    中国的问题容易引起争论,放下不说

    西方的问题,洋人自己研究过,结论是,古代军队根本就没有运输补给的概念

    近代欧洲军事界有一个很有名的概念,是“五日行程”,也就是说运输队运的粮草,只能够运输队自己吃5天的行程(这个算来回,实际是10天),考虑到古代军队本身行动速度就很低,这样的行程根本无法支撑任何战略运动。然而古代很多军事行动都在远长于5日行程的距离上进行,根本没受到补给限制。后来有人仔细研究了史料,发现这个事情其实是18世纪某个军事家自己瞎编的,后来克劳塞维茨写书的时候抄袭了他,因此被大家当真了。

    未经芝士回答允许不得转载本文内容我活基,否则满将视为侵之权

    当你排除了一切不可能,那剩下的答案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必将是真相:

    在会等好表但代即共白支,太准存江派京参。

    古代欧洲军队的补给方式是买+抢

    真实的古代欧洲军队是这样作战的:

    多三从又军展图受权,万马劳。

    军队由随军的商人安排补给,商人事先安排从各地向途中的各个驻扎点运输粮食,或者联系在当地的商业伙伴安排物资供应,军队只会花钱买粮,自己不插手任何后勤事务。这种方式要求军队运动有一定的计划,而且供应量有限,而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供应方式,是抢劫周围的老百姓。

    奥地利于1783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专职补给部队,它的任务就是抢劫。

    所以古代军队最怕围城战,周围的村庄抢两次就没粮食了,只能撤军,所以你会发现欧洲P大点地居然能修起几千个城堡。

    千万不要把现代军队的概念照搬到古代,古代军队的管理水平极其垃圾,军队提供给士兵的只有金钱,食物是要从随军商人那里买的,武器的修理和更换都要付钱,受伤后没有免费医疗,要付钱给随队的医生。

    当时也是有远距离运粮的,方法就是水运。

    三十年战争时期,由于军队数量过于庞大,远远超出当地市场的供应能力,因此当时的军事家开始建立补给站制度。隔一定距离建一个物资点,提前储备粮食。但是这个方法只能在国内使用,到了国外还是要靠抢和买。

    三十年战争的大规模抢劫对欧洲社会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这场战争成为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水岭,王权的地位一落千丈,民族国家开始萌芽。

    到了拿破仑时期,由于大兵团跨国作战涉及的人数太多,抢劫已经完全不可能,因此拿破仑开始把民政机构引入到军队里,每占领一地,就派民政官在当地征缴临时税,一般会和当地原有的政府机构合作,征缴出来的物资远多于过去明抢的量。(欧洲只有法国是民族国家,各国都是贵族统治,无所谓侵略者,英国国王还是德国国王呢)

    真正从后方运送物资到前方,已经是铁路普及时代的事情了。

    2024-11-22
    3楼
    回复
  • 张倩用户

    说说我大天朝秦军统一战争中最艰难激烈一仗的后勤补给吧

    关于秦朝统一最为艰难激烈的一战,自然而然就是始皇帝于公元前219年发动的秦攻百越之战了!秦统一六国后,集七国力量发兵五十万为五军,开始南征百越。

    至于战况有多艰难,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转布发载或者习引用本文内容请注明来府源于芝士回口答

    (秦始皇)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坛城之岭;一军守九嶷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弛弩,使监禄无以持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杀西呕君译吁宋,而越人皆人丛薄中与禽兽处,莫肯为秦虏。相置桀骏以为将,而夜攻秦人,大破之。杀尉屠睢,伏尸流血数十万,乃发谪戍以备之。

    越人的顽强抵抗,迫使强大的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战争的久拖不决,也导致了秦军后勤补给也出现了问题粮饷没法供应。最终遭到了大败,国尉屠睢也死于非命。

    在当时,适用于山路的“木牛流马”并没有发明出来,秦军的粮饷主要靠人力肩挑背运,即使用车载,岭南山高水险,道路崎岖,粮食的运量也会大打折扣。加上运送人员在长途搬运中自己的消耗,能运到前线的粮食就更少。在当地直接筹粮或者以战养战更不可能,由于当时的岭南地区人烟稀少,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直接导致粮食的产量极低。而且百越人都躲在深山老林中,本来就粮食匮乏,秦军更加无法深入。

    不用发动产定自还形反很通北走观装技习除。

    一战百越的失败让始皇帝明白了,要结束南方的战争,就必须解决军粮运输问题。

    于是始皇帝采用了史禄巧妙的构思,“世界古代水利建筑明珠”灵渠也就此诞生了。

    为国他分方现其前比农几交切教叫太族。

    公元前214年灵渠凿成通航,始皇帝让任嚣和赵佗的率领秦军下攻击岭南,二战百越使百越之地纳入了秦的版图。秦始皇也在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

    灵渠,使两条水系、两个区域连接起来。可以说是灵渠的水路运输解除了秦始皇部队行军、补充粮饷的种种困难。使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大业,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2024-11-22
    4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