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攻打“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死伤惨重,为何不先绕过去?

古代攻打“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死伤惨重,为何不先绕过去?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古代遇到兵家必争之地,为何不绕过去。浅谈中国地理决定古代战争进程。中国国土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历史上所有大型战争都围绕这个特点展开,所以行军路线并不复杂。中国内部战争其实就是就是三横三纵的作战路线。什么是三横,一横即黄河战线:自关中出潼关攻洛阳、开封,直取中原,如秦灭六国、楚汉之战,自古关东不敌关西。二横是长江战线,自西川顺江而下,下武昌、九江、安庆、南京,顺流而下、一日千里。晋灭东吴、元灭南宋之战走此路。抗战期间日军从长江口逆流而上、逆势而为,是败亡之本。三横是游牧民族崛起后,为抵挡来自北方的威胁,沿长城部署的一系列战略关隘,如山海关、北京、大同、雁门关、嘉峪关等,称为长城战线。三纵是从北方征服南方的三条道路:一纵是自济南至徐州南下合肥(巢湖)或两淮,兵锋直指南京。曹操攻打东吴、秦晋淝水之战、金兀术攻南宋、朱棣靖难之战、清兵灭南明、日华北方面军南下等等战争自此南下。二纵是兵出中原(河南),攻樊城取襄阳、武昌,赤壁之战、金兵南下、元灭宋、中日武汉战役等等走的是这条中路。三纵是夺取山西大同打开进陕之路,再自汉中直取成都。晋灭蜀汉、金兵入川、元攻石头城、日军攻占太原等走的这条西路。中国之大,纵横只有这六条战线。所以古代的大型战争都是依据这个原理作战,这六条战线上的关隘城市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大战必在潼关、襄阳、徐州、合肥等地。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必定是水陆交汇、多路总口,倾国家力量打造的大城、关隘。第一种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需要倾力攻打。中国多山脉,少平原,很多著名的关隘依山畔水,将道路切断。如著名的陕西(潼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中、关西)出入中原的关隘:潼关。三国曹操为防止陇西兵作乱,废函谷关建潼关,位于黄河岸边,秦岭、中条山两条山脉交汇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潼关自古是陕西门户,历代爆发多次大战,明末李自成大战孙传庭,破潼关入陕。李自成自陕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城下,逼得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传庭死,则明亡矣”。如不是崇祯乱命,将孙传庭主力损失殆尽,大明不至亡于1644年。这种扼守数省的关隘总口,是不能绕的。中国这样的关隘有多处,如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山海关以北称关外,以南称关内),是进出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总口,威震朝鲜、满洲。后金皇太极曾绕开山海关,从密云长城进入华北平原,那是欺负大明羸弱无能,再是仗着可以依靠抢劫获得补给。密云山路崎岖,如大明国力正常,截断皇太极退路,其必死无葬身之地。势力辐射数省的多路总口,区域的中心大城,是决战的必然之地,无人敢冒险绕开。古代中国分四大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以西安为中心的川陕;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欲得天下,必争以开封(洛阳、郑州)、徐州为中心的中原。完颜宗弼绕开兵家必争之地,一路绕开大城,率十万骑兵南渡长江,几乎全军覆没。历史上不计后果,绕开兵家必争之地的战例,不是没有,而是极少,且异常凶险,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为之。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十万骑兵南下江南,号称“搜山检海”抓捕宋高宗赵构。他是历史上仅有两个率军绕开襄阳、合肥(安庆)南渡长江的将领之一。金兀术于马家渡南渡长江,直取建康(南京)、临安,宋高宗吓的逃到海上。次年完颜宗弼恐怕后路截断,沿运河北上,准备从镇江北渡。等候多时的宋将韩世忠率军8000,以少胜多,将完颜宗弼围困在黄天荡。同时金人援军、粮草被扬州宋军击退。完颜宗弼这种仗着骑兵抢掠优势,绕开战略要地、深入险境的战法,此时被切断后路,没有援兵和粮草支持,极可能全军覆没。金国人口少,如主力被歼灭,有亡国之险。完颜宗弼依靠汉奸献计,掘开鹳河故道得以逃脱,又遭岳飞军拦截,狼狈北渡。此后完颜宗弼叹此战之险,一生再也不敢南渡,老老实实的与宋军争夺襄阳、淮西。此后元军南征,与宋军争夺石头城、襄阳数十年,也不敢贸然越过大城南渡。同样,曾国蕃对太平天国形成巨大军事优势后,也是先攻打南京门户安庆,不敢越雷池半步。朱棣绕开济南直取南京的战法,是历史上罕见的绕开大城取胜的例子,是因为战略目的不同。建文帝继位后,采取削藩政策,逼反了燕王朱棣。1399年,朱棣自北京起兵,史称“靖难之变”。朱棣沿南北征战中的一纵线路南下,即北京、济南、徐州线路南下,建文帝的大军亦走此路反击。双方交战数年,互有胜负。但朱棣毕竟只有北京一隅,时间越久越不利。后来朱棣获南京内线太监密报,称南京兵力空虚。朱棣大喜,率轻骑南下,绕开济南、徐州、合肥,自灵璧入扬州,经运河南下,一举攻破南京,逼得建文帝自杀,夺得天下。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千里奔袭不是争地盘,而是争帝位。只要他攻破南京,抓住建文帝,战争就结束了,天下可传檄而定。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绕开大城的战法是正确的。绕开兵家必争之地有何凶险,能不能化解?第一,绕开大城、关隘作战,首先在交战态势上就失去主动权,处处受到牵制、腹背受敌。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驻守的也是国家精锐、野战主力,地方军是守不住大城、关隘的,因为攻大城必有野战(详见旧文:为何古代守大城必有野战)。如果攻方置之不理,绕城而行,守城方随时能出城作战,对攻方任意一点实施突袭,或与友军配合,前后夹击,对攻方来说,这是心腹之患。兵者,势也。两军争锋,首先争夺战场主动权、战争态势。双方都害怕被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一旦处于这样的交战态势,就会处处被动,失去战场主动权。第二、绕开大城、关隘等于大军随时可能被截断退路与粮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打的就是钱粮,最怕被截断粮道。一旦主力绕开兵家必争之地前行,无疑把庞大的民工和粮草辎重丢给对手、任人宰割,这是兵家大忌。除非能像黄巢大军一样,以人肉为食,打到哪里吃到哪里。即使是游牧民族大军,也需要粮草接应。金、元的许多军事科技已经非常先进,其装具骑兵使用的战马需要特制的草料,需从草原运往前线,如果进食普通草料,战马几天内就会失去战斗力。同样,任何战争都胜负难料,影响的因素太多,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绕开大城、关隘行军后果就是败了没有接应、退路被截断,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即使到了现代战争,任何没有接应、援军的突围只是早点灭亡。如德国第六集团军被困斯大林格勒、黄维第十二兵团被围双堆集,是没有能力突围吗?当然不是,如果他们竭尽全力,在包围圈打开突破口不是难事。可是没有援军的突围有什么用?没有跑多远就被追上、个个击破了。在包围圈里守军还能成建制的投入战斗,突围到荒郊野地,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只能是溃散。所以古今将帅大多禁止没有接应的部队突围。第三、绕开大城、关隘等最熟悉、优化的道路行军,另寻道路,需冒道路风险。盲目绕开必须攻打的关隘要地,另找捷径绕道,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以诸葛亮北伐为例,自汉中出发有三条路:一是走祁山攻街亭,二是走箕谷攻陈仓,三是走子午谷直取长安。魏延献计绕开街亭、陈仓两个关隘走子午谷,被诸葛亮断然拒绝,此路过于凶险。后来闯王高迎祥走过子午谷,结果被明军截住两头,全军覆没、兵败身死。另外古人行军,预先需要大量的道路信息,对于何处进军、扎营、水源、屯粮以及预设战场、设伏、多少岔路都要详细标记,绕开熟悉的大城、关隘道路行军,极易被设伏。如果说古代战争开封、济南、徐州等还可以绕开,那看看绕不过去的大城之一,南北征战中二纵战线上的襄阳。整个湖北就是被群山环绕的盆地:东边大别山脉将湖北与安徽隔绝,南边幕阜山与湖南、江西隔绝;西边武当山、巫山与四川隔绝;陆路进入湖北的唯一通道就是在北面。湖北北部是大别山余脉与桐柏山相连,只有桐柏山与武当山之间不是山地,而襄阳位于湖北北部入口最窄处。无论哪支南下大军都没有绕开过。反过来,三国关羽北伐时,先夺荆州、再下襄阳,一直打到樊城(现襄樊市樊城区)。一旦樊城失守,关羽兵锋即可直指中原门户新野,因此中原震动,曹操一度想从许昌迁都邺城,以避锋芒。烟酒阁大学士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回复
  • 樊丽萍用户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古代遇到兵家必争之地,为何不绕过去。浅谈中国地理决定古代战争进程。中国国土辽阔,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历史上所有大型战争都围绕这个特点展开,所以行军路线并不复杂。

    中国内部战争其实就是就是三横三纵的作战路线。什么是三横,一横即黄河战线:自关中出潼关攻洛阳、开封,直取中原,如秦灭六国、楚汉之战,自古关东不敌关西。

    二横是长江战线,自西川顺江而下,下武昌、九江、安庆、南京,顺流而下、一日千里。晋灭东吴、元灭南宋之战走此路。抗战期间日军从长江口逆流而上、逆势而为,是败亡之本。

    三横是游牧民族崛起后,为抵挡来自北方的威胁,沿长城部署的一系列战略关隘,如山海关、北京、大同、雁门关、嘉峪关等,称为长城战线。

    版片权归铁芝士回答网站或别的给原作者所有

    三纵是从北方征服南方的三条道路:一纵是自济南至徐州南下合肥(巢湖)或两淮,兵锋直指南京。曹操攻打东吴、秦晋淝水之战、金兀术攻南宋、朱棣靖难之战、清兵灭南明、日华北方面军南下等等战争自此南下。

    二纵是兵出中原(河南),攻樊城取襄阳、武昌,赤壁之战、金兵南下、元灭宋、中日武汉战役等等走的是这条中路。

    在出学度社心向公系情并长,走类界除快严。

    三纵是夺取山西大同打开进陕之路,再自汉中直取成都。晋灭蜀汉、金兵入川、元攻石头城、日军攻占太原等走的这条西路。

    中国之大,纵横只有这六条战线。所以古代的大型战争都是依据这个原理作战,这六条战线上的关隘城市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大战必在潼关、襄阳、徐州、合肥等地。

    所谓兵家必争之地,必定是水陆交汇、多路总口,倾国家力量打造的大城、关隘。第一种是绝对绕不过去的,需要倾力攻打。

    中国多山脉,少平原,很多著名的关隘依山畔水,将道路切断。如著名的陕西(潼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中、关西)出入中原的关隘:潼关。

    三国曹操为防止陇西兵作乱,废函谷关建潼关,位于黄河岸边,秦岭、中条山两条山脉交汇处,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潼关自古是陕西门户,历代爆发多次大战,明末李自成大战孙传庭,破潼关入陕。

    李自成自陕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北京城下,逼得崇祯皇帝煤山上吊。“传庭死,则明亡矣”。如不是崇祯乱命,将孙传庭主力损失殆尽,大明不至亡于1644年。

    这种扼守数省的关隘总口,是不能绕的。中国这样的关隘有多处,如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山海关以北称关外,以南称关内),是进出东北、大小兴安岭的总口,威震朝鲜、满洲。

    把各质程路必受六青候毛。

    后金皇太极曾绕开山海关,从密云长城进入华北平原,那是欺负大明羸弱无能,再是仗着可以依靠抢劫获得补给。密云山路崎岖,如大明国力正常,截断皇太极退路,其必死无葬身之地。

    势力辐射数省的多路总口,区域的中心大城,是决战的必然之地,无人敢冒险绕开。

    古代中国分四大区域,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以西安为中心的川陕;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欲得天下,必争以开封(洛阳、郑州)、徐州为中心的中原。

    完颜宗弼绕开兵家必争之地,一路绕开大城,率十万骑兵南渡长江,几乎全军覆没。

    历史上不计后果,绕开兵家必争之地的战例,不是没有,而是极少,且异常凶险,非到万不得已,不得为之。

    公元1129年,完颜宗弼(金兀术)率十万骑兵南下江南,号称“搜山检海”抓捕宋高宗赵构。他是历史上仅有两个率军绕开襄阳、合肥(安庆)南渡长江的将领之一。

    金兀术于马家渡南渡长江,直取建康(南京)、临安,宋高宗吓的逃到海上。次年完颜宗弼恐怕后路截断,沿运河北上,准备从镇江北渡。

    等候多时的宋将韩世忠率军8000,以少胜多,将完颜宗弼围困在黄天荡。同时金人援军、粮草被扬州宋军击退。

    完颜宗弼这种仗着骑兵抢掠优势,绕开战略要地、深入险境的战法,此时被切断后路,没有援兵和粮草支持,极可能全军覆没。金国人口少,如主力被歼灭,有亡国之险。

    完颜宗弼依靠汉奸献计,掘开鹳河故道得以逃脱,又遭岳飞军拦截,狼狈北渡。此后完颜宗弼叹此战之险,一生再也不敢南渡,老老实实的与宋军争夺襄阳、淮西。

    此后元军南征,与宋军争夺石头城、襄阳数十年,也不敢贸然越过大城南渡。同样,曾国蕃对太平天国形成巨大军事优势后,也是先攻打南京门户安庆,不敢越雷池半步。

    朱棣绕开济南直取南京的战法,是历史上罕见的绕开大城取胜的例子,是因为战略目的不同。

    建文帝继位后,采取削藩政策,逼反了燕王朱棣。1399年,朱棣自北京起兵,史称“靖难之变”。

    朱棣沿南北征战中的一纵线路南下,即北京、济南、徐州线路南下,建文帝的大军亦走此路反击。双方交战数年,互有胜负。但朱棣毕竟只有北京一隅,时间越久越不利。

    后来朱棣获南京内线太监密报,称南京兵力空虚。朱棣大喜,率轻骑南下,绕开济南、徐州、合肥,自灵璧入扬州,经运河南下,一举攻破南京,逼得建文帝自杀,夺得天下。

    朱棣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千里奔袭不是争地盘,而是争帝位。只要他攻破南京,抓住建文帝,战争就结束了,天下可传檄而定。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绕开大城的战法是正确的。

    绕开兵家必争之地有何凶险,能不能化解?

    第一,绕开大城、关隘作战,首先在交战态势上就失去主动权,处处受到牵制、腹背受敌。

    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驻守的也是国家精锐、野战主力,地方军是守不住大城、关隘的,因为攻大城必有野战(详见旧文:为何古代守大城必有野战)。

    如果攻方置之不理,绕城而行,守城方随时能出城作战,对攻方任意一点实施突袭,或与友军配合,前后夹击,对攻方来说,这是心腹之患。

    兵者,势也。两军争锋,首先争夺战场主动权、战争态势。双方都害怕被前后夹击、腹背受敌。一旦处于这样的交战态势,就会处处被动,失去战场主动权。

    第二、绕开大城、关隘等于大军随时可能被截断退路与粮道。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打的就是钱粮,最怕被截断粮道。

    一旦主力绕开兵家必争之地前行,无疑把庞大的民工和粮草辎重丢给对手、任人宰割,这是兵家大忌。除非能像黄巢大军一样,以人肉为食,打到哪里吃到哪里。

    即使是游牧民族大军,也需要粮草接应。金、元的许多军事科技已经非常先进,其装具骑兵使用的战马需要特制的草料,需从草原运往前线,如果进食普通草料,战马几天内就会失去战斗力。

    同样,任何战争都胜负难料,影响的因素太多,世上没有百战百胜的将军。绕开大城、关隘行军后果就是败了没有接应、退路被截断,极有可能全军覆没。

    即使到了现代战争,任何没有接应、援军的突围只是早点灭亡。如德国第六集团军被困斯大林格勒、黄维第十二兵团被围双堆集,是没有能力突围吗?当然不是,如果他们竭尽全力,在包围圈打开突破口不是难事。

    可是没有援军的突围有什么用?没有跑多远就被追上、个个击破了。在包围圈里守军还能成建制的投入战斗,突围到荒郊野地,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只能是溃散。所以古今将帅大多禁止没有接应的部队突围。

    第三、绕开大城、关隘等最熟悉、优化的道路行军,另寻道路,需冒道路风险。

    盲目绕开必须攻打的关隘要地,另找捷径绕道,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以诸葛亮北伐为例,自汉中出发有三条路:一是走祁山攻街亭,二是走箕谷攻陈仓,三是走子午谷直取长安。

    魏延献计绕开街亭、陈仓两个关隘走子午谷,被诸葛亮断然拒绝,此路过于凶险。后来闯王高迎祥走过子午谷,结果被明军截住两头,全军覆没、兵败身死。

    另外古人行军,预先需要大量的道路信息,对于何处进军、扎营、水源、屯粮以及预设战场、设伏、多少岔路都要详细标记,绕开熟悉的大城、关隘道路行军,极易被设伏。

    如果说古代战争开封、济南、徐州等还可以绕开,那看看绕不过去的大城之一,南北征战中二纵战线上的襄阳。

    整个湖北就是被群山环绕的盆地:东边大别山脉将湖北与安徽隔绝,南边幕阜山与湖南、江西隔绝;西边武当山、巫山与四川隔绝;陆路进入湖北的唯一通道就是在北面。

    湖北北部是大别山余脉与桐柏山相连,只有桐柏山与武当山之间不是山地,而襄阳位于湖北北部入口最窄处。无论哪支南下大军都没有绕开过。

    反过来,三国关羽北伐时,先夺荆州、再下襄阳,一直打到樊城(现襄樊市樊城区)。一旦樊城失守,关羽兵锋即可直指中原门户新野,因此中原震动,曹操一度想从许昌迁都邺城,以避锋芒。

    烟酒阁大学士文章,感谢点赞与关注

    2024-11-23
    1楼
    回复
  • 袁炜宸用户

    这个问题的关键其实是两方面:一、地势原因;二、怕截断归路。

    一、地势原因。

    “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是经过历史多年的累积加上古人超凡的智慧建立起来的军事、政治、文化、商务、交通的便利之地,这些要地要么临河、江而建,要么临山建筑,要么就是水路交通发达之地。那函谷关为例子,函谷关处于崤山中断,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如此地势是否险要?那么我们现在试想一下,现在一支军队要打入函谷关后面的秦国,如果避开函谷关,那么他就得爬山涉水绕过去,这时一支军队的军需给养就会出现无法供应的状态,因为在古代军队除了人还有很多的设施设备,骡马器械,它们能顺利过去吗?当然不能,还可能会让对方警觉从而想进一切办法来阻挠你,这时你就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

    转载或开者引用本文内容请化步注点明来源于市芝士回答

    二、怕截断归路

    性心道军领世阶,白速场元约火严。

    接第一个,哪怕你这支军队绕过去了,补给啥的也不要了,轻装上阵,那这支军队就是一只孤军,什么是孤军?就是人员得不到补充、给养得不到保证、没有任何群众基础,甚至于比流寇还不如,为什么?因为流寇是分散小股小股的到处逃窜,而孤军则是一个大目标,敌方可以实施的最简单也是有效的计谋就是“关门打狗”,不断蚕食,而孤军只能背腹受敌,十面埋伏,最后全军覆没、壮烈牺牲。

    这就是古代攻打“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死伤惨重,却不饶过去的原因。

    说句题外话,当初诸葛亮不同意魏延偷袭长安的原因估计也是如此吧,毕竟打仗还是稳扎稳打的赢的多,兵行险棋的赢得少啊。

    工家业好利组被增转至斗张传矿毛。

    2024-11-23
    2楼
    回复
  • 唐星新用户

    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必有其地理优势!!!若是能绕过去,那就不存在“必争”二字了!!!

    就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荆州,曹操想得到,孙权想得到,刘备也想得到,荆州就是当时的“兵家必争之地”;曹操要夺取荆州,以荆州为跳板,南下吞并东吴,进而一扫天下;孙权要夺取荆州,北上攻取益州,争夺汉中,进而与曹操决一死战,争夺天下大权;刘备要以荆州为大本营,遏制东吴发展,夺取益州,占领汉中,与曹操争雄;曹、孙、刘三家,谁肯饶过这块“兵家必争之地”!饶过了就等于放弃,若是此时放弃了,他日再想争夺,必定是难上加难;

    所以在荆州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出“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曹操赤壁战败后,失去了荆州大部分郡县;之后的魏国,想要再统一荆襄九郡,可谓是难上加难,曹操一直到死,都没能再度拿下这块兵家必争之地;而荆州大部分的郡县,都落入了刘备的手中,刘备则可以在这里修养身息,发展壮大;最后成功遏制了东吴的发展,自己也养成了气势,足以与曹操争雄;孙权就苦恼了,孙权被刘备压缩得死死的,再难跨出国门一步;为了夺回荆州控制权,东吴可谓是煞费苦心,想尽了千方百计,才找到了一个突破口,击败关羽,夺回了荆州控制权;这时的东吴,才真正意义的跨出了国门,但这都是好多年以后得事了;

    版型权归芝花士回答们办网站或委原作者所有

    这就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的重要性,失去了!!放弃了!!!再想夺回来,也许就是几十年以后得事了!!!

    不也过经三由形条角联,切近效火。

    2024-11-23
    3楼
    回复
  • 高哲瀚用户

    先亮明结论:“兵家必争之地”分两种,一种是都城或敌军最后一处据点,这种“兵家必争之地”无法绕过,因为这座城池本身就是唯一攻击目标;另一种则是为了完成统一或攻伐目标,而需要攻克的战略要塞,这种“兵家必争之地”其实可以绕过。

    1、怎么定义“兵家必争之地”?

    凡是地理位置、经济状况、地形条件可以对交战双方起到决定性影响的城池、要塞等,都可以叫做“兵家必争之地”,比如历史上的荆楚(荆州、襄阳一带)、徐州等。以荆楚为例,长江水道是东西贯通的大动脉,而荆楚恰好位于大动脉的中间,控制荆楚,可以顺水东下,夺取东南。三国时期的孙权之所以觊觎荆州,就是因为这里地处扬州上游,一旦为敌方势力控制,敌军可以顺流直下攻入扬州。西晋灭东吴、南宋抗金、元朝灭南宋等拉锯战,都是在襄阳、江陵一带展开的。

    芝由士回答,版此权必究,未接经许可海,自不得转载

    一上问党入运器联风,声布深近支准适包局。

    同时,守住荆楚,则可以完成南北对峙。所以,荆楚一带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不攻下此地,后续战役无论是兵力投入还是进军路线,都将难上加难,甚至会导致整体战役的失利。比如著名的安史之乱,叛军之所以无法控制唐朝广袤的南方疆域,就是因为南阳节度使鲁炅死死守住了襄阳一线。

    2、“兵家必争之地”能不能绕过去?

    当然可以了,只不过由此会加大战败的风险。下面以西汉七国之乱为例,吴楚叛军想要攻入关中,“兵家必争之地”就是梁国都城睢阳,因为这里正好卡在吴楚进军洛阳、长安的咽喉上。叛军久攻不下伤亡惨重,所以转而绕过睢阳,去攻打屯兵巨野的周亚夫。

    义质少山知,较将治需精。

    那么为什么叛军不避开汉军主力,从睢阳西南进军呢?因为粮道!粮道越长,越容易被攻击,也越会消耗更多的防守兵力,所以,历史上的周亚夫就是采取夺取泗水入淮之口,切断叛军粮道的办法,击败了叛军。

    那么有没有成功的案例呢?当然有啊,朱棣靖难之役就是最典型的绕过“兵家必争之地”的打法。朱棣在1399年7月正式起兵,1400年4月就攻入山东,但直到1402年攻入南京,山东也没能全部拿下。建文朝一共4年,山东布政使铁铉就守了4年。

    山东位于南军和北军的中间地带,如果不拿下山东,朱棣南下的后援补给将面临被切断的风险,所以,朱棣统军在山东与铁铉周旋数年,伤亡惨重,自己也差点被铁铉诈降杀掉。在这种情况下,朱棣选择放弃这块“兵家必争之地”,最终长驱直入灭亡了建文朝。

    所以,“兵家必争之地”其实是可以绕过去的,但绕过去的话会加大危险系数,如果没有足够的胆略和出色的应变能力,很容易被敌军切断后援,陷入被夹击的险境。因此,历史上对于“兵家必争之地”往往是势在必得,毕竟,稳扎稳打的战术风险性更小,失利时也更容易全身而退,不至于全军覆没。

    2024-11-23
    4楼
    回复
  • 蓝朵朵用户

    因为绕不过去

    2024-11-23
    5楼
    回复
  • 张纨用户

    既是兵家必争之地,需夺取、占领、拿下。至于绕过去,且不说非官道充满艰辛和变数,也失去战争的意义。

    2024-11-23
    6楼
    回复
  • 黄家燕用户

    兵家必争之地,一般都是锁某地域之咽喉,当然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理天做优势,作为军事重地的存在,它的价值就是级高的,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就能掌控所范围的一切军事活动,从而到达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古代的军队作战皆是冷兵器,所到之处无不是人力而不为,为了达到进攻方的军事目地,控制和瓦解被攻方的军事行动,攻占必争的关隘城池的价值就是优先级的,关于死伤惨重,发动战争都是避免不了血流成河的,在大的军事战略上,攻夺有利的地理位置也是优先的,代价和成果从而也是成正相关的!

    2024-11-23
    7楼
    回复
  • 许欢用户

    简单的说,兵家必争之地如果不是机动突袭、偷袭等战术,是不能随随便便绕过去的!

    首先,既然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么这个地方必将是有独特之处,经济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关隘险口等具有突出作用的地方。比如秦国函谷关,能够据函谷而御六国,因为这是东方六国攻打秦国的必经之地,只有这个地方是进入秦国最平坦的地方,而两边都是山。就算翻山绕过,军队的孤军深入都是非常危险!

    其次,假如绕过而行,那么军队的后勤补给将非常困难,绕城而过的军队就如现代伞兵,处于四面临敌的状态,后勤补给线很容易被切断,这对古代物资携行少的军队而言十分危险。六国攻打秦国时,一次绕过函谷关而走河西,结果还是失败,主要原因就是后勤跟不上!除非奇兵突袭,一举夺取目标,但这风险很大!

    芝士回答,新版际权必究,林未重经许可,原不得转载

    会里月少较造六采备效红。

    最后,绕城而过面临腹背受敌的险境,因为你的后方已经暴露在了敌人年前,敌人随时有可能向你袭击,使你处于前后夹击的危险!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战场上双方要死磕一个地方,牺牲再打也要拿下,比如凡尔登之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

    动进现天原向式切太,火局铁。

    当然,规则不是一层不变的,绕城而战也不是完全不可,古今中外从不缺冒险胆大之人,但这也必须要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友邻的配合和精准的情报上!

    大家知道这种冒险突袭的战例有哪些吗?欢迎讨论

    2024-11-23
    8楼
    回复
  • 严涵雪用户

    既然是必争之地,那肯定有其必争之处。绕过去也是于事无补,就好比必争之地就是你目标的绊脚石,绕过去就算你胜了后面可能会被乘虚而入,就算你拜了也无法原路退回。

    2024-11-23
    9楼
    回复
  • 望宸豪用户

    主要是后勤问题没办法解决,这种地方不先打下来就会腹背受敌

    2024-11-23
    10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