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董卓进京之前,和朝中的士大夫群体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宦官,或者说,宦官背后的皇权。汉灵帝上台以来,做了这样几件事:诛杀窦武,打击外戚势力;重新发起桓帝朝的党锢之祸,压制以经学世家为首的士大夫阶级;废宋皇后,立“家本屠者”的何氏为皇后;重用身边的中常侍。统而言之,无一不是打击其他政治势力,加强皇权的手段。于此同时,被打压的外戚和士大夫并没有消停下来,而是始终试图进行某种程度的反击。以王允入狱一事为例,尽管有大将军何进(外戚)、司徒袁隗(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司空杨赐(杨修祖父、弘农杨氏、四世三公)的联手营救,灵帝依然决定大赦天下,不赦王允。然而,就是在这么明确的政治指向下,王允依然“至明年,乃得解释”。被释放后,王允害怕遭遇进一步的报复,“变易名姓,转侧河内、陈留间”,在洛阳附近,汉朝政治心脏边上潜伏,而这一地区,正是士大夫势力集中的地方,王允能在这一地区逍遥,和当地世族的支持脱不了干系。如果说王允的事情还是世家大族对他的消极庇佑,那么张俭的事情就是对东汉政府、对灵帝的权威的正面对抗了。窦武被杀之后,张俭遭到通缉。在逃亡之路上,张俭“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士大夫群体不惜正面对抗灵帝权威,也要对张俭进行保护。在这个重要的当空,灵帝去世,为各路政治势力提供了机会。以何进、袁绍为代表的士大夫、外戚群体同以何太后、何苗、张让为代表的皇权派进行了激烈的斗争。在这个过程中,何进、何苗被杀,少帝出奔小平津,以汝南袁氏为首的士大夫急需一个军事上的强人来打击宦官,稳定局面。这时候,董卓横空出世,迎回少帝,诛杀宦官;以司空的身份,会同太尉杨赐、司徒黄琬为党锢之祸中受害的窦武陈藩等人平反;废黜和宦官亲近的少帝和何太后。在进京之初,董卓做的都是士大夫集团希望他做的事情,在很大意义上,此时的董卓和士大夫阶层的利益是一致的,当然能够号令百官。此时的董卓,在做了士大夫集团希望他做的事的同时,也扛起了所有道德上的黑锅,同时对世家大族卸磨杀驴的可能估计不足,其自身实力又够强,难以被一下扳倒,这导致了后来的董袁反目,以及后续的关东群雄讨董卓等一系列政治事件。 回复 期待您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