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杜甫的七律《登高》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明代胡应麟推许为“古今七 言律诗第一”(《诗薮》),清代杨伦称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等,乃是学界 共知的。《登高》还是高中语文教科书必选的定篇。但笔者研究发现:对这首诗的解读,不 严谨或语焉不详处甚多,于是大胆提出新解,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登高》的创作日期:并非写于重阳节杜诗的注释版本历代皆有。幸运的是,萧涤非主 编的《杜甫全集校注》,皇皇十二巨册已经问世了,其 中历代关于《登高》有价值的评注都罗列其中。依赖 这部大著,参阅其他著述,笔者首先就历代学者对《登 高》的解释做一个概要的梳理。毋庸置疑,早在宋代,赵次公在《杜诗先后解》 中将杜甫夔州所作五首诗强行合并,改题《九日五 首》,该诗成为其第五首,就属于一次学术判断的失 误。这一点已为清朝学者石闾居士所指出。a 原来,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自古有登高的习俗,杜甫此诗既 然题目叫“登高”,自然可推断为作于九月九日的重 阳节。明末的高棅对这一判断表示认同,在《唐诗品 汇》中将《登高》题目改为了《九日登高》。b 其实, 钱谦益早就看出赵次公“九日”之解不通,故又将诗 题改为《登高》,明末清初的张溍在《读书堂杜工部 诗文集注解》中还对钱谦益的看法表示疑惑:“钱本 改此首题为《登高》,何故?首四句概言九日远景,确 是夔州九日。”c 稍晚的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 同“夔州作”的传统见解,却不赞同九月九日重阳节 所作,因此未敢下此断语。d 虽有邓绍基主张“广德 元年梓州作”的别见,也不占主流地位。也就是说,《登 高》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地点是夔州,年份是大历 二年,成为了主流学术观点。进入现当代,这个学术错误被一再沿袭。朱东润 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诗约代宗大历二年 (767)杜甫流寓夔州时重九登高所作。诗中写江边秋 景,意境雄浑开阔,惟感伤过甚,结尾处,情调不免低 沉。”e 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此诗为重阳节 登高所作。”f 顾青《唐诗三百首》:“此诗作于大历 二年秋,杜甫在夔州之时,写客居异乡、重阳登高的 观感。”g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大历二年 秋在夔州作。登高:旧时风俗,重阳节有登高之事。”h 也有注明其创作年份,却未明确是作于重阳节的,在 学术界仅占偏席。萧涤非《杜甫诗选注》,未断语写 于何年何月何日,仅仅释首联曰:“二句从大处写秋 景。”i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当时杜甫 在夔州。”!0 类似的说法还有。秋天可以分为“初秋”“仲秋”“暮秋”,仅说描写了“秋景”且作于“秋天”,比 确定指出“九日”有所进步,但稍显模糊化。个别有识之士明确否定该说法,例如封野的《杜 甫夔州诗疏论》就写道:“三、四句进一步强化深秋肃 杀景象。”管又清注解的《唐诗三百首》主张:“这 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深秋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之感。”!2 都没 有强调“九日”或“重阳”的时间节点。奇怪的是, 出版于 2014 年的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仍 注明“大历二年九月九日作”,隐去业已出现的学 术争议,执拗于传统之旧见,这就很不应该了。倘若 对明显的学术分歧视而不见,弃而不录,何谈它的“集 大成”呢?萧涤非先生于 2007 年去世,主编工作由 他的弟子接管。看起来,这与他弟子所持的学术观点 有关,其观点是恪守通行之说。笔者以为,《登高》不可能作于大历二年的九月 九日重阳节,而是作于该年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 重阳节属于初秋,正是金风送爽的时节,适宜郊游和 采摘,故此有“重九登高”的习俗,它与诗中“风急” 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并不吻合。也许有人说: 夔州地处三峡地区,山地多风,故九月九日重阳节也 会有“风急”的现象,呈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 笔者认为,树木落叶乃是霜降时节的自然现象,怎么 可能因为山风刮起就萧萧纷坠呢?如前所述,大历二 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杜甫确实登高了,并写下《九 日》等四首诗。《九日》如下: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将《九日》与《登高》比照阅读会发现:前诗的“重 阳独酌杯中酒”与后诗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矛 盾的,它们不可能作于同一日。偏偏赵次公审读时 较为粗心,径自将它和四首诗归并一处,硬扣上题 目《九日五首》,实在是严重地欠妥当。比照杜甫作 于夔州的组诗《秋兴八首·其三》的首联“千家山 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可证杜甫外出“登高” 眺览不必非在重阳节这天,其实他是日日须走一趟 的。反过来试想一下:假如《登高》果真作于重阳节,情形又会怎么样?首先,诗中所写的“独登台” 不可能出现,而应作“众登台”才是;既然是登高的 佳节,老少一齐去登高览胜,热热闹闹的多好呀!其 次,一个刮“急风”的日子竟被古人定为重阳节,这 岂不是太荒唐可笑?总之,古人将《登高》定于重阳节所作,缺乏充 足的证据,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极大地误 导了后来的学者。笔者主张:《登高》作于大历二年 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渚清沙白”作何解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说:“唐律七言八句, 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 皆难之。”!4 既然杜甫号称“诗圣”,《登高》又号称“古 今七言律诗第一”,那么,我们称它为一首“句句奇、 字字奇”的千古奇诗,应当说得过去吧?奇怪的是,笔者翻遍杜诗各个选本,翻遍《唐诗 三百首》各家对《登高》的注释,竟然找不到关于“渚 清沙白鸟飞回”的确切解释!仇兆鳌《杜诗详注》, 先引述王褒诗“对岸流沙白”,次引述《楚辞》“鸟飞 还故乡”,然后释曰:“此联每句各包三景。”!5 此话固 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渚清”何意?“沙白”何意? 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意象?得不到解答。喻守真《唐 诗三百首详析》此句无注,这能叫“详析”吗?朱东 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此无注,萧涤非《杜 甫诗选注》仅注一句:“回,回旋。” 中国社会科学 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也仅注一句:“渚,水 中的小块陆地。”顾青编注《唐诗三百首》注了两句: “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管又清《唐诗三百首》 (注解本)也注了两句:“渚,水中的小洲。回,回旋。”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注解稍详:“渚,水上沙 洲。在巫峡登高,故闻猿啸;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既称“注释详明,评论 切当”,对于此句阐释理应最详尽,如下:渚,水中小洲。回,回旋也。巫峡多猿,鸣 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也。“风急”二字紧要,猿哀、鸟回、落木萧 萧、长江滚滚,皆从此生出。汪灏曰:“风急天高, 从大处写,从空际写,猿一物,从小处实处衬,七字中自为伸缩。”又曰:“江上多洲,界画井然, 曰清。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 澈。”“渚清沙白,大处写。鸟字,无论众鸟、独鸟, 皆从小处衬。”仇注:“此联每句各包三景。又杜诗: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句中亦含 三折。元人诗云:‘落日乱鸦红树老,断云孤雁 碧天长。’句法相似。其写深秋景色,最为工肖, 但语近悲凉,不如杜句之雄壮高爽也。”细审以上列出的九条注释,最有用的自是最末 一条,其中汪灏的《树人堂读杜诗》解释“清”“白” 二字是:“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沙,渚旁水底 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前人都未能解释明白, 这是无疑的了。理由一,王国维《人间词话》曰:“一 切景语皆情语。”杜甫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 三个意象,究竟要抒发他的什么情感?要么是前人没 有想明白,因而缺少注释;要么是他们自以为搞懂了, 因而不需要加注释,但其实并非真明白。理由二,杜 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既然《登 高》是一首奇诗,“清”“白”二字必定含有奥妙;前 人已有的解释都太稀松平常,因而极大地浅化了、矮 化了我国的诗圣。理由三,每个意象并非孤立,而是 彼此勾连,胡应麟称“一意贯穿,一气呵成”。所谓“一 意”,指各行诗、各意象的情感脉络很顺畅,如同古人 书法的“行气”,讲究“笔断意连”。若按前人已有的 见解,首联与颔联之间的情感脉络就断掉了。理由四, 理解每个意象,必须围绕着、紧扣着“悲秋”主题来 展开;脱离了它,甚至忘却了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前人给出的解释:“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沙, 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下临长江,故 曰沙洲白”等,均与“悲秋”主题无关,没有多大意义。 理由五,查慎行在《瀛奎侓髓汇评》中评《登高》:“七 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渚清”对“风急”,“沙白” 对“天高”,若照前人的理解,则不成佳对矣!杜甫自 称“老来渐于诗律细”,对于平仄、押韵、对仗,精细 地琢磨过,偏偏千百年来学者心太粗,悟得不透!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于“清”字有这 么一条解释:“〈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 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据此,笔者给出 “渚清”的解释:江上的沙洲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查阅《辞源》,对于“白”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空 白,空无所有。”笔者据此给出“沙白”的解释:沙滩 上空无所有。联系杜甫同期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其三》, 首联是“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据此 我们不难判断,杜甫每天都要到江边高处的楼阁上转 悠。做学问的灵气来自飞动的想象力,我们试着想象 一下,在写作“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杜甫脑海里存 留着往日的江畔记忆:无风的晴日里,江渚、沙滩上 鸥鸟翩飞,“沙暖睡鸳鸯”之类的;还有人的活动,行 船(上行船须依靠纤夫的拉拽)、打鱼、捣衣……而今 日呢?急风呼啸,落叶纷飞,成了一片凄凉景象:江 渚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无所有!从“清”“白”二字的新解,我们可以看出诗圣 杜甫惊人的遣词造句能力。只有做这样的解释,才能 切合全诗“悲秋”的主题。“鸟飞回”:回旋还是回巢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这样写道:“回, 回旋也。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也。”由于笔者将“渚清沙白”做了全新的解释,因而 相应地,末尾的“回”字也应该有全新的解释——回 巢。为什么要做此新解?梳理这句诗意可知:首先, 既然江渚上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沙滩上又是空无所 有,那么鸟(不管是独鸟还是众鸟)又岂能顶着呼啸 的急风而打着旋子?其次,解作“回旋”,对“悲秋” 的主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倘若将首句的“猿啸哀” 看成“猿哀啸”之倒装,那么次句的“鸟飞回”就可 视作“鸟回飞”之倒装。于是我们豁然顿悟杜甫锤 炼语词的良苦用心,不禁击节赞叹:前者写猿发出凄 哀的啸声,后者写鸟扇动翅膀往巢里飞去,对仗得何 其工整精妙!第四,将“回”解释为“回巢”,更可领 会诗圣杜甫的诗心:人被无情的地心引力牢牢束缚住, 不能像鸟那般自由自在地扇动双翅,衰病之翁杜甫只 能徒生羡慕;鸟可以自由地飞回巢去,杜甫却只能“万 里悲秋常作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痛苦的有力 反衬!“反衬”,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强化效果,其明显 的美学功能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杜甫就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人们常说“客随主便”“客居他乡”,从中 不难品出“客”字所具有的被动性和无奈感。人作 为万物之灵长,竟然不如小鸟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这 是多么深沉厚重的哀伤啊!陶渊明在《岁暮和张常侍》 中写道:“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厉厉气遂严,纷 纷飞鸟还。”《登高》写于一个急风呼啸、落叶萧萧的 深秋日子,杜甫目睹了类似“纷纷飞鸟还”的景致, 这才吟出千古奇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可谓深含沉 郁顿挫的情致韵味。“潦倒新停浊酒杯”:莫忽视了“停”字对于此句,明末清初朱鹤龄在《杜工部诗集辑注》 中释曰:“时公以肺病断酒。”@3 仇兆鳌引唐汝询《唐 诗解》:“唐解: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 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4 可知此说由来久矣,而 且占据主流学术观点后就一直无人批判质疑,以致因 袭沿用到今天。例如,管又清注解《唐诗三百首》于 2013 年问世,赫然写道:“当时杜甫因肺病戒酒。”萧 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晚一年问世,也这样注释: “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秋日夔府咏怀一首 韵》所谓‘形容真潦倒’是也。”笔者认为,杜甫在“形容真潦倒”中将“潦倒” 用于描写形容,并不等于“潦倒新停浊酒杯”就该释 作“时公以肺病断酒”和“因多病故潦倒”。将二者 简单地等同,而不提供充分的学术证据,显然欠妥当。还是让我们回到原作,细审全诗。首先,我们必 须肯定一点:《登高》全诗八句,每一句、每个意象 都紧紧围绕着“悲秋”的主题,塑造了一个“衰翁 悲秋思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缺少了对这个形象 的生活窘迫的交代,无论如何是讲不过去的。其次, 既然《登高》是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奇诗,在 第六句已经出现“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描写,那么 杜甫为何要在第八句中画蛇添足,再次重复这个意 思呢?第三,美学上有个“多角度描写、多剖面欣赏” 的原则,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阿芙洛蒂德》,雕 刻家多剖面地刻画了爱神的媚姿,欣赏者可从各个 剖面进行观赏,文学形象也是如此。概言之,《登高》 抒发了作者的三重悲怀:一是“悲秋”,二是“悲国”, 三是“悲己”。在“悲己”这一项中,我们来理清杜甫是如何刻画自己苦况的:第五句“常作客”,交代 他的漂泊苦况;第六句“多病”,交代他的病体苦况; 第七句“繁霜鬓”,交代他的衰迈苦况。那么第八句 “停杯”,又交代他的什么呢?如此一排列,我们立即 就可看出:无论如何,该写他的生计窘况!第四,杜 甫强调自己“多病”,各家注释却撇开这个“多”字, 径取其中一病(肺病)来解释他的“新停”之举, 这难道不显得牵强甚至武断吗?第五,解作“以肺 病断酒”还有一个不妥之处,试想:杜甫称自己“百 年多病”,强调了两点:一是他的身体患有多种疾病, 二是他患病已经有年头了。那么,出于爱惜身体,出 于养病需要,他理应“久停”罢饮才是呀,怎么可能 是“新停”呢?由此可见,“以肺病断酒”来解释他 的“新停”之举,委实牵强附会,殊欠妥当。合理的 解释应该是:生计潦倒,生活贫窘,没有钱买酒喝。 第六,律诗在平仄上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格套,“久停”的“久”字虽然是仄音,也是可以 选用的。假如杜甫确因肺病而戒酒,那么选用“久停” 一词,不就更加贴切吗?当然,做此改动诗句会出现 “犯孤平”的毛病,然而以杜甫的精湛诗技,解决它 岂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七,“潦倒”一词究竟如何解 释为妥?考量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联系上文提及 的查慎行的评语:“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既 然“艰难”与“潦倒”构成对仗的关系,那么前者 指国事艰难的窘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与之对应,后 者应指个人生活境况的窘迫不堪,这才是顺理成章 的。而个人生活的窘况,迎头碰脸的不就是他希望 借酒浇愁,苦于手头缺钱么?由此可见,将“潦倒” 释作“生计潦倒、生活贫窘”,实在是再妥帖不过的。概言之,从全诗来看,杜甫根本没讲自己的肺病 与“新停浊酒杯”之间存在关联。至于朱鹤龄,他实 际上是思虑欠精细,做出了一个臆测性的学术误判, 属一家之言而已;而且,他并没给出经考证得出的学 术材料,难称稳妥的学术结论。笔者将“潦倒”二字新解为“生计潦倒、生活贫 窘”,整个诗句就释作:杜甫因生活贫窘,没钱买酒而 怅然罢饮;倘若手里还有钱,那他绝不会顾及身患多 病(含肺病),笃定要沽酒独酌,借浊酒来消愁解闷的。 这样一解释,欣赏《登高》就获得了一个新角度,岂不是大大地开启了这首奇诗的美学内涵吗?那么,将“以肺病断酒”作为杜甫“新停”之举 的一种解释,是否可以呢?既然已成通行说法,出于 “诗无达诂”的考量,就聊备一说吧!

回复
  • 袁玉石用户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版权归各阶芝士回答网完增站或原花作者所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于社事质料几决回百压志织办斯派。

    是到多着当外天反明已直展,先造儿识。

    杜甫的七律《登高》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明代胡应麟推许为“古今七 言律诗第一”(《诗薮》),清代杨伦称誉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等,乃是学界 共知的。《登高》还是高中语文教科书必选的定篇。但笔者研究发现:对这首诗的解读,不 严谨或语焉不详处甚多,于是大胆提出新解,与学界同仁共同探讨。

    《登高》的创作日期:并非写于重阳节

    杜诗的注释版本历代皆有。幸运的是,萧涤非主 编的《杜甫全集校注》,皇皇十二巨册已经问世了,其 中历代关于《登高》有价值的评注都罗列其中。依赖 这部大著,参阅其他著述,笔者首先就历代学者对《登 高》的解释做一个概要的梳理。

    毋庸置疑,早在宋代,赵次公在《杜诗先后解》 中将杜甫夔州所作五首诗强行合并,改题《九日五 首》,该诗成为其第五首,就属于一次学术判断的失 误。这一点已为清朝学者石闾居士所指出。a 原来, 九月九日是重阳节,自古有登高的习俗,杜甫此诗既 然题目叫“登高”,自然可推断为作于九月九日的重 阳节。明末的高棅对这一判断表示认同,在《唐诗品 汇》中将《登高》题目改为了《九日登高》。b 其实, 钱谦益早就看出赵次公“九日”之解不通,故又将诗 题改为《登高》,明末清初的张溍在《读书堂杜工部 诗文集注解》中还对钱谦益的看法表示疑惑:“钱本 改此首题为《登高》,何故?首四句概言九日远景,确 是夔州九日。”c 稍晚的仇兆鳌在《杜诗详注》中认 同“夔州作”的传统见解,却不赞同九月九日重阳节 所作,因此未敢下此断语。d 虽有邓绍基主张“广德 元年梓州作”的别见,也不占主流地位。也就是说,《登 高》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地点是夔州,年份是大历 二年,成为了主流学术观点。

    进入现当代,这个学术错误被一再沿袭。朱东润 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这诗约代宗大历二年 (767)杜甫流寓夔州时重九登高所作。诗中写江边秋 景,意境雄浑开阔,惟感伤过甚,结尾处,情调不免低 沉。”e 周勋初主编《唐诗大辞典》:“此诗为重阳节 登高所作。”f 顾青《唐诗三百首》:“此诗作于大历 二年秋,杜甫在夔州之时,写客居异乡、重阳登高的 观感。”g 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大历二年 秋在夔州作。登高:旧时风俗,重阳节有登高之事。”h 也有注明其创作年份,却未明确是作于重阳节的,在 学术界仅占偏席。萧涤非《杜甫诗选注》,未断语写 于何年何月何日,仅仅释首联曰:“二句从大处写秋 景。”i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的秋天,当时杜甫 在夔州。”!0 类似的说法还有。秋天可以分为“初秋”“仲秋”“暮秋”,仅说描写了“秋景”且作于“秋天”,比 确定指出“九日”有所进步,但稍显模糊化。

    个别有识之士明确否定该说法,例如封野的《杜 甫夔州诗疏论》就写道:“三、四句进一步强化深秋肃 杀景象。”管又清注解的《唐诗三百首》主张:“这 首诗通过诗人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深秋 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半生艰难的身世之感。”!2 都没 有强调“九日”或“重阳”的时间节点。奇怪的是, 出版于 2014 年的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仍 注明“大历二年九月九日作”,隐去业已出现的学 术争议,执拗于传统之旧见,这就很不应该了。倘若 对明显的学术分歧视而不见,弃而不录,何谈它的“集 大成”呢?萧涤非先生于 2007 年去世,主编工作由 他的弟子接管。看起来,这与他弟子所持的学术观点 有关,其观点是恪守通行之说。

    笔者以为,《登高》不可能作于大历二年的九月 九日重阳节,而是作于该年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 重阳节属于初秋,正是金风送爽的时节,适宜郊游和 采摘,故此有“重九登高”的习俗,它与诗中“风急” 和“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并不吻合。也许有人说: 夔州地处三峡地区,山地多风,故九月九日重阳节也 会有“风急”的现象,呈现“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景致。 笔者认为,树木落叶乃是霜降时节的自然现象,怎么 可能因为山风刮起就萧萧纷坠呢?如前所述,大历二 年的九月九日重阳节,杜甫确实登高了,并写下《九 日》等四首诗。《九日》如下: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将《九日》与《登高》比照阅读会发现:前诗的“重 阳独酌杯中酒”与后诗的“潦倒新停浊酒杯”是矛 盾的,它们不可能作于同一日。偏偏赵次公审读时 较为粗心,径自将它和四首诗归并一处,硬扣上题 目《九日五首》,实在是严重地欠妥当。比照杜甫作 于夔州的组诗《秋兴八首·其三》的首联“千家山 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可证杜甫外出“登高” 眺览不必非在重阳节这天,其实他是日日须走一趟 的。反过来试想一下:假如《登高》果真作于重阳节,情形又会怎么样?首先,诗中所写的“独登台” 不可能出现,而应作“众登台”才是;既然是登高的 佳节,老少一齐去登高览胜,热热闹闹的多好呀!其 次,一个刮“急风”的日子竟被古人定为重阳节,这 岂不是太荒唐可笑?

    总之,古人将《登高》定于重阳节所作,缺乏充 足的证据,在理解上出现了偏差;这个偏差极大地误 导了后来的学者。笔者主张:《登高》作于大历二年 的深秋(或称暮秋、晚秋)。

    “渚清沙白”作何解

    杨万里在《诚斋诗话》里说:“唐律七言八句, 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 皆难之。”!4 既然杜甫号称“诗圣”,《登高》又号称“古 今七言律诗第一”,那么,我们称它为一首“句句奇、 字字奇”的千古奇诗,应当说得过去吧?

    奇怪的是,笔者翻遍杜诗各个选本,翻遍《唐诗 三百首》各家对《登高》的注释,竟然找不到关于“渚 清沙白鸟飞回”的确切解释!仇兆鳌《杜诗详注》, 先引述王褒诗“对岸流沙白”,次引述《楚辞》“鸟飞 还故乡”,然后释曰:“此联每句各包三景。”!5 此话固 然没有错,问题在于:“渚清”何意?“沙白”何意? 杜甫为什么要写这两个意象?得不到解答。喻守真《唐 诗三百首详析》此句无注,这能叫“详析”吗?朱东 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就此无注,萧涤非《杜 甫诗选注》仅注一句:“回,回旋。” 中国社会科学 院古代文学研究室《唐诗选注》也仅注一句:“渚,水 中的小块陆地。”顾青编注《唐诗三百首》注了两句: “渚,水中小洲。回,回旋。” 管又清《唐诗三百首》 (注解本)也注了两句:“渚,水中的小洲。回,回旋。”邓魁英、聂石樵《杜甫选集》注解稍详:“渚,水上沙 洲。在巫峡登高,故闻猿啸;下临长江,故曰沙洲白。”萧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既称“注释详明,评论 切当”,对于此句阐释理应最详尽,如下:

    渚,水中小洲。回,回旋也。巫峡多猿,鸣 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也。“风急”二字紧要,猿哀、鸟回、落木萧 萧、长江滚滚,皆从此生出。汪灏曰:“风急天高, 从大处写,从空际写,猿一物,从小处实处衬,七字中自为伸缩。”又曰:“江上多洲,界画井然, 曰清。沙,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 澈。”“渚清沙白,大处写。鸟字,无论众鸟、独鸟, 皆从小处衬。”仇注:“此联每句各包三景。又杜诗: ‘露下天高秋水清,空山独夜旅魂惊。’句中亦含 三折。元人诗云:‘落日乱鸦红树老,断云孤雁 碧天长。’句法相似。其写深秋景色,最为工肖, 但语近悲凉,不如杜句之雄壮高爽也。”

    细审以上列出的九条注释,最有用的自是最末 一条,其中汪灏的《树人堂读杜诗》解释“清”“白” 二字是:“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沙,渚旁水底 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前人都未能解释明白, 这是无疑的了。理由一,王国维《人间词话》曰:“一 切景语皆情语。”杜甫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 三个意象,究竟要抒发他的什么情感?要么是前人没 有想明白,因而缺少注释;要么是他们自以为搞懂了, 因而不需要加注释,但其实并非真明白。理由二,杜 甫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既然《登 高》是一首奇诗,“清”“白”二字必定含有奥妙;前 人已有的解释都太稀松平常,因而极大地浅化了、矮 化了我国的诗圣。理由三,每个意象并非孤立,而是 彼此勾连,胡应麟称“一意贯穿,一气呵成”。所谓“一 意”,指各行诗、各意象的情感脉络很顺畅,如同古人 书法的“行气”,讲究“笔断意连”。若按前人已有的 见解,首联与颔联之间的情感脉络就断掉了。理由四, 理解每个意象,必须围绕着、紧扣着“悲秋”主题来 展开;脱离了它,甚至忘却了它,是没有意义的。因此, 前人给出的解释:“江上多洲,界画井然,曰清。沙, 渚旁水底之沙,秋水无尘,沙更明澈”,“下临长江,故 曰沙洲白”等,均与“悲秋”主题无关,没有多大意义。 理由五,查慎行在《瀛奎侓髓汇评》中评《登高》:“七 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渚清”对“风急”,“沙白” 对“天高”,若照前人的理解,则不成佳对矣!杜甫自 称“老来渐于诗律细”,对于平仄、押韵、对仗,精细 地琢磨过,偏偏千百年来学者心太粗,悟得不透!

    查阅《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对于“清”字有这 么一条解释:“〈形〉凄清;冷清。《小石潭记》:‘以其 境过~,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据此,笔者给出 “渚清”的解释:江上的沙洲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查阅《辞源》,对于“白”字有这么一条解释:“〈形〉空 白,空无所有。”笔者据此给出“沙白”的解释:沙滩 上空无所有。

    联系杜甫同期作于夔州的《秋兴八首·其三》, 首联是“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据此 我们不难判断,杜甫每天都要到江边高处的楼阁上转 悠。做学问的灵气来自飞动的想象力,我们试着想象 一下,在写作“渚清沙白鸟飞回”时,杜甫脑海里存 留着往日的江畔记忆:无风的晴日里,江渚、沙滩上 鸥鸟翩飞,“沙暖睡鸳鸯”之类的;还有人的活动,行 船(上行船须依靠纤夫的拉拽)、打鱼、捣衣……而今 日呢?急风呼啸,落叶纷飞,成了一片凄凉景象:江 渚上一片凄清,沙滩上空无所有!

    从“清”“白”二字的新解,我们可以看出诗圣 杜甫惊人的遣词造句能力。只有做这样的解释,才能 切合全诗“悲秋”的主题。

    “鸟飞回”:回旋还是回巢

    萧涤非主编的《杜甫全集校注》这样写道:“回, 回旋也。巫峡多猿,鸣声甚哀,所谓‘巴东三峡巫峡长, 猿鸣三声泪沾裳’也。”

    由于笔者将“渚清沙白”做了全新的解释,因而 相应地,末尾的“回”字也应该有全新的解释——回 巢。为什么要做此新解?梳理这句诗意可知:首先, 既然江渚上一片凄清、一片冷清,沙滩上又是空无所 有,那么鸟(不管是独鸟还是众鸟)又岂能顶着呼啸 的急风而打着旋子?其次,解作“回旋”,对“悲秋” 的主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倘若将首句的“猿啸哀” 看成“猿哀啸”之倒装,那么次句的“鸟飞回”就可 视作“鸟回飞”之倒装。于是我们豁然顿悟杜甫锤 炼语词的良苦用心,不禁击节赞叹:前者写猿发出凄 哀的啸声,后者写鸟扇动翅膀往巢里飞去,对仗得何 其工整精妙!第四,将“回”解释为“回巢”,更可领 会诗圣杜甫的诗心:人被无情的地心引力牢牢束缚住, 不能像鸟那般自由自在地扇动双翅,衰病之翁杜甫只 能徒生羡慕;鸟可以自由地飞回巢去,杜甫却只能“万 里悲秋常作客”,这又是怎样的一种生命痛苦的有力 反衬!“反衬”,可以起到心理上的强化效果,其明显 的美学功能历来为艺术家所青睐。杜甫就使用了反衬的手法:人们常说“客随主便”“客居他乡”,从中 不难品出“客”字所具有的被动性和无奈感。人作 为万物之灵长,竟然不如小鸟能左右自己的命运,这 是多么深沉厚重的哀伤啊!陶渊明在《岁暮和张常侍》 中写道:“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厉厉气遂严,纷 纷飞鸟还。”《登高》写于一个急风呼啸、落叶萧萧的 深秋日子,杜甫目睹了类似“纷纷飞鸟还”的景致, 这才吟出千古奇句“渚清沙白鸟飞回”,可谓深含沉 郁顿挫的情致韵味。

    “潦倒新停浊酒杯”:莫忽视了“停”字

    对于此句,明末清初朱鹤龄在《杜工部诗集辑注》 中释曰:“时公以肺病断酒。”@3 仇兆鳌引唐汝询《唐 诗解》:“唐解:久客则艰苦备尝,病多则潦倒日甚, 是以白发弥添,酒杯难举。”@4 可知此说由来久矣,而 且占据主流学术观点后就一直无人批判质疑,以致因 袭沿用到今天。例如,管又清注解《唐诗三百首》于 2013 年问世,赫然写道:“当时杜甫因肺病戒酒。”萧 涤非主编《杜甫全集校注》晚一年问世,也这样注释: “潦倒,犹衰颓,因多病故潦倒。《秋日夔府咏怀一首 韵》所谓‘形容真潦倒’是也。”

    笔者认为,杜甫在“形容真潦倒”中将“潦倒” 用于描写形容,并不等于“潦倒新停浊酒杯”就该释 作“时公以肺病断酒”和“因多病故潦倒”。将二者 简单地等同,而不提供充分的学术证据,显然欠妥当。

    还是让我们回到原作,细审全诗。首先,我们必 须肯定一点:《登高》全诗八句,每一句、每个意象 都紧紧围绕着“悲秋”的主题,塑造了一个“衰翁 悲秋思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缺少了对这个形象 的生活窘迫的交代,无论如何是讲不过去的。其次, 既然《登高》是一首“句句奇、字字奇”的奇诗,在 第六句已经出现“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描写,那么 杜甫为何要在第八句中画蛇添足,再次重复这个意 思呢?第三,美学上有个“多角度描写、多剖面欣赏” 的原则,例如古希腊雕塑《断臂的阿芙洛蒂德》,雕 刻家多剖面地刻画了爱神的媚姿,欣赏者可从各个 剖面进行观赏,文学形象也是如此。概言之,《登高》 抒发了作者的三重悲怀:一是“悲秋”,二是“悲国”, 三是“悲己”。在“悲己”这一项中,我们来理清杜甫是如何刻画自己苦况的:第五句“常作客”,交代 他的漂泊苦况;第六句“多病”,交代他的病体苦况; 第七句“繁霜鬓”,交代他的衰迈苦况。那么第八句 “停杯”,又交代他的什么呢?如此一排列,我们立即 就可看出:无论如何,该写他的生计窘况!第四,杜 甫强调自己“多病”,各家注释却撇开这个“多”字, 径取其中一病(肺病)来解释他的“新停”之举, 这难道不显得牵强甚至武断吗?第五,解作“以肺 病断酒”还有一个不妥之处,试想:杜甫称自己“百 年多病”,强调了两点:一是他的身体患有多种疾病, 二是他患病已经有年头了。那么,出于爱惜身体,出 于养病需要,他理应“久停”罢饮才是呀,怎么可能 是“新停”呢?由此可见,“以肺病断酒”来解释他 的“新停”之举,委实牵强附会,殊欠妥当。合理的 解释应该是:生计潦倒,生活贫窘,没有钱买酒喝。 第六,律诗在平仄上讲究“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的格套,“久停”的“久”字虽然是仄音,也是可以 选用的。假如杜甫确因肺病而戒酒,那么选用“久停” 一词,不就更加贴切吗?当然,做此改动诗句会出现 “犯孤平”的毛病,然而以杜甫的精湛诗技,解决它 岂不是轻而易举的?第七,“潦倒”一词究竟如何解 释为妥?考量这个问题时,我们必须联系上文提及 的查慎行的评语:“七律八句皆属对,创自老杜。”既 然“艰难”与“潦倒”构成对仗的关系,那么前者 指国事艰难的窘况,这是毋庸置疑的;与之对应,后 者应指个人生活境况的窘迫不堪,这才是顺理成章 的。而个人生活的窘况,迎头碰脸的不就是他希望 借酒浇愁,苦于手头缺钱么?由此可见,将“潦倒” 释作“生计潦倒、生活贫窘”,实在是再妥帖不过的。

    概言之,从全诗来看,杜甫根本没讲自己的肺病 与“新停浊酒杯”之间存在关联。至于朱鹤龄,他实 际上是思虑欠精细,做出了一个臆测性的学术误判, 属一家之言而已;而且,他并没给出经考证得出的学 术材料,难称稳妥的学术结论。

    笔者将“潦倒”二字新解为“生计潦倒、生活贫 窘”,整个诗句就释作:杜甫因生活贫窘,没钱买酒而 怅然罢饮;倘若手里还有钱,那他绝不会顾及身患多 病(含肺病),笃定要沽酒独酌,借浊酒来消愁解闷的。 这样一解释,欣赏《登高》就获得了一个新角度,岂不是大大地开启了这首奇诗的美学内涵吗?

    那么,将“以肺病断酒”作为杜甫“新停”之举 的一种解释,是否可以呢?既然已成通行说法,出于 “诗无达诂”的考量,就聊备一说吧!

    2024-11-24
    1楼
    回复
  • 邹佳颖用户

    唐诗中有两首诗常被拿来作比较,一是崔颢的《黄鹤楼》,一是杜甫的《登高》,两首诗都曾被被后人评为七律第一。

    崔颢的《黄鹤楼》,被宋人严羽、清人吴昌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

    杜甫的《登高》评价之高,较《黄鹤楼》有过之而无不及。明代的著名诗评家胡应麟,就赞杜甫的《登高》为古今七律第一,清人杨伦《杜诗镜铨》中亦评:高浑一气,古今独步,当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芝织士回答,版权必究器,进未经许可,装不得转更载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起它你变革战极单教才连深,消斯型京。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得前心并长她信许影断团效包。

    那么,为什么杜甫的《登高》会被评为七律第一呢 ?

    其一是格律精严。

    崔颢的《黄鹤楼》虽然也有人推为唐人七律第一,但就格律而言,《黄鹤楼》是一首半古半律之诗,而杜甫的《登高》,就是一首格律十分严谨七律。

    平仄合律自不必说,诗评家赞赏最多的是此诗的对仗技巧。

    有人评,杜甫的这首诗八句皆对,这要具体分析,我们都知道格律诗只要求中间两联对仗,通首对仗会让律诗章法缺少变化。

    《登高》的首联是句内对举,“风急”对“天高”,“渚清”对“沙白”,联间“猿啸”与”鸟飞”倒是对仗,但整体又不对仗,因为“哀”与“来”都是平声,且已入韵。这种句式工整中又富于变化,显示出杜甫出神入化的格律运用手段。

    颔联和颈联都是标准的对仗,颈联的词性对仗稍宽一点,但这在格律诗中是完全允许的。

    尾联并不对仗,但“艰难”与“潦倒”相对,让句式看起来十分工整,所以才会有人让为此诗八句皆对。

    对格律的精确要求,往往会限制诗意的发挥,但杜甫 这首《登高》,你看不到一点刻意的地方,读起来句意浑成,诗意申畅通,还在其中探索了更为复杂的对仗技巧。初读《登高》,仿佛八句皆对,细读则首尾未尝有对,全诗“无意于对”,仔细玩味,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诗薮》)。所以诗,杜甫将诗中的格律探索到了极致,他将格律诗这种体裁推到了古诗艺术的颠峰。

    当然,这里并没有贬低《黄鹤楼》的意思,《黄鹤楼》的技术自有其独到之处,但就格律而言,《登高》显然更标准。

    提到格律,要补充一点,有人会觉得这首诗不太押韵,这当然是语音变化的问题,诗中“哀”、“回”、“来”、“台”、“杯”,均属平声灰韵,所以《登高》的押韵也是非常标准的。

    其二是气象高浑博大,情感沉郁悲凉。

    一首诗并不能因为格律,就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诗中的气象、情感、意境,才是一首诗的核心。

    《登高》的开头,便落笔不凡。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秋天的高空广阔无垠,劲急的秋风中,夹杂着哀转久绝的猿鸣,意境苍茫萧索。接着,诗人的视线从高空转向江水沙洲,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鸟儿在秋风中低回盘旋,与上句的意境进行对比,形成复调。

    在首联中,杜甫描绘了一幅极富层次的秋景图,这情景里有声音,有颜色,空间上有高远,有低矮,声调上有高亢,有低回,再加上前面提到的工整句式,句内的对举,联内若有若无的对仗,读起来奋亢的悲慨与低回的呜咽高低音混响,形成奇妙莫名的境界。

    颔联承接上末句的低回之势,从广度展开。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远近诸山,尽是无边的秋木,无边的木叶萧萧落下,眼前的长江,从无尽的天边,滚滚而来。“无边”、“不尽”,赋予了秋景无穷无尽的时空感,“萧萧”、“滚滚”,使人如闻木叶窸窣之声,如见长江汹涌之状。在这广大苍茫的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无形中传达出了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这两句诗,有着百川灌海的磅礴气势,杜甫通过沉郁悲凉的对句,展示出他出神入化的笔力,前人盛赞此句已经到了”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一联反挑前面两联,点出诗题。沉郁悲凉的情感,使前二年苍茫萧索的意境有了落脚点。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说:“杜陵诗云:'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地之远也;悲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这里杜甫层层渲染自己凄凉的情景,读来无限深沉悲凉。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无限感慨,抒之不尽,言之不绝,只叹人生艰难,白发满头,自己却因病废酒,连借酒浇愁也是不能了。

    前三联飞扬震动,最后却软冷收场,如同一首震撼人心的乐曲,并不是戛然而止,由音调由强变弱,渐渐消隐。此亦老杜独特的结法。

    杜甫此诗,在高浑博大的气象中,抒发其沉郁悲凉的情感,诗气浑灏流转,形成极为悲慨的艺术境界。明代诗评大咖胡应麟在《诗薮》中评:“(此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明,深沉莫测,而力量万钧。通首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说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言不虚也。

    2024-11-24
    2楼
    回复
  • 万鑫辉用户

    问题: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被评为唐诗七律第一?

    前言

    咱们的老祖宗评价前人作品时总喜欢夸张,动辄送上第一的桂冠,后人又断章取义,常常读者们搞得稀里糊涂。例如王闿运评价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闻一多说其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后来惊人演化出”孤篇压全唐“的说法,仿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成了唐诗第一。

    转载或者引重题用本文内最容请本注明来量源于芝士回答

    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北宋以来,一人而已“,后来又说周邦彦是”两宋之间,一人而已“。所以古人说法不可不知不可全信。

    关于唐诗七律第一也是如此。

    本好活设期干律连史府满。

    一 、唐朝七律的两个第一

    唐朝有两首七律分别被后人称之为第一,南宋严羽在其《沧浪诗话· 诗评》中说: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

    就是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对二起去步布儿办省划状。

    专门研究杜诗的明朝胡应麟就说杜甫的《登高》是真正的七言律第一,而且不仅仅是唐人七律第一,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关于杜甫 《登高》

    1、第一的由来

    研究杜诗的人一定会推崇杜甫的《秋兴八首》,但是杜诗研究专家胡应麟却把《登高》评为“古今七律第一”;他的原话是:

    “此章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此篇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同样用“第一”评价《登高》的还有清朝的杨伦,他在《杜诗镜铨》中点评了这首诗,不过他含蓄一些, 认为《登高》是:

    “杜集七言律诗第一”。

    2、集大成者

    一般人认为, 律诗到了杜甫手里才完全成熟起来。无论是律体的绝句、长篇的排律还是八句的五、七律,杜甫都留下了大量的超一流作品。加上他古体诗也是唐朝的最高水准,因此杜甫被认为“各体兼工”,是 “集大成者” 。

    3、《登高》是一首标准的律诗

    杜甫这首《登高》是标准的格律诗,对仗、平仄、黏连、押韵无一不严谨。七言律诗中间二联对仗即可,这首诗通篇对偶(尾联词性宽对、首联平仄宽对),另外还有不少句中对(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悲秋作客、多病登台)。

    在初盛唐时,很多格律诗并不严谨,例如黄鹤楼就是半古半律的一首诗,严格来说不能算是七律。

    4、其他的评价

    古人关于《登高》的评价也多不胜数,有一个评价说这首诗“形、声、色、态兼备”。从章法上说,与《黄鹤楼》不同,《登高》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特别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境开阔,出神入化,得到无数的赞誉,这是真正的盛唐气象。

    前四句通过增添感情色彩的物象描写(如风急、猿哀)”,为后四句的感情表达做了铺垫,抒发了自己年老体衰、他乡漂泊、穷困潦倒的哀伤情绪。

    5、结尾

    这首诗整体色调悲壮阔大,但是结尾暗淡气势减弱,结尾也受到过不少批评。

    明王世贞撰《艺苑卮言》:

    老杜集中,吾甚爱“风急天高”一章,结亦微弱。

    清代吴昌祺 《删订唐诗解》:

    太白过散,少陵过整,故此诗起太实,结亦滞。

    结语

    我们写诗还是学《登高》而不是学《黄鹤楼》,如同学书法从楷书学起。一开始就学黄鹤楼就如同学李白一样,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

    《登高》是一首技巧发挥到极致的七言律诗, 学杜是学习旧体诗的主要功课 。 因为唐诗佳作太多,至于是不是第一,那就见仁见智了

    @老街味道

    2024-11-24
    3楼
    回复

参与评论

游客评论不支持回复他人评论内容,如需回复他人评论内容请